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打死不喝孟婆湯

    首先,排名排的是什麼,是食邑的多少,還是座次的順序?

    最初高祖只定下來18個侯,以下資料是網友“黃藥師看天”提供的,在此謹致以謝意:   

    曹參食邑10600戶    張良食邑10000戶    蕭何食邑8000戶    陳平食邑5000戶    周勃食邑8100戶    樊噲食邑5000戶    灌嬰食邑5000戶    王陵食邑5000戶    夏侯嬰食邑6900戶    呂馬童食邑1500戶    王吸食邑2200戶    召歐食邑2200戶    薛歐食邑4500戶    雍齒食邑2500戶

    另外還有一個西漢開國功臣的列表,據說是陳平奉呂后之命,登記了143個侯的排名,其中韓信21,陳平47,張良則是62,那按照我們平時的理解,確實低了。咱們試著分析一下。

    首先韓信單獨一檔,他是最初的幾個異性王之一(先齊後楚),甚至不能算功臣,而是高皇帝的合夥人,只是後來莫須有的成了淮陰侯,無法比較。

    漢初功臣封侯的標準是軍功。按這個計算,曹參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不過最終他排名第二,第一是蕭何,即是老戰友,又是開國總理,況且有高皇帝有功人功狗的大論,所以位居首位。

    很顯然,張良與陳平一樣,屬於參謀人才,適合在中軍大帳裡出謀劃策,一個陽謀,一個陰謀,上陣帶兵打仗則是不可能的,可是看人家的食邑,並不少。

    張良對於劉邦來說,一個是天潢貴胄,世代高官,一個則是泥腿子,本來就是劉邦豔羨的物件,張良又不貪權,省的被懷疑。劉邦對張良可謂言聽計從,而且一口一個子房,與平時嬉笑怒罵,洗腳時見客,往人家帽子裡尿尿的樣子完全不同。張良在劉邦身邊扮演的不僅僅是參謀,甚至可以說是帝師一類的角色。史記明確記載,良未嘗有戰鬥功,他是沒有軍功的,沒資格封侯。然後,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第一,齊,也就是山東,是當時最好的幾塊地方,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而人員眾多。劉邦顯然是要把最好的土地給張良。後來武帝的寵妃王夫人將薨,要為兒子爭個好的地方做侯,她要洛陽,武帝不敢,但是作為補償,也是選的齊,王夫人什麼表示?以手擊頭,謝曰:幸甚。第二,三萬戶。剛才我們說曹參軍功第一,參功:凡下二國,縣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將軍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馬、候、御史各一人。後來各將也為曹參排名向劉邦講道理,眾臣:“平陽侯曹參身被七十創,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曹參不過是萬戶,張良未嘗戰鬥一場,三萬戶,還要怎樣?只是張良功成身退,只要求做個留侯,既是做念舊的樣子,也是明哲保身了。

    陳平與張良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區別。他們都是參謀人員,但是型別不同,出身不同,性格也不一樣。陳平多陰謀,六出奇計,天下莫得知。他名聲也不好,既有盜嫂的汙名,又娶了連續“剋夫”的富家女,還喜歡錢財,更是從項羽那邊投奔過來的降臣。即便如此,劉邦也沒有忘記他,瞭解他的功勞和價值,封邑還是不少。不過陳平當然聰明,知道自己怕是不能服眾,同時也是為了迎合劉邦念舊,不忘本的性格,推出了當初舉薦自己的魏無知。

    至於第二個排名,已經過去很多年了,估計還是按照軍功多少排名,並不能掩蓋他們的功勞和光輝。

  • 2 # 史學達人

    這個題目不成立呀,題主一定是認為蕭何排第一,韓信,張良和陳平就排的低了。其實真實情況不是這樣的。

    韓信和張良就沒有參與排名。

    但是,可以從劉邦給他們的封地上看出端倪,到底誰是排第一。

    韓信是第一個被劉邦封為王的人,而且還是被封為了楚王,要知道整個楚地都是韓信的地盤,楚地光城池就十幾座,蕭何和張良肯定是不能和韓信來比的了。

    在韓信被封為楚王之前,他的地盤更大,是齊王,在齊地,就是因為這個地方太富庶了。劉邦把自己的兒子劉肥安插到齊地當了齊王,韓信才被遷到楚地當楚王的。

    接著說張良,在分封張良的時候,劉邦是讓張良在最富庶的齊地,自選三萬戶作為自己的食邑,但是,張良不敢,他拒絕了,選了一萬戶的留縣當了個留侯。張良僅僅是一個縣的食邑。自然沒法給韓信的整個楚地相提並論了。

