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濰雨
-
2 # 野柚子的世界
看悲劇會流淚,我們通常會說,這是因為人類具有共情的能力,這是一種「情感的表達」。
但我最近看的一本書《社交天性——人類社交的三大驅動力》告訴我,人類的共情是基於大腦的心智解讀。心智解讀有兩個重要的系統,一個是「心智化系統」,一個是「映象系統」。
一、心智解讀能力依賴於大腦中的心智化系統,它讓人類可以區別於靈長類動物。透過這一能力,人類可以理解和預測他人的行為、對他人的行為進行模仿,還能對他人產生不同程度的共情。
電影《海上鋼琴師》的1900,他彈鋼琴從來不寫琴譜,卻每每彈出驚世駭俗的樂章。因為他彈的不是鋼琴上的每一個琴鍵,而是對眼前所見的每一個人物的猜想和理解。你一定會感到好奇:那些人的思想是看不見的呀,1900透過什麼途徑來與其進行連線呢?
作者把我們大腦的智慧系統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一般智慧系統,一個是心智化系統。一般智慧系統負責智力、工作記憶和推理等功能,為人類的非社會思考提供支撐。這裡的非社會思考,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智商。那麼社會思考對應的就是情商了,心智化系統負責的就是這一部分,它對人類行為背後的思想和動機進行分析和解讀,同時指導人們作出迴應。
心智解讀能力是心智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讓我們能夠領會他人的思想。為了證明這一點,書中提到一個叫“莎莉-安妮任務”的實驗:
這個實驗的被試是一群孩子,實驗中有莎莉和安妮兩個木偶道具。實驗的過程是,莎莉將一顆彈珠放進籃子裡,然後離開;安妮就把彈珠移到盒子裡;等莎莉回到這裡,實驗主持人問孩子們,莎莉會到哪裡尋找彈珠?
現在公佈孩子們的答案:在這個實驗中,5歲的孩子幾乎都說出了正確答案——籃子,而3歲的孩子有很大一部分的答案是盒子。因為彈珠被轉移了,莎莉擁有錯誤信念,以為彈珠依然放在籃子裡。3歲的孩子因為心智化發展不成熟,不能很好地領會他人的信念,於是按照自己的思維來判斷結果。
這個實驗也間接表明了,人們的心智解讀能力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髮展的。還記得我們在開篇時提到的“預設網路模式”嗎?它與心智化系統在大腦中的網路結構是基本重疊的。也就是說從我們出生以來,只要大腦處於空閒狀態,我們就會對他人的行為進行總結和分析,可以說是在不停地練習心智解讀的能力。
二、要真正弄清他人的思想,我們還需要另一件進化武器——映象系統。從名字就可以看出,這個系統可以幫助我們進行模仿。與心智化系統不同的是,這個系統並不是人類獨有的,猴子就特別擅長對簡單動作的模仿。
對猴子來說,它們看到其他個體進行某一個動作時,相應的動作神經元被啟用,因此產生了模仿行為。人類的模仿行為不侷限於動作,它的目的更多是為了對他人行為進行模擬,並透過揣摩其行為背後的動機來加深理解。人類進化出這一不同於猴子的能力,歸功於映象神經元,它是映象系統的組成單元。因為猴子的映象神經元只負責單一的動作反應,而人類的映象神經元除了動作反應之外,還參與感知過程。
比如我們評判一個演員的時候,透過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的表現,很容易就判斷他的演技是否打動人心。當我們認為一個演員演技差的時候,我們會說他流於表面、感情不夠豐富。因為在他的行為背後,我們看不到他想要表達的意圖,其動機和目的都被弱化了。
相對劇本而言,演員模擬的是虛擬的人物形象,而要將其演繹得足夠真實,就需要為表演的動作賦予意義。這個意義不是對於行為的機械反應,而是對大腦中的視覺表徵進行想象、推理而做出的綜合反應。也就是說,我們不僅要看到他在做什麼,還要知道他為什麼這麼做以及將要怎麼做。
總的來說,映象系統不僅能感知一個人的行為,還能感知他的心理狀態和心理過程。映象系統與上述心智化系統的結合,能幫助人們人們更好地進行社會化連線。從模仿到理解,從解讀到預測,這是一個追問為什麼的過程,也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的過程。
