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珍媽手工坊
-
2 # 改個名字真的好難
家長應該檢討。孩子說髒話主要是跟家長學的,在孩子說髒話的時候,應該好好教導孩子這些話是不能說的。還有一個就是家長千萬不能當著孩子的面吵架說髒話,因為孩子聽多了,自然而然就學會了。這個不需要人教
-
3 # 泡泡育樂園
突然有一天,你會發現,平日裡說話乖巧的孩子,突然愛說些“壞話”。什麼“臭屁股蛋”、“屎巴巴”、“打死你”、“把你踢死去”,哈哈,孩子說的不亦樂乎,不管什麼場景,他都會安上這樣一句話做加強,而媽媽則一臉的無奈,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孩子在3歲左右的時候,會進入到我們說的“詛咒敏感期”,一般在學前5-6歲的樣子,這個階段會逐漸的褪去。
在詛咒敏感期的孩子,會說些“壞話”,這些話讓孩子說的非常帶勁。通常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掌握了基本的母語語言發音,說話可以成段成句的,有些孩子表達能力強的,可以滔滔不絕的發表一通“言論”,讓爸爸媽媽聽著非常高興,自己說得也會異常興奮。
這些孩子在用語言表達感情,表達思想的時候,會發現在我們的語言表現中,有一些詞彙非常有有“力量”,這些詞彙聽上去既不文明又有些可怕的言辭,在孩子的嘴裡說出來的時候,自己也會受到影響,身體也充滿力量。而這些語言就是就是詛咒的話語,而成人越是反對,孩子就越喜歡說。成人反對的越強烈,越讓孩子有繼續說的慾望。
所以在這個階段的父母,不要強烈的阻止孩子的“壞話”,其實這些話並不是他真正的表達,家長儘量忽略然後淡化這些話語,不要太在意,慢慢等待這個階段過去。如果真的孩子說這樣的話到了無處不在,甚至讓父母出現尷尬的場面的時候,父母可以跟孩子講這樣的話是不好聽的話,爸爸媽媽都不說這樣的話的,孩子是非常懂事有禮貌的,也不要說這種話。
父母也可以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讓孩子將話題轉到其他的內容上,可以趁機給孩子一本關於禮貌或是社會行為方面的圖書,讓孩子從書中的人物中學會禮貌,慢慢的就不再說這些詛咒的話了。
-
4 # Annie媽媽育兒
父母大可放寬心,兒童進入詛咒的敏感期,愛說髒話是很多孩子都會經歷的階段,這時候孩子的自我意識萌芽,他感受到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個人的能量,透過說髒話,他也感受到語言的力量。
孩子可能會對父母大聲的說,滾開、去死、臭粑粑、壞蛋等等,當孩子充滿力量的說出來的時候,家長聽到了可能會覺得不舒服或者是心裡很受傷。
如果家長認為孩子是在說髒話,當然會覺得不舒服。在特定的情境裡,孩子對家長說滾開、我不要你,也會讓關心他的家長覺得很受傷。但要知道,這並非孩子真正的內心所想。有時候孩子說髒話,只是為了感受這個髒話韻律的奇妙,比如說臭粑粑,這樣的疊詞很符合幼兒的語言習慣,孩子可能覺得很有趣而反覆說。
比如孩子在很憤怒的情況下說:滾開,再也不要你了。這很可能是他的情緒表達,在他深層的意思並非如此,家長千萬不要真的走開。孩子無法直接說出內心的想法時,家長可以說:“好的,我看到你很生氣,我會離你遠一點,我就站在這裡,當你需要我的時候我就在你身邊。”
不需要制止孩子,也不需要對他的話加一個定義,告訴他這是髒話、不可以說。要知道,孩子體驗過之後,孩子就不會老說髒話了。但如果你總是自己的孩子,或者是告訴他不可以,反而會激起孩子的興趣,讓他不停的說;或者壓抑它的能量,讓他當下不說了,過幾年之後卻有一個反彈。
要注意,在詛咒敏感期的孩子都是三歲左右的小孩子,如果孩子已經六七歲了,他說髒話,家長就必須要制止,告訴孩子:這是粗野的語言,不可以。
-
5 # 教育秀秀看
