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子衿書法

    書法作品的組成要素

    書法中的文章內容和書寫形式,是構成書法作品的兩個基本要素,缺了誰都不行。

    文字內容,反映的是一幅作品的文化內涵。無論是自己有感而發的胸臆之情,還是摘抄經典雅言,首先得要成文成句 。或勵志,或修身,或警示,或抒懷……總得讓人知道這幅作品中表達的是什麼意思。總不能天一句,地一句,前言不搭後語的亂寫一些“精妙絕倫”卻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字吧!還有一些低階庸俗的語言,掛於大雅之堂,恐怕沒有誰會這麼做吧!。

    文字內容格調高雅了,也不代表就是一幅書法作品。還得有文字的書寫法度。沒有法度的書寫,再美的美文,也不會是一幅書法作品。只有具有法度的書寫配上格調高雅的文字內容,才是一幅完整的書法作品。

  • 2 # 不二齋

    自從有書法以來,形式和內容這兩個要素就是密不可分的,形式是內容的載體,內容是形式的靈魂,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或者也可以說,形式即內容。

    形式是可以對內容產生很大的影響的,同樣一個內容,寫在宣紙上和刻在石頭上,它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給欣賞著帶來的感覺也不一樣。

    即使用當今的硬筆書法寫一封信,用普通的A4紙和高檔的信紙,給觀看者的感覺也不一樣,最起碼讓人感覺重視的程度不一樣。

    舉個例子,就比如同樣送女朋友生日禮物,直接快遞給她和在燭光晚晚宴上送給她,產生的效果也不一樣。

    如果單純為了表述內容,可能書法就成不了藝了。就是因為我們注重形式的美感,才有很多人去研究筆法、墨法、章法,其實這些都是書法的形式,都是內容之外的形式。

    歷史上,好的書法作品都是內容和形式俱佳的作品,都是內容和形式高度統一的作品。

    比如蘭亭序,他本身是一篇好文章,同時也是一篇優秀的書法作品。

    而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它的內容是一篇祭文,而它的書法則增強了祭文的悲痛之情,內容和形式高度統一。

    作為書法,我們既要注重形式也要注重內容,既要有精湛的書法技法,也要有優美的文詞相配。

    可惜的是,現在的很多展覽和比賽,只看重形式,內容寫的一塌糊塗,缺字、漏字、錯字現象比較嚴重,大部分作者都是在抄書,這樣不懂寫不出經典的作品。

    你覺得呢?

    碼字辛苦,

  • 3 # 江湖一哥008

    這麼簡單的問題還提出來?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看了幾個網友的回答,把這個不是問題的問題說得神乎其神的,實際上,這個問題沒那麼神秘,有的人就是對初學書法者的誤導!這樣有意思嗎?是不是靠忽悠掙錢啊?要回答問題,就答點正經的,編一些無聊的內容讓大家看,既浪費時間又浪費流量,真是無聊之極!

  • 4 # 翰墨書道

    二者兼顧,但做到這一點非常難,需要爐火純青的書法藝術技法和高超的藝術造詣和修養,還有最真誠的情感投入才能做到形式與內容與情感的交融如一,也才能最撼動人心,甚至撼動整個書法歷史。如《蘭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在往近處說,毛澤東主席的詩詞與書法。

    試想一下,如果書法離開了人類的情感,書法還是什麼。不但會失去藝術生命力,也會將與人的生活越來越遠,甚至使得書法藝術不復存在,藝術最忌諱呆板,毫無生氣,書法技法只能使得書法作品的形式盡善盡美,而不使書法產生生動的撼動人心靈的力量。書法的魅力在於情感的投入和以書法藝術語言的表達描繪。就毛主席的詩詞書法,不在是什麼無病呻吟的囈語,而是革命歷史的記錄或見證。鄭板橋詩中說:“一枝一葉總關情”,繪畫如此,書法藝術亦如此。

    在如沈鵬先生的這幅作品,也是形式與內容高度統一的作品,既有作者對書法藝術的情感,也有對書法藝術的感悟和書法界的衷心的囑託。我們知道,內容是人們對自己情感的表達或闡述,形式則是人們對自己情感的表達方式。二者本身就是互為一體的,是共生或相互依賴的關係,故缺一不可。無論什麼樣的形式和內容都是為人類的思想情感而服務的。但如果用書法藝術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需要嫻熟的書法技法和對書法的駕馭力,所以說,書法和書法藝術是有區別的。書法是技術階段的書法,而書法藝術是書法技法嫻熟到無法時,任筆任情揮灑而不逾越書法規矩時的心靈軌跡,也就是書法藝術產生的時候。

  • 5 # 清涵書法

    1.大家好,我是蘭亭書法日講。非常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書法是以表達書寫內容更加重要!原因是什麼?很簡單!

