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秦懶仙
-
2 # 大將軍威武K
1943年7月——1944年8月的新幾內亞戰役。瓜島戰役之後,太平洋上的日軍採取全面收縮防守,力圖固守據點,達到消耗盟軍的目的。
美軍西南太平洋戰區總司令麥克阿瑟美澳盟軍運用蛙跳戰術以最快的速度奪取了這個世界第二大島,兵鋒直指菲律賓群島。
同時,北面的美國太平洋艦隊也於1944年年初發動馬紹爾群島戰役,沿中太平洋一路向西進攻,至8月中旬攻佔馬里亞納群島。直扣日本國門,日本本土也完全限於美軍戰略轟炸機航程之內。
-
3 # 盪漾的可樂
事實上中途島戰役(日本密碼被破譯了)就是你要的那個象徵日本想搞以日本聯合艦隊的能力並在偷襲珍珠港時端掉所有戰略目標(航母。油庫。船塢。碼頭)也最多打到美國夏威夷。以美國的國力完全可以縮起來攢夠15艘航母5艘戰列艦再出來打仗。日本完全打不贏美國
-
4 # 戰武奇兵
下面由東東為大家進行全面分析!
我們直入主題首先個人感覺,眾多軍友可能最先想到的是戰爭轉折點“中途島海戰”,這是不全面的!第一點,請大家仔細閱讀題主所述!雖然日本損失四艘主力航母,但是中途島海戰只是美國從防禦轉向進攻,而沒有達到進攻日本本土的能力,日本也不是已經沒有海上力量與美軍抗衡!漫長的太平洋奪島戰爭才剛開始!
上圖為萊特灣海戰連環畫
第二點,我們來說美軍開始具有進攻日本本土能力的作戰!直到1944年十月,日美萊特灣大海戰開始到結束後,日本再無能力海上作戰,聯合艦隊名存實亡,這才讓美軍從1944年底進攻呂宋島至1945年初開始攻擊登陸硫磺島,沖繩島等!佔領沖繩島之後才開始部署B-29戰略轟炸機,轟炸日本本土!因此要說進攻日本本土的標誌那就是佔領沖繩島!作者原創,禁止複製摘錄,歡迎分享交流!
沖繩島美軍檢視被擊毀的“豆”戰車。
美軍佔領沖繩後,部署B-29轟炸機,圖為著名的東京大轟炸!使東京一片焦土!
-
5 # 史海看浮沉
中途島海戰~命運之戰。中途島海戰之後,日本的海軍實力“一蹶不振”。由之前的戰略進攻,改為零星的偷襲和自殺式襲擊。
中途島的命運之戰。中途島距離美國的舊金山和日本橫濱都是2800海里,是亞洲和北美之間的太平洋航線的中途,因此被稱為中途島。中途島更是夏威夷的門戶,也是美國海軍母港珍珠港的屏障。這樣的戰略位置,日軍自然認識到其重要性。
1942年4月18日,從“大黃蜂”號航空母艦上起飛的16架B25式轟炸機飛臨東京上空,投下炸彈和燃燒彈後順風直飛中國。這次空襲震動了日本朝野,也刺激了山本,使他更加堅定了要進攻中途島的決心。當時日本高階將領認為,轟炸日本的飛機起飛於中途島。
“魔術”小組破解“AF方位”。美國海軍的情報小組“魔術”成員在盟軍情報人員的幫助下,破裂了日本海軍的部分通訊系統,得知日軍的進攻“AF方位”就是中途島,因此,美軍精心準備,調動一切可以參戰的力量。在珊瑚海海戰受重傷的“約克城”號返回珍珠港,原本需要進行幾個月的重大維修工程。經過七十二小時不眠不休的搶修,“約克城”號就出港奔向中途島。
中途島一戰,日軍4艘航母(赤城號、蒼龍號、加賀號、飛龍號)和重巡洋艦三隈號沉沒。美軍航母“約克城”號、驅逐艦哈曼號驅逐艦被擊沉。從此日軍喪失了太平洋戰爭的主動權,美軍在掌握制海權後,相繼發動了一系列奪島戰役。
向著日軍本土進攻。事實上,美軍在戰前從未登上日本的本土。中途島之戰後,美軍開始一步步的奪島戰役,塞班島戰役,血戰硫磺島,攻佔菲律賓群島等一系列戰役,都讓美軍損失慘重。對待日本的本土,美軍也就是象徵性的轟炸和散發傳單。美軍清楚的知道,進攻日本本土的傷亡將是巨大的,因此美華人不惜使用了兩顆原子彈。
-
6 # 度度狼gg
謝答友邀,如題問,簡單明瞭,塞班島
在太平洋戰場上,美軍向日本本土發起進攻的前提是能夠具備海空絕對優勢,否則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就無用武之地。之前的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戰役、瓜島戰役和萊特灣海戰等,都是美軍爭奪海空優勢的過程,比如中途島戰役就是美軍扭轉被動局面的轉折點,但不是進攻日本本土的標誌。
