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藍晶娛樂
-
2 # 餘生Yush
《一生有你》道出了青春的純真和清新,愛情和友情,理想和奮鬥,這些都是我們曾經所追求的小美好。很久沒有這麼的深切的感動過,淡淡的憂傷過,回不去的就是回不去了,但總是無法忘懷,因為那是我們逝去的青春啊。導演盧庚戌是我多年的好友,一直想拍一部真正的文藝片,關於青春校園,關於沒有雜質的愛情,不計得失的友情,不顧一切的理想。
有人說電影一般般,我不認同。那時候的水木年華這四個字和朴樹一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天天穿著磁帶機放著《一生有你》《同桌的你》《星星點點》,那時候沒有cd,沒有mp3但是我們很幸福。盧哥是個很有想法的青年導演,很接地氣很樸實很文藝,一筆一畫的講述著,不急不緩,娓娓道來,很輕鬆很愉悅很感動。文藝片,也是影視的一部分,不可或缺,如果不愛請別傷害,給愛的人留下念想。
-
3 # 悅寶貝麼麼噠
《一生有你2019》是由盧庚戌執導,徐嬌、謝彬彬、黃婷婷、金志文、保劍鋒、曾黎等主演的校園愛情電影。於2019年11月29日上映。講的是一個青春堅持夢想的故事,在我們的一生當中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去堅持。
導演是我們從小就喜歡的水木年華,他們許多歌曲我們都很喜歡,看著電影,腦海中仍迴盪那首“一生有你”,多少人曾愛慕你年輕時候的容顏,可知誰願承受歲月無情的變遷。想著自己20歲那時候的美好,任性,天真,膽大,義無反顧,我笑了,我哭了。各種事情腦海中一遍一遍的上演,彷彿又回到那青蔥歲月,熟悉的人熟悉的事情。看完回到家美美的做了個夢,第二天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問候那時的夥伴,不一定非要見一面,問聲“你好”足以,讓我知道你們還好,讓你們知道我還好。
很能引起共鳴,好電影就是看完覺得錢沒白花,看完後可以做了一件很開心並且不後悔的事(問候老朋友)
-
4 # 閒雲野鶴貓貓迷
《一生有你》這部電影看名字也知道是一部主打懷舊情懷的電影,具體故事以校園愛情為主。愛情是小說電影的永恆主體,這類題材不乏佳作也不乏爛片,不過該片是金牌編劇董潤年操刀,《痞子戲子廚子》、《老炮兒》、《心花怒放》、《瘋狂外星人》都是他的佳作,所以《一生有你》至少在劇本方面還是值得期待。
-
5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看了《少年的你》覺得中國產青春片進步了至少10年,看完《一生有你》,又覺得瞬間倒退了30年……
電影本體真的不想多說什麼,所有你能想到的青春片的俗套,這裡全有:
中年傷感,回憶青春,暗戀,追女,玩樂隊,因為一個女生而生出一個夢想,誤會,錯過,遺憾終生,各種美顏,雪中45度仰視天空……
這些矯情自戀自作多情,只是證明歌手盧庚戌作為導演沒什麼思考更沒什麼訴求,四五十歲的人了,還活在過去,忘不了自己那點人生巔峰。不過最大的問題還不在這,兩位男女主毫無CP感才是真正致命的——對一部青春愛情片,選錯主角已經失敗了八成。
其實《一生有你》的尷尬,就是中國電影以追熱點的形式搞創作的真實寫照。一個型別火了,不管是創作者還是投資者,都玩了命地去複製貼上,想賺一把快錢。結果就是拍出來一堆垃圾,像《一生有你》這種即便賺快錢也拍得稀爛的,擱置超過一年兩年,就完全過時,沒法看了。放在其他國家,這是很難想象的現實。
這種蹭熱點式搞創作,是赤裸裸的浪費資源,想跟投資者說一句,絕大多數導演,只要第一部不行(不是票房),基本就是不行了,有點判斷力,導演再少再缺,也別病急亂投醫
-
6 # 泛通菇娘
