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笑對太陽迎著光

    必須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長不大的孩子,也就是在思想、行為上都是獨立的,作為家長,必須充分尊重孩子的自由和選擇,無論是對的還是錯的,都應該讓他選擇並讓他承擔選擇帶來的一切責任。把自己做好了之後,才能夠為自己的家庭、為周圍的人付出,去承擔更大的責任。當孩子的選擇、思想和自己不一致時,不要強求,不要拉攏。應多瞭解每個階段孩子的心裡特點,用心去感受孩子到底那些需求我們去幫助,即使在孩子尋求幫助時,不要急於把自己的經驗告訴他,而應該聽取他的想法後,找出他思維的漏洞,幫助他理清楚自己的思路,然後讓他自己再去嘗試,允許他犯錯,因為只有再犯錯後才會承擔後果,在犯錯後承擔相應責任的過程中,才會吃一見長一智。家長們透過不斷的學習,找出自己的不足充實自己,才能在孩子真正需要我們幫助時侯提供正確的幫助,這才是我們家長需要做的正確的事。

  • 2 # 貓大姐

    我是從小被家裡放養的,一切都靠自己,11歲就獨立了。這裡指是經濟跟生活獨立。。以前我想要的自由我的父母給我了。說實話現在非常後悔,要是多讀一些書我的人生必定不會這樣,所以現在我對兒子教育比較上心,現在幼兒園就是玩的時候,我不逼他去學什麼輔導班,以後看他自己的造化了。責任還談不上,他畢竟才3歲。

  • 3 # 行者無疆一起成長

    一顆種子,放在杯子裡,杯子裡是自由,杯身是責任;

    一顆嫩芽,生長在花盆裡,花盆土是自由,花盆是責任;

    一棵小樹,移植到院子裡,院子是自由,院牆是責任;

    一棵參天大樹,生長到森林裡,天空是自由,大地是責任;

    家長是容器,孩子就是這棵樹;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生長的環境就得不斷變化;

    不過,記住:

    你的愛就是孩子的自由,你的界限就是孩子的責任。

  • 4 # 程小評日常

    大家好,我是程小評,請繼續關注我,謝謝你們對我的支援。作為一個家長,我們必須做好教育培養下一代重要工作,把我們下一代孩子們培養成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有用的人材。我們大家對孩子們學習非常重視,那是不用說的了。但是而今眼目下很多家長最不重視孩子們的生活行為習慣的培養。因為現在孩子少,四麼二綜合症,就是四個老人、二個父母都非常愛孫子、孩子。要什麼就買什麼、玩具幾大箱、吃東西浪費。我們必須讓孩子們懂得珍惜糧食、愛護玩具、培養他們的好習慣。注重培養孩子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小愛勞動、愛生活、學做家務勞動。比如讓孩子們自己功手洗洗小內褲、小祙子、飯後洗洗碗等。我們家長讓孩子們上很多業餘舞蹈班、繪畫班鋼琴、聲樂班、主持人培養班等。那也是佷好的。但是我們家長要讓孩子們自己選擇,孩子自己喜歡的愛好選擇業餘班學習。那就學習效果非常好,因為他們喜歡、所以效果好。給孩子們自我選的權力。請家長們多給孩子們玩遊戲的時間,留給他們多一點童年玩耍的時光。有什麼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本人需心接受。請留言,討論。謝謝你們關愛和一直以來支援,關注我,謝謝!

  • 5 # 萌森公開課

    前一陣子注意到這麼一條微博,著實有趣,我覺得與問題相關,引用如下,先看看這首小詩。

    這首關於夢想的詩,出自於一位四年級小男孩之筆。我們能感受到,這首充滿童真的詩,描寫的是繁重的學業下孩子最簡單和樸實的願望。

    “沒人逼我洗澡,沒人催我上床”、“先玩一會兒遊戲,再上一會兒網”,這些,就是這位孩子眼中的自由。而孩子眼中的自由,卻是我們現在大多數人輕而易舉可以做到的,成長後的我們,或許也包括正在看文章的你。孩子到不了的遠方,是你正享受的自由。但我們又會想,這有什麼,我真正想要的是工作自由、財務自由——是啊,自由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每個時期都會有每個時期的煩惱,我們心中所期待的自由,正是我們應為止努力的方向。

    那麼,作為家長,我願意給孩子哪些自由呢?

