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晨陽180167924
-
2 # 妖妖靈MXZ
劇情暫不說 對於我這種聽了無數遍QUEEN卻根本沒機會看現場甚至都無法進影院的人來說最後二十分鐘真的是流著淚看完的 尤其是看著歌詞有一種儘管聽了無數遍但現在可能才聽懂的感覺 花一張影票錢看場QUEEN演唱會也值了 大眼仔演的還是很不錯的
-
3 # 一根梁
尤其獨特和魅力的地方,愛的人深陷不已,不愛的人不知所云。但是一定要說法,就看評委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這些感悟和理解來自於自身在電影方面的造詣。放句話說 換一批評委結果可能就不一樣了。
-
4 # 劇扯兩言
聽過“皇后”(Queen)樂隊歌曲的人看完《波西米亞狂想曲》會流淚,不知道弗雷迪是何許人也的觀眾也會不禁跟著“we will rock you”的音樂搖滾起來。因為這部傳記片足夠好看。
《波西米亞狂想曲》看名字就自帶文藝混搭瘋狂的氣質。它(Bohemian Rhapsody)取自於皇后樂隊的同名成名曲,是奠定這個傳奇樂隊獨特風格的代表作,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以波西米亞狂想曲就是皇后樂隊的傳記“封面”。
開啟這盒專輯,我們可以一同回顧世界十大搖滾樂隊之一的皇后樂隊其人其事。
皇后1971年產自英國,成員由主唱弗雷迪、吉他手布萊恩、鼓手羅傑、和貝斯手約翰組成。而影片《波西米亞狂想曲》以主唱弗雷迪為主人公講述了這個傳奇樂隊的傳奇故事。無論是演唱會的激情還是成員的造型,影片竭力進行了神還原。
傳記片容易犯得毛病是給過去加濾鏡,美化人物。而此片至少沒有把弗雷迪加美顏。他不夠完美的牙齒,在演員拉米口中已一副牙套還原。
成名前的自卑與成名後的自負組成了傳記真實的骨架。天才都是敏感的瘋子。弗雷迪嗜酒成癮、弗雷迪終身都在尋找認同的靈魂伴侶。 性、醜聞這些外界報道的事沒有在影片中隱瞞,而傳記的目的是帶領觀眾走近背後的隱情。當舞臺燈熄滅,才能看到一個人靈魂的影子。
影片最燃情的地方是結尾的二十分鐘。在弗雷迪沉在酒精裡過久與其他成員分崩離析已經數年後,他再次奮力唱燃了整場,帶領所有人跺腳拍手,“we will we will rock you” 那個為音樂表演而生的靈魂又活了!
搖滾不死!《波西米亞狂想曲》在向世人說明,儘管偏離過航線,只要還有可能,有生之年定要為熱愛瘋魔。
-
5 # 嘟嘟侃劇
說起皇后樂隊,大家一定不會陌生,《We Will Rock You》和《We Are The Champions》都是長盛不衰的經典之作。有人說聽皇后的歌一定要聽現場版,只有在現場你才能感受那種獨有的音樂魅力。
《波希米亞狂想曲》這部電影由布萊恩·辛格執導,影片主要講述了皇后樂隊成立,創作的臺前幕後。同時因為這部電影是講述一個樂隊,所以它的基調註定不會沉悶。再加上一大批粉絲對主唱Freddie的懷念,種種因素雜糅在一起,讓這部電影獲得了奧斯卡提名,甚至成為了衝奧熱門。
皇后樂隊成立於1971年的英國倫敦,主唱佛萊迪·摩克瑞,貝斯手約翰·迪肯,吉他手布賴恩·梅和鼓手羅傑·泰勒。其中萊迪·摩克瑞是樂隊的靈魂人物,也是電影的主角,因為他的存在,皇后樂隊經久不衰。但經典總是短暫的、遺憾的,1991年11月23日,一代英豪徹底隕落,從此樂壇再無皇后。
雖然故人已逝,但電影中“佛萊迪·摩克瑞”依舊飽滿激情,,彷彿在什麼時候都能感染大家。其實最令人感動的一點是,當弗萊迪得知自己患上艾滋後,他沒有博取別人的同情,也沒有藉此去教育大眾,他做的還是堅守自己的崗位,一如既往的寫歌,創作,直至生命終止的那一刻。其實在小編看來,這才是真真正正的公眾人物,不虛與委蛇,不一味迎合觀眾,只是真真切切的做自己,做自己的音樂。
佛萊迪·摩克瑞的人生只有短短的45年,但他的作品確實長久不衰。在那個包容一切叛逆的音樂時代,我們慶幸曾見證彼此。
-
6 # 一笑風雲過
作為皇后樂隊的樂迷來答一發.
