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香港若曦媽媽生活vlog

    隨著寶寶的長大,只靠母乳或者奶粉哺育是不夠的,媽媽要給寶寶增加一些輔食,如米糊、蛋黃、果汁…..增加寶寶營養飲食的多樣性。可是隨著寶寶接觸的食物種類越多,就有可能出現食物過敏的反應。一般來說,食物過敏會出現面板、消化道、呼吸道及心血管系統等不適的症狀,而且任何食物都有可能成為過敏原。

    簡單的說,引起寶寶食物過敏主要有三大原因:生後過早進食配方粉;家中太乾淨,頻繁使用消毒劑;濫用抗生素。家長們可以注意了,因為嬰幼兒的免疫系統很脆弱,食物過敏的發病率明顯高於成年人,6歲以下的寶寶,大約有1%-3%會對食物過敏。那出現食物過敏應該如何護理嬰兒?接下來給大家支個招吧。

    堅持母乳餵養,避免過早新增輔食

    根據母嬰專家們的意見,純母乳餵養是預防嬰兒食物過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寶寶出生後的4個月內,儘量採用純母乳餵養,接著再適量新增輔食。如果是有過敏家族史的嬰兒,最後能堅持母乳餵養到10—12個月,可以降低寶寶過敏的可能。另外在哺乳期間,媽媽要避免吃容易引起寶寶過敏的食物,這也是護理嬰兒的有效措施。

    注意選擇輔食品種和新增順序

    家長們給寶寶新增輔食的時候不應該過早加入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蛋清、花生、海鮮等,最好在一歲以後才考慮嘗試。首先應該給嬰兒新增一些易於消化又不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米粉可作為輔食的首選食物,接下來可以選擇穀物、蔬菜、肉、魚、蛋類。

    引入輔食時,應從單一少量開始

    因為嬰兒期是食物過敏的高發階段,給寶寶設定營養選單的時候,應該以單一食物、少量為主,然後再慢慢新增。這樣可以更清楚知道寶寶腸胃的耐受性和接受能力,及時發現與新引入食物有關的症狀,也能發現寶寶對什麼食物有過敏反應。

    找到過敏原也不要盲目迴避

    對於那些已經診斷為易過敏的寶寶,家長在新增輔食時也不要歸於盲目的迴避,只需要迴避明確的食物過敏源既可以了。要知道,盲目的迴避會引起寶寶營養不均衡,甚至導致寶寶出現挑食偏食等行為。

    寶寶如果出現食物過敏的情況,家長要注意護理嬰兒。除了要及時回想並記錄下寶寶吃過的食物,並避免再食用該食物。如果寶寶情況嚴重,要及時送到醫院治療,並與醫生說明情況。

    寶寶的飲食既要全面均衡,還要避免過敏,這的確不容易,家長們唯有對寶寶多一些耐心和關心了。

  • 2 # Emera屈治

    寶寶補鈣策略:含鈣的食物有哪些?

    1、牛奶 。

    健康提示:夏季牛奶飲用也要需有選擇

    2、海帶和蝦皮 。

    海帶和蝦皮是高鈣海產品,每天吃上25克,就可以補鈣300毫克呢。並且它們還能夠降低血脂,預防動脈硬化。海帶與肉類同煮或是煮熟後涼拌,都是不錯的美食。蝦皮中含鈣量更高,25克蝦皮就含有500毫克的鈣,所以,用蝦皮做湯或做餡都是日常補鈣的不錯選擇。

    友情提醒:對海製品過敏的人要小心食用喲。

    3、豆製品 。

    大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鈣量也很高。500克豆漿含鈣120毫克,150克豆腐含鈣就高達500毫克,其他豆製品也是補鈣的良品。

    友情提醒:豆漿需要反覆煮開7次,才能夠食用。而豆腐則不可與某些蔬菜同吃,比如菠菜。菠菜中含有草酸,它可以和鈣相結合生成草酸鈣結合物,從而妨礙人體對鈣的吸收,所以豆腐以及其他豆製品均不宜與菠菜一起烹製。但,豆製品若與肉類同烹,則會味道可口,營養豐富。

