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25878215蜂獾
-
2 # 李從嘉的戰爭茶室
古代的著名旗幟很多,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中就出現了唐軍的軍旗三辰旗。三辰旗就是日月星辰旗,日月星謂之三辰,畫於旌旗,象天之明。三辰象徵天、昊天上帝、天道,是自舜帝以來代表華夏文化最尊貴的標誌。
語出《春秋左傳·桓公二年》:“三辰旂旗,昭其明也”。三辰是天之光明照臨天下,故畫以旌旗,象天之明也。九旗之物,唯日月為常。不言畫星者,蓋大常之上,又畫星也”
此外古代還有一些特殊用處的旗幟,比如騶虞幡。騶虞是一種傳說中的瑞獸,一種白虎黑紋,尾比軀長,不食生物,長得既象麋鹿,又不是麋鹿的動物,騶虞幡就是一種繡有騶虞圖案的旗幟,狹長而垂直懸掛,在晉朝專用於非常時期的傳旨止兵,無論何人,無論何種情況,見了這種旗幟的人都必須毫無條件地服從,八王之亂中的司馬瑋就是因為它的出現束手就擒。
-
3 # 歷史小咔咔
古代戰場,沒有如今的通訊設施,旗幟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用來指揮軍隊行軍作戰。那麼古代戰場上的旗幟都有哪些種類呢?
一般來說可以分為下面幾種型別:
號旗,以旗為號,用於區分敵我,判斷戰場傷亡等情況,便於主帥做出下一步決策;號旗可以大量攜帶,據記載,項羽率軍決戰鉅鹿,就讓士兵大量攜帶號旗,“背水一戰”。
令旗,用於召集軍隊,發號施令;電視劇中常見,有將領發號施令,以旗為信。
牙旗,多應用於祭祀,或者象徵身份儀式。
將旗,這種旗幟很常見,像我們有些朋友經常愛聽京劇,京劇裡面很多橋段,都有大將身後有繡著自己姓氏的旗幟。這樣的旗幟一是用來鼓舞士兵士氣,二來方便行軍佈陣。也有牙旗上繡有主帥姓氏的。
-
4 # 薩沙
古代行軍的旗幟非常多,是傳遞訊號的主要方式。
古人無論打仗還是行軍,很多並不用口頭訊號。
因為當時中國沒有統一的普通話,軍人可能來自各地,南腔北調的傳命令,很容易出現錯誤。
至於依靠聲音,也就是擊鼓打金,也受到很多限制,因為聲音傳播距離畢竟有限,還會被噪聲干擾。
所以,旗幟是最直觀也最快速的下達命令的方式。
早在商周時期,軍隊行軍作戰已經頻繁使用軍旗下令。
到了先秦時期,軍隊的旗幟體系已經非常成熟,也是軍隊必不可少的東西。
比如韓信攻打趙軍的井陘之戰中,韓信派數百精銳騎兵砍倒了趙軍後方大營的旗幟。
前線趙軍雖然有20萬人,發現後方基地的軍旗全部被砍掉,換成了漢軍旗幟。
他們知道後路被漢軍切斷,軍無鬥志,隨後迅速崩潰。
古代的軍旗內容極為繁多,薩胖直接簡單說一說。
第一,牙旗
牙旗是非常重要的旗幟,是全軍的核心,也是象徵。
因為往往用象牙裝飾,所以叫做牙旗。
牙旗類似於日軍的聯隊旗,是一種重要的象徵,在古代還有神靈庇佑軍隊的意思。
所以軍隊出發的時候,都要祭旗。
三國演義中,周瑜出征前斬掉了蔡和祭旗。
古代如果牙旗突然折斷,是非常不要的象徵,會影響士氣。
同時,即便部隊戰敗,牙旗也要保住住。如果一支軍隊連牙旗都被繳獲,就可以看做徹底崩潰了。
第二,號旗
號旗主要用於敵我和將軍識別部隊。
在古代,交戰雙方都是華人,長得都是一樣,武器裝備也差不多。
比如三國的軍隊,很多是曹軍被俘虜以後就成為蜀軍,蜀軍被東吳打垮以後就成為吳軍。
如果將軍不能識別自己的部隊,也就無法指揮。
所以,軍隊行軍時候,都必須舉著號旗,自己的將領根據號旗識別部隊的動向。
而具體作戰時,士兵都必須跟著自己的號旗作戰,號旗就是作戰的中樞。
所以一旦號旗被砍倒,軍隊就很容易群龍無首。
第三,五方旗
五方旗是具體指揮作戰的旗幟,分別表示五個方向。