坦白的講我很失望,皇后樂隊是搖滾樂歷史上最為偉大的樂隊之一,但是《波西米亞狂想曲》基本上淪為了“牙叔”的個人傳記,並且為了突出牙叔,在結尾製造高潮,不惜破壞掉了真實的時間線,1985年LIVE AID 演唱會舉行前,皇后樂隊剛剛完成了The Works Tour系列演唱會,時間從1984年8月24日至1985年5月15日,共計48場,這一系列演唱會也備受好評,當時皇后樂隊還處於自己的巔峰時期,而影片中所反映出來的樂隊停演、內部分裂等問題,其實是發生在1986年的Magic Tour之後,而隨著牙叔在1991年去世,皇后樂隊也再也未能重現往日的輝煌。
1983年,皇后樂隊確實經歷了一年的停演,但是主要是為了修整,因為從1975年歌劇院之夜一曲成名,轟動世界之後,皇后樂隊一直保持著高強度的演出和創作,每年推出一張專輯,並且持續進行巡演,1980年到1981年用時一年半完成了80場,1982年7個月69場,這樣高強度的巡迴演出很顯然是對體力和精力的嚴重消耗,也確實需要較長時間的修整,並且皇后樂隊當時也根本沒有過氣,而是依然處於搖滾樂隊的巔峰,LIVE AID演出是一件錦上添花的事情,而不是雪中送炭,基本上熟悉皇后樂隊的的歷史,就無法接受影片中改編的邏輯,強行製造矛盾本身,是對皇后樂隊形象的嚴重破壞,起碼在當時,皇后還是一隻非常團結的樂隊,不然也無法在1986年完成魔法之旅的26場演出。
從電影的角度,對LIVE AID 的還原無疑是極為成功的,所以拿到幾個音樂獎項實至名歸,拉米馬雷克的表演也極具神韻,但是拿最佳男主角我個人持保留意見,因為《副總統》並未獲得提名,從各大影評人獎項來看,克里斯蒂安貝爾飾演的切尼無疑更具有說服力,只是從某種角度來講不夠“正確”,所以金球獎和奧斯卡都沒去捅這個馬蜂窩。而我對電影最大的失望,其實來自於對牙叔去世這一環節的潦草處理,1991年皇后發行了錄音室專輯《Innuendo》,這張專輯裡面布萊恩梅為牙叔創作了其最後的絕唱曲目《The Show Must Go On》,從歌曲的名字上我們應該就能看出來,這首歌才是牙叔當之無愧的主題曲,很顯然當時牙叔對於自己的病情已經有了清楚的認識,但是作為這個世界上曾經存在過的,最偉大的搖滾歌手之一,牙叔從未放棄,在生命即將消失之前,依然發出了演出永不落幕的吶喊,在牙叔突然離世之後,我們再來聽這首歌,無疑會有更多感動,而基本上這首歌也是判斷一個樂迷對皇后樂隊的瞭解到底有多少的測試標準之一。而失去了牙叔的皇后樂隊也並未解散,一直站在舞臺上將演出進行到底,2016年攜手亞當蘭斯波特來到中國,今年還將啟動加拿大巡演,布萊恩梅和羅傑泰勒這兩位年逾七十的搖滾老炮,依然戰鬥在舞臺上.
在影片最後的字幕部分,出現了兩首歌曲,分別是《dont stop me now》和《The Show Must Go On》,但是由於沒有對背景進行描寫,導致這兩首名曲的震撼力大大減弱,我個人對於電影本身最大的期待,就在於由於《The Show Must Go On》只有錄音室版本,牙叔從來沒有在現場演唱過,我非常希望拉米馬雷克能夠對這一名曲進行復現,向皇后樂隊和牙叔致敬,如果這一場面能夠被製作出來,無疑更為震撼人心,而用這一經典,而不是一個簡單的揮手告別結束電影,無疑更符合皇后樂隊演出永不落幕的精神。
對於一個歌手來說,重要的從來不是他拿過多少獎項,而是在他離開之後,我們依然永遠在歌聲中懷念他,並且從中獲得力量,牙叔不僅在活著的時候成為巨星,死亡讓他更加偉大,二對於一隻樂隊來說,演出永不落幕,便是最永久的傳奇.
回覆列表
還沒看過,不過奧斯卡提名影片應該有其可看之處。肯定有人質疑,畢竟每個人的觀點都有差別,一部影片而已,再好看也是虛幻,好看過之後,還是要回歸現實,好好生活,努力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