1943年以後,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反攻十分凌厲,由於日軍海航損失嚴重,已經無力進攻 ,轉而建設所謂“絕對國防圈”,9月30日御前會議決定從關東軍、中國派遣軍和國內抽調大批兵力加強新幾內亞、臺灣、沖繩和拉包爾等弧形島鏈的防禦。而美軍此時,才真正開始醞釀進攻日本本土的戰略方案。
經過認真研究, 美軍放棄了一個島礁一個島礁與日軍苦鬥爭奪進而撕破“絕對國防圈”的方案,決心千里大蛙跳直接奪取馬里亞納群島中戰略意義最大的塞班島,一旦成功,則美華人為轟炸日本量身定製的B29可以以塞班島為基地,配合海陸軍直擊日本本土。
所以,塞班島之戰才是進攻日本的標誌。
塞班島的得失實際也決定日本的二戰命運,這個面積186平方千米的小島幾乎不適合人類居住,距離東京1900千米,駐有日本陸海軍31629人,以及日本海軍中部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和陸軍第31軍司令部,島雖不大,將軍卻有一堆。
1944年6月13日,美軍出動112艘軍艦的強大兵力抵達塞班島海域,在海空軍火力支援下,超過600輛坦克在不足6公里的正面搶灘登陸,絕對的大場面和大製作,而日軍進行了沒有退路的決死抵抗,殘酷的戰鬥整整進行了25天,美軍以傷亡14000人為代價,打死日軍超過41000人,其中包括10000多平民和1000名北韓工兵,上千名重傷員自殺,大批日本婦女和兒童跳海,狀況極為慘烈。
偷襲珍珠港的前敵指揮南雲忠一中將、艦隊司令高木中將和第43師團長齋藤中將等同時自殺。
美軍雖然也犧牲較大,但是以塞班島的勝利,切斷了日本與南洋資源區的聯絡,潛艇到達東京灣執行封鎖僅有1200海里,B29的航程也覆蓋了日本本土,日本戰敗只是時間問題了。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二戰後期,美軍從海上保衛戰轉為向日本本土進攻戰的標誌性象徵是什麼?這個問題主要體現在:1944年秋,美軍經過浴血奮戰後,終於從日本人手中奪回了菲律賓。因此,流亡澳洲四年的盟軍太平洋戰區司令部將遷回該群島,這件事無疑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但是,令人費解的是,身為戰區總司令的麥克阿瑟將軍競將迎慶儀式選擇了極為荒蕪的菲律賓雷特島的海灘上。接近中午,麥克阿瑟將軍的專機終於飛出天際。幾分鐘後,機聲符號清晰可辨。正當激動的人們張大嘴巴剛要歡呼,飛機卻在半空中稍微一頓,競落在了距離海岸近百米的海洋麵上。岸上的人群驚得目瞪口呆,張大了嘴巴,不知道將要發生什麼樣的悲劇。幾秒鐘的時間,卻變得如同靜止。突然,飛機艙門開啟,一個熟悉的身軀露了出來。麥克阿瑟!他微笑著,嘴上悠然銜著那著名的玉米杆菸斗,肩頭上那五顆將星熠熠生輝。麥克阿瑟在廣袤海面的映襯下,益發顯得自信和神秘。只見他徐徐走下旋梯,緩慢的向海岸走來,腳一踏上岸邊便振臂高呼:″勝利的彼岸,我們到了″。此刻,人們才如夢初醒,歡聲雷動。這是麥克阿瑟將軍進行策劃的傑作。從沒膝深的海面登岸,以此象徵在他的率領下,美軍已從海上保衛戰轉為向日本本土的進攻戰。麥克阿瑟將軍的設計確實收到了令人傾倒欲狂的效果。但是百密一疏,麥克阿瑟萬萬沒有想到潮汐的變化,競使得他預先預定的齊膝深的海水競漲到了他的腰部,結果弄得自己半身溼透,像個打了敗仗的逃兵。這,也給人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但這也就是二戰後期,美軍從海上保衛戰轉為向日本本土進攻戰的標誌性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