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鷺島京師

    初中時就完全迷上了籃球,每天放學都約著同學打到天黑才回家。很幸運的是,我們那一屆第一次有了籃球區級比賽。只有初中組的我們組了支球隊,參加了其他小組都是高中組的比賽。小組賽兩勝一負,但由於小分未能出現,但我們這支球隊引起了各個高中的注意。區一中、二中、五中紛紛對我們球隊發來特招。由於年齡和骨齡問題,我未能透過一中的特招,但二中隨時歡迎我報讀他們的高中部。中考結束後,未能考上一中,二中直接調走我的檔案。權量後,我還是以擇校生的身份報讀了一中,但和家裡達成的共識,不參加一中的田徑隊、籃球隊。

    高中三年並未取得較好的成績,臨近高考時,班主任多次分析讓我選擇報考體育生。臨近體育高考報名的前一個月,我同意參加了體育高考。

    很幸運考上了北師大體育與運動學院,也選擇籃球作為自己的專項。

    09年畢業後,選擇出國工作來到新加坡,由於自己還修了工商管理雙學位,來新加坡後一直從事人力資源這塊。然後在業餘時間自己組建了新加坡華源籃球隊,兄弟籃球隊,並在新加坡的業餘聯賽取得不錯的成績。

    慢慢就有家長讓我帶他們孩子打球,從開始南洋理工大學的一群孩子,到現在成立自己的體育公司,和新加坡六個社群Fernvale 、Yishun,Jurong,Telok Blangah,Cairnhill,kolam Ayer CC 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在籍學生幾百人,成為繼新加坡體育理事會外,最大的籃球培訓機構。

    在我十三四歲結緣籃球,再到大學學習籃球,在擁有新加坡國家籃球註冊教練、新加坡教育部註冊教練,新加坡社群籃球訓練導師的多重身份下,籃球成為自己的喜好,自己的事業。

    從夢想到現實,籃球伴隨著我成長;從學習到事業,籃球成為我生活重要的一部分。

  • 2 # 謝孟517

    自從小學二年級看到學校體育老師三步上籃後,覺得動作非常瀟灑,從此喜歡上籃球,二年級學會了三步上籃,平時只要有時間就就去打籃球,四年級入選小學籃球隊,開始接受一些較正規的訓練,由於個子矮(145釐米),上場時間很少,最後拿到全鎮第三名,六年級是學校籃球隊的絕對主力,從分割槽賽,到鎮上決賽,最後拿亞軍,初中、高中、一直是學校籃球隊主力,並取得好成績。出來工作後,除了上課,還一直圍繞著籃球,平時單位有比賽,訓練、比賽,沒有比賽,約隊打,反正一直沒離開過籃球,希望在以後的日子了,繼續保持對籃球的熱愛,保持健康、打更多的比賽,希望中國籃球發展的更好!

  • 3 # 崽崽明的觀影日記

    看到這個問題就感覺被時間嘲笑了一番,當年把籃球當夢想的人都已經老了,能實現夢想的人也老了,歲月如歌,依稀記得自己第一次接觸籃球是小學,那時學校裡有籃球訓練班,體育老師是教練,選拔的條件是看誰跑得快,正巧,我是班裡跑的最快的,就選拔上了,然後每個星期五都要留下來訓練,從最基礎的運球,三步上籃,投籃姿勢,吐槽一下,因為小時候力氣小,體育老師就教了我們雙手推球的投籃姿勢,俗稱女士投籃或三八式投籃,這可沒有侮辱女籃的意思,現在有些妹子打我跟玩一樣。這就導致我現在投籃姿勢也有點怪怪的,雖說科比也說怎麼舒服怎麼投,但是畢竟不美觀,經過大學期間的矯正,現在看著不那麼怪異了,好了,咱們回到四年級,每個星期五晚回家,還是被老媽知道了我在打籃球,老媽找到體育老師和班主任把我弄回了家,我第一次和籃球沒有了交集。

    轉眼小學畢業,暑假期間,地方電視臺播出了我們籃球人心中最有分量的一部動畫片那就是灌籃高手,一時間櫻木花道,流川楓,仙道,赤木剛憲,晴子成為了所有人口中的話題,會打籃球的孩子都成為了別人眼中的羨慕的物件,第一次產生了全民打球熱,那個時候不管是真喜歡籃球的還是想練好籃球吸引小女孩的,晚上都會拿球去籃球場練練,看到大一點的孩子在打球,還會積極討論,學習動作,那段時光是和籃球在一起最純樸的回憶,沒有裝備,沒有巨星,沒有獎金,沒有傷病,只有籃球帶給我們的快樂,真好。

