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賀虹橋1958

    除夕夜,是全中華民族每個家庭最喜慶而莊重的時刻.

    兒女子孫後代們千里迢迢趕回家鄉,與父母,爺爺奶奶團聚,心情無比激動和喜悅,掛大紅燈籠啊,貼迎春對聯啊,忙得不亦樂乎,真是喜笑顏開.

    除夕夜在家燒香上供,是一件莊重認真的事情,追思祖宗,懷念仙逝的親人,家族興旺發達,兒女子孫平安吉祥,事事如意,馬到成功,人材濟濟等,都得禱告禱告.

    在我的家鄉,燒香上供時,長者在香案前,依次從左至右擺好雞,東坡肉,魚等供品,退一位,擺上三個酒杯,添上酒,恭敬三次,放一掛大鞭炮,化一些香竹紙帛,便大功告成.

    誠意拜祭,孝感天地,也是一個心靈自我安慰罷了!

  • 2 # 南玄宗子

    我們鄉下風俗是有固定神位的,有專門插香的香爐位,不與貢品一起!香與貢品放一起吃飯的只臨時請神才用,比如開張,祈福等

  • 3 # 務必要追求真相

    許多人自稱信佛,但對佛菩薩並不瞭解,只是受了欺騙才盲目地信奉的。許多人經常燒香拜佛,甚至到寺院裡去吃齋唸佛,以為這樣就能求得佛菩薩來保佑自己心想事成,其實他們都是被騙了的,因為佛經明白的說了,佛菩薩只是把他們對宇宙世界的認識教導人們的教導者,他們都是古印度凡人…佛教建教所宣傳的是因果思想,主張凡事要自己努力,自己的命運自己決定,佛菩薩是改變不了你的命運,也保佑不了你的,他們自己也都是受因果控制的…

    當人們不去燒香拜佛祈求升官發財之類時,他們或者會更好運點,因為去祈求升官發財按佛經來說是在行邪道的,說不定會導致你失官破財的…佛是勸你六根清靜無慾無求的,你卻反過來祈求,他能佑你嗎?兩千多年來,主流信佛的地域都是長期貧困的,會不會也有這原因?其實,佛只是教導者,是無能佑人的,和尚把佛給神化是為了更容易騙錢(真正的謗佛),中國信佛的人基本上是不讀佛經的,導致了這個騙局成功,並造成各寺廟在放肆騙錢…

  • 4 # 冀東老李

    每年到除夕夜我都在家燒香上供,把老祖宗的牌位找一塊乾淨整潔的地方擺放好,一排擺放貢果,下一排擺放除夕夜做的的各種菜,我是冷盤統一放一起,炒菜統一放一起,燉肉類放一起,在下一排是主食一類,祖先有愛喝酒的,在放上三杯酒,飲料也會擺上,筷子等等都一一放好,點著三炷香,嘴裡默唸,請老祖宗回家過年。

    請祖先是一件莊重認真的事情,追思祖宗,懷念仙逝的親人。把家族情況,兒女子孫的事情通通向祖先介紹一番,告訴他們咱後人又添了哪些新人,祈求祖先保佑我們事事如意,馬到成功,人材濟濟等,都一一禱告一遍。

  • 5 # 味哎兒

    供,分主次輔佐侍,是有儀程儀式態的。

    供器,是指香爐,香爐近旁左右是燭臺,燭臺左右是瓶。也有用屏替瓶的,更多是酒罐或酒罈。此五項器具名五供。

    供品,大供有牛豬羊;一般用豬頭羊頭雞都熟物,有的加草魚或魚替雞;常用的是豬羊牛雞等的熟肉,加不加魚隨習俗。

    供點,糕餅點心饃,米飯隨習慣。

    供果,蘋梨等常見的都可,地方習俗的按習俗。

    供酒,一般一盅,也有二.三盅的。

    這一寫次,也是排次。即貼祀位近的是五供,再供品.供點.供果.供酒。也是離上供人近的是酒.果.點.品.器漸遠。

    此擺排是縱向或前後式的。

    橫排或一字式排,以大重要件放中間,再依次要性左右排放。

    有人願糕點放於酒盅後,以便享胙食時可先拿到給孩子們吃。

  • 6 # 關山聽風

    除夕在家祭祖燒香上貢,現在大多數人這都把貢品擺放在一起,這是新式的祭祖方法,也沒有什麼不對,是一種心意,心意到了,就證明後代還記著祖先,如此而已。然而,按照過去傳統的在家祭祖方法,一些貢品是擺不到一起的。

