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地理老師周曉琪

    先有岩石還是先有岩漿?這不是一個無聊的問題!

    高中念文科的同學 應該學過岩石圈物質的迴圈這一內容。岩石圈是上地幔軟流層以上的一個圈層,主要由三大岩石構成,它們分別是岩漿岩、變質岩、沉積岩。三大岩石都會因地殼的運動而相互轉化。

    岩漿岩

    岩漿透過岩漿通道會向上噴出地表,冷卻後會變成岩漿岩的一種(玄武岩);有的沒有直接噴出地表,會在靠近地表的地下冷卻變成另外一種岩漿岩(花崗岩)。

    玄武岩(黑色 有氣孔)

    花崗岩 堅硬 有漂亮紋理

    變質岩

    變質岩是在岩石圈深處,經過高溫高壓等一系列的變質作用,使得岩石內部的晶體重新排列,或生成新的礦物而變成的一種岩石,比如溫潤的玉石、大理石等。

    沉積岩

    沉積岩是暴露在地球表面的岩石及風化物在一系列外力作用下(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從高處轉移到地處,最終固結成巖。沉積岩的岩層裡會出現不同地質時期的化石。

    有明顯的層理構

    岩漿冷卻變成岩漿岩;岩漿岩被風化侵蝕後的物質在低處堆積後固結成巖,變成沉積岩;沉積岩在地殼深處高溫融化變成岩漿;岩漿冷卻又變成岩石,在這個迴圈裡,看不出誰先誰後。就像一個首位相連的圓圈,找不到起點和終點。

    地幔物質對流

    下面是地球的內部結構

    地球內部結構

    整體上看,地球大致可分三層,地殼(固體);地幔(上部分熔融狀態的岩漿,下部分可塑性較強的固體);地核(外核液體,核心固體)。越往地心壓力越大,溫度越高。【相關內容這裡不做贅述,可以在百科裡找到完整內容】從外到內,組成整個地球的岩石有的是熔融狀態的岩漿,有的的固體的岩石,它們之間的轉化也在時刻進行,誰先出現,誰後出現,也看不出來。

    來看看地球的形成歷史或許能找到答案

    地球形成之初

    地球誕生之初,不同的物質相互吸引撞擊,融合,體積由小變大,變大後的地球不斷吸引一定範圍內的較小天體,撞擊形成的熱量和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量使得固體的岩石部分發生融化。初期形成的地球表面逐漸冷卻,變成地殼。也就是說,地球是由較小固體狀體的小天體(如小行星)不斷融合而來的,那麼最先誕生的是固體的岩石,體積變大後才會有部分的岩石變成了岩漿。答案似乎出來了,宇宙空間太冷裡,幾乎不會有小體積的表面是液態的天體存在。所以組成初期的地球是固體的岩石。

    但是,這些飄蕩在宇宙空間裡的固體的岩石又是怎麼形成的呢?

    我們先來看看太陽系的誕生過程

    太陽系形成之初

    太陽系是在一片星雲裡孕育而成,瀰漫的星雲物質因為密度不一樣,由的地方稠一些,有的地方稀一些。稠密的區域意味著更大的質量,也就意味著更大的引力,因此瀰漫的星雲物質(主要是氫)就開始向質量大的區域匯聚,質量越來越大,引力越來越強,絕大部分的質量較輕的物質被吸過去,中心溫度也越來越高,終於高溫產生了核聚變,(四個氫原子聚變成為一個氦原子,大約千分之七的質量湮滅了,巨大的能量被釋放出來)一顆太陽誕生了。太陽系裡輕的物質幾乎都被太陽吸引過去裡,較重的物質或許因為較大的繞轉速度而倖免被太陽拉入火海。這些較重的物質在太陽外圍軌道上不斷碰撞融合,形成了八大行星及一些小行星。

    但是,這片星雲裡的較重的元素又來自哪裡呢?