三歲的孩子,他是一個語言的爆發期,也就是說,在前面經過兩三年的一個積累之後這個階段,我們的孩子就開始在語言方面積累達到了一定的量了,那這個已經達到了一個語言的爆發期。孩子在這個階段,他的一些語言,其實都是以模仿為主的。也就是說孩子愛說髒話,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與模仿源有直接關係的。是不是請我們的家長反思一下,孩子看電視,透過媒體來模仿的愛說髒話呢?還是因為他的代養人平時出現這樣的一些情況?所以我給家長兩點建議。第一點呢,是切斷模仿源。首先請我們的家長反思,如果家裡邊有愛說髒話的一些家庭成員,平時說話的時候言行要注意了,另外呢,就是給孩子選擇一些動畫片的時候,我們也儘量選擇一些高品質的動畫片。第二點建議呢,就是當我們的孩子出現說髒話的一些情況,我們可以用表情來制止孩子。出現孩子說髒話的時候,我們家長要迅速的出現比較嚴厲的表情,並且告訴告知寶貝兒,這樣是不對的。那我們的孩子就在腦海中形成了一種認知,如果我們的家長在孩子說完髒話之後沒有任何表情,甚至說還對孩子笑,那我們的寶貝兒就認為這是正確的,孩子就沒有是非觀念了。
總而言之,孩子並不知道髒話的真正的含義是什麼,他們只是簡單的在模仿。那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模仿源。如果孩子模仿的是電視,那我們要選擇一下高品質的動畫片兒,如果模仿的是大人,那大人這個階段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當然還有一些關於孩子說了一些什麼屁呀,屎呀,粑粑呀一類的話。尤其是在吃飯的時候,他也說這些感覺上讓人噁心的話,這樣的話,我們要採取的就是忽略法。千萬不要在意他說點什麼,他只是想引起我們的關注,所以我們要分清楚孩子說髒話的一個層次。有一些說髒話,我們表情上一定要嚴厲,告知他這樣說是不對的,這是罵人的話。那我們更多的是要告訴他,怎麼說才是好的。比如說這個壞人,我不喜歡你,我殺了你,我們要把他的話轉換成我是一個好人,我愛你,你會更愛我,用這樣的模式跟他對話。他有的時候會模仿我們,說正常的話也有的時候會慢慢的去理解他所說話是不正確的,這種方法叫“正向引導法”。那關於有一些孩子故意罵出一些更加惡毒的話,這樣的孩子在一定的階段是要給予一定的懲戒,也就是說,告訴他這樣說是不正確的,並且有的時候我們家長也忽略她,她依然長時間的說這些不好聽的話。我們就可以用懲戒的方式,比如說,如果你繼續說這句話,我將剝奪你出去玩兒的時間,或者我將剝奪你幹什麼什麼的時間,如果你繼續下去,你就會遇到什麼樣的懲罰。那這樣對孩子起到一定的懲戒的作用。但總的來說,孩子說髒話問題的根源並不在於孩子,而是在於模仿源。那所以,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和諧的、文明的、有大愛的教育環境是我們父母應該做的。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
6 # 一枚有墨香的書籤
大概在孩子3-4歲的時候,會進入一個語言敏感期中的“詛咒敏感期”。具體表現就是孩子特別喜歡說一些像“滾開”“壞媽媽”“把你扔到馬路上”……這樣具有很大攻擊性的語言。
我家兒子在四歲的時候就出現了類似的情況,那段時間,每天都會大量地說出這種話,最嚴重的一次對爸爸,我和爺爺奶奶四個人進行了將近半個小時不重樣的詛咒,現在想想,也真是難為了這個小傢伙了:)
當時我們的應對就是他說出這種話的時候,我們會問他“寶貝,你是不是覺得這樣說的時候,感覺自己特別有力量?”,他會握著小拳頭說“是的,我特別有力量”,然後我們再說,“我們看(感受)到了,你確實很有力量。”
之後就不要再多說什麼了,千萬不要制止或者批評指責,那樣只能加大他對這些語言的興趣,會變本加厲地去說,故意引起大人的注意。
其實,他們也是在透過這個行為感受不同語言帶來的不同反應。當他覺得感受得夠了,自然就過去了,不必擔心。
回覆列表
首先不要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言行舉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然後當孩子剛開始說髒話的時候不要刻意去批評他,要好好和他說不要這樣說,這樣不禮貌,前段時間我孩子不知道和誰學了一局髒話,我和老公兩個就是這樣做的,現在也沒聽孩子說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