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婆娑小仙

    參軍戲是中國古代戲曲形式。由優伶演變而成。五胡十六國後趙石勒時,一個參軍官員貪汙,就令優人穿上官服,扮作參軍,讓別的優伶從旁戲弄,參軍戲由此得名。內容以滑稽調笑為主。一般是兩個角色,被戲弄者名參軍,戲弄者叫蒼鶻(hú)。

    這種參軍戲是種對口相聲。表演者穿軍綠色衣服,與現在對口相聲相似,一個為逗哏,名為“參軍”,扮演靈活機敏的角色;另一個為捧哏,名為“蒼鶻”,飾演愚笨遲鈍的角色。倆人以生活為基點,語言詼諧幽默,行為滑稽搞笑, 有時也兼具諷刺戲謔。必要時,伴有歌舞吟唱。

    至晚唐,參軍戲發展為多人演出,戲劇情節也比較複雜,除男角色外,還有女角色出場。參軍戲對宋金雜劇的形成有著直接影響。

    關於相聲的起源,也有一個說法是源自於口技藝術。

    康熙年間的李聲振在《口技》中記載道:“口技俗名‘象聲’。以青綾圍,隱身其中,以口做多人嘈雜,或象百物聲,無不逼真,亦一絕也。”

    《燕京歲時記》補充道:“像聲,即口技,能學百鳥音,並能作南腔北調,嬉笑怒罵,以一人而兼之,聽之歷歷也。”從這兩部書中所載我們可以看出:清人將口技藝術稱為“象聲”。

    此時的“象聲”是一種娛樂性的聲音模仿,並沒有語言、肢體表演形式。

    民國之後,相聲這門表演藝術逐漸成熟,也逐漸發展成為以說學逗唱為主的表演。

    相聲曲藝裡的“包袱”,意思說,兩人一逗一捧,經過層層組織、鋪墊,抓住觀眾的興奮點,最終抖出笑料,達到讓觀眾開懷大笑的效果。

    在曲藝界裡,有“時衣古畫當令的笑”的說法。也就是說,抖包袱,既要抖響,又要抖出水平。

    笑料雖然源自生活,但是經過藝術加工,最重要達到拿捏適度、雅俗共賞的效果。

    太刻板,達不到觀眾的笑點;太過,則顯得諷刺戲謔成分太濃。隨著相聲藝人的不斷崛起,相聲的表演形式不斷豐富擴充套件。

    人們在融合了口技、戲曲等多種藝術的基礎上,將相聲發展成了一種遍及全國、雅俗共賞的藝術形式。

    在這期間,湧現出了很多著名相聲藝人和相聲流派,例如清末民初相聲“八德”:裕德龍、馬德祿、李德錫、焦德海、劉德志、張德泉、周德山、李德祥,以及相聲界泰斗馬三立等。

  • 2 # 終不見鯨鹿

    初來咋到,不請自來,大家笑看。

    最近幾年,相聲在郭德綱、于謙德雲社的演繹下,已經回暖,閱歷越多的人瞭解相聲,聽相聲,去看專場相聲,德雲社弟子岳雲鵬,郭麒麟,張九齡,孫越等也越來越出名,尤其是岳雲鵬,春晚也上過,各種綜藝節目,電影都有了。相聲給我們時下緊張,快速的生活帶來了歡樂,那麼相聲起源到底是什麼?

    相聲:一種民間表演藝術,以說學逗唱為主。當代相聲有三大發源地:北京天橋、天津勸業場和南京夫子廟。表演形勢分為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

    題主說到唐朝的參軍戲和春秋的滑稽戲。我們也來了解下

    參軍戲:五胡十六國那會,若是有參軍貪汙,那會就會讓伶人扮演貪汙的參軍,別的伶人才旁邊戲弄扮演參軍的,這就是參軍戲的由來,到了唐朝後期,參軍戲發展為多人演出,男女都有,已經帶有藝術色彩。

    滑稽戲:有一個故事,春秋時期,楚國宰相孫叔敖死了,雖然官至宰相,但還是窮的沒錢下葬,他的兒子就找到當時的表演者孟,孟也是可表演大師,他穿著孫叔敖的衣服,到楚王面前模仿,說楚王不關心死者家屬,不出安葬費。這就是滑稽戲還只是模仿生活,沒有高於生活的藝術表現。

    現在的相聲,與參軍戲有很多相像的地方,捧哏、逗哏,扮參軍的伶人、戲弄參軍的伶人;後期的多人參軍戲,現在的群口相聲。吳曉鈴在他的《略談相聲的創作問題》中就提到,相聲由古代“參軍戲”發展演變而來。

  • 3 # 小妹歷史

    相聲,又名像聲、象聲。據史料記載,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單口相聲”,當時人們稱之為“滑稽戲”。後來,經過不斷融合發展,相聲才最終演變成了今天的樣子——講究說學逗唱的滑稽性舞臺表演形式。