    4、動物骨頭 。

    動物骨頭裡80%以上都是鈣,但是不溶於水,難以吸收,因此在製作成食物時可以事先敲碎它,加醋後用文火慢煮。吃時去掉浮油,放些青菜即可做成一道美味鮮湯。

    友情提醒:魚骨也能補鈣,但要注意選擇合適的做法。幹炸魚、燜酥魚都能使魚骨酥軟,更方便鈣質吸收,而且可以直接食用。

    5、蔬菜 。

    蔬菜中也有許多高鈣的品種。雪裡蕻100克含鈣230毫克;小白菜、油菜、茴香、芫荽、芹菜等每100克鈣含量也在150毫克左右。

    友情提醒:這些綠葉蔬菜每天吃上250克就可補鈣400毫克。

    6、補鈣藥物 。

    如今市場上的補鈣藥物適合於依靠食物攝入不能滿足鈣需求的兒童、青少年、孕/哺乳期婦女、老人,甚至於工作緊張、壓力大、生活沒有規律的白領女性。它的優點是操作簡單,並且容易控制補充量。

    友情提醒:在服用時需要嚴格遵守醫囑,以免服用過量,反而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一些複合維生素和鈣質補充劑,因維生素本身可以和鈣質產生協同作用,相對於單純補鈣來說,服用後益處更大。

    7、補鈣還是以食補為佳 。

    給寶寶補鈣非常重要,這是很多父母都關心的話題。市場上有許多品種的鈣劑,雖然有些廣告中稱其吸收率很高,但實際效果與期望值有一定差距。一些醫生主張——補鈣還是以食補為佳。

  • 3 # 小衛愛遊玩

    一般來說寶寶從4到6個月,可以新增輔食,大多數是從6個月的樣子新增輔食餵母乳已經無法滿足寶寶需要的營養了,輔食分別由一種逐漸到多種,少量逐漸到多量,再由流質~半流質~少渣~軟體~固體的順序。循序漸進,千萬不要強迫新增。6個月寶寶第一種糊狀食物建議用含鐵米糊,因為足月嬰兒應該從4個月開始補鐵,同時還要增加維生素C,預防缺鐵性貧血,給寶寶更好的智力發育。7-9月建議:蛋黃、動物血、肝泥、魚泥、肉末。10-12月建議:碎肉、魚蝦、全蛋。一週歲後就可以吃一些大人吃的食物了,促進食慾!6-12個月的寶寶,正是咀嚼和吞嚥的關鍵期,如果沒有好好練習的話,就會在一週歲時拒絕嘗試食物。輔食能提供給寶寶各種營養,包括;熱量、鐵質和維生素,甚至是各種微量元素等。都是寶寶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而且腸胃澱粉酶和各種消化酵素已經開始分泌,就表示消化和吸收功能正在逐漸成熟,這個時期開始吃輔食,還能很好的增加腸胃功能,這時寶寶營養足夠,才能更加茁壯成長。

  • 4 # 羊奶穎姐

    優質蛋白可以從多種動物中獲得,不一定非魚蝦不可,過敏也不一定終生,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也能改善或根治過敏,你現在要做的就是給予寶寶足夠的營養和身體鍛鍊,再大一點可以諮詢一下中醫藥物

  • 5 # 營養百事通

    嬰幼兒的輔食新增過程中,有很多雷,最不願踩得一定是過敏。

    按時間點新增輔食

    不一定所有的輔食新增都是一帆風順的,一旦不順利是不是可以等晚點再說呢?答案是不要,一定要積極新增。

    原因最先是營養需求,奶並不能完全滿足發育,6個月一定要新增輔食是因為孩子自身儲存的鐵該用完了,必需食物獲取,常用的是鐵強化米粉、肝泥、肉泥等。

    其次,輔食是孩子的食物初體驗,很多的飲食不良都可以追蹤到輔食新增;還有咀嚼和吞嚥是一種運動,可以促進孩子面部和大腦發育的。

    為了應對過敏,輔食該怎麼新增

    輔食新增有一條叫做沒吃過的食物,一定要單獨嘗試一下,要點有兩個,一個是單獨,另一個是少量,為的就是試驗過敏與否。

    導致過敏的是蛋白質,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新增的時候就要小心,魚蝦和蛋類發生過敏是比較常見的了。

    食物過敏怎麼辦

    如果出現過敏,別反覆刺激它,別讓孩子再接觸這種食物,大約半年之後再嘗試,如果可能的話,把嘗試工作放在孩子再大一些,太小的孩子因過敏出現溼疹,影響他睡覺是耽誤發育的。

    一旦出現過敏,食物搭配要費心,要找好替代食物,避免出現營養不良。

    比如魚蝦和雞蛋主要是提供優質蛋白,那嘗試一下畜肉和禽肉代替它們,如果肉類吃的比較少,那奶製品不妨再稍微多一些;還有就是魚類裡的n-3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從亞麻籽油或者核桃油裡面獲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啤酒澆花應該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