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偉達達

    我如果年少一些就不是該怎樣理解了,而是要聲討了。開口便錯、自設禁區、弄得神神道道,還怎麼普及宗教知識?佛教成了抬槓的佛教,佛教成了不能自由討論的佛教,佛教成了禁錮的佛教,佛教也就成了僵死的、不知所云的佛教了。我模模糊糊地知道這句話強調的是心心相印、頓悟,但如此表達就成了膜拜了。難怪都說佛教內部宗派主義盛行、清淨之地也不清淨了。何必追求惟我獨尊?

    好了,我們還是心平氣和地探討教義吧。開口便錯究竟是針對什麼現象說的?背景怎樣?

  • 2 # 金剛一樣的堡壘

    禪宗,順序一般喜歡這樣排 動念即乖 心行處滅 開口便錯 言語道斷

    "開口便錯,動念即乖"指:“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開不得口的,一開口就錯了,一動念頭就錯了。一動念就是起心、就是執著. 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 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唸佛。 1 佛法,它的大原則,就是破執著。我們凡夫執著有,佛常常講空,破我們“有”的執著;二乘人執著空,佛對他們說法,統統講有,破他“空”的執著。 2 為什麼佛一會兒說空,一會兒說有?好像是自相矛盾,其實不是的,佛是破執著而已! 3 佛有沒有說法呢?佛沒有說法。你執著有,佛說空,把你“有”破掉,“空”是破你執著的一個手段,你不執著“有”,那“空”也沒有了。 4 可是,我們的毛病,往往就是非要執著一樁不可。我們現在執著“有”,佛說“有”是假的、是虛幻的;我們不執著“有”了,我們又執著“空”。 5 不執著這一邊,就執著那一邊,佛說兩邊都不可以執著,這才叫中道。你要是執著一個“中道”,那你又錯了!要曉得,中道本來也沒有,那是不得已而建立的。 6 佛法自始至終,無非破執著而已!有執著就錯了,一定要明白這個真理。一切都不執著就是佛,如果你執著一個“我一切都不執著了”,你還是凡夫。 7 佛講經說法,所說的這些話都是方便說,都不是真實說。真實說怎麼說法?真實說就不能開口,那就是真實的,一開口就錯了;真實的不能動念,一動念就錯了。“開口便錯,動念即乖”,那是真實的,那叫真實說。 8 所以講到真實之處,的確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開不得口的,一開口就錯了,一動念頭就錯了。一動念就是起心、就是執著,所以經上常說,“開口便錯,動念即乖”。 心行處滅 言語道斷 佛學術語,又云心行處滅言語道斷。究竟之真理,言語之道斷而不可言說。心念之處滅而不可思念也。心行者心念之異名,心者遷流於剎那,皆雲心行。瓔珞經下曰:‘一切言語斷道心行處滅。’維摩經阿閦佛品曰:‘一切言語道斷。’止觀五上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名不可思議境。’仁王經中曰:‘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同真際,等法性。’俗作‘同斷’者誤。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言語道斷,議沒有了,心行處滅,思沒有 了,叫不可思議。 以言顯義,得義言絕,義既是空,空既是道,道既是絕言,故謂言語道斷

  • 3 # 使用者105129777100

    這句話是在客觀描述生命現象,特別樸素,沒有玩任何文字遊戲。但只有體證的人,才會會心一笑,知道它的準確意思。

    佛經,看不懂,或者有關禪語理解不了,只有一個原因,你沒有實證,這部分生命現象,對你而言是盲區,你暫時看不見而已。經善知識一提醒,你當下理解,當下對應體證,那就是你自己的東西了。很多人,沒入實修之門,只能靠記憶別人的說法。這些微妙佛理,很難記住的,時間長了,還會記錯,最好的辦法就是,當下體證(佛法,就是這個的方法),把它變成自己境界的如實描述。那,想忘都忘不了。

    開口為什麼就錯了呢?這是站在真實角度,說虛妄。生命實相真妄不二,生命作用真實發生時,在虛妄處的認知感受思維,只是認知感受思維,不是真實本身,能不錯嗎?這就是開口即錯。

