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致守仁
-
2 # 歷史的陪伴者
為什麼朱元璋不匡扶宋朝呢?
首先,宋朝滅亡離朱元璋起義時的時間久遠。宋朝都滅亡了一百多年,很多百姓早就不懷念宋朝的時代了。既然沒有人懷戀宋朝,你打著匡扶宋朝這面旗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那就多此一舉。當年,劉備之所打著匡扶漢室這面旗幟,是因為很多人都懷念大漢,打了這面匡扶漢室的旗幟就能籠絡很多人心,有利於政治上站穩腳跟。
然後,南宋末期過於腐敗,當時的百姓早就對它產生厭惡之情。更何況用了一百多年都未能完成國家的完整統一,使得當時百姓未能對宋朝產生留戀之情。如果此時,朱元璋打著匡扶宋朝的旗幟起義,那麼沒有什麼人能響應他,不僅不給自己加分,反而得不到人們的擁護。
朱元璋明白,人們對元朝已經怨聲載道,民怨沸騰,早就對元朝不滿。更何況,當時已經有很多義軍起義。你打不打匡扶宋朝的旗幟,都會有人造反。上面說過, 這面旗幟早就沒有什麼作用了。所以,現在最主要的是積蓄力量,讓自己的義軍能在眾多義軍中生存下來,這才是最值得考慮的問題。
最後,朱元璋不是起義的發起盛。他最多就是半道才加入義軍的,當時的他暫時沒有影響力。直到他離開郭子興,獨自闖出一片天地來,義軍中才有他的一席之地。即使如此,他還是以小明王為尊。朱元璋還是靠小明王這面旗幟,其他義軍稍微的正眼瞧他。所以,一個寄人籬下的人,怎麼搞提出怎麼口號,努力的發展自己的勢力,同時又把自己的實力隱藏起來,那才是王道。如果你蹦得太高,就容易成為眾多義軍和元軍的敵人。
-
3 # 風揚青史
宋亡於1279年崖山之役,崖山之後再無宋朝,中國歷史進入元朝時代。滅宋朝的是元世祖忽必烈,之後元朝又經歷九位皇帝,直至1368年,朱元璋因紅巾軍起義取得一系列勝利之後稱帝建立明朝,隨後北伐驅逐元廷攻佔北京。此後元廷退居漠北,史稱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奪政權建立韃靼,北元滅亡。
朱元璋出生於1328年,1353年加入紅巾軍,1356年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朱元璋出生距宋朝的滅亡已有49年,到朱元璋擁有一定的實力和勢力距離宋朝滅亡也已經有77個年頭。縱然朱元璋有心匡扶趙宋,也是鞭長莫及。
-
4 # 文史哲趣味談
朱元璋為什麼不匡扶宋朝,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歷史上匡扶都是幌子
首先,歷史上的匡扶基本上都是幌子,掛羊頭賣狗肉的,秦朝末年項梁項羽立了楚懷王,後來被項羽殺了,因為操作的不恰當被劉邦當做把柄來攻擊項羽。西漢末年綠林軍本來可以立劉秀的哥哥為皇帝,但是劉秀的哥哥太有主見而且有軍事能力,大家都不幹,於是立了劉玄,殺了劉秀的哥哥。
曹操迎立漢獻帝,也只是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李淵還羞羞答答先立了一個姓楊的小孩,等隋煬帝一死,自己就登基了。還是五代十國的武人直接: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沒必要那麼多騷操作。
2、他已經有了帽子,師出有名
造反是需要理由的,現在的心理學已經有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很爛的理由,也比沒有理由好。大家都想幹一件事,需要有個捅破窗戶紙的東西。找一個前朝的後代,也是個好理由。但是朱元璋開始搞事的時候,一切前期流程紅巾軍都已經走完了,輿論啊,領導隊伍啊,領導班子啊,皇帝啊,都有了。
朱元璋只要打著紅巾軍的旗號,幹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主要別像陳友諒那樣殺了老大,惹起公憤,或者太早另立旗號,吸引火力就可以。而如果朱元璋在另立旗號,無疑會和紅巾軍鬧翻,樹立這個敵人,還會吸引元朝的火力。
3、宋朝疆域