    就是這樣張良的食邑仍然比功勞排第一的蕭何大,蕭何才僅僅八千戶的食邑,後來劉邦為了報答蕭何當年多給過他錢的恩情,又多給他加了兩千多戶,就這蕭何的食邑才達到萬戶。和張良不差上下。蕭何連張良都比不上,更不用說比韓信了。

    講真當時按照功勞大小來排攻城略地的曹參應該排第一(這個排名除去韓信等封王的人,和張良,張良在功成名就之後,就退隱山林了),但是,劉邦不同意,他要讓蕭何排第一,為什麼非要讓蕭何排第一呢?

    因為蕭何是個治理國家的能手,天下打下來了,劉邦還要靠蕭何來治理呢?

    這就是蕭何排第一的原因。

    當然這些人中陳平混的最慘了,原因就是他跟隨劉邦的時間最短,可以說是到了楚漢戰爭的末期他才來到的,論功勞當然沒法和別人比了。

    但是,就是這個陳平用了一個反間計,離間了項羽和范增的父子關係,最終導致項羽失去了范增這個智囊,被劉邦在南北戰場打的到處跑,最終導致了項羽的失敗。

  • 3 # 歷史百家爭鳴

    劉邦能當上皇帝,離不開圍繞在身邊的一群能臣大將,正是他們的存在,劉邦才能從一個小小的沛縣亭長成長為一朝皇帝。劉邦當上了皇帝,自然是要論功行賞,可為什麼看功臣排名,韓信張良、陳平排名這麼低,壓根沒有體現出他們的價值?

    韓信在開國功臣中排名低是正常的,因為他是武將,掌握重兵,對於劉邦來說,是個威脅最大的人,他常常被人舉報有謀反之心,雖說他對漢朝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沒有他可能劉邦就打不敗項羽,但是為了政治需求,就算他有天高的功勞,也只能被壓下來,要不然韓信會恃功驕蹇。

    張良排名低是因為張良做人低調,不願意追逐名利,劉邦本想給他齊地三萬戶,而張良

    說:“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張良面對厚祿絲毫不心動,還說自己“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張良因為看淡名利,所以他不會追求名義上的排名,高低對他來說都是一樣。

    陳平排名低是有理由的,陳平這個人,對於劉邦來說是不可多得的謀士,因為他會使用陰計,就是會使小手段,善長搞間諜戰。劉邦困守滎陽時,還是陳平建議捐金數萬斤,以此來離間項羽群臣,還把項羽的亞夫范增氣死了,這才得以解除危機;劉邦被困平城時,還是陳平挺身而出,重賄冒頓單于的閼氏,才得以解圍。從這兩個例子可見陳平搞陰謀是有一套的,陳平也承認自己做事不光明正大,所以在西漢功臣排名中,基於陳平的做法,他的排名自然是不會高的。

    韓信張良陳平三個人排名低都有各自的原因,不過在三個人中,就韓信沒有落得一個好下場,可惜了他為漢朝立下的汗馬功勞。

  • 4 # 看點兒歷史

    封的太高,必然招致禍患。士子一生所謂功名,財富,權力罷了。這幾個作為西漢的開國功臣,類似於我們的十大元帥。而蕭何的差不多就是朱老總的地位了,韓信與彭總更相似,張良陳平的位置,有些多元化。

    要知道,沒有建立漢朝以前,劉邦什麼都沒有,下屬就是他的資源,他的兄弟,他的家人

    但是漢朝建立後,曾經的兄弟,家人就成了他建立的國家。那些陪他打江山的人,最後大多死在了他的江山上。

    韓信,封侯了吧,但是最後卻被謀殺在長樂宮。張良主動請辭,封為小小的留侯,但是卻安享晚年。蕭何幫劉邦治理國家,也能在劉邦猜忌之時主動示弱,所以得以保全自己。

    剛則易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分封不高,恰恰成了他們的保命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朝為什麼會給前朝崇禎上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