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都是北歐國家,為什麼就只有挪威加入了?
12
回覆列表
  • 1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北約成立的時代背景是美、蘇兩大陣營的冷戰對立格局,實際上這就是一個針對蘇東集團的軍事防禦組織。美、英等大國在北約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至於歐洲小國是否選擇加入北約其實是經歷了一個較為複雜的過程。

    位於北歐的挪威、瑞典和芬蘭其實都曾宣佈自己是中立國,不願介入到國際糾紛中。然而二戰時期納粹德國還是入侵了挪威,戰後的挪威自然不願再遭受侵略,於是選擇加入北約以尋求保護。

    瑞典是名副其實的永久中立國——兩次世界大戰瑞典都保持了中立地位,冷戰時期瑞典與東西方保持等距外交——既與歐共體搞好關係,同華約陣營也保持接觸,不以意識形態選邊站。在北歐國家中瑞典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幾乎都是最強,正因為如此才能在東西方之間扮演中立協調者的角色。

    相比挪威和瑞典而言:芬蘭作為獨立主權國家的歷史要短暫許多——直到一戰時期趁沙皇俄國衰落之機才得以獨立建國。然而新生的蘇維埃國家取代沙皇俄國後曾一度試圖將這片以前屬於沙皇俄國的領土重新納入版圖,由此引發了蘇芬戰爭。儘管芬蘭人成功捍衛了國家的獨立,但鑑於距離俄國過於靠近的地理位置,如果芬蘭加入北約無疑將極大刺激俄羅斯,因此二戰後芬蘭選擇了在東西方之間維持平衡外界的策略。

  • 2 # 地緣谷

    對於整個歐洲來說,業已逝去的20世紀所帶來的改變,某種程度上超過了之前數百年的總和。而在其中的種種動作,以北約的成立最為鮮明。歷經整整七十年,藉助北約,美國對西歐的影響力可謂穩如磐石,而在90年代末東歐劇變,北約更是趁此良機大力東擴。

    然而在許多歐洲國家已經加入或者謀求加入北約的時候,有一個國家對北約卻始終抱有冷眼旁觀的態度,它小心翼翼地處理著自己的位置,在大國角力和小國聯合的現狀中,為自己爭取了一片自主性極大的生存空間。這個國家,就是瑞典。究竟是出於怎樣的考量,瑞典沒有采取像其他歐洲國家相似的選擇,而是煢煢孑立的遊離在北約之外呢?

    相較於19世紀20年代才開始實行“門羅主義”的美國,瑞典在中立的實踐上有著更悠久的傳統。儘管在17世紀和18世紀的Continental爭霸中扮演過至關重要的角色,也曾於三十年戰爭和大北方戰爭中誕生過古斯塔夫大帝和卡爾十二世這種不世出的名將,但瑞典終究無可奈何地喪失了霸權。

    令人欽佩的是,瑞典人並沒有因為失敗便沉溺於往日的榮光無法自拔,而是用最快的速度調整了國家戰略方針。無論是在之後的拿破崙戰爭,克里米亞戰爭亦或是一戰,瑞典都以一種不偏不倚的態度面對整個歐洲局勢,絕不站隊,兩不相幫。

    而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無所得亦無所失,瑞典的基礎反而更加穩固。

    當然,之所以選擇這種“孤立主義”的政治態度,絕非是異想天開的靈光一閃。

    首先,瑞典所處的環境決定了這種政策的可操作性。瑞典除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外其餘皆是一片海拔低平,然而大部分地形處在臺地和蝕餘山地交錯的狀態中。

    加之地貌上多是冰蝕湖群、羊背石、蛇形丘、鼓丘等特殊的環境狀態,決定了北歐地區的易守難攻,外部勢力想要滲透和入侵可謂困厄交加。

    其次,整個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幾乎將瑞典的西北部包裹起來,來自北冰洋的寒流被阻隔在外;而南方大西洋和波羅的海的暖溼氣流,又為魚類的繁殖以及北歐地區為數不多的耕地提供了適宜的溫度和外部氣候。

    最可喜的是,波羅的海位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向大陸性氣候的過渡區,降水量極為充沛,物產的多樣性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可以說整個瑞典所處的地域,集合了斯堪的納維亞和波羅的海的雙重精華,為瑞典的中立政策奠定了物質基礎。

    也正由於此,二戰時期的瑞典,成為了歐洲極少數保持了幾乎完整保留了其國防力量的國家。

    尤其是在二戰後,在美國積極採取馬歇爾計劃支援歐洲的戰後重建,致使歐洲大部分飽經戰火的國家不得不依賴於美國的經濟援助,瑞典卻可以進退有據地選擇對自己最為有利的立場。

