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傳哥37677215
-
2 # Mia唐小米
個人認為,“苦”是要分類的,因為人生來就是要吃“苦”的,有些苦早吃比晚吃要好,比如學習的苦,而有些苦甚至是可以磨鍊人心的,讓孩子心理強大,不容易被困難打敗。
在吃苦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孩子的逆商,以後孩子遇到困難只會想辦法去解決,而不是逃避,這樣才有可能活得更好,當然,家長的任務是很艱鉅的,畢竟我們已經固化了思維,想要培養孩子,必須先改變自己,這是需要時間和意志力的,家長都是孩子的榜樣,言傳身教很重要。
而有些苦是沒有必要讓孩子吃的,比如不是該年齡段應該操心的事,卻讓孩子早早去操心。一個家庭不富裕,孩子總能聽到大人們說沒錢,這樣他長大後會自卑,或是為了得到錢做很多不好的事情,這種沒錢的苦,家長自己承擔就好,不用讓孩子去承受,甚至可以藉機培養孩子的財商,化不利為有利,以後孩子長大沒錢的時候,也會正確面對。
總之,家長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每個家長都要不斷學習,不斷改變教學方式,這樣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
3 # 影子
這是商家提出來的,現在改成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別的孩子上培訓班,買各種學習輔助裝置,吃要好喝要好穿要好。。。。
這事是八十年代的口號“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試想一下這句話是不是這個理?你家再苦也得讓孩子有口飯吃吧?所以國家再窮也得發展教育、培養人才,那時每個學生都要收“建校費”,每個地方都有“希望工程”辦公室。這就是彼一時、此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