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寶寶抱抱me
-
2 # 糰子論育兒
良藥苦口利於病。
所有的藥都有怪味,孩子不喜歡吃也是正常的。
如何讓孩子順利的喝藥?如果是小寶寶抗拒吃藥就只能強制灌藥。
大一點的寶寶可以跟孩子講道理,答應孩子吃了藥帶著出去完,或則去買孩子喜歡吃的零食。
-
3 # 牛牛乖寶寶666
我一般都是轉移注意力,跟他打鬧他高興的時候就拿過來給他喝一口,還有就是藥苦的話裡面放點糖,味道甜再哄哄他,寶寶也會乖乖的喝下去的。
-
4 # 健康管理師媛crystal
寶寶對於苦味很敏感,所以當生病需要吃藥物時,都會抗拒,不吃吐掉,甚至哭鬧不止。那麼寶媽寶爸們對於孩子不肯吃藥的行為,有沒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呢?
一、引誘法我還清楚記得自己小時候吃藥的情景,小時候我體弱多病,經常跑醫院,那時候醫生總會配置兩款咳嗽藥水給我喝,一款白色的,一款紅色的。
紅色的咳嗽藥水還行,有草莓的味道,可是白色的就完全不能忍受,吃了就讓人反胃,想吐,所以無論是我媽還是我爸喂,我都強烈的搖頭,用手拍打,將藥灑在地上,搞得家長氣氛不已。
文|媛crystal
還記得有一種藥片,應該是SMG,超大的一片,給我吃的時候,都會瓣成一半,苦的來,剛放舌頭上就吐了。
所以,小時候在我吃藥方面,爸媽也是操碎了心。
後來我媽經過多次嘗試,終於想出了一個好方法,讓我乖乖的吃藥,那就是,鼓勵我吃完藥後可以吃一粒小小的糖,因為糖果平時被嚴格控制,所以我就特別的嚮往。
爸媽透過糖果的引誘,順利分散藥的苦味,我硬著頭皮吃下藥後,再吃粒糖,也感到無比的滿足。
二、精神鼓勵法有一回,聽到一位寶媽分享過喂孩子吃藥的經驗。
她有一個5歲的女兒,喜歡各種的毛絨玩具和洋娃娃,小孩臥室裡都擺滿了布偶玩具。
每當要吃藥時,母親會引導鼓勵孩子,將布娃娃們放在一起和孩子一起吃藥,當然洋娃娃吃藥是假,孩子吃藥是真,但是和毛絨玩具一起分享“苦味藥物”,寶寶就會更加容易接受。
三、總結如今寶寶的用藥,一般都做了口味上的處理,比如阿奇黴素粉做成草莓味,咳嗽藥水做成橘子味,已經和我們以前小時候的藥物相比,做了很大的改進。
所以如果寶媽寶爸們對於孩子仍然不願意吃藥的情況,可以嘗試使用一下以上2個方法喔。希望寶寶們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圖片來自於網路
-
5 # 光芒四濺的暱稱
生病需要服藥,但喂孩子吃藥是個大難題。每次喂藥時孩子總哭得很兇,不願意服藥,爸爸媽咪只好強硬灌藥。結果灌進去的藥要麼被孩子吐出來,要麼嗆得厲害,有時還嗆得小臉都變色了,險情重重。
強行灌藥容易嗆咳,還新增恐懼感
假如父母強行灌藥,孩子因為懼怕往往大聲哭鬧,此時其呼吸道是敞開的,灌入口腔的藥物和水會導致小兒嗆咳或順著氣管進入肺內,從而導致吸入性肺炎,嚴重的會發生氣道阻塞導致窒息死亡。孩子對服藥本身就有一種恐懼感,強行灌藥更加劇了這種恐懼心理。
假如家長在喂藥之前不說明喝藥的重要性,孩子身體在受疾病煎熬的同時,心裡覺得得不到家長的關心與愛護,還要被強迫吃藥,會把吃藥看成是一件十分可怕的工作,形成惡性迴圈,以後都不願意服藥了。
因而,家長要掌握正確的喂藥辦法。能夠鼓勵孩子自個吃藥並給予表揚,一旦孩子覺得自個吃藥是很勇敢的事,今後就不懼怕吃藥了。不過,這樣的認識有賴於從小潛移默化的訓練。比如孩子小時,不願意吃藥,家長不忍心強迫,想著孩子不吃就算了,生病能夠打針,結果強化了孩子不吃藥的想法。也有家長則把吃藥當成懲罰手段,孩子不聽話就嚇唬說要吃藥,還強調是苦藥,孩子當然更不願意吃藥了。所以,日常生活中不要說“再不聽話,就讓醫生給你打針吃藥”等懲罰性的話,避免給孩子造成打針吃藥的心理壓力。
