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崑崙山的神龍

    管仲,千古一相,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後世無數文人的偶像。他的能力是得到世人敬佩的,他的功績也是得到所有人認可的。

    那為什麼管仲年輕做生意的時候也會有虧本的時候,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管仲擅長的經濟是宏觀的。首先,他擅於富國富民,從宏觀政策上指導國民生產,從而使齊國在經濟上遠遠領先於別國,從這方面說他是優秀的經濟學家。其次,管仲擅長的是經濟戰,他經常透過打擊敵國經濟從而取得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買鹿制楚、買狐降代等事無一不顯示他超前的經濟觀,可以說在現代他也是一個優秀的投機者。但是具體做生意主要考驗的是尋找商機能力還有銷售能力,管仲這兩方面可能都不差,但是跟他擅長的宏觀經濟比起來可能就要差遠了。

    2、管仲做生意是他年輕的時候,那時候他的經驗比較少,難免會有疏漏的時候。現在商場的大鱷馬雲馬化騰不也經歷過虧錢嘛。但也正是這樣,讓他積累了經驗,明白了商業的重要性,從而讓他重視商業,為齊國的崛起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從而幫助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 2 # 默知遠

    管仲,賢名遠播,無需贅述。若論早年經商失利,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出身世家,缺乏經驗。管仲,出身士大夫家庭,家道中落,才無奈經商活命。古代中國,商人的地位非常低,管仲乃官宦子弟,自然一心只讀聖賢書,應該沒機會參與小商販活動。所以早年經商,純屬商業探索,虧本也就正常。

    2.早年經商為經濟戰積累經驗。商業的成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斷試錯。共享單車,只有摩拜、哈羅等為數不多幾家存活,倒閉者眾多。再看電商,成功的只有京東、天貓等少數幾家,失敗者不勝列舉。所以,正式早年經商失利,才給管仲積累了日後商戰的寶貴經驗,二者是因果關係。

    3.管仲擅長壟斷經營。早年經商,管仲不具備政治資源,好比開個小商超,只能吸引顧客前來購物,一旦商品沒有競爭力便會失利。打經濟戰,管仲利用國家資源,這種商業模式非常強勢,自然成功比較容易,試問中石油、中移動、菸草總公司和民營加油站、移動代充網點、菸酒便利店哪種模式更容易成功?

  • 3 # 葭明通半瓶歷史

    可以負責任的告訴題主,如果管仲經商成功了,甚至成了大商人,成了鉅富的那種大商人,那麼,管仲他就不會是管仲了,管仲他也就不會具有政治家素養了,也就不會成為善用經濟戰的戰略家了。

    因為每個人的行為,每個人的生活,每個人的環境最終會決定這個人的思維領域。

    一句話,管理商業和管理國家社會是兩回事情。一個追求的是利潤,一個追求穩定的儘量公平(不是平等)的分配社會財富。

    管仲有個反面例子——秦始皇的仲父——呂不韋,經商夠厲害了吧,可他在政治場上敗於小孩子嬴政了。

    再說了,經商虧本也不是說明管仲就是笨的證據。這個經商成功也是需要條件的,比如人脈呀,資本呀,市場呀等等很多因素的。

    也理解題主之所以這麼問。按說,以管仲的智商做個小生意應該不至於虧本,對不對?對則對也,可是管仲的失敗很特殊,他不是失敗於沒有人脈,沒有市場,沒有資本,畢竟他最好的朋友鮑叔牙有人脈,有資本呀!是不是!他失敗的特殊原因是他太窮了。

    這個太窮不能做事的感覺相信所有的年輕人都經歷過,每天的所得也只夠生存,就算心中有千計萬思,要照顧的也只是下一頓飯而已,徒喚奈何!

    管仲窮的甚至連臉也不要了呢,以至於貪自己和朋友鮑叔牙合夥生意的錢去供養老母,一個人窮到這種地步,唯有橫財才可以救他出苦場呀!

    他還真有了橫財,一個國家的財力交給他做資本去廝殺了。

    並且這個資本要求的還不是利潤,這個資本要求的是“政治優勢”,要求的是“最終定價權和最後解釋權”,然後靠著“政治優勢”和“最終定價權和最後解釋權”去搶劫去掠奪別的國家。

    這就是經濟戰的範疇了,不是做生意的範疇了,做生意畢竟不需要也不追求並且還會極力反對搶劫掠奪行為的。

    我說明白了嗎?

