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163059234182

    食物經油炸後,表面被大量的油脂包裹,而消化油脂的難度比較大,所以,過多食用油炸食物後,會使人感到腹部飽脹不適,尤其是肝、膽、胰腺、胃腸道功能較差的人,可能因此而誘發或加重某些疾病。一些平常較易消化的食物也可因高溫的作用發生變性,而變得難以消化。故過多食用油炸食物不僅加重消化道的負擔,而且降低了食物的消化吸收率。

      油條、油餅、炸雞腿、炸薯條、油炸開花豆等油炸食物,香氣誘人、口感爽脆,令人食慾大增。難怪許多人將油炸食物當作美味,偏好有加。於是,有的人早餐吃了油條,中餐又吃炸雞腿,晚餐還吃炸魚塊,晚上看電視時又有炸薯條、炸薯片相伴。看來,油炸食物的魔力還真不小,但是,您知道油炸食物如果吃多了有什麼害處嗎

      經過高溫加熱後,食用油中的有益營養成分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且隨著油溫的升高和煎炸時間的延長,營養成分被破壞的程度更加明顯;被炸食物中的許多營養素也會因高溫等因素遭受嚴重破壞,故過多食用油炸食物會使人發生營養失衡。

      食物經油炸後,表面被大量的油脂包裹,而消化油脂的難度比較大,所以,過多食用油炸食物後,會使人感到腹部飽脹不適,尤其是肝、膽、胰腺、胃腸道功能較差的人,可能因此而誘發或加重某些疾病。一些平常較易消化的食物也可因高溫的作用發生變性,而變得難以消化。故過多食用油炸食物不僅加重消化道的負擔,而且降低了食物的消化吸收率。因此,胃腸功能不佳的糖尿病病友最好不要選擇油炸食物。另外,糖尿病病友在飢餓、需要升高血糖的情況下吃油炸食品,不能迅速恢復血糖水平,因為油炸食物不易被消化吸收。

      食用油經高溫加熱後分子結構發生變化,如不飽和脂肪酸下降,部分脂肪酸變為反式結構;如果使用的是氫化油,則在煎炸前就已經改變了油的分子結構。油脂的這些變化均不利於對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高溫加熱後的油脂易產生大量的過氧化脂質等對人體有害的化合物,長期過量接受這些有害物質,不僅使人的細胞過早衰老,器官功能受損,還可能導致腫瘤的發生。

      食物經油炸後,原本不含或含脂肪極少的食物其脂肪成倍地增加。比如同為麵條,每100克普通麵條脂肪含量僅為0.7克,而泡麵(要經油炸)每100克的脂肪含量為21.1克,為普通麵條的30倍;又如100克富強粉含脂肪為1。1克,製作成油條後脂肪含量增至25.9克,製作成油餅後脂肪含量可增至40克。脂肪是高熱能的食物,雖然難已消化,但吸收率高,過多攝入必然導致熱量過剩。如果不透過增加運動來消耗過剩的熱量,日積月累,就造就了一個大胖子。肥胖則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和高血壓、血脂紊亂、糖尿病、痛風及某些癌症的發生機率大大增加,也使已有的糖尿病變得更加難以控制。

    食油含有豐富的磷脂、膽固醇、脂蛋白、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不過,食油經高溫加熱後(食油燒至冒煙時,溫度超過二百度),不單破壞所有營養,同時令人體必需的脂肪酸氧化,形成過氧化脂。過氧化脂會阻礙人體吸收蛋白質及氨基酸,同時會積聚在人體內,引起腦血栓及心肌梗塞等症狀,嚴重時更可能會誘發癌症。食油的溫度越高,反覆使用的次數越多,產生的有害物質就越多。

      食物經油炸後,就像穿上一件油脂衣,各類消化濲難以將食物分解、攪碎、消化和吸收,因而多吃油炸食物,腸胃會感到不適。

      中醫學認為,油炸食物均燥熱帶毒,為了將毒素排出體外,人體的過濾器官肝臟須加倍工作。在這個過程中,肝臟會充血,處於一種「熱」的狀態,因而導致出現頭痛、腸胃不適、脾氣暴躁等反應。若情況持續,肝臟本身亦可能出現病變。根據我的臨床經驗,許多病人身體十分虛弱,但由於飲食不當,喜愛吃油炸食物,以致又十分燥熱。這種虛熱夾雜的體質最麻煩,因為有熱在身時,就無法進補,身體又豈能有所改善。

