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依依影音創作

    我覺得這部電視劇還是很多充滿正能量的,當中也沒有什麼不足:

    該劇講述的是1960年,因為自然災害的緣故,有三千名南邊孤兒被送到內蒙古草原,被大愛無疆的蒙古族養父母收養。哥哥朝魯、妹妹通嘎拉嘎,還有和他們兄妹年齡相仿的畢若水和阿騰花,各有差別的性格,有的豪爽,有的精明,有的溫和,他們被差別的家庭收養後,有了差別的人生命運。

    《國家孩子》裡的演員都是素顏出鏡,服裝道具與年代高度統一,尤其是蒙古牧民生活的描繪,不敢說百分百還原,至少沒一個鏡頭都把觀眾帶回那個年代。小演員的演技爆棚。

    一群並不那麼知名的演員奉獻了精湛的演技,主演傅程鵬、楊舒以及徐洪浩演技好的就不用說了,配角們的表演就已經足夠驚豔。飾演保育站保育員烏蘭的女演員熊睿玲,劇中作為蒙古族的一顰一笑,她的蒙語發音,完全毫無違和,讓觀眾自動會忽略原來她是生長在四川,這就是一位成熟好演員的駕輕就熟的角色詮釋力。

    荒涼的戈壁草原上,北風呼嘯,幾朵破舊的蒙古包在風中搖曳。凜冽的寒風刺骨,劃過牧民的臉,滄桑而充滿堅毅。配樂也符合蒙古牧民的風格,大氣磅礴,馬頭琴的低沉環繞其中,配合上演員的真摯表演讓觀眾常常流下淚水。

  • 2 # 環球影視圈

    雖是現在是和平盛世,但是在新中國成立的那段時間國家經濟很不穩定。自然災害時常發生,必要說工業了,農業生產都無法跟上,後來袁隆平爺爺讓我們吃飽了肚子,許多90年,00年出生的孩子可能感受不到當時的苦,國家70週年紀念就可以看出國家的發展已經是走在了世界的前端。

    鄧小平爺爺的改革,使得全國各地也開始發展起來,當時因為資訊的不暢通,許多人做了一輩子的農民,把自己的少年、青年、中年都擱在了田地裡。

    劇中1-8集,那個幾個兒童演員,不知道讓多少觀眾流了眼淚。不管是演技還是表情都很到位,有些螢幕上的彈幕雖然有諷刺以為,但也不足為心,只有有了對比才會有進步。最喜歡劇中的小通噶,耳朵特別大,眼神特別明亮、表情很到位、讓人一看就特別喜歡、特別的水靈。小小的阿騰花也把自己的角色演的很有心機、讓人看著雖然特別討厭,像個典型的精明的上海女人,但這都是劇情需要,這從另一方面說明了演員的演技很到位。還有朝魯、小若水等等,還有寶力根,他們的演技都很棒。如果他們後來還能當演員,希望他們能像南京軍區文工團的那幾位前輩一樣,從演技中給我們帶來不同的視覺感官、給觀眾帶來很多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在這裡我們要祝福他們。

    文革時期這個題材實在是太敏感了,從編劇徐世鐸出現開始。很多政治鬥爭、還有敏感的言論、戀愛不自由,包括人民公社,還有個體承包,下海經商等等在那個時代這部電視劇都能體現。有時候很多觀眾認為他是個大反派,其實不然,他的人設表演很符合那個年代,也是許多人必須要經歷過的事情,這段經歷的人才能回憶那個時代的美好,這部劇對當時社會中出現的問題、遺留的歷史問題,都能透過螢幕展現給觀眾。

  • 3 # 夢回長歌

    電視劇《國家孩子》在北京召開發佈會,宣佈該劇將正式定檔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總導演巴特爾、編劇柳樺、演員傅程鵬、楊舒、徐洪浩、王梓桐等來到現場,分享幕後拍攝故事。

      《國家孩子》開播發佈會現場。

      《國家孩子》將人們的視線帶回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當時一場自然災害席捲大半個中國,江南地區大批嬰幼兒被送到兒童福利院,一時人滿為患。在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懷下,數千名來自南方的孤兒被送到內蒙古草原交給牧民扶養,內蒙古自治區做了周密安排,調集了豐富的物資,向孩子們伸出了溫暖的雙手,而這些孩子也被稱作“國家孩子”。

      釋出會上,導演巴特爾透露,這個拍攝自己等了六七年,常常一個人看劇本感動到淚流。該劇出品人、製片人劉小鋒則說:“有幸能與各方的合作伙伴一起回顧“國家孩子”這段歷史,還原最本真的情感和初心,是我們做《國家孩子》這部劇的初衷,希望大家能夠和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故事,走進烏蘭察布。”