    2.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書法的定義:書法是書寫漢字的一種法則。書法既然是法則,也就是講書法是為了規範漢字的書寫而定立的一種法則。是為了是漢字書寫更規範,從而讓更多的人能夠看懂、認識。

    也就是強調書法離不開它的實用性,一旦書法失去了實用價值,書法還有存在的必要性?書法是寫出來的字要讓人認識的,這也就是幾千年來文化歷史的傳承全靠文字的記載。如果書法不能表達內容,你從何而來?你是誰?你都不知道了!

    3.還有一種人盲目地認為書法是藝術,沒問題我也是這麼認為的。但是書法不能一味地追求表現形式,而讓別人看不懂。

    有人說書法是藝術不能照顧大眾認不認識,只要表現力強就行。這純屬扯淡!試問一下自古以來鍾張羲獻、歐顏柳趙,蘇黃米蔡、成鐵翁劉哪個寫出來的字不認識?難道照他這麼認為這些大書法家都不是書法!

    4.綜上所述,書法首先解決的是實用性,也就是表達書寫內容,這也是最重要的!

  • 6 # 史介鴻

    華人傳統的觀念,是講究“天人合一”,把自然、人體、社會當成一個有生命的整體來看待,“八卦”和“六書”類似,都有一種辨證的“統一觀”。

    這種理念,一直運用在先人們觀察事物、認識事物、把握事物之中。在宇宙、環境上如此,在武術、中醫上如此,在生活、倫理上如此,在文章詩詞,音樂戲曲,書法繪畫上更是如此。體現在“創作”中,就是要把整個過程,當成一個有機體來處理,“師法自然”,尋求它的平衡與和諧。

    在古代,書法屬“六藝”之一,是書寫漢字的一種技能。從古人的角度看來,“識字、讀書、書寫、作文”是一個完整的、有機的系統,書寫是為文字內容服務的,所以內容決定形式,形式配合內容,兩者必須和諧和統一;而在實踐中,古人也早已發現,除了技巧,書寫的動機、態度和目的,往往也會決定書寫的品質。

    由於內容的決定性,古代留存的書法經典幾乎全為書寫者自作,書者往往根據內容所要表達的,去選擇字型,選擇筆、墨、紙,選擇情緒的配合,使得內容與形式、書法與文章相得益彰,融為一體。

    反過頭來,我們再看看今天。

    “書法家”們都在抄,真正書文俱佳者鳳毛麟角;更有膽大者,打著“藝術”和“探索”的旗子,取得了話語權,他們自立山頭,一改“書寫”是為內容服務的實質,不再依“法”行事,開始以西方概念的視覺和審美為託詞,丟棄傳統,篡改理論,在形式上極度誇張,明目張膽地把書寫的動機和目的變成了“名利”!

    這樣的選擇,會使得書法有墮入雜耍的可能,無疑是條不歸之路,怎麼向後人交代?

  • 7 # 千年蘭亭

    關於內容與形式,我的理解,在初級階段,形式高於內容,在高階階段,內容高於形式。

    這正如人的需求。一個人立足社會,首先要解決的是溫飽問題,而後才是討老婆、升官、發財,再然後希望有個三妻四妾,哈哈。

    一件好的書法作品,是要透過外在的筆墨,向外界傳達作者的藝術思想,給人以美的享受,所以說書法是一種文化,文化以內容至上。

    但在初學書法的時候,我們應該將精力放在技法上,透過筆法、字法、章法的學習,逐步掌握書法的表現形式。

    只有當技法達到一定水平,形成自己的藝術理念了,手上的技能能表達心中的思想了,才有可能追求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據Woj透露,鵜鶘無意與湖人進行交易,也不急於交易。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