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54890382409

    丹頂鶴繁殖期為4~6月。一雌一雄制。3月末4月初,當丹頂鶴到達繁殖地後不久,即開始配對和佔領巢域,雌雄鳥彼此透過在巢域內的不斷鳴叫來宣佈對領域的佔有。求偶時也伴隨著鳴叫,而且常常是雌雄鳥彼此對鳴、跳躍和舞蹈。鳴叫時昂頭、仰脖,嘴尖直朝天空,三級飛羽蓬起,且隨叫聲抖動。聲音清脆洪亮,有似‘ko-ko-ko’聲。   營巢於開闊的大片蘆葦沼澤地上或水草地上,巢多置於有一定水深的蘆葦叢中或高的水草叢中。巢較簡陋,浮巢,主要由蘆葦、烏拉草、三稜草和蘆花構成,巢呈淺盤狀。大小為外徑104~170釐米,內徑40~76釐米,深4~5釐米,巢周水深5~25釐米,水面上部分巢高11~20釐米,巢間距最近的為300米。每窩產卵2枚,偶爾有產1枚的,卵為橢圓形,蒼灰色或灰白色、鈍端被有鏽褐色或紫灰色斑,愈往尖端斑愈稀和愈淡,卵的大小為104~115mm×660~720mm,重222~282克。卵產齊後即開始孵卵,由雌雄親鳥輪流坐巢孵化,孵化期30~33天。雛鳥早成性,出殼後即能蹣跚行走,4~5天后即能隨親鳥離巢游泳於淺水中。2齡性成熟,壽命可達50~60年。   丹頂鶴(學名:Grus japonensis)是鶴類中的一種,大型涉禽,體長120~160釐米。頸、腳較長,通體大多白色,頭頂鮮紅色,喉和頸黑色,耳至頭枕白色,腳黑色,站立時頸、尾部飛羽和腳黑色,頭頂紅色,其餘全為白色;飛翔時僅次級和三級飛羽以及頸、腳黑色,其餘全白色,特徵極明顯,極易識別。幼鳥頭、頸棕褐色,體羽白色而綴栗色。常成對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動。遷徙季節和冬季,常由數個或數十個家族群結成較大的群體。有時叢集多達40~50只,甚至100多隻。但活動時仍在一定區域內分散成小群或家族群活動。夜間多棲息於四周環水的淺灘上或葦塘邊,主要以魚、蝦、水生昆蟲、軟體動物、蝌蚪、沙蠶、蛤蜊、釘螺以及水生植物的莖、葉、塊根、球莖和果實為食。分佈於中國東北,蒙古東部,俄羅斯烏蘇里江東岸,北韓,南韓和日本北海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NBA季後賽猛龍,掘金,七六人悉數被以下犯上,只有勇士穩定,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