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啤啤非皮皮
-
2 # 使用者55373779679
對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來說有著太多的野菜都可以吃,而且每種野菜都有著很有價值的營養和藥用價值,比如,薺薺菜苜蓿菜維生素豐富,苦苣菜有著養胃消脂的效果,茵陳初春可吃青菜,養胃,蒲公英更是好處多多,初春在開花之前涼拌或包包子都是美味,等花開正當時帶根洗了曬乾用來泡水和可以清熱解毒,有著很好的藥用價值。
-
3 # 小曉農民
說到野菜,在城郊及農村地區都大片存在,而且各地應該品種不一,當然吃法及價格也不一樣。小曉是南方人,具體是湖南衡陽,在我們那一到春季野菜有很多種,如:蒲公英、地菜、蕨菜、馬齒莧、小竹筍、香椿、野蒜、地皮菇等很多種。
我們小時候在家讀書放假時都會去山上採摘這些野菜回來吃或者拿到集市上去賣,那時可沒有現在這麼貴。但是現在很多人覺得野菜是天然、綠色、健康的菜餚,所以現在野菜價格也高的離奇
說到哪種野菜值錢,我覺得像小竹筍、香椿這倆種價格相對其它那些在市場上銷售的價格要高一些,像小竹筍我們那不加工直接連竹筍皮一起賣可以賣到10元一斤,剝皮賣價格直接翻幾倍。
香椿更是賣到四五十一斤,這價格比牛肉還貴啊。
你們那有哪些野菜,小時候有沒有上山採摘過,哪些野菜價格高的你不敢相信,大家一起來說說。
-
4 # 洞察三農永珍
問題:你家鄉的哪種野菜最值錢?
現在農村的野菜在城市非常的受大眾喜歡,只要是能吃野菜,基本上都有市場,只要你採摘下來拿到城裡的農貿市場去賣,肯定都賣的出去,我們常見的野菜有蕨菜、薺薺菜、灰條菜、刺節、馬齒莧、車前草等等,太多了,但那種是家鄉最值錢的野菜呢?
我的家鄉有一種野菜真的是超級的貴,而且是超級的有營養,富含人體所需的18種氨基酸,特別是有7種氨基酸是人體必須的,大家猜到我說的是什麼野菜了嗎?
-
5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豬嘴蘑,應該吃過的人挺少。處理費勁,水洗、醋泡、大蒜拌,最後才能做拌菜。即使這樣,吃多了也容易鬧毛病,過敏,腦袋起包、嘴腫。豬嘴蘑一般產自東北林區,由於產量少,不易儲存,世面上很難見到出售的,偶爾有那麼一兩份那也得是幾十一斤。我在吉林生活了20年,也就吃過那麼幾次。
牛毛廣,也叫微菜,蕨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陰涼,多生於長白山山區等深山密林,如果沒記錯的話它的孢子好像有毒。牛毛廣市面上都以乾貨出現,由於富含蛋白質和微量元素,深受小日本歡迎,大部分出口日本,少部分進入國內市場。一般人吃這個吃不慣那味道,纖維素多,塞牙;味道苦澀,需長時間浸泡才能做冷盤或者炒菜。不認識的你拿一把乾的牛毛廣都以為是曬乾的草呢。
目前我所瞭解的東北價格比較高的山野菜也就這兩種吧。至於菌類如猴頭、榛蘑什麼的就不介紹了。知識有限,只是按照我以前在吉林生活的所見所識來回答問題,如有不當之處,請各位讀者海涵。
-
6 # 泥糖小丫
現在正值春末,花期已過,山上值錢可以吃的野花類已悄悄退場,這季除了可以吃的櫻桃,黃泡,黑油泡除外,家鄉山上淨是泛青的小野果。
其實泛青的小野果也很誘人哦,而且價格不菲。有的小野果酸酸甜甜,有的又脆又苦,還可以當菜吃,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幾種可以做菜吃最值錢的小野果和野菜吧!
