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夫子姓王
-
2 # 西域西行
辛棄疾(南宋將領、詞人)
辛棄疾,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 ,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人生經歷辛棄疾出生時,北方就已淪陷於金人之手,所以說是出生金國。他在青少年時代就立下了恢復中原、報國雪恥的志向。因而他有一種燕趙奇士的俠義之氣。辛棄疾早年與黨懷英齊名北方,號稱“辛黨”。青年時參與耿京起義,抗金歸宋。由於他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故而屢遭劾奏,數次起落,最終退隱山居。開禧三年(1207年),辛棄疾抱憾病逝,年六十八。宋恭帝時獲贈少師,諡號“忠敏”。
詩詞特點辛棄疾一生以恢復為志,以功業自許,卻命運多舛、壯志難酬。但他始終沒有動搖恢復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 。
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典故入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
關於此人喜愛引經據典,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原因:1、個人風格:辛詞以豪放為主,引經據典,可以把觀點論證得更正確,增強字詞的可信度和說服力。同時,也顯得簡潔精練,內涵豐富。
2、品評歷史,借古論今:針對社會存在的一些弊端,古代詩人在受到周圍環境的限制不便暢所欲言的時候,往往引用典故來影射時事,達到借古諷今的表達效果。
4、個人喜好:其實,歷史上喜歡運用典故的詩人詞家還是有很多的,比如李商隱在《錦瑟》中,就有4個典故等,能夠靈活運用典故,本身就是一種知識淵博、活學活用的表現,不乏炫技的想法。。。
-
3 # 亦有所思
古人評曰:東坡以詩為詞,稼軒以文為詞。
善用典故,喜用典故是以文為詞的某一方面。
那麼回到題主的問題上來,為什麼稼軒喜歡引經據典?是因為從小生長在金國?
不是!
是因為不得不用典!
尤其是懷古和社交應酬。
所謂懷古,就是詠今,甚至是諷今。自然不能說南渡,不能說皇帝昏庸,奸臣當道。在這些詞裡,有悲傷,有憤怒,有失望,甚至嘲諷。在儒家思想的薰陶下,這些東西是不可能寫的!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賀新郎》(別嘉茂十二弟)都是如此。
在他的詞篇中還有許多祝壽之作,不用典故根本寫不出來,或者寫出來也沒有什麼餘味,所以用典故是最好的辦法。善於以口語入詞的李清照也是如此。那一首《長壽樂》簡直是開啟了辛棄疾祝壽詞的模版。
從唐詩開始,詩裡不用典故並不多,宋詞也是如此。我們不能說東坡《念奴嬌》中的“三國周郎赤壁”這種看得懂的不算典故,稼軒《永遇樂》“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就算典故。
同樣,因為辛棄疾在詞中取得的成就最大,而典故的運用更是爐火純青,所以他用典故就成了特色,成為標杆。既然成為標杆,自然有正反兩種效果。
反過來看,辛詞中的自然描寫和生活情趣類很少用典,是因為不需要,因為是真情實意的體現。
因此,典故在稼軒詞中可以看到兩個基本應用準則
一, 有些話不好說(涉及時政)
二, 不想說卻偏得說(涉及應酬)
-
4 # 最美是詩詞
其他詩人也有,不過辛棄疾是比較多,可能與他年紀輕輕就帶兵起義有關,因為金人嚴苛的壓榨,二十一歲的他也召集一隊人馬抗金,經歷過戰爭,其詩詞多以國家、民族現實問題作題材。能運用據典來作詩,只能說明他博學多才,與他在什麼地方成應該沒多大關係。
-
5 # 多學多悟多讀書
辛棄疾,是開一代詞風的偉大詞人,也是一位勇冠三軍、能征善戰、熟稔軍事的民族英雄。他的詞作“大聲鏜鞳,小聲鏗鍧,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所未見”,已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而他作為南宋朝廷大臣而寫的一篇文章《議練民兵守淮疏》,則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對戰爭形勢的精闢入裡的深刻分析和鮮明而又具體的
