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比如三絃彈唱的那些民間小曲,最多也就是在兩句詞之間加幾個音,有的古琴彈唱就是彈一個音唱一個相同的音,還有戲曲也是這樣。這些樂曲在多樂器合奏時也是眾多樂器演奏同一聲部。是這些演奏者太不專業還是因為民樂在受到西方音樂影響前沒有獨立發展出和絃伴奏?
7
回覆列表
  • 1 # 混音師天職TimChan

    這是中國音樂的形式的特點吧,加上人的思維特點,從古到今都更注重主旋律,而沒有更加註重和聲。所以就形成了這樣的演奏方式。你會發現,不僅僅是三絃,包括各種京劇,越劇,川劇,等等,又或者街頭的老頭唱的大戲小戲,再多樂器,演奏的旋律,都是跟唱一樣。音樂伴奏以及唱奏,雖然跟主旋律都不完全一樣,但是八九不離十的感覺。大部分帶伴唱的音樂都是差不多這樣的形式。這是我一知半解的理解。有錯別噴。說出你的對,就可以了。

  • 2 # 王國建風吹雲動

    這主要是我們傳統民族音樂的特點,其樂曲寫作多以五聲音階的曲調為主,三絃、古箏、古琴等彈撥樂器,其彈唱、伴奏多以主旋律為主,過門和樂句尾會加一些花(就是音符串),這樣就形成不同音色的八度重疊,它也有很特別的音樂色彩,即:有豎向高度,但缺乏和聲音樂的後度,即使偶有三音重疊的時候,但時值度短,形不成和聲塊塊。

  • 3 # 豬七戒愛音樂於軒瑤

    謝邀!這就要提到從西方引進的“和聲”概念了,和聲理論是西方現代音樂逐步發展而成的,中國很早就有了基本的音樂理論,但是大部分很快就被政治化,作為禮樂的形式被固定下來,不允許進一步的發展和改造;西方音樂則是娛樂化,這樣任何人都可以涉足,所以從高產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而中國古典音樂旋律優美,跌宕起伏。其旋律本身就蘊含豐富的和聲是王公貴族士大夫們的娛樂和精神,往往是提現重大囯禮的雅樂,其他的則被稱之為民間小調,流傳甚廣卻記錄欠缺,中國古樂旋律在向前發展時,四度、五度、八度,甚至跨度更大的音程錯落有致,相得益彰。三絃,古琴大多繼承了此法。

  • 4 # 張帆77153983696

    謝邀。題主這個問題提得好!其實題主的第二問就是答案。就是在接觸西方音樂理念之前中國的民族樂器就沒有獨立發展出和絃伴奏系統!中國的音樂體系是在向西方的音樂體系學習靠攏,但具體到展示音樂的樂器上靠不上去,中國的民族樂器從製作上就有短板,基本上是五聲音階定弦,這就制約了樂器的音域,窄。音域窄,和聲從哪來?古箏,楊琴,弦多,沒有低音啊!大阮,低音胡,算是民族樂器的低音部了,你聽聽那是低音嗎?充其量算西洋樂器的中音部。西洋樂器製作遵循的是十二平均律,不能比啊。所以在地方小曲,或者戲曲的伴奏上,只能走旋律,老百姓講話了‘’大齊奏‘’。中國的民族樂器單拿出來演奏者技藝高超的話很‘’打人‘’,(震撼,受歡迎),合在一起就不行了。還是那句話,沒低音,沒和聲。但現在有些有識之士在儘量靠技術改變這種狀況,在‘’編曲‘’上下功夫。在民樂合奏上分部,製造一些‘’假和聲‘’,這詞是我自造的,可能不準確,大神輕點噴。這種狀況咋改變?這可不是咱草民操心的事了。題主你是不是早有答案了?套?你的第一個問題已經在前邊了,不是演奏者不專業,有的是非常專業,都走出國門了。是國內的音樂理念,樂器製作跟不上。希望有識之士研究研究。

  • 5 # 依然麗音

    謝謝邀請:三絃和古琴都是中國民族彈拔樂器, 演奏方法比較簡單,音色也比較單一,此類樂器多為無民間藝人使用比較多;很多山歌戲曲也經常會用到;特別是三絃,比較容易掌握,有點像今天的吉他,在哪個年代沒有其他伴奏樂器可以選擇,有一件三絃就已經很不錯了;可以走遍南北江湖混口飯吃了,茶餘飯後來一曲自彈自唱解解悶,也不亦樂乎。古琴有點跟古箏相似,一般古代宮廷貴人,大小姐,戲院等有錢人才能享用的一種樂器,在如今這種樂器受眾面已經很小了。

    這一類樂器彈唱為什麼是用同一個旋律,有幾方面原因吧,首先樂器本身不具備演奏和絃的條件,通常專業的民族樂隊演奏會用多聲部來做伴奏,不過還是以主旋律為主;另外很多民間藝人也不識譜,又是單一樂器來彈唱,你讓他像彈鋼琴那樣即興伴奏,根本就沒辦法做到。

    任何樂器都有它的特色,只是擔當的角色不一樣;如今古琴演奏已經屬於古香古色的一種藝術了;隨著經濟的發展,西洋和電子樂器的普及,傳統民族樂器顯得更加有珍貴;如果用現代的電子樂器跟三絃來配合,同樣會演奏出很好的音樂效果。

