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影響不凡
-
2 # 寤寐獨歌
這部劇在開頭一直到蘇大強發病之前都是灰色調,裡面囊括了很多的陰暗點。
就蘇家來說,趙美蘭為戶口結婚,為孃家出力掏空自家積蓄;蘇大強為人窩囊,沒家庭地位;重男輕女,蘇明玉從小到大受盡委屈,沒得到過家庭溫暖;老大高學歷,卻虛榮要面子,最後選擇遠遁美國;老二媽寶男巨嬰,啃老算計沒擔當。趙美蘭的弟弟,一直啃姐姐啃姐夫,且在明成還錢時又打算訛蘇家十萬塊錢給孩子上學用,完全一副無賴嘴臉。
就反應的社會問題來說,蘇大強理財被騙,蘇明成投資被騙,蘇明玉所在的眾城集團裡面爾虞我詐,最後又被師傅架空。保姆小蔡表面厚道,卻做假賬,撈油水,又想借結婚之名行騙房之實!
總之整個電視劇百分之九十都無亮色,以至於看到裡面的人除了蘇明玉吳非和朱麗其他的蘇家人幾乎都在作,蘇大強表現的為老不尊作得最厲害,蘇明成對親胞妹大打出手禽獸不如!
忽然畫風一轉,蘇大強慈祥了,蘇明成浪子回頭了,,也無暴力傾向了,也明白事理了,蘇明哲明白妻女的重要性了,蘇明玉悟透了親情的重要性了,蘇大強給女兒買習題集的舉動化解了對父親的怨恨,趙美蘭一個抱起女兒的動作冰釋了所有的過往與不公,沒別的原因,因為要結尾了,沒辦法,不管突不突兀,因為華人都喜歡大團圓的結局!
其實也印證了華人的一句話: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這也許正是電視劇不得不倡導的,不得不如此改編的原因所在!
-
3 # 青年小舍
都挺好開播至今迎來無數好評,蘇明玉蘇明成包括蘇大強等等,這些人物有血有肉讓人印象深刻,身邊所有人都在說都挺好是很精彩的一部作品,但是隨著電視劇的故事縱深發展,北京日報就對都挺好來了一次點評,北京日報開專題剖析都挺好,用“過度販惡,都挺好慢慢失真”為標題,北京日報全篇都在批評都挺好失真不現實。
姚晨的蘇明玉郭京飛的蘇明成,李念的二嫂包括楊祐寧的石天冬,每一個人物都有血有肉,每一個人物好像就在我們身邊,可以說都挺好是在寫我們的日常生活,演繹我們身邊發生的小故事。
北京日報首先肯定了都挺好的精彩部分,但是很多地方是在批評,最開始我們還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蘇家三人的原型,但是劇播到現在明顯有些失真,現在老年人的所有缺點都集中到蘇父一個人身上,這明顯是不真實的。
太多次的刻意就顯得有點做作,現在明顯是劇方故意在放大蘇父的“惡”,釋放所有負能量情緒,然後讓觀眾憤怒挑起觀眾的情緒,這樣的做法目的就是觀眾罵的越多,製作方就越開心,這顯然是不妥當的,這樣的故事也是不真實的。
忽然發現北京日報說的是有道德的,刻意去放大一些事情只會讓人感覺不舒服和不真實,不過個人認為北京日報單純只是把電視劇中的家庭矛盾給放大了,放大後的效果就是失真和不現實,沒有任何其它意思。
總體來說失真不現實並沒有影響該劇,都挺好還是一部好劇還是很精彩,作為一部現實題材的電視劇作品,我們不能把事情和想法表達的太單一,不能吹毛求疵,批評都挺好不現實是否過於片面?
