-
1 # 胡了拔都
-
2 # 甬津先生
說真的,打不過怎麼辦?蒙古人也很絕望啊,線上等答案……
元朝末年,蒙古人已經開始漢化了,元朝被滅國後,沒有中原供奉,蒙古貴族元氣大傷,控制不了草原上的各部落,這就是遊牧民族強盛衰弱的必然過程,跟中國受人口影響一致。當時韃靼和瓦剌是較大的部落,以漠南、漠北劃分,兩個部落互相敵視,同時又與明朝作戰。
因為涉及整個元朝崩潰後的政治生態以及各個少數民族,瓦剌和韃靼的關係比較複雜,我用簡單一點比較好理解,但其實不完全正確。理解瓦剌和韃靼你就認為瓦剌是外蒙古、韃靼是內蒙古比較容易一些。韃靼是黃金家族部落控制的,嚮明朝稱臣封為“和寧王”,瓦剌是明朝前期主要的敵人,還曾經俘虜過明皇(土木堡),明朝對瓦剌就是揍,對韃靼一邊揍一邊拉攏。
明朝末年的時候其實不是誰比誰強,而是誰比誰爛,當時蒙古已經開始信仰佛教了,佛教的特點就是逐步喪失戰鬥力,減少人口,減少稅收;明朝的軍事組織能力已經崩潰,就跟府兵制一樣軍戶已經不是軍人了,只是穿著軍裝的農民,軍隊基本上都是軍閥控制,軍閥的特點就是養家丁,其餘士兵都是炮灰,這樣才能撈錢;清朝的財政不搶劫就得喝西北風,一個靠搶劫存活的政府實際上也是爛到家了;明末的起義軍更爛,那是流民加沒有財政,全是混日子。
當時就這種情況,八旗制度的本質其實跟南北朝隋唐時期的府兵沒啥區別,上馬為兵、下馬為民,平日生產、戰時參軍、下有奴僕、上有上司,這種組織能力在當時比起蒙古、明朝、義軍不知道強了多少倍,是這些垃圾中的戰鬥機,所以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另外當兵搶糧搶錢搶娘們保證了八旗的高昂士氣。大明呢一邊被滿洲放血,一邊被義軍破壞財政,一邊那幫軍閥養寇自重撈錢,爛到家就滅亡了。清朝入關以後,八旗軍不能搶劫了,也有田有地成了小地主,就跟府兵一樣幾十年都墮落了。
明末蒙古已經沒有大勢力、大部落存在了,而且內蒙古的蒙古部落漢化較多,又可以透過貿易取得中原物資,說實話比起明軍都爛,在這個比爛的年代中,你讓蒙古人怎麼辦?草原上游牧民族的戰爭比起中原要殘酷的多,在滿人的軍事壓力面前,蒙古人只有選擇臣服。
幸虧滿人還是太少了,所以在擴張時期向臣服的蒙古人徵兵,組建了蒙八旗;在遼東漢人裡面也進行徵兵,組建了漢八旗,滿蒙漢24旗構成了清朝初年的軍事力量。
最後說瓦剌,蒙古人是持續衰落的,瓦剌後裔準格爾部在清朝時叛亂,從康熙開始直到乾隆才完全平定,斷斷續續歷經3朝,乾隆特意把西域改名新疆,內外蒙古盡臣服。
-
3 # 遊歷往事
蒙古八旗是在蒙古牛錄基礎上逐漸發展而來的。1621年,內喀爾喀蒙古臺吉古爾布什、莽果爾率眾六百餘戶歸附努爾哈赤,爾哈赤授古爾布什和莽果爾為總兵,撥滿州牛錄和蒙古牛錄各一給古爾布什,蒙古牛錄隸屬於滿州八旗,蒙古八旗是在蒙古牛錄基礎上,組建蒙古旗,後又改為左右翼。由於歸附的人數日益增多,於是1635年皇太極把歸附於後金的蒙古人與早先歸降的滿州八旗下的部分蒙古人分編為蒙古八旗,每旗三百人為一牛錄,由牛錄額真統領,五牛錄組成一參領,五參領組成一旗,每旗設都統一人,副都統二人,還有參領,佐領等。
蒙古八旗的組成為:
(1)津扎多爾濟等,合在內舊喀喇沁和舊蒙古壯丁1356名為正黃旗,阿岱為旗長。
(2)烏斯庫拜渾岱等,合在內舊喀喇沁壯丁1415名及舊蒙古為鑲黃旗,達賴為旗主。
(3)昂阿斡濟泰等與在內舊喀中沁壯丁800名合舊蒙古為正紅旗,恩格圖為旗主。
(4)蘇木爾賴湖爾等壯丁與在內喀喇沁壯丁1016名,合舊蒙古為鑲紅旗。額駙布彥岱為旗主。
(5)布林哈圖等與在內舊喀喇沁壯丁8090名,合舊蒙古為正白旗。伊拜為旗長。
(6)拉木布哩等與在內舊喀喇沁壯丁980名,合舊蒙古為鑲白旗。額駙蘇納為旗長。
(7)錫喇奇塔特等與在內舊喀喇沁壯丁860名,合舊蒙古為正蘭旗。武賴為旗長。
(8)諾木齊錫賴圖等與在內舊喀喇沁壯丁913名,合舊蒙古為鑲蘭旗。瑚什布為旗長。
蒙古八旗人的文化素質較高,多在新城或各駐防省份擔任高官。這些八旗蒙古知識分子一般都通曉蒙漢兩門語言,有的甚至會使用多種文字,據統計,八旗人中任理藩院尚書者有十四人,出任六都二院有書一級官員有三十餘人,而且許多的蒙古知識分子都為清朝的國家建設出了很大的力。如阿魯特氏賽尚阿和崇綺,明安圖等。