幾個妙方讓孩子吃藥更順當嬰幼兒有靈敏的嗅覺和味覺,很簡單把又苦又難聞的藥物從其他食物中辨認出來。遇到特別不合作的小孩或是藥味過苦的時候,建議家長採取以下幾個辦法:
1、採用“果醬夾心”的辦法,小勺裡放點果醬,把碾碎的藥倒在上面,再加一層果醬給他吃。或者把藥放到孩子喜歡吃的東西里,比如麵包等,誘導他自個吃。
2、用糖水或果汁,如葡萄汁、蘋果汁(不可用葡萄柚,常有藥物相互作用,影響藥物療效)和著藥粉一起餵食,或配上果凍、布丁來粉飾藥味。
3、服中藥湯劑時,應先涼一下再服。研究表明,藥湯溫度在37℃時,味感最苦,高於或低於37℃,苦味都會減弱。喝時取舌頭般大小的一塊果丹皮,貼在孩子舌頭上,然後讓他喝湯藥,喝完藥再喝點白開水,最後把果丹皮吃了。
4、準備兩個小碗,一個裝果汁或飲料,另一個裝藥。先給孩子喝飲料,趁其不注意時換成藥水快速喂下,再給一匙飲料。
5、服膠囊藥時,讓孩子先含一口水,再將膠囊藥放入口中,低頭吞藥。由於膠囊藥比水輕,所以可輕易進到咽喉裡。
對2-4歲的孩子,可把藥粉灑在孩子喜歡吃的東西上,讓孩子自個吃。最好“準備階段”不要讓孩子看見,想辦法分散他的注意力,避免他預感到要吃“苦藥”了而懼怕。能夠先給他一點甜水喝,然後將盛好藥的小勺喂進口裡。喂藥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1)勺裡的藥水不能順著舌頭往裡灌,這樣一來簡單嗆著,二來藥倒在舌面上,孩子很快嚐到苦味,會一下子把藥吐出來。能夠先把勺從孩子嘴角放入口中,待其將藥嚥下時再把勺從嘴巴里撤出。
(2)喂藥前不要喝太多水,有的小兒簡單嘔吐,降低藥效。喂藥後可給少許酸味果汁,並輕拍小孩子的背部,讓藥順利進入胃部。
6、趣味吸引法。毛絨玩具被孩子賦予了鮮活的生命力,它們可能成為孩子非常密切的好朋友,孩子生病不肯吃藥的時候,我們不妨借用一下:“不吃藥孩子的頭好疼,肚子好不舒服啊!哎呀,你的小熊好像也生病了,是不是也很難受呢。要不我們和它一起吃藥,你一勺,它一勺,一起讓身體早點好起來。”
7、喂藥前先和孩子一起做遊戲,在遊戲的過程中邊玩邊喂,有時候孩子專注於遊戲,關於藥物的苦味也許就忽略不計了。
8、孩子每次吃完藥後都應該表揚,並適當給些獎賞。
9、平時家長能夠陪孩子看一些關於生病方面的書籍,或者給孩子買一些聽診器一類的玩具,讓孩子瞭解生病都是要吃藥的,吃藥一點都不可怕,吃完藥病就能好得快點。有過幾次成功的經歷,孩子就漸漸不懼怕吃藥了。
三歲之後就可以教寶寶開始識字啦,我閨女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認字的,用了 很多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你百度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挺不錯的,我閨女用了1年多了,特別喜歡,現在還經常給我講故事,棒棒噠。
回覆列表
如何讓生病的孩子喝藥?
孩子生病時,會變得脆弱,嬌氣。那麼,作為家長這時候最難熬,想讓孩子能聽您的,順利喝藥的話,我是這樣做的。
方法一,在他生病發作期間,比如咳嗽咳得難受時,你要跟他宣講,咳嗽是不是很不舒服?讓他記住這種感受,然後,問他想不想快點好。讓他自己權衡生病的苦和喝藥的苦孰輕孰重,他自然能選擇正確的。這期間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告訴他藥寶寶如何戰勝病毒寶寶。讓他從心底知道喝藥是為了他的病情快點好,從而接受喝藥。
方法二,在他心底接受喝藥能治病這個理論後,要他行動上快速接受並去做的話,還需要一個催化劑。就跟他講條件,許諾或給他他平時很想得到但又很難得到的東西。比如玩具,或者看最喜歡的動畫片等。這樣,藥就在不知不覺中喝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