一位豪邁曠達的詞人,根據不同的文體的需要,能夠寫出如此嚴謹、樸實的應用文,可見一位大手筆,在寫作中是不能囿於一個狹窄天地中的,應該熟練地掌握幾套筆墨,既有自己喜愛的體式,也能按不同要求寫出不同體裁、不同風格的別類文章,就如同功夫高深的武術家,雖擅長一種兵刃,但對其他武器也能舞動一樣。
辛棄疾就是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文體,從不同方面來表達了他慷慨激昂的愛國感情,反映出憂國憂民“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的壯志豪情和以身報國的高尚理想。
辛棄疾雖然是豪放派,但也有很多婉約詞,比如“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又如“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很是動人。俠骨柔情,便是如此了。
辛棄疾以傑出的愛國詞,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其傳世詞600多首,抒發愛國情懷的作品佔2/3以上,數量之大,自有“詞”這種詩體以來,1400年間,尚無人能望其項背。辛棄疾的愛國詞,是我們民族永恆的精神瑰寶。
-
6 # 梅鶴讀書
辛棄疾填詞的確喜歡引用典故,這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
1、宋代出版業發達,文化繁榮宋代重文輕武、以文立國,對科舉制度進行了完善,雕版印刷取得了長足發展。由於這些原因,造成了宋代文化繁榮、出版業發達的局面。由於出版業的發達,使讀書、買書變得更為容易,成本更低,大大推動了文化的傳播。
人們讀書容易了,多數多了,作詩填詞當然就更有文人趣味,表現之一就是用典。相對於唐五代詩詞而言,善於用典就是宋詩宋詞的特點之一。同樣的道理,文人畫也興盛於宋代。
2、宋詞本身的風格使然詞的最本質的美,就是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的“詞之為體,要眇宜修”。“要眇宜修”出自《楚辭·九歌》,形容湘水上的女神,她的外表與內心同樣的美好。也就是說,詞也有這樣一種要眇的美,好詞不僅要具備形式上的美感,並且要有一種婉約幽微的品質。它不是一口氣把話說完,而是應該有很多不盡的餘味和言外的感發。正確、靈活使用典故,就是獲得這種美的一個途徑。
再者,使用典故可以是語言典雅。有的文人更講究“無一字無來歷”,或者說“凡所言語,皆有出處”。
3、辛棄疾以全力寫詞詞雖然興盛於宋朝,但是詞人們都是以餘力寫詞。比如蘇東坡,以全力為文,作文之餘力寫詩,寫詩之餘力填詞。而辛棄疾是兩宋文人的一個特例,他以全力填詞。他不像其他詞人,偶然看見了什麼,就偶然寫了一首詩詞。辛棄疾的悲哀、感慨都不是偶然的。他一生的夢想就是舉兵北伐,收復失地,卻屢遭打壓而壯志難酬,所以他的詞裡都是這種感慨與無奈,但是他又從不灰心放棄。他是以生命在書寫、在實踐他的作品。
綜合以上這些主客觀因素,造成了辛棄疾詞中喜歡用典的現象。
辛棄疾的詞裡最hào引經據典,幾乎無一不用典故,可是他寫的最好的詞卻恰恰與引經據典的關係不大。如: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這一句雖然也引經據典,但是不知道典故,也不妨礙這句的理解。
回覆列表
個人認為,辛棄疾引經據典和在金國長大沒有什麼關係。
辛棄疾能引經據典,一方面說明他讀的書比較多,另一方面,和他個人的寫作習慣有很大關係。
就像晚唐的李商隱,他寫詩也喜歡引經據典,就是因為他喜歡這樣的寫實方式,也是他個人的一個寫作特點。
辛棄疾著名的詩句大多沒有典故,也恰恰說明通俗易懂的文字更能寫出好的句子來。
該用典的時候再用典,不該用的時候堅決不用,否則就有賣弄之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