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魯東居人1
-
2 # 今天什麼值得看
古代文人撰文是有稿費的,不過不是出版機構給。一般鄉賢為當地大戶寫墓誌銘,寫碑文,都是有潤筆的,這就可以理解為稿酬,而且這還是一筆比較可觀的收入。另外比較世俗的文人一般是有官員、鄉賢或者幕僚身份的,這也是收入來源之一。但這並不能否認有許多“寒士”的存在。一般人尚且有窮有富,何況文人。
-
3 # 筱沐
古代文人無稿費,並不是只不能靠文化知識來賺錢,只是沒有專門的出版機構來支付這一筆費用。
那麼古代文人靠什麼生活,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在古代讀書不像現在是一個普遍認知行為,古代讀書是比較困難的。西漢以前,造紙術發明以前,書籍都記載在竹簡,布上面,布是很名貴的稀缺產物。這無異於就增加了讀書的成本。在那個時代,讀書是被貴族所壟斷了的,大部分的讀書人都是家境殷實。他們在讀書的時候,都是有一個大家族在身後支撐,而對這一部分人而言,至少不會為了生活奔波。有專門的私塾先生教書,學成以後也能憑藉家族的力量成功的步入仕途,進入仕途做官之後就有了俸祿維持生活,以此迴圈,讀書也就成了貴族的專利。而那些沒有做官的人,也會去做王公貴族的幕僚或者是門口,也就是大部分的讀書人是為王公貴族服務的,自然不會為了生計而憂愁。
其次,在古代而言,讀書不是普遍行為,古代人的文化水平也就普遍較低。而古代的通訊交流較多的都是寫信。家中子女在外生活,或者是嫁於外地,交通沒有那麼便利,那麼交流的最大方式就是寫信。這個時候就有了一個文人專屬的職業,就是寫信和讀信。在一個村裡甚至於一個鄉里,能完整的寫信和讀信的人並不是很多,而寫信交流也是剛需,文人就可以憑藉代筆和讀書賺錢一些生活所需之物維持生活。
第三種就是寫墓誌銘。墓誌銘這個東西都是文人寫出來的,達官貴人自然有有名望的文人為他們寫,這其中的報酬是極為豐厚的。而一些小有資本的地主老財同樣也是需要,於是一些普通的文人便可以透過寫墓誌銘來賺錢。
第四種就是私塾,私塾最早是從西周的塾發展而來。簡單一點講就是鄉里的學校,一些取仕無望,為了生活就會做私塾先生。古代文人的地位是很高的,雖然大部分的私塾先生水平不是很高,但是也足夠教鄉里的孩子啟蒙識字了。還有一種就是有錢人家中請的先生專門來教自家的子侄,這種需要一定名望的文人才能勝任,當然報酬也是不低的。
第五種,古代是很重視和支援農業發展的,不想出去工作的,還可以依靠自然的勞動,種植莊稼糧食來維持自己的生活。
而西漢造紙印刷術發明之後,讀書相對比較便捷,成本也相對而言較低,越來越多的普通階層開始讀書,到了科舉制出來以後,讀書可以直接致仕,讀書成了做官的直接通道,貴族壟斷讀書的形式被徹底打破。這個時候的讀書人主要的精力就都放於科舉讀書了。因為古代讀書人的地位很高,也就出現了一些舉全家甚至於全族的力量來支撐一個人讀書的情況,所以普遍的讀書人是不愁生計的。
這個時候的讀書人,不僅僅是靠自身力量讀書了,有相當一部分人的四處遊歷,讀書來自於資助,家鄉的地主老財,各路親戚,功成名就的達官貴人,雖然他們不會使人大富大貴,但是基本的生活所需和路費盤纏,都還是很願意資助的,如果你本身有一定的功名,那就更容易了。功名不一定要狀元,考取狀元的人那是鯉魚躍龍門,進入殿試的也是天子門生。但是隻要中舉就可以直通仕途了,所以還是有很多有富餘的人願意進行這種投資。
古代還有一種特殊的情懷,就是青樓女子資助貧困書生求學,這也是一種普遍現象,古代青樓都是文人騷客聚集的地方,青樓女子也向往那些考取功名的文人,所以遇到貧困書生之時,她們更願意進行這種投資。這其中也是有不少佳話的。
總而言之,古代文人耐以生活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致仕,做官,一旦中舉便可以改變一個家庭甚至家族。其次,文人的地位很高,萬般皆下品 惟有讀書高就是出於宋代,體現了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由於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文人想要生活還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生活還是可以維持的。
