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順應心

    第一次繫鞋帶的時候,大概5歲了,以前一直穿沒有鞋帶的鞋子,在幼兒園的時候六一演節目,學習了幾天繫鞋帶,很笨拙,學習幾天後,慢慢的就會了!

  • 2 # 摩卡139463683

    現如今的孩子普遍不會繫鞋帶,這一簡單的生活問題折射出一種現狀:孩子的自理能力較差!責任在於誰?是孩子、家長、幼兒園和學校?令人深思!

    曾經看過這樣一篇文章,有個校長曾經看到一個三年級的學生鞋帶開了,拉得好長,讓那個學生把鞋帶繫好,學生竟然說“我不會繫鞋帶”。三年級的孩子不會繫鞋帶?他有點不相信。隨後在班中做了一個小調查,一個30多人班中,竟然有近一半人不會自己繫鞋帶!10歲左右的孩子不會自己繫鞋帶,這是誰的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英國兒童在高新技術方面表現搶眼,在2到5歲兒童中,23%會用手機撥打電話,並可毫不費力地在網上衝浪。20%玩轉智慧手機甚至iPad,而像開啟電腦或點點滑鼠這樣的小兒科,更是不在話下,有73%的孩子稱自己能很好地使用滑鼠。

    可回到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上,這些孩子的表現就是另一幅景象了。只有48%的孩子知道自己的家庭住址,能寫下自己名字的兒童不到1/3。連繫鞋帶這樣最基本的事情,對於孩子來說都成了高難度挑戰,能夠完成的兒童只佔11%。

    可見現在,不論是國內還是英國孩子在繫鞋帶等生活自理問題上的表現都令人堪憂。

    01

    一、孩子不會繫鞋帶的責任在於誰?

    是孩子、家長、幼兒園和學校?這個問題回答起來比較複雜,但是,至少有一個人是不應為不會繫鞋帶負責的,那就是孩子!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時,就是一張白紙,以後所有的一切都是“教育”的結果!

    這個教育首先是家庭教育,其次是幼兒園、學校教育,然後是社會教育。可以這樣說,一個人一生中的最基本生活能力絕大多數來自於家庭教育!孩子不會繫鞋帶,家長的責任最大。

    有些家長認為繫鞋帶這種事順其自然就好了,船到橋頭自然直。

    現實中,很多家長在教導自己孩子的問題上存在誤區,他們總認為“船到橋頭自然直”,就如繫鞋帶的問題,認為孩子現在不會系,以後大了總能學會的。因而就出現了老師在幼兒園教,家長疏於配合而一味的包辦代替,孩子學了,但是還是不會的現象。

    有網友這樣形容:8歲時你沒教孩子繫鞋帶,20歲時他的確學會了,但20歲明明已經應該打工賺錢養自己了,他卻只學會了繫鞋帶。

    另外,大部分父母都高估了孩子的學習能力,低估孩子的生活能力。

    在很多父母眼裡,孩子不應當有不會做的題,如果不會做,“肯定是沒好好想”“上課沒認真聽講”;如果孩子沒考好,父母不去分析孩子可能哪裡出現了問題、哪部分知識的掌握有困難,而是責備孩子“如果你不馬虎、粗心,就不會丟這麼多分了”“這段時間你練球的時間太多了,影響了學習,學習成績提上去之前不要再練球了”。

    當孩子不會自己繫鞋帶、煮飯、騎單車······的時候,他們覺得這都是小事,認為孩子的生活技能可有可無,孩子不會就不會吧,孩子如果想學那還不是手到擒來。與其讓孩子為自理生活耗費的時間,還不如多背幾個單詞、多做幾道題有價值。

    還有的家長對孩子過度保護、溺愛孩子。

    有的家長十分疼愛孩子,怕孩子渴了就端水給孩子喝;覺得孩子吃飯太慢,就急於去喂;怕孩子把大便弄到身上,就幫她擦,從不讓孩子自己嘗試。

    至於繫鞋帶這種麻煩事就更不會讓孩子嘗試了,即使嘗試了,看到孩子一遍又一遍的學習,還是學不會的難過樣兒,罷了罷了,反正自己還可以幫孩子繫鞋帶,大不了就穿不帶鞋帶的鞋唄。

    02

    二、現在的孩子要不要學系鞋帶?

    或許我們許多人認為孩子不會繫鞋帶沒什麼,大不了不買繫鞋帶的鞋子。的確我們低頭看看孩子腳上穿的鞋子,就不難發現,90%的孩子都穿的是帶粘扣的鞋子。這樣的鞋子家長、老師省心,省事,孩子方便,何樂而不為。

    但是我們卻沒有考慮到這種省心省力的代價,使孩子們失去了動手動腦實踐的機會。孩子們就在這種方便、簡單的生活中失去了很多原來應該由他們親自動手、親自動腦、親自實踐探索的機會,從而造成孩子動手能力的減弱,甚至動手願望的退化喪失。

    這似乎從一個方面證明了動手能力與孩子的成才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也啟發我們從更廣泛的意義上去認識動手能力對孩子成長的作用。

    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弗蘭克·威爾遜是研究人類手和大腦協同進化的專家。他說:“我們是靠動手來區別不同事物的生物。我們學習的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做事、創造,以及靠我們的雙手去感知。削弱動手的能力會讓大腦感到困惑。”

    手的神經與大腦中樞神經直接相連,對手的刺激就是對腦的刺激,讓孩子動手擇菜、剝蒜,讓孩子自己繫鞋帶、縫釦子,就是一種對腦的刺激,可以促進學習所需的智力的發展。

    父母培養孩子的目的,是讓孩子成為獨立的人,有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的能力,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而生活自理能力是一個人精神獨立的前提。在生活上依賴父母的孩子,精神上不可能獨立。

    為了孩子全面的發展,我們還是要從學系鞋帶這樣的小事做起。要知道繫鞋帶也是孩子成長必備的一種自理能力!

    03

    三、怎樣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簡單說就是自己照顧自己,它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能促進幼兒獨立性、自信心的增強,併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礎。中國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讓他自己去做。”這不僅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時也培養了孩子的責任感、自信心,使孩子能對自己的生活、行為負責。

    幼兒園的教育本身就是教育、保育並重的,家長們也正是看中這兩點,紛紛把孩子送往幼兒園,以減輕育兒的負擔。但是有許多家長卻把育兒的責任完全甩給了老師,自己只管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大方向的教育,忽略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卻不知老師也不是萬能的。

    就像這繫鞋帶,4、5歲的孩子不會繫鞋帶再正常不過了,只要老師合理引導,加強訓練,絕大多數孩子還是可以學會的。但是有的幼兒園卻因為孩子安全問題或者怕麻煩等原因,要求孩子不能穿帶鞋帶的鞋子,再就是老師需要家長的某些配合,家長卻因為沒時間、嫌麻煩等原因不配合老師,就導致孩子學不會這些技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快到40歲的男人連幾萬塊都拿不出來,還能賺到大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