其實在我們當下的生活中,要說都挺好失真不現實還是過於牽強,因為觀眾們都應該知道,這部劇根本沒有過度和失真不現實,說一句心裡話,在現實生活過,比都挺好惡略的家庭實在太多了。
-
4 # 遇見湘菱
我看完了電視劇,演員演技線上,下面從劇情方面說說自己的看法。
1、劇情從第一集起,就充斥各種矛盾和衝突。
趙美蘭:為自己和弟弟戶口結婚,打心眼裡看不上蘇大強,想離婚卻懷了明玉,因為莫名恨這個女兒,重男輕女……
蘇大強:一輩子被趙美蘭壓制,懦弱膽小,事業平平,長相一般,一生毫無亮點,所以趙美蘭死後,才各種作,也許這才是他的本性,包括買彩票、投資理財、想和小保姆結婚,各種鬧騰。
蘇明哲:早年卻美國,總覺得對家裡付出不夠,愚孝,好面子,想做家裡的老大一呼百應卻沒有做老大的各方面實力。
蘇明成:被溺愛成媽寶男,啃老,任性,考慮問題不成熟,所以後來投資被騙,不聽勸說,離婚,失去工作,找不到工作。
蘇明玉:從小不受待見,18歲後離家自己養活自己,靠自己努力有錢有地位,性格強勢,家裡人說她各種不是,關鍵時刻出錢出力都是靠她。
大嫂:明事理,溫柔賢淑,卻碰上愚孝好面子的老公,生活中一地雞毛。
二嫂:漂亮能幹獨立要強,卻碰上媽寶男固執己見的老公。
2、全劇的矛盾高點可能算是明玉被二哥打到重傷,蘇大強不想管不敢管,蘇明哲想管沒能力管,大嫂不想蘇明哲管,二嫂心裡只有蘇明成是不是坐牢,所有人的反應,再一次將人物性格的刻畫和矛盾衝突推向一個高潮。
3、隨著這個劇到尾聲,蘇大強因為老朋友的突然病重和自己得病,突然醒悟成了慈父,蘇明哲因為大嫂的離婚要求突然明白小家的重要性迴歸溫馨小生活,蘇明成因為種種代價一夜長大,有責任有擔當,與明玉的關係也有了很大程度緩和。
4、最後,故事大團圓,所有的恩怨和不滿,大家都放下了,幸福地生活。
總之,故事挺好,都是生活中的痛點,容易引起共鳴,唯一的不足,我覺得是節奏沒把握好,前面的矛盾衝突用力過猛,到後面眾人洗白的時候,太突然,彷彿像喝了靈丹妙藥一夜蛻變一樣,給人感覺假,不好接受,對於蘇明成之流,覺得太便宜了,對於明玉,覺得太冤了。這是劇情節奏沒把握好的原因,給人一種強行大團圓的感覺。
但從這部劇的實際意義出發來看,還是不錯的,讓人知道,原生家庭給的,不是一定烙在身上的印記無法去除,要學會面對、接受、放下。
最後,引用一個網友的彈幕,我覺得很好:蘇明玉恨這一家人,但更愛這一家人。
這可能就是真實情況下我們普通人跟原生家庭的感情吧。
回覆列表
大結局在洗白了,我接不了,我噁心得想吐。憑什麼好人成佛要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壞人只要放下屠刀就可以?
都不說這劇劇情是多麼讓我痛苦。哥哥把妹妹打到骨裂,沒人在乎明玉的死活,都在道德綁架她把明成放出來,當爸的在女兒的病床前補上最狠的一刀:你真是太像你媽了。
蘇大強為了套房子折騰得一個兒子離了婚,另一個基本也差不多了。結果最後又追求真愛想加上小保姆的名字?折騰到這份上蘇明玉忍無可忍大罵他一頓,最後就成了明玉的錯了。明玉自責大嫂自責,他蘇大強就成了受害者?行,我很服。
最後分遺產,口口聲聲說著明玉受委屈最多花錢最少,可遺產還是留給明成最多,最後還是要明玉養他後半輩子。合著明玉從小受盡委屈,長大了還拿著最少的遺產,照顧老爹後半生,我真想仰天大笑三聲。
我太理解明玉渴望得到親情,缺什麼就想要什麼。可我真是替她委屈到不行,她不忍心家裡出事,出錢出力幫忙解決,她把家人放在心上,別人呢?她想自殺的時候,在學校沒錢吃飯的時候呢?沒有人考慮過她的生活,沒有人想過她會不會因為活不下去踏上歪路,為什麼他們就忍心呢?
最終捨不得放不下不忍心的就只有蘇明玉一個人,所以受傷的也只有她一個人
那這個劇想表達什麼呢,就是家裡人就不是人,可以隨便打罵欺負。女兒也不需要好好養,也不用供她上大學,因為等她到了十八歲直接踢出家門,反正最後兩個兒子為了自己的家照顧不了還是要女兒照顧。為了大團圓,女主就必須忘掉所有的傷害,化身聖母擁抱人渣。即使這樣北京日報依舊批評,這部劇太過於陰暗不夠和諧美好。
這個劇就是扒開生活華麗的外衣,告訴你其實裡面都是蛆。然後輕描淡寫地合上,告訴你知道了就能怎麼樣呢你什麼都改變不了,洗洗睡吧。
或許是我這個人汙穢,看什麼都汙穢。我總覺得編劇在告訴我:你看,缺愛的女孩子多可憐,給塊糖就回來了。蘇明玉還算幸運,至少她得到了一塊真的糖,現實中大多數女孩子,開啟糖紙才發現,那不過是包著糖衣的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