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寶媽i美

    首先,要有個平常的心態,老人是沒有義務幫你帶小孩的,既然讓老人帶了,就要放心去帶。老人帶肯定沒有自己帶好,這個可以私下多溝通交流。

    再,寶媽工作之餘可把時間給到孩子,畢竟你的陪伴和教育是最主要的,別把這部分責任推到老人身上。

    如寶媽還是糾結,建議寶寶稍大些,讓寶寶上專業的託班,這樣工作和教育兩不誤。

  • 2 # LiieL156161535

    不能放棄工作,只能坦然接受。孩子留在身邊,下班就可以見到,這樣就可以了。我以前也是有你這樣的想法,對家婆不太信任,因為我家婆沒讀過書,封建思想濃厚,不過我教她,她還是能很快學會,還算比較聰明的。掙扎過後還是選擇去上班,上班時候,每天中午都要打個電話,叮囑這叮囑那,可能也不是不信任,是怕家婆忘記沒做,下班就要問下寶寶幾點吃幾點睡,我好接手。。這種日子過了4個月,怎耐寶寶這4個月中頻繁拉肚子,剛開始回去上班那時就開始出現拉肚子(原因是換2段奶粉沒過度),之後一直沒好,隔三差五地請假跑醫院,天天吃藥也一直不好,後天請太多假,公司不願意了,只能無奈辭職,開始當起了全職媽媽,家婆看我辭職,沒多久就回老家了。。然後奔潰的日子就來了,一個人帶孩子,而且寶寶還是不停地拉肚子狀態,吃什麼藥都吃不好。還要做全部家務煮飯我做家務手腳是很慢的那種人,一天干不完的家務。天天奔潰,我幹活的時候,寶寶哭。。一個人帶孩子後才知道有人接手是多麼重要的事,至少我幹活的時候,有人陪陪寶寶,不讓她老是哭,我也不用一邊抱著寶寶一邊煮飯。。所以如果現在我家婆還過來幫我帶,我在上班的話,我估計是坦然接受,不會一天一個電話的問了。不過我家婆是很不喜歡在城市生活,她要把寶寶帶回鄉下,這個我是不同意的,寶寶去鄉下,就變成我一年只能等國慶,過年這種長假才能見到寶寶。一年就見2次,想想就難以接受。

  • 3 # 伊水緣

    《老人帶孩子應注意的問題》

    一、老人對孩子的教育態度要與父母保持一致。

    二、母親最好晚上與孩子同住(三歲前)。

    三、老人只是幫忙,父母(尤其是母親)是孩子撫養的主體。

    四、父母在教育孩子有不當的地方,老人要及時指出,但不要當著孩子的面。

    五、父母對扶養孩子有不懂的地方,要主動請教老人。

  • 4 # 肯定式教養

    人們總是習慣嚴以律人,寬以待己,這是人的通病。

    這跟人的一個心理機制有關。

    人們從心理上會認為自己的行為都是對的,因此,當他做的不對的時候,他就會給自己找各種客觀原因,證明自己是沒問題的,之所以有問題是客觀環境出現了問題。比如說當媽的沒有照看好孩子,孩子從床上掉下去了,媽媽就會認為“誰能24小時盯著孩子,孩子出現一點磕磕碰碰是正常的。”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心理認知,是因為人要保持自己的能力自信。試想,如果我們每次失敗都認為是自身原因,那麼我們就是在不斷否定自己,認為自己是無能的,這顯然不利於我們生存。因此,我們會拼命的找各種客觀理由,證明不是自己不行。

    但是當同樣的問題發生在別人身上時,我們卻習慣從別人的主觀上找問題。比如說奶奶看孩子時,孩子從床上掉下去了,媽媽就會認為奶奶主觀上照看不細心,而不會認為奶奶可能是一時疏忽。

    之所以這樣看待別人,主要是因為兩方面原因:

    1、我們過去對該人形成對刻板印象有關。

    比如我們越不喜歡他,我們就會越從主觀上找原因,來繼續否定他。

    相反,如果我們喜歡他,我們就會幫他找客觀原因,為他開脫。

    2、我們不瞭解當時的客觀環境有關。

    畢竟我們沒有在現場,不瞭解事實的真相,就想當然的,先入為主的認為是他的主觀原因。

    比如奶奶看孩子時,孩子之所以從床上掉下來,是以為奶奶看到孩子睡了,自己也很累,就在旁邊休息,不小心睡著了。

    透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時候,可能並不是對方做的不好,只是我們對他有意見,所以就總認為他做不好。而相對的,也不要總以為自己做的比別人好,那只是你的大腦在欺騙自己。

