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戴有話說

    第一次是在公元210年,

    第二次是在公元214年,

    第三次是在公元217年。

    在曹操的求才政策下(釋出求賢令的前後),以降將身份加入曹軍或有黑歷史曹操也依然要招募、有黑歷史也沒被曹操處理的,分別有

    郭嘉:被批評行為不檢,但給曹操貢獻了許多戰略計劃

    張遼:降將,打出威震逍遙津王脩:降將,治理政務得到百姓稱讚

    徐晃:降將,大敗關羽

    田疇:曾被公孫瓚通緝,幫助曹操征討烏丸

    牽招:袁家的人,在曹操旗下治理領地時遠近安寧,無賊出沒

    韓珩:袁家的人,曹操聽聞其忠誠後多次招募,堅決不仕,之後死在家中

    成公英:韓遂的人,對曹操痛哭說如果韓遂還在的話我是不應該繼續出仕你的,協助征討河西

    文聘:劉表的人,在曹操旗下多次立功

    陳琳:罵過曹操,得到曹操重用

    桓範:臭脾氣,但有才能,和他人一同撰書

    程昱:臭脾氣,還被誣告過有謀反跡象,但依然被曹操重用王象:年少時是別人家的奴僕,被曹操起用

    楊沛:被下獄的罪犯,曹操知道他的才能,起用擔任鄴令

    高堂隆:按劍怒斥督軍,被曹操起用為丞相軍議掾

    戲志才:遭受過非議,被曹操起用為計謀之士

  • 2 # 蕭老陀

    西漢覆滅,東漢成立。

    這個時候一個新的利益集團出現了:士族。

    西漢時期,國家選拔官員和人才的方法是:察舉制。

    常常可以看到那是的歷史人物的說明是,某年某人,舉孝廉入仕。

    意思就是這小子很孝順,做事有能力,為人也正直。那就決定是你來當這個官了。

    這個當官的方式很私人。為啥呢?

    只有當時官位到了一定程度的人,才能舉薦人才。

    舉薦後再有人來考察這小子是不是那回事。

    那就是說,要先來個大人物給你撐腰,再來考試。

    不像現在考公務員,家裡沒人犯事,你就能去考試。考完了再找關係來。。。有人敲門,我去開門。

    這種舉薦人才的方式,很容易就被官僚階層壟斷了。

    慢慢的,能當官的那就必須是這些官僚壟斷集團的人了。

    上升通道也就慢慢閉塞了。

    這些官僚壟斷階層,慢慢的也壟斷了學習高階文化知識的途徑。

    你就算出身草根,人中龍鳳,你要麼來給我們打工,不然你都沒地方去識字。

    這些官僚壟斷集團慢慢就發展成了士族。

    西漢的覆滅,除了王莽,和這些人也有很大的關係。

    曹操的“求賢令”,其實就是為了打破這些士族的壟斷。

    想當官不用非要去給這些士族當走狗

    那些士族說你過去打架鬥毆,沒資格當官,我讓你當!

    那些士族說你不贍養偏心的父母,沒資格當官,我讓你當!

    那些士族說你那天出門左腳先踏出門口,沒資格當官,我讓你當!

    只要你有能力!

    曹操這是掘士族的根基,所以後來這些人支援司馬懿,乾死了曹魏。

  • 3 # 娛小喵兒ya

    首先來說,東漢時期的帝國架構,有三股勢力來支撐帝國的政權執行,分別是外戚、宦官、士族,到了東漢末年,外戚和宦官相互爭鬥兩敗俱傷,不成氣候了,只剩下了士族,而這時候計程車族,是門閥士族,也就是說想要獲得進身之階,光有才是不夠的,還要有人舉薦,有句話叫“舉賢不避親”,所以很多擁有推薦資格的世家,當然是推薦自己的親侄故舊,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政治力量,稱為“門閥”。這樣一來士族就分成了兩類,貴族門閥士族,庶族寒門士人,想都不用想,寒門是受到排擠的,雖然有才能,但是得不到任用。

    而曹操是什麼人呢?曹操一開始也是想要恢復漢室的,但是隨著自己實力的增強,野心也漸漸地變大,於是他就產生了相當“周文王”的念頭。於是,他聽從荀彧的建議,“奉天子以令不臣”,於是在曹操身邊又聚集齊了3股勢力,“外戚”——曹家的子侄,多為軍事將領;“門閥士族”——荀彧為代表的擁護漢室的潁川士族;“寒族”——郭嘉為代表的有才能無背景,一心擁護曹操計程車人。