-
4 # 李老先生有塊地
古時娛樂專案很少,其實寫書也很賺錢,只是古代文人以稿費維持生計是很丟人的一件事,一般讀書就是為了考取功名,落榜了才會淪落到寫書賺錢,只是如果寫小說賺錢古人多用筆名,怕真名會被人知曉,例如《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就有很多爭議也有傳言《西遊記》是丘處機寫的,用的是吳承恩這個筆名,《金瓶梅》的作者叫蘭陵笑笑生,這個名字很像現在的一個網名,相當於一個馬甲。然而,像紀曉嵐,蘇東坡,李白等功成名就後再出書,那就是另一種情況了。
-
5 # 能力有限公司董事長
有學生也問過我這個問題,我根據自己的經驗大概回答一下。一,古代能讀書的人很多都是貴族出身,所以寫詩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大家可以聯想一下民國時的那些名人,都是家裡有根底接受教育的。二,古人寫詩很多是為名聲,有了名聲也就離步入政壇打下了基礎。詩寫的好,被人傳抄,名氣越來越大,即使沒有參加科考,也已經在達官貴人群裡掛了號,一旦有機會,就可能有人推薦,由此官運就來了。錢自然也就不愁了。白居易才到長安時,就用“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去拜訪顧況,一舉成名。三,如果寫詩成名不能當官維持生活,還有一些途徑。比如去官員府中做幕僚,這個很多。紅樓夢裡賈政就有好幾個清客,平常談政論詩。大詩人李白杜甫都當過幕僚。對於當時的政客來說,能請到這麼有名的幕僚也抬高了自己的名聲。四,寫詩成名會擴大自己的朋友圈,比如陶淵明,回家種田,還有人追著結交他,結交不成,就改為託他朋友引薦,還帶著錢讓朋友轉交。陶淵明把錢放在酒館,喝酒就不用愁了。蘇軾被貶,也是朋友贈他東坡幾十畝地,才得以養活一家吃喝。五,古人有時候寫詩也能直接掙到稿費。有的人會花錢請他們參加聚會,做詩。這時候詩就直接可以變現。
-
6 # 濃茶20
古代文人沒稿費寫詩靠名氣和創作對聯,詩詞歌賦以傳唱的方式而聞名,象唐代李白就有以詩換酒的記載,留下最著名的千古絕對,下聯空缺,上聯是青林口,白鐵匠,生紅爐,燒黑炭,坐南朝北打東西。雖然如今我已經對出下聯,但還得由專家學者論證,以我本人對古詩的理解,李白愛酒,青林口原名青林鎮,鎮裡有個姓白的手藝人鐵匠,有點象現代人追星,也是李白的鐵桿粉絲,知道李白來到了青林口鎮,早就備好了好酒好菜要李白幫其寫上一付好對聯招攬生意,李白二話沒說,刷刷幾下一付千古絕對上聯出爐了,白鐵匠甚是高興,忙前忙後又是磨墨又是勸酒,酒至半響喝了一下午酣暢淋漓,加上走了遠路,人困馬乏倒頭便睡著了,醒來時早已月下枝頭大半夜了,李大詩人想破了腦袋也沒有想出下聯,當天晚上月黑風高,也不能象白天那樣觸景生情,大清早就走了,從此後再也沒有回來過,我估計他把老白這事給忘了。
我想以李白的才華他一定能夠對出下聯,其一他當時可能是喝醉了,醒來時腦袋昏昏沉沉的卡殼了。
其二沒找到合適的素材,古代人對對聯講究對仗工整,上詞對下意一點不能馬虎。
其三古代人相信迷信最忌諱《死》字,所以他的那句生紅爐的生字對仗字是《死》字就卡住了,也不是不可能,這些都是我個人的推測猜想,僅供參考。
白鷺悠悠鵝成堆,
秋風習習鯉魚肥。
知了爬樹高聲唱,
惹得落葉低處飛。
-
7 # 杜向陽
古代文人,大部分都是朝廷官員,象唐宋八大家都是官員,而吟詩作對寫文章,只是業餘愛好而已。書畫家亦是如此,絕大多數都是官員,拿朝廷俸祿。連唐伯虎天才大家,也生活窘迫,就因為他不在朝廷為官,而古代藝術品市場還不發達。
回覆列表
說說現在有稿費還國資委養的一群不思下蛋的雞,畫賺大了痛快的命活悄悄地賣了手藝,叫民間高文質的人一點好嗅的都佔不著。你說吳冠中老爺子幹嘛那麼傷心大人做的沒文化的事。古代大文代人您琢磨的大都是餓死了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