清政府為了鞏固其對蒙古地區的統治,又規定相鄰若干旗每3年舉行一次會盟,會盟地址由清政府指定。一經指定這個地方就成為盟的名稱了。會盟時設盟長一人,副盟長若干人。盟長只是會盟的召集人,不干預各旗內部事務。
蒙古八旗在清代統治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八旗蒙古人既是旗人又是蒙古族,對滿清統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成吉思汗的子孫,之所以接連慘敗存在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由於自身由盛轉衰,另一個則是滿清政權的崛起。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出,元挺就被推翻並且趕到草原以北的地方,明朝雖然建立,不得不說讓當時的蒙古政權元氣大傷,蒙古後世子孫的勢力不得不後撤至草原偏僻地區,明朝建立初年,朱元璋派大將藍玉更是將蒙古軍隊趕到漠北,至此以後,蒙古政權一時間四分五裂,各個部落之間都在不斷的爭奪草原水源,長期處於內訌狀態。而這樣的狀態一直持續了近百年。
第二點,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八旗軍隊驍勇善戰,咱們都知道努爾哈赤帶領的女真族,在東北的山林間,不知道生活了多少代人,他們以狩獵為生,與山林之間的野狼野熊鬥智鬥勇,並且環境較為惡劣,在逆境中生長的民族讓他們造就了天生就是勇士的神話,而對比草原上的蒙古族生活來說,卻高下立現。加上蒙古人逐漸退化的尚武精神,根本難以與當時的八旗軍隊相匹敵。
第三點,當時的女真族已經在明朝統治的時候,就被嚴重的漢化,他們吸取了漢族先進的文化精神,以及較為出色的軍事武器和軍隊思想,比如火炮。再加上當時的滿清八旗軍隊已經攻入了中原,拿下了中原大面積的富庶之地,獲得了大量的財產財富以及糧餉。在當時針對八旗軍隊就有了這樣的歌謠,叫做八旗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可見當時八旗軍隊是多麼的勇猛異常。
第四點,他們擁有出色的軍事指揮家努爾哈赤,努爾哈赤是百年一遇的軍事指揮天才。曾經以四人的騎兵破800敵兵,努爾哈赤率領的八旗軍隊,從世界歷史角度來說,是冷兵器時代最後一支強大的軍隊。因此由於蒙古草原上的政權,一二百年之間從未得到過真正的統一,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根本無法匹敵滿清八旗軍隊。
回覆列表
蒙古八旗 也稱八旗蒙古。清代組織組成部分之一,旗色、官制與八旗滿洲同,惟地位略低於八旗滿洲,而高於八旗漢軍。蒙古八旗:皇太極徵集蒙古人組建蒙古八旗。是繼滿洲八旗之後的後金軍隊。 皇太極繼位後為擴大兵源在滿八旗的基礎上又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其編制與滿八旗相同。滿、蒙、漢八旗共二十四旗構成了清代八旗制度的整體。滿清入關後八旗軍又分成了禁旅八旗和駐防八旗。
清帝國時期漠南蒙古(內蒙古)、漠北蒙古大部(外蒙古)、漠西蒙古部分納入清帝國版圖。外蒙古喀爾喀受漠西蒙古準葛爾部進攻,外蒙三部落潰敗,外蒙古哲布丹尊巴活佛(藏傳佛教,與清王帝國信仰相同)歸附清帝國,而不是投向沙皇俄國。他說“俄國不信佛教,衣服奇形怪狀。滿清帝國一片繁榮景象,又信佛教,有用不完的財寶,綾羅稠緞,依靠他們,生活一定愉快”。哲布丹尊巴活佛與玄曄私交實篤,外蒙最終主動歸附清,清出錢出力,派精銳協防,1696年,葛爾丹在清軍三路大軍圍剿下失敗,次年葛爾丹兵敗自殺。自此180多萬平方公里的漠北納入清帝國版圖。漠西蒙古土爾扈特18世紀中期後衝破沙俄阻撓迴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