    這樣籃球就正式取代乒乓球成為我的首要運動專案,隨著櫻木花道和湘北隊的不斷成長,我的球技也不斷進步,加上可能我之前跑得快,喜歡突破,我正式把自己定位為後衛,可能也有點矮,哈哈,就這樣慢慢悠悠打完了初中,當然暑假也沒閒著,打了整整一個暑假的籃球,人差點變成黑人,那時候打球哪挑時間,經常中午一點就去打,打到老媽拿掃把來叫吃晚飯才回去。球感應該就是在那段時間裡慢慢積累起來了。

    之後開始上高中,學習任務明顯重了,一般打球時間只有一個星期的兩節體育課,還要去除下雨被佔用的體育課,打球的時間越來越少,不過這段時間,讓我的籃球理論得到了質的提升,不知大家對之前那種大雜誌還有沒映像,我第一次見到籃球雜誌的名字叫灌籃,半月刊,我第一次知道NBA,第一次見到艾弗森就是在那本雜誌上,我的天,籃球還能這麼打,動作竟然能如此好看,我瘋了,從那以後,我就是餓死都要存錢買雜誌,那時一本雜誌就要15塊,因為零花錢少,我一般和小夥伴合夥買,然後傳閱,或慫恿有錢的小姐姐買,幫她打掃衛生,囧。然後我就從雜誌上知道了crossover,跳投,拉桿,背打,街球等等,那真是把我對籃球的視野擴大了一個倍級不止,從此迷上了艾弗森,迷上了NBA,艾弗森不服輸的精神,桀驁不馴的性格到現在依然影響著我,我要感謝他,作為籃球偶像,我給他打100分!

    高中在緊張的學習和淡淡的愛戀中一晃而過。

    進入大學,充足的時間,讓我能無數遍練習喜歡的動作,投籃投到手臂抬不起,我敢百分百打包票,籃球打的好的人肯定熬得住寂寞,那麼多個夜晚自己一個人在燈下一遍一遍的練習,動作練不好的迷茫,迷茫後是思考,摔倒後的鮮血,都淬鍊著你的心智,我從沒見過任何一個喜歡打球的是娘們唧唧的,他們身上都散發著一種活力,一直團結向上,敢於拼搏的精神,這種能量是由內而外的,容不得一點虛假,我想這是籃球帶給我們最大的好處,不光有健康的身體,還有無堅不摧的心智。

    之後隨著球技的精進,也和小夥伴開始打商業比賽,替公司打比賽,期間也賺了很多球鞋錢,也有一些人在這些物質中迷失了,錢不高的不去,或為了比賽不擇手段,下黑腳,買通裁判,這些陰暗面也都是客觀存在的,希望這些人好自為之。

    結婚生子,努力工作,籃球正式變成養生的一種方式,工作後,也會和小夥伴約球,不過能約齊的次數越來越少,大家都在為自己的小家努力,籃球已經溶進血液,溶進生活,只要心中有籃球,哪裡都是NBA。

    至今為止,能阻止我去打球的,只有我老婆和女兒,我愛她們,也愛籃球,但是有些東西,要懂得取捨。

    每個人心中都有籃球夢,這個夢有長有短,有甜有苦,但我多希望我在這個夢裡永遠不要醒來。

  • 4 # 湖人粉絲聚集地

    大概在四五年級的時候開始接觸籃球了,那時候家住在中學旁邊,一放學寫完作業就會跑到學校去打球,雖然我是小學生吧,但是打球並不比那些初中生差,甚至更好。那時候就覺得自己想打nba,那時候可以說對籃球到了痴迷的程度,大中午跑出去打球,和比自己大很多的大哥哥們一起打,會因為輸了比賽生氣,會因為隊友打得不好責怪隊友,也會和對手噴垃圾話。那時候最大的樂趣就是打籃球。後來上了高中,因為學習的原因,沒有那麼多的機會去打球了,但是對籃球的熱愛並沒有減退,一有時間就會去打,不過發現以前比自己差很多的同學打球都比我好了,才發現以前大言不慚的說進入nba多可笑,這時候就想以後能每天打球就好了,如今工作了,打球的機會少之又少,每天有幹不完的活,但是有時間也回去打一打,如今就希望自己永遠保持對籃球的熱愛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戰時,日本除大和級戰列艦,還有哪些戰艦較出名?它們的結局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