      因此,偶然吃些香口食物問題不大,但真的要知所節制。

    食物經過油炸後,改進了其色、香、味,引人食慾。春捲、油條、油饊子、炸魚、炸蝦等,都是飯店、餐廳、食堂甚至家庭餐桌上的常備菜。大排檔、夜市上更少不了支上油鍋,魚、肉、豆腐、土豆、蘋果、香蕉都可入鍋一炸。但是從營養方面來看,不宜長期過多食用油炸類食品。油炸類食品不但營養價值很低,其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質也會給人體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

    油炸就是食品在沸油中受高熱的作用而熟,所用油溫通常為150-300℃之間,在這樣的高溫下,營養素很快就被破壞。維生素C幾乎完全消失,維生素B2和尼克酸損失大半,油脂中的必需脂肪酸大量損失,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大大下降。油炸食品的營養價值與原來食品相比不及原先的1/3,但是,營養價值的損失只是油炸食品危害的一小部分,另一個重要因素是來自於其中存在的對人體健康有很大威脅的有毒有害物質。

    多環芳烴類韌質:

    油炸食品經高溫油炸加工而成,有機物的不完全燃燒會產生多環芳烴類物質,其代表即3,4-苯並芘。食用油在高溫作用下產生的油煙中就含有3,4-苯並芘類物質。食物經油炸後,在濃油煙的環境下停留時間過久,或油炸食物所用油因長期不更換,易被3,4-苯並芘汙染,用這樣的油炸制食物,長期食用對人體的危害可想而知。

    苯並芘是一類具有明顯致癌作用的有機化合物,易導致肺癌、胃癌等惡性腫瘤,既汙染大氣,又危害人體健康。曾有實驗表明,將苯並芘塗在兔子的耳朵上,40天后此位置上便長出了腫瘤。人類生活環境中的苯並芘含量每增加1%,肺癌的死亡率即上升5%。而經常食用被苯並芘汙染的油炸、燒烤類食品,致癌物質會在體內蓄積,增加患惡性腫瘤的危險。

    丙烯醯胺類物質:

    研究表明,澱粉含量較高的食品,如土豆、餅乾、麵包和麥片等,在經過煎、炸、烤等高溫(120℃)處理後,容易產生一種致癌性物質——丙烯醯胺,且隨著溫度的升高,其含量也隨之增高。丙烯醯胺是人體的可能致癌物。流行病學觀察表明,長期低劑量接觸丙烯醯胺會出現嗜睡、情緒和記憶改變、幻覺和震顫等症狀。在包括炸薯條在內的多種油炸澱粉類食品中含有大量丙烯醯胺,如1000克炸薯條丙烯醯胺含量約為400微克,而世界衛生組織(WHO)提示每個成年人每天攝入的丙烯醯胺量不應超過1微克。

    另外,油脂在高溫下煎炸10分鐘之後,便可發生明顯的變化,顏色變深,黏度增加,產生煙霧和氣泡等。這說明油已經變質,不宜再使用了。反覆使用的油,其營養物質遭到徹底破壞,脂肪酸發生熱裂解、熱氧化、熱聚合,會產生正烷烴、單烯烴、酚類、酮類及其它有害的有機化合物。動物試驗表明,多次使用的食用油會縮短果蠅30%以上的壽命,並可升高果蠅的不育率,且有明顯的致癌性。

    要避免油炸類食品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質,最重要的是改進食物烹調方法和飲食習慣。

    改變以油炸和高脂肪食品為主的飲食習慣。油炸食品熱量高,含有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質,經常進食易導致肥胖、高脂血症、冠心病及癌症。油炸食品要嚴格控制油溫,最好控制在150℃左右,火不要燒得過旺。如油溫超過200℃,則煎炸時間不要超過2分鐘;油炸食品一次不可多食,也不宜經常食用;不要把煎炸的食品長時間放在Sunny下曝曬,曝曬時間越長,食品中的致癌物質就越多;煎炸食品一次不能烹調完的,也不宜久貯,應及時處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夢幻西遊商人好做嗎,有沒有退出的群體提供下經驗,好想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