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發章

    蜀吳聯盟發魏成功後,不可能蜀吳平分天下。只能是蜀吳再次大幹一場,分出勝敗後獨霸天下才是蜀吳聯盟的真實目地。

  • 2 # 舊時明月照故人

    聯吳抗曹是蜀漢政權的基本國策,這一政策在諸葛亮的隆中對中已初具雛形。

    陳壽《三國志》中記載:先主劉備三顧茅廬問計於孔明。亮答曰:“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有鑑於此,諸葛亮制定了東結東吳、西圖巴蜀、跨荊聯益、北伐中原的戰略藍圖。

    到諸葛亮執政時期,呂蒙白衣渡江襲取荊州,猇亭之戰蜀漢喪師失地元氣大傷。三國之間的實力對比發生變化,東吳實力得到極大擴張,孫權爭霸中原的野心也日益膨脹,曹魏與東吳之間的矛盾成一段時期內的主要矛盾。然而,東吳東線戰場的全線潰敗再次暴露了東吳陸軍與曹魏騎兵之間的實力差距,逐步喪失了戰略主動權。

    諸葛亮積極整合蜀漢力量,殫精竭慮力主北伐,試圖恢復中原、還於舊都。拋開偶然因素來看,大規模、長週期的戰爭勝負取決於國家綜合實力的較量。三國近百年的亂世爭霸類似於戰國爭雄。在曹魏政權採取以逸待勞、穩紮穩打的戰略防禦態勢下,蜀漢政權在西線難以取得巨大的軍事勝利。這是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反覆證明的歷史現實。倘若蜀漢與東吳結成同盟,約定同時進軍、兩線出擊,其情勢類似於後世的桓溫北伐、劉裕北伐與宋太祖北伐。在安史之亂前,黃河流域作為文明中心,北方對南方具有巨大的綜合優勢。再不能短時間內連續作戰、直搗黃龍的情況下,很難贏得戰爭勝利。

    《三十六計》其中六篇為並戰篇,意在戰爭中間消耗盟友、扼殺潛在敵人。孫子十三篇中有更為簡潔但明確的表述。吳蜀聯盟的脆弱性要遠高於曹魏。個人認為,形成聯盟的吳蜀集團贏得戰爭勝利的可能性機會在於:曹魏內亂且在軍事上取得勝利、速戰速決,摧毀中央指揮系統。

  • 3 # 一貳一橙

    別說,吳蜀聯盟相約平分曹魏地盤的情況還真有過。

    公元229年孫權稱帝,諸葛亮派來了衛尉陳震祝賀,雙方簽訂了《中分天下盟文》,約定以函谷關為界平分曹魏。

    《中分天下盟文》簽訂前,雙方的軍事行動如何?

    早在孫權稱帝之前,諸葛亮已經有過三次北伐了,特別是第三次北伐成功得到了武都、陰平兩郡。而第二、三次北伐的時候,諸葛亮就已經致信長兄諸葛瑾,表明這兩次北伐就是為了響應不久前的吳國皖城攻防戰。也就是“周魴斷髮賺曹休”的石亭之戰,這一戰吳國方面殺魏兵萬餘,獲輜重牛羊無數,大司馬曹休氣憤病死。

    從石亭之戰來看,吳國方面是有主動出擊的決心,而蜀漢這邊聽說了之後也是主動配合,牽制了曹魏關中部隊,雙方都取得了不小的勝利。可惜的是,雙方沒有事先溝通好,導致了石亭之戰數月後蜀漢這邊才收到訊息,匆匆忙忙地出兵。所以雖然雙方都勝利了,但也不能把戰果擴大,北伐成果始終還是有限的。

    那《中分天下盟文》簽訂之後,雙方的合作又會如何發展呢?

    《中分天下盟文》一定,吳蜀聯盟的目標正式成立,並且直到蜀漢滅亡前夕,雙方的合作關係還算牢固,像“白衣渡江”這種插刀的情況就再也沒有發生過了。那既然可以騰出手來北伐了,吳蜀兩國的軍事行動又將會怎麼樣呢?

    從公元229年至公元233年四年的時間裡,諸葛亮又發動了一次北伐,並且射殺了名將張郃,曹魏低階軍官被殺者三千多,司馬懿更是得到了“畏蜀如畏虎”的侮辱性“美稱”。可以說是戰果顯著了,那反觀吳國這邊呢!