      據介紹,電視劇《國家孩子》的故事,從同一趟火車運到內蒙草原的四個“國家孩子”的命運展開,曾經的他們孤苦無依,八、九歲初到內蒙古時十分不適應當地的生活,後來有了疼愛自己的額吉和阿爸,在草原上找到了家的歸屬感,並決定在這裡深深紮根、追尋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

      由於電視劇的年代跨度極大,因此非常考驗演員們的考驗。現場,傅程鵬、楊舒、徐洪浩、王梓桐四位主演也表示,無論是能夠參與這樣一個值得銘記的歷史時刻的故事呈現,還是與這麼優秀的主創班底合作,都是作為演員值得驕傲的一件事。

  • 4 # 芝麻家的二大爺

    覺得蒙古族同胞教育孩子的方式很值得我們學習~棒棒噠!

    通嘎拉嘎把學醫的名額讓給了阿騰花。再這之前,阿騰花一直向通嘎拉嘎要這個名額,她讓其未婚夫朝魯去向其妹妹通嘎拉嘎說情。

    通嘎拉嘎讓出名額之後(哥哥並沒有讓妹妹讓名額,但他還是見了妹妹),一直躲著哥哥,她覺得哥哥不愛她了。通嘎拉嘎的爸爸見狀,就用比喻句讓孩子領悟:"通嘎拉嘎的眼睛像天空一樣透明,心胸像草原一樣明亮。"真棒

    朝魯回家後將事情原委告知父親。父親問他,你心偏了? 實際上妹妹一直在草原上治病救人,這緣起於妹妹小時候生過大病,但得到大夫醫治並痊癒,自此妹妹就想要無私救助草原上的人們。阿騰花內心覺得這次機會是她不用幹苦活、逃離苦日子的機會。

    接著,父親又說,既然你(朝魯)是去贖罪,又何必因為別人不見你而不去贖你的罪責呢?你如果只是想要請求別人的原諒 ,從而使自己心裡舒坦一會兒,那你就是罪上加罪。父親用比喻說出了重要的話:"雄鷹就算羽毛被淋溼了,也不會在樹下避雨。有錯誤就要勇敢地承認。"

    這是真正的心靈教育~棒棒噠,我要學習,記在心裡。❤❤❤

  • 5 # 驚奇測試館

    《國家孩子》這部電視劇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的,自然災害席捲中國,江南地區的嬰幼兒被送到福利院,由於福利院人滿為患,不能接收更多的孤兒,於是政府就將上千名孤兒送到內蒙古,交給當地牧民撫養,所以這些從江南到內蒙古生活的孩子被稱為“國家孩子”。

    該劇主要講述了1960年四名孤兒朝魯、通嘎拉嘎、謝若水和阿騰花都是八九歲的年齡,剛開始到內蒙古後,四個孩子並不適應當地的生活,漸漸地,他們感受到了親情,終於有了歸屬感,然後在草原上展開各自不同的人生。朝魯、通嘎拉嘎、謝若水和阿騰花是四個性格迥異的孩子,他們被不同家庭收養,但是彼此之間的感情就像親兄妹一樣,這部劇主要是圍繞四個孩子。

    五十多年的人生經歷展開的劇情,後來四個人有了不同的人生成就,過上了屬於自己的生活。《國家孩子》這部劇很有歷史意義,幾位主角都是從南方轉移到內蒙古的孤兒,他們在草原上長大,雖然跟養父母沒有血緣關係,但是四個人都無愧於父母的養育之恩,用實際行動報答草原和父母,在他們心裡,草原就是他們的家。上帝在關閉一扇窗戶的同時,也會給他們開一扇門的,他們這群孩子因為自然災害成為孤兒,來到陌生的大草原,結交了好朋友和“家人”,過上幸福的生活。

    《國家孩子》就取材於歷史,以1960年為起點,這部劇取材有擔當,創作有質感,故事有視野,人物有筋骨,故事劇情也透露出了家國曆史的詩篇凝集,草原文化的詩意表達和草原風光的詩意展現。不僅這些,這部劇的敘述角度新,展現情感新,  敘事立場新,巧妙協調了藝術真實、生活真實、歷史真實三者的關係,展現了民族團結的美好畫卷及邊疆之美。

    所以,《國家孩子》這部劇很有歷史意義,幾位主角都是從南方轉移到內蒙古的孤兒,他們在草原上長大,雖然跟養父母沒有血緣關係,但是四個人都無愧於父母的養育之恩,用實際行動報答草原和父母,在他們心裡,草原就是他們的家,而他們也是國家的孩子,所以《國家孩子》值得一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餐有沒有歷史?歷史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