宋朝的疆域大家都是知道的,如果匡扶宋朝,是南宋呢,那就江淮以南的地方;如果北宋呢,好一點,但連元朝的首都都在北宋無法搞定的幽雲十六州里面。可能打著打著就會給士兵這樣的感覺:領土和地盤都已經匡扶了啊,再打下去就是侵略啊。
古代的軍隊,政治思想工作可沒有現在這麼豐富,口號喊錯了,再去改變是很費力氣的,而且還不容易深入人心。
4、宋朝感情
宋朝已經滅亡一百多年了,北宋也滅亡好幾百年了,北方的土地,遼國統治了,然後金國統治,然後元朝統治。現在一些殖民地地區的人,只要是當時的殖民統治者教育好,他們和原來的宗主國感情是藕斷絲連的。要是去殖民化做得不好,就很難建立起老百姓新的感情。比如非洲人和原來的宗主國法國等,比如中國東南地區某些地方和英國還有日本的感情,讓人驚訝。
項羽項梁立楚懷王孫心,那是楚國滅亡時間不長,秦朝統一時間不久;綠林軍立姓劉的為皇帝,那是王莽篡漢時間很短;曹操迎立漢獻帝,能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因為大家對漢朝還有感情,劉備這樣自封皇叔的,還能聚集人馬呢。時間消磨了感情後,在匡扶前朝,就很難引起感情共鳴,鼓舞大家去造反了。
-
5 # 花近高樓
謝邀,因為他沒有必要匡扶宋朝,因為這對於他來說這些並不是他的使命。
我們先從朱元璋的身世稍微的瞭解一下,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他是在元朝的逼迫下才成為孤兒的,元朝當時的苛捐雜稅壓垮了朱元璋的父母,最終成為孤兒的朱元璋走投無路之下為了能夠吃飽飯不至於餓死,只能選擇出家為僧人。
後來在寺院被排擠的朱元璋,從寺廟出來之後四處流浪,並且一度的餓暈在路邊,並且被郭子興的養女所救,沒錯就是後來的馬皇后。
後來的朱元璋投身到郭子興的隊伍中,並且從小兵做起,最終受到郭子興重用成為了郭子興隊伍的掌控者。
在這之後朱元璋奉小明王為尊,朱元璋成為了如同曹操一般挾天子以令諸侯,在哪個群雄並起的時候,朱元璋是佔了先機的。
但是說起來這只不過是為了在群雄逐鹿中採用的策略,後來小明王意外身亡,朱元璋當然不會去再為自己去找一個主子,因為這個時候可以說已經大局已定,他朱元璋已經不是當時的那個小諸侯了,其他諸侯不是被他收編,就是已經在這場大戰中滅亡了,基本上天下已經是朱元璋的了,他當然可以不再打著宋的旗號。
朱元璋擁護小明王不過是為了借用小明王的旗號,好讓自己隊伍更加出師有名,朱元璋利用完了,當然不會需要在自己的腦袋上放一個皇上了,其實這也是有例可循的,秦末的劉邦和項羽擁立楚王之孫也是如此的。
他們所擁立的人,並沒有為當時的劉邦和項羽提供什麼實際的幫助,最後可想而知當然楚王之孫的下場。
小明王當然如同楚王之孫下場一般,最終朱元璋建立了自己的朝代,他要是擁立了小明王,他最多也不過是一個臣子,他奮鬥了這麼久他怎麼甘心。
回覆列表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這裡的宋朝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是趙氏宋朝,第二個是劉福通扶持小明王建立的宋朝,但是不論是哪個宋朝,朱元璋都沒搭理。
趙家的宋朝就不必說了,朱元璋要心安理得當皇帝,他就得認元朝為正統,趙宋就得哪涼快哪待著去。
而劉福通的宋朝,朱元璋從來就是把他當做一個擋箭牌用的。說實話,元朝是老朱滅的,但是抗元誰出的力最大,三個朱元璋加起來也比不過劉福通,
劉福通自起義起,先是斬元大將鞏卜班,擊敗帖木兒30萬精銳之師,隨後又攻克汴梁,三路大軍北上伐元,陝西、山西、山東等地到處都是紅巾軍,元朝雖然抗住了劉福通一波又一波的攻擊,但是也變得奄奄一息。
而朱元璋呢,打下本來就沒多少駐軍的南京後,就開始高築牆廣積糧,雖然名義上是宋臣,實際上早就自立了。還把劉福通當做擋箭牌來阻擋元朝的進攻。這一點老朱做的著實不地道,但是他也不會因此去保小明王,當時的劉福通因為錯誤的戰略決策以及義軍內部的自相殘殺,只能困在安豐一隅動彈不得,當初朱元璋投靠劉福通是背靠大樹好乘涼,從一開始就沒真打算投靠你。我的地盤又都是我自己打下來的,憑什麼給你做嫁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