    孫權在稱帝后是想著做一番大事的,所以一開始遷都建業,上大將軍陸遜駐守武昌,作為北伐的跳板,之後兩年,吳國方面的軍事行動就是派將軍衛溫遠渡夷州(今臺灣),派太常潘濬討伐武陵蠻。除了開拓國土、補充兵源之外,還要安撫內部,才能一致對外(當然效果如何另說)。在兩件事做完之後,陸遜也發動了一次北伐,可雙方軍隊連碰都沒碰到,吳軍就撤退了,北伐也就不了了之了。

    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魏蜀吳正式決戰

    時間很快就到了公元234年,一般看三國的對這個年份都會有所感觸。這一年是諸葛亮的卒年,也是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成功的機會。

    或許是看厭了孫權的不作為和對自己身體狀況的悲觀,諸葛亮發動北伐前特意寫信給了孫權,請求他共同出兵伐魏。四月諸葛亮率數萬大軍抵達郿縣,駐軍五丈原。五月孫權十萬大軍駐紮巢湖口,以合淝新城為目標;陸遜、諸葛瑾率一萬人駐江夏,進攻襄陽;孫韶、張承一萬人進攻廣陵。

    這是吳蜀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全面合作,本來氣勢洶洶而來,就絕不能空著手回去。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曹魏經過十幾年的修整,早已經具備了兩線作戰的能力了。吳蜀兩國的合作早已失去了天時,只剩下自己的一廂情願而已。

    曹叡面對需要兩線作戰的情況,以主力親征合淝,對付孫權,以秦朗率軍兩萬馳援司馬懿,堅守不出。之後的結果也正如曹叡所料:七月,孫權久攻新城不下,曹叡大軍一到,孫權率先撤出戰場,三路大軍中只有陸遜取得了一些戰果。八月,諸葛亮病死五丈原,姜維等率軍回國。

    至此,北伐正式結束,蜀漢轉為內部修整,吳國也爆發了“兩宮之爭”,內部矛盾激化,而曹魏方面,司馬家抬頭爭權,三國有了數年相安無事的緩和期。

    從上面來看,先不說政治、軍事方面的掣肘,單就人才、物資方面,吳蜀也不佔優勢。而正所謂人心難測,多大的利益也頂不住人心的背向。向來同床異夢的吳蜀聯盟,是很難取得北伐的勝利的。

  • 4 # 雲談青史

    事實上吳蜀已經聯盟,並達成過平分天下的盟約,可結果,歷史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控制中原地區的曹操於公元213年被漢獻帝冊封為魏公(後進位魏王),加九錫,率先開國,到了公元220年曹丕篡漢為帝,東漢從法統上徹底消亡。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為漢,史稱“蜀漢”,蜀國建立,而割據江南的孫權則與公元222年稱吳王,這樣三國鼎立的政治格局正式確立。

    魏、蜀、吳立國之初,三國之間彼此多有徵伐,保持著微妙的平衡。蜀漢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劉備攻吳,吳蜀之間爆發“夷陵之戰”,此戰蜀國大敗,劉備身逃白帝城。同年魏吳之間也不太平,先是孫權稱臣於魏,但因孫權不願將吳太子入魏為質,惹怒曹丕,曹丕下令徵吳,只是此次征伐魏國吳國互有勝負,收效甚微。

    在面臨魏國大軍征伐之際,孫權於蜀章武二年、吳黃武元年(222年)十一月,遣使至蜀通和,蜀國在夷陵之戰中傷亡慘重,國內矛盾重重,大有有叛亂跡象,劉備自然應允,吳蜀復通。

    章武三年(223年)三月,劉備託孤諸葛亮,不久病逝,在諸葛亮主政期間,為平定後方,自然少不了與東吳修好,而東吳面臨曹魏的軍事壓力(公元222~225年,曹丕三次攻吳)也樂意兩國通好,兩國遣使頻繁,為孫劉再次聯盟打下了基礎。

    魏明帝曹叡太和三年,蜀漢後主劉禪建興七年春,諸葛亮第三次北伐,攻下武都、陰平二郡。四月孫權在武昌正式稱帝,蜀漢派使臣恭賀孫權,並締結吳蜀同盟,建立了”中分天下“的盟約。至此吳蜀聯盟正式建立,相約對抗曹魏。

    諸葛亮制定的蜀國戰略是“以攻為守,蠶食雍涼”,而東吳雖有長江天險,可守江必守淮,為保東南安危,必須奪取江淮。因此拋開孫劉兩家的歷史淵源不談,兩家戰略並無矛盾,反而可以互相協調,三國鼎立,魏國坐擁中原國力最盛,只有吳蜀聯盟才能出現南北對峙的局面。

    吳蜀兩家為實現各自的戰略目的,諸葛亮六出祁山,孫權數次發動合肥之戰,只可惜魏國不是紙老虎,憑藉遠超兩國的強大國力,只要軍事將領不犯大的錯誤,吳蜀兩家因國力拖累很難討到大便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葡萄樹主幹開裂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