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識的邊界

    上午在網上無意中看見一張圖片,大概內容是,一個小男孩眼淚汪汪地跟爸爸說:“爸爸,我有個願望,我希望有天當我疲憊回家時,你會突然告訴我,其實我們家有1億財產,之前裝窮都是在鍛鍊我!”可小男孩的爸爸卻說:“我還在等你爺爺的電話呢!”

    很多父母看完以後都會呵呵一笑,卻不知道這就是窮養的孩子,充滿了對窮的恐懼,對富的期待。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都信奉一種理念: “窮養是一種磨練”,“窮養”下的孩子,真達到家長的初衷了嗎?但大多數情況下孩子並沒有透過父母所謂的“窮養”,成長變得很富有。相反,很多人被窮養的孩子正在體驗著那份即便看似很“富有”的生活,可心裡還是很不踏實的感覺,比如對富有生活的嚮往。

    “窮養”很多時候就像教育的“騙局”很多父母想以窮來調動孩子的鬥志,但是隻有經歷過貧窮的人才知道,“窮”字背後是一個人對生活不能掌控的無奈。比如孩子幼小時慾望得不到滿足,就這種,小時候那份未被滿足的渴望,孩子一輩子都在爭取,這樣孩子經歷的就不是自己的人生,而是被慾望驅使的心理滿足感。在這種騙局中,“窮養”給孩子帶來了很多負面作用。與磨練意志相比,“窮養”更多地在影響一個人的人格,窮養的孩子大都有這麼幾種情況:容易自卑包包媽經常對寶寶說:“咱家窮,不能買,想買就買還過不過日子了!”包包看見別的小朋友有各種玩具、還能吃各種零食,很羨慕,可每當他跟媽媽要時,包包媽總是以“窮”拒絕滿足他。包包媽認為,“窮養”孩子就是讓孩子知道生活不易,不能想幹嘛就幹嘛。因此在包包的心裡,自己很窮,別的小朋友很富有,這種“窮”的狀態讓他畏懼人際關係,總怕被人笑話。

    安全感不足“窮”會讓一個人處於恐慌中,一旦自己不能完全控制一樣東西,就會患得患失。比如“窮怕了”,經歷過貧窮的人常會這麼說。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的趙德漢是個鉅貪,卻過著極其清貧的生活,貪汙的鉅款悉數儲存著。面對罪證,他說自己家祖祖輩輩是農民,自己窮怕了。錢可以不花,但在手裡才能讓他覺得踏實,。然犯罪是任何理由都開脫不了的,但“窮”的體驗,真的會吞噬一個人的安全感。養成諸如撒謊、偷等不好的習慣比如有的人家境明明不錯,但爸媽控制他的消費,每當看到同學們有好玩的東西,自己也想要時,他就會想法設法騙媽媽錢,有時候直接從爸媽口袋裡偷。其實不能說這些不好的習慣是窮養的錯,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的確是受到了影響。過度嚮往物質滿足孩子在“窮養”的模式下所獲得的精神富有,其實是以壓抑各種物質慾望為代價的,在長期得不到滿足中,孩子追求物質被滿足的慾望感會更加強烈,進而很容易產生過度嚮往物質的心理,比如文章開頭的一幕,就是很好的例子。

    其實,磨練孩子意志的不是窮養,而是父母的竭盡全力而又心口合一的支援孩子的成長。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小時候家境特別不好,媽媽為了讓他上學,連夜走很久去求人。回家時一身泥水,他說那一刻,他發誓要好好上學。這是因為他看到媽媽對他傾盡全力,他才想要出人頭地。擺脫“窮養”的魔咒,才能走向富足,窮不可怕,怕的是有窮病。枕邊語兒寄語:為了“窮養”而窮養,或許是教育的一場騙局,心理學家弗洛姆說,真正成熟的愛,要包含理解、關心、責任和尊重。缺少任何一項,都不是一份成熟的愛,一個心理匱乏的孩子是沒法為自己人生負責的。

  • 2 # 萌萌說早教

    說實話:肯定沒有!

    為了“窮養”而窮養,是教育的一場騙局,“精神窮養”就是不折不扣的騙局,很多人信奉“窮養兒子有出息”。

    很多父母想以窮來調動孩子的鬥志,但是隻有經歷過貧窮的人才知道,“窮”字背後是一個人對生活不能掌控的無奈。

    “挫折教育”一旦把握不好度,就成了一種忽視。

    讓孩子埋下委屈、無助、怨恨的種子,那份隨之而來的“創傷”,會陪伴著孩子長大,甚至就是一生。

    “窮養”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人格

    一、自卑

    寒酸的衣服或者“窮”的狀態會讓一個孩子畏懼人際關係,總怕被人笑話。

    二、安全感不足

    “窮”會讓一個孩子處於恐慌中,一旦自己不能完全控制一樣東西,TA就會患得患失。

    “窮怕了”,經歷過貧窮的人常會這麼說。

    三、意志力薄弱

    對於意志薄弱的孩子,因為從小到大窮怕了,父母給不了她們想要的物質,靠自己的能力去爭取也很辛苦,所以別人主動遞過來的時候覺得稀罕,受寵若驚。

    還有一些父母,從小到大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人物品,做錯點事就混合雙打,稍不順心就惡語相加,會讓孩子一直沒有安全感,別人給一點點關心就感恩戴德。

    擺脫“窮養”的魔咒,才能走向富足,窮不可怕,怕的是有窮病。

    其實,磨練意志的不是窮養,而是父母的竭盡全力而又心口合一。

    窮養孩子,會讓父母愛孩子的方式受到限制

    貧窮並不一定會讓父母減少對孩子的愛,但是父母在拒絕孩子合理要求的時候,如果沒有肯定他們對的部分,順便安撫一下他們的情緒,他們幼小的心靈會像一個沙漏,一次次落入自卑的沙子。

    我們不能說窮就是原罪,但是如果父母在貧窮中都很難充滿希望,沒有積極生活的態度,甚至一言不合就遷怒孩子,這難免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從小到大,我們接受的教育,總是在說苦難是一筆財富,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甚至搞精神勝利法:雖然我們窮,但是我們有愛,他們富,他們不一定快樂。

    真的嗎?不一定吧!

    如果為人父母,最好不要活在這些“理念”裡,孩子是活生生的人。

    最好的教育是看到TA,而不是所謂的“教育技巧”,因為一個心理匱乏的孩子是沒法為自己人生負責的。

    窮富的差距不僅僅是資源和眼界,還有教養

    如果家庭富裕條件好的話,即使家教不那麼好,年少時叛逆做過一些衝動的事,待到心性穩定下來,也依然隨時都可以開始新生活。家庭教養差而且貧窮,基本就決定這個人永無翻身之日,不僅年輕的時候差。

    如果日後不上進,也很難有翻身的機會。

    如果你說富人的小孩父母忙,沒時間管。窮人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也不見得就強。同樣的缺乏關愛,缺乏安全感,有了物質上的富足,至少也比精神物質雙輸要好一點。

    資源決定眼界,富人的小孩因為從小就接觸了更好的資源,就有了更大的視野,在同樣的天賦智力下,更容易發揮出自己的才能,獲得事業上的成功。

    如果非得說窮養能養出什麼優秀的品質,可能就只是,他們將更有可能擁有強大的在貧窮之中默默忍受的能力。

    吃苦理論,原本就是那些無能又懶惰還不懂教育小孩的家長髮明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書香,也醉人作文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