木姜子家鄉的木姜子長在山坡上,屬於落葉喬木,也稱山胡椒,木香子、木樟子。木姜子能健脾消食,還能治胃寒腹痛,暑溼吐瀉。
所以木姜子可藥用也可做菜吃,而這季的木姜子做菜吃剛剛好,外鮮裡嫩的小果全是漿,咬開的時候微辣帶有濃香。拌上醬油,鹽和辣椒麵吃特下飯,是這季的時興菜。
木姜子越往後越下價,因為木姜子長到一定的時候果子裡面的殼有點硬,而且辛辣無比,這一階段的木姜子合適煮魚,炸油和炒豆思吃。雖然說不是很貴,但也要三至四元一兩。
近日,我到市場遛彎,看到木姜子在市場上賣八元一兩,嫩嫩的,還帶著嫩枝杆,買的人很多。
嫩多依一說起嫩多依吃過的人就知其味,滿嘴都是咽不完的口水,多依樹長在山上,開花的時候花可做菜吃,結成小嫩果的時候酸爽無比,好多山裡人都摘到市場上賣。
嫩多依沾鹽巴辣椒麵吃,是年青人的大愛。成熟了的多依又紅又黃又香,特別是霜凍後的泡而無澀味。
成熟的多依還可以放入鹽巴,甘草和水一起醃,既潤喉又消食,以前是我們的小零食,現在已廣泛出現在城裡的小吃攤上。
也許多依這種樹,從老祖輩起就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在困苦的年代讓人們填飽肚子,所以好多村莊都以多依樹,大多依為名,流傳至今。
棕花棕花是一種棕櫚樹的花,黃黃的,嫩的時候一包一包的呈椎形,外面有一層子葉包著,裡面的花呈顆粒狀。把花粒掰下來,鮮炒吃有點點微苦,人們一般都是頭暈的時候用來炒飯吃。也可以燴掉澀水,加入糯米粉煎成餅子吃,味道極其鮮美。
棕櫚樹的主杆上還長有一層一層的棕毛,農村人剝下來縫成蓑衣,可遮雨可墊在地上坐,也可以搓成繩子。這種樹的葉子還非常有韌性,農村人一般用來掛臘肉和包棕子用。
因為這是非常實用的一棵樹,家鄉人都捨不得摘花,所以這種花挺貴的,我也好多年都沒吃過了。
乾巴菌臨近初夏,一場雨水一場太陽反覆輪流暴曬浸潤之後,山上的野生菌開始一拔一撥的出土了。黃牛肝,黑羊肝,見手青……如星星一般,佈滿大山每個角落,其中最貴最好吃的要數乾巴菌了,也有人稱為牛牙齒菌。
乾巴菌其貌不揚,黑漆漆的,象一朵鑲著金邊盛開的黑花,但味道鮮美,香味撲鼻,是菌中上品。嫩的時候菌邊呈嫩黃,人稱金邊乾巴菌,這段時間的最好吃。長老了的邊緣呈灰白色,嚼勁筋道濃香。
雞樅在我們這裡,地上長一朵的叫雞樅,長一大片有幾十朵的叫擺依帽。雞樅有黃皮的也有黑皮的,味道鮮美,也屬菌中上品。
雞樅的生長與白蟻有著密切的關係,雞樅的窩也就是白蟻的巢,白蟻的巢是一個洞穴,雞樅在土上面長,延伸到蟻巢裡面的根上長有一個橢圓形物體。我們小時候經常挖著玩。
雞樅不可以人工種植,所以也很貴,象擺依帽之類的八十到一百一斤,黃皮,黑皮雞樅就要到一百二到一百五一斤了。
我的家鄉氣候溼熱雨水較多,雞樅也就出得多,所以我們每年都會撿得很多吃掉。雞樅還會搬窩,因為下面有一個活動的蟻巢,但不會太遠,只要在附近找就可以找到。專門撿菌的行家都記著出雞樅日子,一般都很準。
除了以上所述的野菜外,家鄉還有很多市場上買不到的野菜,象黑果樹上長的樹花(苔蘚類),地母雞(地湧金蓮),野蘆筍等等,因為這些野菜稀少,都是自己留著吃,很少採到市場上去賣。
以上幾種野菜,你是否也嘗過了呢?沒有嘗過的話,那請到我的家鄉來吧,讓我帶你一起品嚐哦!
回覆列表
你好,我是啤啤
在啤啤的東北老家,每年清明前後最貴的野菜要數苦碟子了,苦碟子味道偏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涼血止血的作用,老人們覺得東北冬天的熱炕頭會讓人上火,春天正是洩火的好時節,所以都有吃苦碟子的傳統,苦碟子剛剛上市的時候價格差不多40元左右吧!沒買過,基本都是自己上山挖,回家洗洗就能蘸雞蛋醬吃。
還有就是刺嫩芽,小時候刺嫩芽都是進山採摘,比較難採,價格也比較貴,春天能吃上一次已經很滿足了,現在有很多人工養殖的,大棚種植,成本較高,價格也不低,但是味道肯定和野生的沒法比,啤啤家院子裡面有一口水缸,春天爸爸會進山採收一些刺嫩芽的枝條,回來插在水缸裡面,放入井水,氣溫轉暖幾天功夫就會長出刺嫩芽,一茬就夠吃一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