三、僅僅有了以上兩個系統,人類的連線似乎相對理性。那麼為了讓情感加入到連線當中,為了讓我們做到對他人的感同身受,人類進化出了共情的能力。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看到令人感動的畫面會潸然淚下,看到別人痛苦也會新生憐憫。
在呼籲為貧困地區捐款的電視節目中,連續地迴圈播放當地小孩的生存現狀,把他們生活中的痛苦展示在螢幕上。共情能力越強的人,在觀看這類節目時會更容易進入“衝動”狀態,並且他們會為自己的捐款而感到強烈的自我滿足。要解釋這些現象,還需要對大腦進行進一步的瞭解。
在一些腦神經成像研究中,負責啟用共情能力的腦區是一個特殊的腦區——隔區。它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是第一個被發現是關注愉悅和獎賞的腦區。有一個經典的大腦實驗,就是將電極植入老鼠的隔區,當老鼠按下按鈕,隔區就會收到刺激;為了不斷刺激大腦,老鼠不停地按下按鈕,直到實驗結束,頻率達到每小時2000次;而別的腦區不會有相同反應。
同時,隔區還富含催產素受體,催產素是哺乳動物進化的一種刺激父母保護孩子的神經物質,同時也會刺激人類產生助人行為。隔區中催產素受體的密度,會因為幼年時期與父母相處過少而更低,這就直接影響了隔區對於共情能力的刺激強度。
總的來說,共情是相對於心智化系統和映象系統更高階的一個能力。它賦予了人類連線以感情,為產生共情的個體本身減少社會痛苦,增加社會獎賞和社會愉悅,是個體與外界連線的平衡機制。
-
3 # 影視片段CHY
為什麼看悲劇會流淚,明明知道這都是編劇,演員,導演出來的一個作品,那我們為什麼會跟著流淚呢,個人覺得,可能很多電視劇裡的某一個情節片段,也可能是自己正在經歷,或者以前親身體驗過,也可能真的是年齡大了? 看得多了,懂的多了,很容易感同身受罷了~
-
4 # 西瓜帶你聊八卦
我喜歡看電影,因為電影能讓我在短時間內體驗到不同的人生。
我們自己的生活雖然充滿驚喜和挑戰,但不可避免的被侷限在一個固定的空間中。
於是我們會幻想,截然不同的人生會是怎麼樣的?
如果某個電影的情感和我們自身的情感毫無重合,那你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被這樣的電影打動的。
唯一能打動我們,讓我們留下真心淚水的,正是電影中最真實的情感流露。
以著名的南韓電影《素媛》為例。
一個小女孩,在上學的路上因為好心,給陌生的大叔打傘,卻慘遭性侵,燦爛的童年和充滿希望的一生就此毀滅。
我們都明白,小女孩是弱小的勢力,而性侵女童的人是十惡不赦的禽獸。
因此,站在這樣的情感共鳴上,我們可以感受到小女孩和女孩家庭的痛苦和絕望。
這些情感都是真實的,所以,眼淚也是真實的。
-
5 # 自強不息的星仔
有句話特別適合回答這個問題,“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能讓你流淚的從來都不是劇情,而是自己的感同身受,正是因為我們經歷了很多所以才會觸景生情,也正是因為有這樣愛恨情仇的經歷,所以才讓我們更加懂得生活的意義。願看到這句話的朋友都能幸福快樂的過好每一天。
回覆列表
並不是所有的悲劇都會流淚,而是那種會讓人共鳴的悲劇。如何共鳴呢,就是與你有帶入感的情節。
如果你與父母關係很好,那麼悲劇中雙親去世的情節就容易流淚;
如果你有配偶,或是有幻想過配偶,那麼愛情電影中分手,喪偶等情節就容易流淚;
我個人淚點很低,但是地球爆炸之類的悲劇一般沒什麼感觸,反而地球爆炸後人與人之間的生離死別的情節更讓我容易流淚。
就像喜歡狗的人看有關狗狗的電影,例如小Q會哭的一塌糊塗,而不喜歡狗甚至討厭狗的人如果強迫他們去看小Q這部電影,大機率會覺得無聊。
所以演繹出來的悲劇,最關鍵的就是能否讓觀者代入其中,產生共鳴。
當然所有的共鳴都建立在情節構建的水平上,那種雷到不行,毫無邏輯的悲劇,是無法騙到人眼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