    現在的人在家祭祖,也許是因為時代不同了,現在的物質豐富多了,好像上貢時擺得越多越好,講究的是一種心意;過去的人在家祭祖,物質沒有現在豐富,可供挑選擇的東西就不多,但那時講究的主要體現在儀式上,有一套繁文縟節的完整程式,必須按規定的程式來才符合“禮”,才顯得“心誠”,這也就是過去貢品擺不到一起的原因所在。

    首先講一講在家祭祖時,哪些能作貢品,哪些忌作貢品。

    一、肉類主貢品

    祭祖的主貢品是豬肉,講究用“全豬”祭祀。所謂“全豬”,並非真正的把一個整豬抬上來作貢品,而是用豬身上有表現性部位。一般有豬頭、豬的四個蹄子和尾巴,這就是“全豬”。豬肉可以作貢品,但豬的內臟不可作貢品。

    二、肉類輔助貢品

    主要是雞和魚。豬肉、雞、魚在祭祖中被合稱三大件。在過去,這三大件中,唯一不可缺少的是豬肉,其它兩件,如實在家裡沒有,是可以將就的。有的地方羊可以作貢品,有的地方則不行(因腥臊味重的都不可以)。不能作貢品的:牲畜內有牛、馬、驢、狗等肉類;禽類主要是扁嘴類,如鴨、鵝等,但有的地方風俗不同,鴨、鵝亦可上桌做貢品。除夕祭祖肉類貢品如此,中元節祭祖的肉類貢品也是如此。

    三、時鮮水果類

    這方面的貢品一般沒有忌諱。但有的地方忌梨子為貢品,因為梨子的諧音為“離子”,很多地方忌諱。水果中作貢品的以蘋果為最佳,有平平安安的意思。

    四、糖果糕點類

    這方面的貢品一般沒有忌諱。要有年糕,南方要有糯米打的餈粑。

    五、酒類

    一般用白酒,農村多數用自已燒的米酒。

    六、茶水

    要用茶葉(又稱園茶葉,即平時普遍喝的茶葉)泡或煮的茶水,忌用白開水和其它茶葉的茶水。

    其次,就是祭祖時上貢品的程式。

    一是點香燈

    家裡祭祖一般都放在正屋的堂屋內,也稱正堂、正廳。有兩種情況:如堂屋內設有神龕(有的地方稱家仙),先將神龕上的油燈(一定要用植物油)和香點起來,如沒有油燈,也可用紅色蠟燭代替;如果堂屋內沒有設神龕,油燈(蠟燭)就放在八仙桌或方桌的上方,中間和下方放貢品。

    二是上肉類貢品

    肉類貢品的製作要用整體的,如整個豬頭、整隻雞、整條魚,忌切碎。在煮肉類貢品時,只許放鹽,其它調料一律不能放,尤其禁放辛、辣、香的調味品,如辣椒、生薑、蒜、蔥等。這是除夕的家中祭祖和中元節家祭祖的區別,除夕更為古老和莊重,更為講究,而中元節祭祖時,可以將肉類菜炒好,能放各種調味品,祭祖完畢就可以吃。除夕祭祖的肉類菜祭完祖後,還要切碎,回鍋做過。這種原因是,除夕的祭祖,除了祖先外,還要請各路大神,與古代祭祀的禁忌沒有區別,而中元節以祖先為主,所以貢品的做法有區別。

    擺好肉類貢品後,放鞭炮燒紙,迎接祖先。有的地方由一家之主在堂屋門口手持一份祖先的名單,要一一喊到,有的地方則喊祖先之中幾個熟悉的先人,委託他們把所有祖先請回家裡來。前者用時比較長,現在很少有人採用,後者比較簡單,用時也很短,為絕大多數人採用。

    三敬酒

    在上肉類貢品的同時要擺酒盞,有的地方擺三隻酒盞,有的地方擺五隻酒盞,有的地方擺一桌酒盞,地方不同,習俗上是有些差異的。接了祖先後,開始為祖先敬酒,也就是向酒盞內倒(篩)酒,一共要倒三次,也就是三巡。倒酒時要注意的是,一是不能一次倒滿,每次倒一些,表示意思就行了;二是不能三次連一起,一口氣倒完,每倒一次要停一停,相隔幾分鐘,就彷彿有人坐在那裡喝酒一樣,等人家喝完再倒。

    四是撤下肉類貢品,上糖果糕點,敬茶

    酒過三巡,要撤下肉類貢品,同時敬上糖果糕點,然後敬上熱茶。

    到此,除夕祭祖程式也就完成了。如果我們仔細想想,這個程式其實與我們平時招待客人吃飯的程式是一樣的。因此,如果在家裡祭祖,按傳統的祭祖程式,有一些貢品是無法擺到一起的。

    現在不管是傳統祭祖方法還是新式的祭祖方法,目的是一樣的,那就是緬懷祖先,傳承中國古老的孝道文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愛情路上風雨多原唱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