    如果沒有明白,多看看國際新聞,現在的特朗普就是個成功商人從政的失敗案例,親自下場和一個具體的企業撕扯,非管仲之才也。你啥時候看見我們的領導人對於具體的 企業行為在公開場合表態呢?

    經商致富下的是象棋,講究的是兵來車往,炮打馬踢,將帥廝殺,殺光掃盡,爭的是個痛快的輸贏。政治治理下的是圍棋,講究的是簡單黑白,千變萬化,圍追堵截,只吃不殺,要的是地多勢大而勝。

    特朗普也就下個象棋了,象棋他也不是高手,哪有先出將帥的下象棋招數呀!

    所以說,不要看著現在美國那麼多的500強大企業,那麼多成功商人企業家,可是他們缺乏管仲。

    圍棋盤上,我們佔據優勢!就是這樣!

  • 4 # 壹壹若塵

    這個問題的提出是基於這樣一個邏輯:同一個管仲,得志拜相後,善打經濟戰,而且經常大獲全勝;年輕窮困時,做生意卻常常虧本。前期顯得窩囊,後期又非常了不起,前後巨大的差異似乎不應該發生在同一個人身上。

    看起來矛盾的事情,只要稍加分析便可看出,發生在管仲身上的事情一奌也不矛盾。

    千古一相的管仲,是春秋時期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哲學家和經濟學家。他不但治國理政是把好手,打經濟戰也是位高手。

    楚國購鹿戰:楚國盛產鹿,為了降服與齊國實力不相上下的楚國,管仲謀劃了一場購鹿戰。他派人到楚國高價收鹿,一時間鹿價高得離譜。楚國上下陷入瘋狂,紛紛上山獵鹿以謀求暴利,因而躭誤了農時。同時,齊國大量囤集楚國和周邊各國的糧食。時機成熟,管仲下令封鎖齊楚邊境貿易,楚國陷入有錢無糧,饑荒遍地的窘境,有十分之四的楚國難民逃入齊國,迫使楚王不得不向齊桓公俯首稱臣。

    衡山國兵器戰:衡山國兵器天下無雙,為了吞併衡山國,管仲又導演了一場搶購衡山國兵器的經濟戰,燕,趙,秦,代等國也都受蠱惑加入兵器搶奪戰,等到齊國大兵壓境時,一無武器二無糧草的衡山國,只剩下舉國投降一條路了。

    管仲還策劃了"石壁謀"和"青茅謀",讓原本不值錢的破爛碎石和野生茅草成為天價之物,分別為齊國和周王室帶來滾滾財源。

    如此看來,管仲算得上商業奇才。奇才早年經商屢屢失敗,其中原因顯得奇怪,然而細分析又不難理解。

    一,小事有小事的規律,大事有大事的規律。善於謀劃大事的人,不見得在所有的小事上都出類拔萃,從古至今常有那種"小事不清楚,大事不糊塗"的人。同理,小事上精明的人,也不見得能幹成大事。現實中有的小企業主,能把自己的小規模企業打理得風生水起,等到企業迅速擴大,就顯得茫然不知所措。反之,讓一位造詣很高的經濟學家經營一家小企業,也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所以,管仲善打經濟戰,不代表他一定能做好小生意。與之相似度最高的就是韓信的例子:兵仙韓信窮困潦倒時,一個街頭混混都能讓他受胯下之辱;大展鴻圖時,曾經的西楚霸王也得甘拜下風。

    二,管仲的經濟戰有強大的支撐力量,他在楚國高價收鹿,在衡山國收購兵器,在各國大量囤集糧食,都有整個齊國的財力做後盾。在謀略實施過程中,必定有難以計數的人為之奔走出力,以保障每一步的謀劃落實到位,這些都是展現管仲智慧的輔助力量。當管仲做小生意時,他上哪裡尋求外力的幫助?

    三,一件事情取得成功,除了主觀努力,很大程度上受客觀因素制約,就是所謂的時運,這是非人力所能掌控的。古人說,運退黃金失色,時來鐵也生光。掌握著齊國大權的管仲打經濟戰,冥冥中的力量也在幫助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戰頭盔漆面上有許多凸凹起來的顆粒,是如何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