    關於相聲的起源,有人認為源自於口技藝術。康熙年間的李聲振在《口技》中記載道:“口技俗名‘象聲’。以青綾圍,隱身其中,以口做多人嘈雜,或象百物聲,無不逼真,亦一絕也。”《燕京歲時記》補充道:“像聲,即口技,能學百鳥音,並能作南腔北調,嬉笑怒罵,以一人而兼之,聽之歷歷也。”從這兩部書中所載我們可以看出:清人將口技藝術稱為“象聲”。

    此時的“象聲”是一種娛樂性的聲音模仿,並沒有語言、肢體表演形式。還有觀點認為,相聲是由唐朝的“雙人相聲”即“參軍戲”發展而來。據《樂府雜錄》記載:“開元中,有李仙鶴善此戲,明皇特授韶州同正參軍,以食其祿。是以陸鴻漸撰詞‘韶州參軍’,蓋由此也。”這種參軍戲是種對口相聲。表演者穿軍綠色衣服,與現在對口相聲相似,一個為逗哏,名為“參軍”,扮演靈活機敏的角色;另一個為捧哏,名為“蒼鶻”,飾演愚笨遲鈍的角色。倆人以生活為基點,語言詼諧幽默,行為滑稽搞笑, 有時也兼具諷刺戲謔。必要時,伴有歌舞吟唱。

    相聲曲藝裡,有一個名為“包袱”的術語。意思說,兩人一逗一捧,經過層層組織、鋪墊,抓住觀眾的興奮點,最終抖出笑料,達到讓觀眾開懷大笑的效果。在曲藝界裡,有“時衣古畫當令的笑”的說法。也就是說,抖包袱,既要抖響,又要抖出水平。

    笑料雖然源自生活,但是經過藝術加工,最重要達到拿捏適度、雅俗共賞的效果。太刻板,達不到觀眾的笑點;太過,則顯得諷刺戲謔成分太濃。隨著相聲藝人的不斷崛起,相聲的表演形式不斷豐富擴充套件。人們在融合了口技、戲曲等多種藝術的基礎上,將相聲發展成了一種遍及全國、雅俗共賞的藝術形式。在這期間,湧現出了很多著名相聲藝人和相聲流派,例如清末民初相聲“八德”:裕德龍、馬德祿、李德錫、焦德海、劉德志、張德泉、周德山、李德祥,以及相聲界泰斗馬三立等。

  • 4 # 90回憶1999

    相聲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相聲無疑是一種語言藝術。

      相聲給人帶來的歡樂,是其他藝術形式都無可比擬的。在我們身邊,幾乎沒有誰不喜愛這門藝術。

      當我們被相聲的逗趣而捧腹大笑,為相聲的詼諧而忍俊不禁時,是否想到,這門“笑”的藝術是怎樣產生的嗎?

      相聲藝術在中國可謂歷史悠久,但它有據可查的資料實在廖廖無幾。然而,苦心鑽研的學者們,在對相聲追根溯源中,開始對相聲的形成逐步加深了認識。

      有一種觀點認為,現在的相聲是由唐代的“參軍戲”演變而來。“參軍戲”由兩個人來表演,一名叫“參軍”性格痴愚;一名叫“蒼鶻”反應機敏。兩人表演起來一捧一逗,一莊一諧很有些樂趣。

      有人說,康熙年間的“象聲”即是現在相聲的雛形。那時的“象聲”,其實就是“口技”。表演時一個人或幾個人,用口摹仿動物鳴叫或世間百態,用其逼真、誇張的聲音逗人取樂。也有人說,早期相聲其實是指相貌之“相”,聲音之“聲”。顧名思義,是相貌與聲音結合為一體,以聲與情去宣洩,以形態表演與語言抒發去鞭撻人世間的醜惡,以幽默與詼諧令人賞心悅目。

      關於相聲的起源還有多種看法,但都是一些主觀分析,很難成為定論。至於將來能否統一看法還不好說

  • 5 # 聰明的小史冊

    相聲之所以採取最簡易也是最高妙的對話聊天方式,其實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整合與沉積演變的過程。

    文學史家們早就指出唐代由“參軍”“蒼鶻”扮演,“鹹淡見義”“一主一從”的“參軍戲”,就是“古代的相聲”。

    但“參軍戲”並沒有直接向現代相聲形式發展,而是從宋代“滑稽戲”開始,便向戲劇靠攏了。

    直至清末民初,相聲才在吸納諸多民間說唱技藝的根基上從戲曲中脫穎而出,從行當角色變為藝人本我,從情節的噱頭變成敘述或評點的包袱,極大地提升了我們民族的喜劇意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豬鹿蝶是怎麼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