    所以,明白了曹操的目標——“吾為周文王”,看清了曹操身邊的3種力量集團,你說曹操想要達到自己的目標,能不“唯才是用”嗎?難道還要多用門閥士族,來給自己掣肘嗎?他當然要選一些有才,又利於自己行政,還能忠於自己的人啦~

    我覺得在前幾年大火的電視劇《軍師聯盟》裡,裡邊的曹操曾對此給出過說法,雖是“戲言”,但是很能代表真實曹操的想法:“臨陣能致勝,不使將士枉死是德;治國能安民,不使百姓受凍餒之苦是德。至於那些坐而論道大言欺人,只會擺架子、裝清高,無實惠於家國百姓的偽君子,通通都該被弄死。”

  • 4 # 中國人文歷史徽鑑

    古往今來,成大事者,必然會用人。縱觀古代名人,劉邦、曹操、劉備、李世民、朱元璋、康熙等,都非常會用人。尤其是劉邦、朱元璋,身邊一幫落魄小夥伴,最終都能成長為帝國高階官員,關鍵就在於他倆“知人和善用”的優點!

    由此可見,用人是成功的關鍵!三國曹操身邊也聚集了大批英才,尤其是頂級謀士最多,比如荀彧、郭嘉、賈詡、程昱等!那麼,曹操的用人哲學是什麼呢?其實,曹操的用人哲學很簡單,只有四個字,曹操於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和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先後三次頒佈《求賢令》,明確提出“唯才是舉”的人才政策。

    曹操的《求賢令》在中國歷史上是一件大事。它改變了帝國的用人制度(兩漢察舉制度退出歷史舞臺,而後代之以魏晉薦舉制度,至隋唐始改為科舉制度),也牽涉到一個長期以來爭論不休的重大理論問題,那就是德與才的關係。理想的境界當然是德才兼備,曹操卻明確提出“唯才是舉”。所謂“唯才是舉”,就是說,只要有才就行,德可以不問,甚至“不仁不孝”也不要緊。

    曹操決不是“唯道德論”者。他並不認為道德是選拔人才的唯一標準,甚至不認為是第一標準。為什麼呢?因為一旦以道德為唯一標準和第一標準,就可能會出現三個問題。一是有德無才。選拔出來的人,品質倒是沒有問題,可惜什麼都不會,啥也幹不了,是沒有用的老好人。二是求全責備。一些有才能甚至有特殊才能的人,因為道德品質有瑕疵或者有問題而不得選拔。三是弄虛作假。比如為了得到選拔,做政治秀,做道德秀,結果是道德變成不道德,東漢末年就是這樣。

    那麼,主張“德才兼備”不行嗎?崔琰、毛玠,不就是德才兼備嗎?德才兼備當然好,但那是理想境界。承平時期,天下大治,沒有太多特殊要求,自然不妨慢慢追求,找到一個是一個。然而此刻卻是非常時期,曹操要做的又是非常之事,那就不能四平八穩,按部就班,必須重獎有功,重用有能。用曹操在建安八年(公元203年)釋出的《賞功能令》中的話說,就是“治平尚德行,有事賞功能”。

    事實上,德與才並非總能兼備,名與實也未必都能統一。有品行的不一定有能力,有能力的不一定有品行。同樣,出身好的不一定有水平,有水平的不一定出身好。曹操說,伊尹和傅說不就是奴隸嗎?蕭何和曹參不就是縣吏嗎?陳平不是背有惡名嗎?韓信不是被人恥笑嗎?管仲就更不用說了。論立場,他是“敵人”;論品行,他是“小人”。然而商湯、武丁、齊桓和我們高皇帝(漢高祖劉邦),卻重用了他們,而且依靠他們取得了勝利和成功。這難道還不說明問題嗎?

    何況,東漢以來的所謂“德才兼備”,其實是要德不要才,哪怕是裝出來的“德”。甚至就在曹操廣納人才的時候,還有人提出主張,認為即便有功有能,如果“德行不足”,也不堪“郡國之選”。這就要矯正。矯枉必須過正,不過正不能矯枉。因此不能再四平八穩地講什麼“德才兼備”,必須振聾發聵地提出“唯才是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殭屍片裡一般都用槍和冷兵器殺殭屍而很少用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