    言語道斷,還是在說明,言語表達,就不是真實本身。說,只是真實的一個影塵。斷,是生命的真實和虛妄在此斷開了。

    總之,這句話,是站在生命的真實處看生命的虛妄用,並非平常生活中的說錯話,講錯理。

  • 4 # 東方雲飛

    禪宗有: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又有: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再雲: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些禪宗思想,都講的一個字“心”。禪宗不立文字,以心印心。若以文字論便失去了悟的意義,也打不開智慧之門,難以悟出道的真諦。

    身、口、意三學是一個行者必修之課,文字只是一個工具,經書只是一個導引之法而已,不要被文字所轉,不要被經所迷惑,只有見到本心,修行才入正軌。明心見性,才在路上。

    說者,便是動念,若無念何來言,若無言何有念生。念念不息,如同在泥海中掙扎,何時能脫出。道本無形,何來言語?若用言語必不是道。道本無名,何來爭辨?若無爭辨何必多言。

    人言多必引歧義,歧義必生妄想,妄想必失道本。萬法唯心,一切都在一心,心若無時,何謂多言?心若有時,難辦無心。道於方寸間,縱橫剎那間,念生方覺,已去十萬八千里之遙;念末生而覺,恰如清流散人間。

    開口間已去之甚遠,談笑間便是天地一由旬。常觀已之念,常息已之流,方於道不遠。默者非默,言者非言;默不言默是真默,言不默言是真言;真默真言皆於心,那心過去還是無。

    道本無名,道也無聲,道從來不言道,道又從來不記道。道就是道,如天地,又如日月,不隨一切而獨立執行。只有人適道,沒有道適人。人適合道,諸事順利,萬般可心。道可以改變人,人改變不了道。順道者,流水流舟;逆道者,頂風撐船。

    開口便錯,只是念念不斷,已是偏離。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於無聲處響驚雷,那人卻在燈火斕珊處。

  • 5 # 使用者6811105413811

    拙見:吾等凡人所悟、就如同珠穆朗瑪峰山上每一條山溝就是一部經書!每部經書都是度人之用,只有你自己悟懂了每部經文,或者說懂得如何度人出苦海,才能說你對佛法的理解,在這裡還有一個因果關係,佛綠的認知,須德從心悟佛、從心向佛,才能真正做到四大皆空,才能從你心底裡歸於佛門,真正念出:阿彌陀佛的含義。

  • 6 # 開心爺爺咪虎哥哥

    "開口便錯,言語道斷”。此句必是出自於禪宗大悟大通達大禪師之口!拈花一笑,咐囑迦葉。此乃佛祖傳承下來的特為殊勝的法門,亦是”教外別傳”的奇怪法門。(死裡求活)這個就是入門的磚了!真法真道只有悟後證得了,才知會噢,就是這個!就是這個,別人聽了會容易誤解,誤會,誤認,誤傳就是這個!所以”開口便錯”!就是用來打掉妄念用的利器,割掉這個”開口”的尾巴用的!”言語道斷”想想言語能夠表達出證悟究竟是怎麼回事嗎?肯定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就是比喻象跟瞎子(盲人/出生時就是盲人)講太陽的形象描述一樣!一個是視覺感知系統的描述形象。另一個是觸控面板感知系統的認知,那麼,如果,這個觸控感知系統中沒有基本認知的原素形象(比如說很遠,很熱,很燙,它最多隻能在思維上聯想到很遠~遠到沒有邊際吧!可是,即然是沒有邊際,可是卻實實在在有邊際!因為能夠看到。那麼,以此思維去類推這個很熱,很燙。在感知系統中怎麼樣都是無法產生這個感知認識的觸覺形象),這個都是屬於感知系統的基質。就象,文字/語言,形象/聲音。的交流是一樣的道理!不同文字/沒有交流基質(對應所指),他們怎麼樣才能夠完成交流呢?或是,這個環境中有的/那一個環境中卻不存在的東西(物質)!那麼,這個環境中有這個物質的沒有疑問會有文字可以描述這個物質(東西),那個環境中沒有這個東西(物質)的就會自然創造出這個特指東西(物質)的文字描述出來的!所以,語言道斷!你就可以設想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平臺上的非保本理財安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