    所以,作為媽媽,你首先分析下是不是自己有這種心態,是不是就是不喜歡婆婆,進而就看不慣婆婆看的所有的事。如果是這樣,你不用平衡,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即可。

    如果,你沒有這種心態,真的是婆婆做的不好,你應該找你老公,讓你老公找他娘,解決問題。

  • 5 # 使用者竹4329129606107

    老人帶孩子也很辛苦的,她們也像我們自己上班一樣的累,給於理解實在不放心就自己帶如果不能就少點抱怨孩子不是給老人生的。

  • 6 # 向之初

    這本來不矛盾,可你在追求完美,徒增煩惱。

    帶孩子的人不一定是父母親,但最好是懂孩子的人呢。

    老人也行,只要懂得帶孩子。

    自己帶會心理踏實,但也要懂孩子

  • 7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非常理解您的心情,在當今社會里,年輕人在成家立業後,隨即而至的是生兒育女的時刻,接下來就是陪伴孩子的成長、面對家庭經濟條件的限制、夫妻雙方不得不奔忙於工作,這種情況下,年輕的父母們很難達到:陪伴孩子和工作都兼顧好的狀態。特別需要找一位看護孩子的人,大多年輕父母都是首選家中退休的父母,在不得已而為之的時候,才會去找一位保姆。

    然而,老人幫著帶孩子,總覺得沒帶好,可是自己又不能放棄工作,陪著孩子成長,矛盾的局面出現,如何平衡?

    年輕父母的焦慮心態

    初次為人父母,沒有什麼經驗。面對養育孩子無助的壓力,工作上競爭的壓力,不能自由支配時間的壓力,面對需要陪伴的孩子,年輕父母感到從未有過的無奈和焦慮,比如,您就是這樣的情況,有幾多的抓狂在心頭攪擾,那麼老人的幫助和支援,真是“及時雨”,我說的對嗎?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

    很小的孩子,自然會涉及到飲食方面的事情,這就需要您事先安排好孩子的食譜、準備好食材,可以考慮在家裡牆面上貼上一張孩子飲食時間安排表、嬰幼兒食譜,和老人一起想辦法,整理出適合自己孩子的食譜,使得老人可以順利做出可口的、適合孩子的飯菜。

    對孩子成長的守護

    隨著孩子的長大,會涉及到教育孩子的理念不一樣的事情,的確升級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老人們,一生中經歷了不少的事,年齡大了脾氣變的不急了、包容度又高。對孫子輩的“調皮搗蛋”的表現,接納度比較高,時間長了孩子難免會變的任性、以自我為中心、不遵守規則。面對這樣的局面,您要與老人坐在一起,雙方在言無不盡的前提下,說出內心的想法。切記!在孩子面前要保持意見一致,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樣做,對保護孩子心理健康非常有益處。也可以選擇與老人一起參加一些有關育兒的培訓,透過學習掌握好有關科學育兒的理念,給孩子創造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

    感恩老人的付出,尊重老人的想法

    想想老人已經辛苦了一輩子了,如今退休了本來可以安享晚年,追求自己的夢想生活。但是,在孩子需要支援的時候,又無條件給予了支援,放棄了自己晚年的輕鬆生活,再次擔負起“養育孩子”的責任,真的很不容易。

    隔代撫養,更是責任重大,帶不好孩子了,會引起來:指責!埋怨!由於生活習慣不同,會在帶孩子的理念上起衝突,這樣衝突引發的家庭成員之間無休止的爭吵是屢見不鮮,造成老人身心疲憊不堪。身為晚輩要覺察自己的情緒,上有老下有小雖說也挺不容易的。但是,老人還是為我們付出了很多,正是有了老人的支援和無私奉獻,才使得年輕父母們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感恩老人的付出。

    在平時多與老人溝通,尊重老人的智慧,有衝突的時候,可以爭論不能爭吵。老人的有些想法、和養育孩子的做法,充滿了智慧,老人的一生猶如歷史和戲劇,值得後輩學習的地方挺多的,老人的經驗也是非常可貴的,為了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多與老人溝通,攜手同行帶好孩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蔥拌豬肉的家常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