將軍透過打五方旗,可以指揮部隊向各個方向移動。
五方旗的形式多樣,顏色也不同。
比如三國時期的魏國,用青龍、朱鳥、玄武、白虎、黃龍等圖案,配上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隊伍。
古代作戰中,主將同基層部隊相距不會太遠,旗幟指揮作戰是最快最實際的。
第四,行軍旗
行軍和打仗不同,行軍有自己的旗幟。
基本上中軍指揮部打出旗幟,然後每個部隊依次打旗,全軍很快就能看到。
另外就是前鋒部隊發現有特殊地形,立即打旗,很快全軍也會看到。
行軍旗花樣很多,主要用不同顏色識別。
隨便舉些例子。
青色,如果先頭部隊遇到山林障礙需要開道時,就會舉起青旗。
赤色,如果軍隊遇到地勢險要,高山峽谷之地時,便需要防敵人火攻,舉紅旗示警。
白色,一旦遭遇到敵兵,就要迅速集結兵力,擺開陣型迎戰,舉白旗為令(白旗表示投降其實近代之後的概念,而且更多的是表示休戰)。
黑色,如果行軍路線上有沼澤或者溪流等,就會舉起黑旗。
黃色,如果前方一馬平川,暢通無阻,舉黃旗示意。
第五,將旗。
將旗比牙旗要差。
牙旗是主帥的旗子,幾十萬人也只有一個牙旗。
但幾十萬絕非一個將領能夠指揮的,一般分為無數將領的部隊。
不同將領都有自己的將旗,作用類似於牙旗,指揮規模小一些而已。
大家看電影《投名狀》,李連杰的山字營,將旗就是一個山字。
何奎的奎子營,將旗就是一個奎字。
古代軍旗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軍隊作戰的中樞。
所以,一旦開戰,往往以掠奪軍旗的數量論功行賞。
小說《三國演義》中,華容道曹操幾次遇險,都僥倖逃脫,主要是追兵只顧俘虜士兵,搶奪輜重和軍旗,顧不上追擊。
回覆列表
謝謝悟空邀請。關鍵是古代通訊不發達,千軍萬馬統帥只能用旗幟指揮軍隊是前進還是後退,所以有了軍旗,旗幟鮮明一看便知成為傳達資訊重要手段,俗話說得好兵過一萬無邊無沿,就是一眼望不到邊,古代軍旗有完備的體系和制度,在古代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所以主帥必須用旗語發號施令,全軍行軍趕路,各部將領得令後揮動將旗命令士兵準備佈陣進攻,士兵在號旗帶領下衝鋒殺敵,軍隊在旗幟指揮下,才能紀律嚴明,才能行軍作戰,發揮強悍戰鬥力,一般古代軍旗分為五大類,第一是聯絡旗,古代行軍中分前軍,中軍,後軍,主帥位於中軍,前軍負責逢山開道,遇水搭橋重任,如遇到山林障礙需要開道時就會舉起青旗,如軍隊遇到地勢險要,高山峽谷時,需要防敵人埋伏和火攻,舉紅旗示警,如遇到敵人,擺開陣型應戰,迅速集結兵力,舉白旗為令,不是現代舉白旗就是投降,如行軍路上有沼澤溪流,舉黑旗示警,如前方一馬平川,暢通無阻,就舉黃旗示警。第二就是號旗,統帥根據號旗所在方位,判斷戰線推進到什麼位置,號旗在那裡,土兵就會跟隨號旗打到那裡,如果沒有號旗,就證明自己的軍隊失敗了,完蛋了,保護號旗非常重要。第三陣旗,古代軍隊也講究行軍佈陣,軍隊旗幟就是陣法的核心和靈魂,根據天文星象,結合五行,發明五行軍陣,變幻無窮,進攻時陣旗一揮,嚴陣以待,攻防合一。第四將旗,軍隊分為五大營,前營,中營,後營,左營,右營,將領就在將旗之下,將旗分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所以軍隊將帥士兵,在作戰時,士兵將領都要拼死保衛將旗,一旦將旗被破倒,這支部隊就不復存在了。第五牙旗,牙旗上繡著主帥的姓名,如岳家軍的嶽字旗,牙旗在那裡就等於主帥在那裡,如果牙旗被毀掉,就徵明主帥陣亡,全軍將崩潰失敗,旗在人在,旗倒人亡,沒有將旗就沒有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