    我們或許能從超新星那裡尋找到答案

    超新星爆發

    太陽中心在進行著氫聚變,氫聚變完了就會進行氦的聚變,一級一級的進行著。但小於太陽8倍的恆星基本上都會在鐵元素面前跪下,能量不足以進行下一級的聚變,最終會坍縮變成白矮星或是中子星。理論上大於太陽8倍的恆星有可能在生命的盡頭,因核心聚變的熱量不足以抗衡引力時,會以及快的速度向恆星中心坍縮,隨著溫度的劇烈升高,整個恆星核重新被點燃,就在這一瞬間,恆星以劇烈的爆炸,以極高的亮度照亮了宇宙,並釋放出大量較重的元素,這就是超新星爆發。我們地球岩石裡的金銀銅等元素,一定是某次超新星爆發後產生的遺物。

    所以呢,構成岩石的很物質有很多來自超新星爆發,這些較重的元素匯聚到一些變成了一些類似小行星的天體,再某次恆星的演化過程中,這些較小的天體再恆星周圍的軌道上碰撞融合,形成了較大的行星。再因撞擊以及自身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量,使得固體的岩石融化成為岩漿,又因為地幔物質的對流運動,使得岩石和岩漿不斷迴圈。

    所以,地球上因該是先有岩石,後有岩漿。

  • 2 # 金童希瑞

    白堊紀小行星撞擊地球產生金屬態氫離子,金屬態氫離子聚合形成熔融的二氧化矽、矽酸鹽、碳酸鹽、硫酸巖、岩鹽等等;所以岩石是岩漿形成的。

  • 3 # 物探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這要回溯到地球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的形成有很多種可能,例如地球可能由某個大行星碰撞後產生,也有可能是由星際物質在太陽系引力作用下聚集在一起,當然行星最開始都是由星際物質組成的.

    隨著星際物質積累到一定程度,由於放射性裂變,這些物質不斷釋放出熱量,處於中心的少量物質在高溫高壓下就逐級熔化了,形成岩漿,外層的物質有可能還是塵埃狀態.這個時候還沒有大氣,形成不了岩石的.

    慢慢熔化的物質增多來,隨著核心的逐漸擴大,行星引力逐級增加,使行星的體積逐漸減小,密實,核心的物質不斷噴發,新的物質又補充進去,一些氣體和水分逐級形成,並漂浮在行星外部.

    有了水,土壤和岩石才會出現.

  • 4 # 賽翁

    我們可以把岩石塊比作大米,把大米粥比作岩漿,問題就一目瞭然了,肯定是先有岩石,後有岩漿,那麼最初的岩石從何而來。

    這就得從宇宙大爆炸、太陽系誕生,地球形成說起。 自宇宙大爆炸後38萬年,宇宙中第一種物質氫誕生,隨後氫聚變成氦,它們都是形成恆星的最基本物質,在隨後10億年裡,形成了銀河系,大量的恆星也相繼出現,任何一個恆星都是有壽命的,只有等同於一個太陽質量的恆星,生命週期最長,可達百億年,比太陽小的或比太陽大的恆星壽命就要小許多,恆星的死亡,即發生超新星爆炸,形成了宇宙間其他元素。

    88億年,即50億年前,一個原始的太陽胚胎形成,形成太陽後的殘存星雲與宇宙塵埃,由於太陽風的作用,離太陽較近宇宙塵埃,主要是重量較大的矽酸鹽化合物,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這些岩石碎塊就像滾雪球一樣,形成了類地行星,自內向外有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火星之外是小行星帶。再向外是類木行星,主要由氣狀星雲(氫和氦,以及微量的甲烷、水、氨氣等)為主的行星,有木星、土星、海王星和天王星。

    現在說說地球,靠近地心主要是鐵鎳氧化物,靠近地殼部分主要是矽酸鹽物質。地球由固態的地核,塑性的地幔和固態的地殼組成。在地球形成的最初四億年間,由於地球自身放射性元素的衰變,以及外部小行星的大量撞擊,地球外部處於熔融狀態,就像一個被岩漿湖包裹著一樣。 以後隨著小行星撞擊的減少,放射性元素衰變減弱,溫度降低,岩漿蒸汽冷卻形成雨降到地表,更加速了地球溫度的下降,岩漿固結形成了岩石,可以說,在地球早期,地球上只有岩漿岩,之後才有了沉積岩和變質岩,而且在一定條件下,這三大巖類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由此可見,先有岩石碎塊,聚在一起形成地球,熔融成岩漿,再固結成岩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理解“生活帶著微笑,生活才會給你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