  • 6 # 老陳玩音樂

    需要說明的是:三絃是說唱類音樂的主要伴奏樂器,古琴並不是說唱類音樂的伴奏樂器。

    三絃是中國傳統民族彈撥樂器,傳統三絃因地域、民族風俗不同,有多種樣式,大致可分為大、小兩種三絃。我們現在看到的三絃,是1960年和1980年經中國音樂學院蕭劍聲先生(三絃演奏家)改良後的現代三絃。

    說唱類音樂分南北兩大類:

    彈詞是中國南方的說唱音樂,一般有兩人表演,一人彈三絃,一人彈琵琶,有說有唱,也有一個人自彈自唱的,如蘇州彈詞和揚州彈詞。

    大鼓是流行於中國北方的說唱音樂。一般用三絃伴奏,演員打鼓演唱。也有的不用樂器伴奏,只打鼓演唱的,還有加四胡和低音樂器的,如山東大鼓、京韻大鼓、新疆曲子(國家文化部認定為曲藝)等。說唱音樂也和其他諸多戲曲藝術一樣,也有它自己的一整套規律,它的伴奏並不是簡單的跟著旋律,而是按照其內部的規則執行。

    *以京韻大鼓為例:京韻大鼓唱腔屬於板腔體,板式可分為慢板、快板、垛板、住板。基本腔調為起腔、平腔、落腔、高腔、長腔、悲腔等。京韻大鼓具有半說半唱的特色,唱中有說,說中有唱。其伴奏特點(1)過板音樂:是單純的樂器音樂段落,用在唱段開頭和段落之間的“過板”,句與句中間或樂逗之間“小過門”,比小過門還小的叫“墊點“。這些小過門和墊點巧妙的襯托了演唱者,使演唱人有換氣和調整情緒的機會。(2)唱腔伴奏,可隨腔伴奏,又可用”基本伴奏點“。伴奏旋律是對唱腔旋律的加花和伸長,對唱腔起陪襯作用,此外還有烘托氣氛的作用,表現特定情節的伴奏段落,如《擊鼓罵曹》中的《夜深沉》曲牌。

    *又以新疆曲子為例:新疆曲子發展到今天,已經向戲曲邁進了一大步,由民間轉向了舞臺。最早新疆曲子也是說唱藝術(曲藝),現在在民間還存在這種形式。新疆曲子是有陝甘寧地區流傳而來的,所以現在還沿用西北地區民間藝術的曲牌和曲調名稱,如:《滿天星》、《五更調》、《銀紐絲》、《剪剪花》、《北宮調》、《東京調》、《西京調》等,而這些曲牌和曲調名稱都有其內部的規律,形成了一種模式,新的劇目(劇詞)是裝進這種模式再演唱的。伴奏旋律變化不大,從前奏—主旋律—間奏—結束,如:《大保媒》、《張連賣布》、《釘缸》等。

    任何一個劇種從產生到成型,都不是一朝一幕的,都是經過民間藝人千錘百煉而形成的。說唱音樂集故事、音樂、舞蹈於一身,千百年來,深深紮根於民間,其內容取之於民,唱之於民,是廣大老百姓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好在現在國家非常重視民間藝術,採取有力的保護措施,搶救和保護了許多瀕臨失傳的歷史瑰寶。我們音樂愛好者有義務,有責任對祖國的優秀文化進行保護,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為這項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

  • 7 # 諧音吧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三絃和古琴都是中國民族彈拔樂器, 演奏方法比較簡單,音色也比較單一,此類樂器多為無民間藝人使用比較多;很多山歌戲曲也經常會用到;特別是三絃,比較容易掌握,有點像今天的吉他,在哪個年代沒有其他伴奏樂器可以選擇,有一件三絃就已經很不錯了;可以走遍南北江湖混口飯吃了,茶餘飯後來一曲自彈自唱解解悶,也不亦樂乎。古琴有點跟古箏相似,一般古代宮廷貴人,大小姐,戲院等有錢人才能享用的一種樂器,在如今這種樂器受眾面已經很小了。

    這一類樂器彈唱為什麼是用同一個旋律,有幾方面原因吧,首先樂器本身不具備演奏和絃的條件,通常專業的民族樂隊演奏會用多聲部來做伴奏,不過還是以主旋律為主;另外很多民間藝人也不識譜,又是單一樂器來彈唱,你讓他像彈鋼琴那樣即興伴奏,根本就沒辦法做到。

    任何樂器都有它的特色,只是擔當的角色不一樣;如今古琴演奏已經屬於古香古色的一種藝術了;隨著經濟的發展,西洋和電子樂器的普及,傳統民族樂器顯得更加有珍貴;如果用現代的電子樂器跟三絃來配合,同樣會演奏出很好的音樂效果。

  • 8 # 使用者資訊9527

    [cp]民樂界的人來說說吧,為什麼軍樂隊清一色西洋樂器,不用你們那些寶貝,什麼古箏、嗩吶、琵琶這些個玩意兒。不是有個白毛老頭兒拿琵琶模仿出各種樂器聲音嗎,你倒是替下一樣,把你的琵琶加進去呀。加不進去,這一套只能去騙那些不懂音樂的人。還是我去年說的,就是因為狗肉上不了席,層次太低的原因。讓軍樂隊用古箏琵琶,就像讓三軍方陣舉著青龍偃月刀、九齒釘耙、丈八蛇矛踢正步。想象一下那是什麼效果,層次一下就低了。低階樂器就是低階樂器,人往高處走,年輕人學器樂,就要選一些上檔次的東西,這是忠告[/cp]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際網路產品經理小白如何快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