    因此,瑞典對北約的軍事保護,其需求也並未達到一體化的程度。

    如果說一直以來秉承中立態度僅僅是瑞典不肯加入北約的一個可以堂而皇之公開化的原因,那麼瑞典和美蘇兩強之間的關係,則是眾人心照不宣的一個現實。

    對於美國來說,瑞典是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夥伴。不同於戰後支離破碎的英,法,德等傳統強國,瑞典的完整和實力讓美國整合大半個歐洲以對抗蘇聯的設想被打得措手不及。

    而相對的,長久以來的保守傳統,使得瑞典對強勢介入的美國也有著比較深的戒備。

    於是在二戰剛剛結束的1946年,瑞典便跟美國有了初步的接觸,美國試圖讓瑞典接受美國的無息援助貸款以求將瑞典納入自己的聯盟勢力範圍,而瑞典則以自己在戰爭中幾乎無所損失為名斷然拒絕。

    交涉陷入了僵局,而在第二年隨著馬歇爾計劃的展開,瑞典感受到美國滲透入歐洲的壓力,於是積極聯絡同為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鄰居的挪威和丹麥,準備在美國的勢力範圍外再次構建一個“斯堪的納維亞防務聯盟”。

    這種舉動自然瞞不過美國的雙眼。美國國務卿馬歇爾對丹麥和挪威進行了分化瓦解的外交政策。與瑞典不同,丹麥和挪威在二戰中都陷入了國土徹底淪亡的窘境,迫於壓力,兩國不得不對瑞典的提議有所保留並接受美國的無息貸款援助。

    在之後的1948年斯德哥爾摩會議以及1949年的卡爾斯塔特會議,瑞典最後的努力,希圖連線東西兩大陣營的“架橋政策”也宣告破產,“斯堪的納維亞防務聯盟”的構想終於化為烏有。

    有鑑於此,美國和瑞典的關係一開始就蒙上了一層陰影,而之後的北約對於瑞典,某種程度成為了一個並不值得信任的戰友。之所以還稱為戰友,完全是因為北方那頭巨獸——蘇聯的存在。

    瑞典和蘇聯的關係可謂源遠流長。北歐的狹長和寒冷讓曾經有著帝國夢想的瑞典對東歐的戰略緩衝區有著狂熱的渴望,而俄羅斯對波羅的海的溫水出海口也夢寐以求。

    因此從15世紀中期瑞典向東歐的擴張直到17世紀彼得大帝奪取波羅的海出海口,在不到三百年的時間裡,因領土造成的衝突讓俄瑞之間爆發了八次大規模的全面戰爭。

    儘管最終的結局是瑞典全面退出爭霸舞臺,但是這份國家之間的反感和牴觸顯然持續到了二戰。尤其是當蘇聯針對於北約建立起了華約這個從軍事力量來看更為龐大的國際組織後,相對於北約的威逼利誘,華約帶來的壓力更如芒刺在背般壓制著瑞典。

    危機中往往蘊藏著轉機,慣於在鋼絲上行走的瑞典,突然看到了自己的機遇。在兩強僵持之時,自己恰恰是一個分量著重的砝碼。於是乎,瑞典接著貫徹自己的一直以來公平外交的理念,對美,對蘇採取完全一致的態度。

    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也因為忌憚若是極力逼迫瑞典可能導致的使其完全歸屬對方的不良後果而對瑞典優容有加,於是冷戰時代的奇觀出現了:瑞典一邊從美國吸收大量尖端科技來發展自身的國內產業,而另一方面則積極與蘇聯進行進出口貿易來賺取外匯支援經濟建設。

    直至冷戰結束,瑞典再次實現了國力質的飛躍。高新產業位居世界前列,商業貿易與日俱增,作為典範屹立於歐洲。能夠擁有這樣的成就,跟瑞典的中立政策可謂息息相關。

    然而隨著冷戰的結束,“一超多強”的國際局面業已成型。近年來瑞典一反常態,脫離中立政策的原則,反覆加強與北約的軍事合作,動輒進行的聯合軍演,彷彿能夠看出些什麼。

    沒有了曾經的蘇聯,加之美國日漸不滿日益衰落的老歐洲,繼續大力擴充位於歐洲的政治存在,未來的瑞典又會如何呢?

    參考資料

    《論瑞典與北歐冷戰起源的關係》於鵬

    《戰後瑞典中立外交政策評析》紀勝利

    《挪威、丹麥、冰島加入北約的緣由和經過》姚椿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手機可以像電腦一樣選配置,你會選什麼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