一生有你,有你一生,青春歲月的留念,不知道為什麼一直對校園劇有一種執念,就是喜歡懷舊那些舊時光。簡單清新的故事,因為民謠,賦予了它新的生命,喚起的是一代人的青春。縱觀整個電影的色彩風格,酒館中的昏黃,灰暗,和校園部分的青春Sunny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酒館中故事講的越動情,越扎心的時刻,顏色越加灰白,暗淡。 到最後將醉之時,色調近乎黑色電影的打光方式,只有手裡的酒和臉上的皺紋在明亮中,我想還有歐洋心中的悔恨以及遺憾。 好在最後那扇門推開的光亮,給了歐洋一個新的機會,也暗示著他放下了學生時代的遺憾,開始了新的生活。沒有為了情節的跌宕起伏而刻意製造的狗血劇情和吸人眼球的不合理但搞笑的鏡頭,全程都讓人感覺那麼真實,那麼幹淨,那麼純情。
如果只有故事,這部電影無疑太過平淡。愛情片氾濫的年代,片中唯一的第三者輸出的傷害無疑太小了,而且也是意料之中的,每個美女身邊都有一個優秀的男人,來和一個不羈的男生爭搶愛情。 但是跳出劇情,當《一生有你》的配樂響起時,當“你從哭泣中醒來的”時候,看著片中的青澀,喚起了多少你的青春?方瑤最後對歐洋說:我們錯過了。那一刻歐洋笑了。那一笑,他放下了,第二天醒來,他沒喝酒,因為他喝酒的理由沒有了。 你和你的方瑤?是否也錯過了呢? 珍惜當下,一生有你,僅以此,紀念我們的民謠青春。
回覆列表
《一生有你2019》,以校園民謠為主題,還原了一個簡單而普通的真實愛情故事。影片由兩個人的對話展開,一個是電影投資商袁靜,一個是歌曲《一生有你》的作者歐洋。這個故事共上演了三次,第一次是歐洋設想的情節,第二次是真實的過程,第三次是袁靜(其實袁靜就是歐洋故事中的女主角,後來兩人逐漸互相認出)所改寫的故事。兩個理想中的故事終究沒能成為現實,但真實的情節同樣很美。
《一生有你》,這樣的名字更容易讓人聯想到愛情,沒錯,歐洋是因為愛上了“方瑤”(歐洋為女主人公起的名字),人生才就此改變,但如果僅僅因此就把他定義為一個痴情男子,就完全偏離了這個人物的形象。這不是一個為愛搭上一生的男人,而是一個女孩的出現使他找到了生命的寄託。
方瑤說,她的夢想是去耶魯讀戲劇,歐洋說,他的夢想就是有一個夢想。方瑤誤以為揹著吉他的歐洋是校園歌手,並對他十分欣賞,而此時,歐洋也暗戀方瑤已久,於是完全不會吉他的他開始沒日沒夜地練習。沒錯,起初只是為了博得方瑤的好感,但逐漸地,歐洋真正愛上了音樂,當即將畢業的歐洋被學校開除,幾乎失去一切的時候,他覺得自己並非一無所有,他還有音樂,於是,歐洋和音樂過了一輩子。
袁靜(方瑤)說,如果沒有遇見她,歐洋可能又是另外一個成功的人生;歐洋說,如果沒有遇見她,歐洋很可能像許多人一樣,畢業、工作、結婚生子,可能這一生他都不會知道自己的夢想是什麼,可能他這一生都不會去動力十足地為夢想而拼盡全力,去享受這真正屬於他自己的充實的人生。
在這個快節奏的生活世界裡,太多人忙著抵達下一站,高中忙著高考,大學忙著找工作,畢業忙著結婚,結了婚忙著生孩子,生了孩子為孩子的事情忙裡忙外……這一切是生活本身,但不應當是生活的意義,生活的意義源於真實的內心。可怕的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內心在哪裡,他們迷失了自我,一直在為他人而活。
以前知乎上有人問,“上大學才開始學舞蹈的女生,為什麼不從小學?”這個問題吸引了不少答主來回答,那些答案總體來講就是長大後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在這些人群中,有相當一部分極有天賦,後來舞蹈成了她們的事業,曾經淡如死水的人生頓時激起了道道漣漪。
有時候真為她們感到可惜,如果小時候就開始學舞蹈,上藝校、上大學,現在一定不得了。有人說,並不可惜,在成熟的年紀裡找到自己所愛的東西,剛剛好。小時候不一定會被家人支援,小時候不一定能夠一路堅持下來,美好的東西出現在最美好的年華,一切都恰到好處。
電影結尾處亮出許多後來成名的校園歌手,他們無一例外都畢業於名牌大學,學著與音樂毫不相干的文化類專業。如果沒有“不務正業”,他們大概能夠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有所建樹,但他們選擇了音樂,內心所愛最終成了他們真正的專業。也許不是每個人都能遇見“方瑤”,但總有一個契機讓你自我覺醒,去追尋自己心中真正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