    一、感知世界的自由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他們帶著美好的願望來到我們身邊。可是,牙牙學語、蹣跚學步的他們還沒有辦法獨立去感知外面的世界。因此,我們應該經常帶孩子出去遊玩,用眼睛、用鼻子、用手指去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

    去公園,可以聞到花香、青草香;去河邊,可以聽到水流聲、看到小魚跳;去田野中,可以摸摸麥子、抓抓泥土;去更遠的地方,可以感受冰凍、體驗酷熱,向雲朵呼喊,與大山對話。

    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孩子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感知世界,這是我希望給到孩子的第一層自由。

    二、表達內心的自由

    “溝通”是大多數的中國家庭比較匱乏的,也是我們應該提倡並珍惜的。世界上大多數問題解決的第一步,就是溝通,而溝通的第一步,便是表達。我們應該提倡孩子成為一名敢於表達,善於溝通的人,而不是封閉自己,不善言辭的人。

    那家長應該如何給予孩子表達內心的自由呢?最重要的便是放下家長權威,與孩子成為朋友。隨著孩子的成長,許多家長越來越發現孩子不喜歡和自己說話,便嘗試著從日記本、老師和同學口中去了解孩子。其實,我們想一想,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和自己說話呢?因為他們懼怕你的權威,害怕與你交流。只有試著用對待朋友的方式去對待孩子,成為朋友,他們才願意向你敞開心扉。

    三、學習成長的自由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每一個家長的希望和追求。然而,許多孩子在起跑線上,就面臨著壓力過大、學業過重的負擔。我曾經看過一個大班孩子的時間表,除了睡覺吃飯的時間,幾乎被興趣班、幼小銜接班填滿。很難想象這孩子是怎麼吃得消的,也很難理解家長為什麼要這樣去“折磨”自己的孩子。

    在興趣班面前,孩子幾乎沒有選擇的權力。在學業面前,孩子幾乎沒有選擇的權力。作為家長的我們,有沒有試著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一下,沒有歡樂的童年,是否是悲慘的?孩子又是否像是一個學習機器、考試機器?他的未來,又是否會因此缺少點什麼,哪怕是美好的幼時回憶?

    第二個問題,作為家長,渴望孩子承擔哪些責任?

    一、勇於面對錯誤與失敗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這是孔夫子教育世人的警句,也就是說一個人知道錯並能將其改正,沒有比這更好的事。如果一個孩子能做到積極勇敢地承認錯誤、面對失敗,那麼他一定能夠承擔得起更大的責任。

    二、獨立思考並解決問題

    或許對於孩子而言,許多問題是他們沒有辦法去理解,也沒有能力去解決的。就像汽車為什麼會動?飛機為什麼會飛?魚靠什麼呼吸?這些問題,似乎作為家長的我們也沒有辦法很好的去回答,但要學會引導孩子透過自己的雙手去尋找答案。查閱圖書、搜尋引擎、諮詢老師,這些都是應該鼓勵運用的方式,而不是應付著一句“我不知道”。

    三、關心社會進步與發展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都是在教育我們要關心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從小培養愛國情懷,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們要告訴孩子美好的生活來之不易,要時刻警醒自己——“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 6 # 悠然智得

    作為家長,在必要的原則(如:法律、規則、安全、健康)以及家長可能承受結果的前提下,

    要給孩子更多的自由:

    1、表達的自由、決策的自由、支配的自由、社交的自由、嘗新的自由……;

    孩子需要承擔的責任:

    不是把目光關注對結果的“責任”,而是:

    1、要讓孩子學會設想、計劃、執行過程、風險預估、結果預測的做事方式,養成“為事情做足準備”的習慣。

    2、與孩子一起事前約定、過程控制、事後檢查,做好兩手準備。

    3、父母與孩子一起養成信守承諾、言出必行的家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晚上睡前吃香蕉和酸奶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