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剖析與建構

    看了上面三幅您的作品(應該是您的吧),我知道,您的功底也不淺。

    臨摹在於和古人交流,向他們留下的書跡取法,為什麼要臨摹,竊以為需要解決以下六點:

    一、過好中鋒關。

    何謂中鋒?東漢書法家蔡邕曾說“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使筆鋒在點畫中間執行,這便是中鋒。中鋒用筆,使得點畫的立體感增強,渾凝圓勁、秀逸含蓄了,才真正地體驗到了中鋒用筆的感受。但是,中鋒固佳,但除篆、隸得保持筆筆中鋒外,楷、行、草字如也筆筆中鋒的話,是否會缺乏一種意趣、情采,所謂“正以立骨,偏以取勢”,隨心所欲,要懂得千變萬化的中鋒與側鋒用筆的辯證關係。

    二、好藏鋒關。

    所謂藏鋒就是起筆用逆鋒,收筆用回鋒,把筆尖藏於筆畫之內,寫出來的點畫堅勁挺拔,給人以含蓄、渾勁、沉著的感覺。藏鋒在篆、隸、楷中尤為重要,篆、隸點畫幾乎筆筆藏鋒。因此,藏鋒必須訓練與掌握的筆法。

    三、過好提按關。

    筆畫的粗細變化是在提按動作中完成的,提按是寫好點畫的關鍵。劉熙載曾說“凡書要筆筆按,筆筆提”,指出在運筆過程中提按的連續性和必要性。書寫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提按交換的過程。筆鋒在紙上執行時,一直是透過提按的交遞,再加上輕重、緩急的豐富變化,這樣點畫才具有生命的活力,才能產生美妙的韻味與鮮活的形象。

    四、過好轉折關。

    “轉”是用筆寫出圓轉回旋、沒有方折稜角筆畫的筆法,其要領是,在轉的關節處筆不停駐下來,只有提按的變化,沒有折、頓的處理,“如折釵股”,是篆、行、草中運用最多的筆法。“轉”是行、草尤其是草的最基本的寫法,“轉”法掌握好了,才能一筆將草字寫出來,才能寫出草字奔、飛的勢態。

    五、過好節奏關。

    運筆的急緩在書寫中是至關重要的。運筆的急與緩是形成作品不同風格和產生節奏、韻律變化的主要原因。落筆遲重取其雄厚,急速方能流暢、遒勁。運筆的急與緩須有機的結合,方能獲得更理想的效果,否則,一味遲重則失卻神氣,一味急速則失卻形勢。而認為 “快”才是熟練的最好體現是錯誤的。認為“草書”的本質就是快更是不對的,一般來說,篆、隸、楷體的書寫速度相對慢些,行、草的速度則要快些,透過練習就會領悟到“能速而速,故以取神,應遲不遲,反覺失勢”的道理。

    六、過好輕重關。

    用筆的輕與重,直接影響到作品的風格、特點、藝術效果。用筆輕者,令人感到輕鬆、秀麗、和雅、飄逸;用筆重者,則會給人以沉著、拙重、凝鍊、渾樸之感。用筆的輕重,主要基於“力度”的大小,而這種力度則完全取決於運筆時力度控制上。

    其實,說了麼多,也別忘了書法的初衷——書寫性。不要一味的為了形,而失去了書寫性,這才是最重要的。

  • 2 # 汶水才子

    不邀自來回答問題。

    為什麼今天學書法的都要去臨摹古人的碑帖?我回答如下:

    一是練古帖這是追溯書法藝術本源的必然選擇。何為書法?書法怎麼形成的?如何寫書法?我們為什麼寫書法?如何創作書法?等等。這些問題你要搞清楚,這是練書法人必須要搞清楚的問題。書法作為中國獨特的藝術。已有幾千年的發展歷史。俗話說,樹有根人有源。那麼,作為中國文明符號的中國字怎麼來的?那是古人的文明進步的結果,從結繩開始,再到象形符號的產生,在到倉頡造字,自象形文字再到甲骨、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等。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也對漢字的演變不斷豐富、不斷變革,逐漸形成當今的簡化字。寫字是技術活,書法是藝術。練書法首當其衝的就是練字。練字就要回歸到漢字演變過程中每個節點之上,寫篆書要看甲骨文金文的關鍵節點,寫隸書就要回歸到篆書的關鍵點上,寫楷書就要回歸到隸書的關鍵點上。這樣練字才是有木之源、有源之水,源遠流長,方能瞭解漢字由逐個字型演變和變革的,學習的效果也會不一樣。

    二是練習古帖是歷史證明的不二選擇。臨摹古代大家的書法,從來都是學習書法的不二之法。是歷代書法大師的必經之路。如王羲之,咱們的“書聖”,他的老師是衛夫人,王羲之也學鍾繇的字。自魏晉之後,幾乎所有學書法的人,沒有不從王羲之的字入手,歐陽詢、顏真卿也是從學王羲之入手,正如蘇軾所說的,顏真卿的《東方先生畫贊》完全出自王羲之的精髓。唐太宗對王羲之的字那是如痴如醉啊!到了唐代,把書法推向了高峰期。元代的趙孟頫、明文徵明、董其昌等等,都是學魏晉鐘王,又學唐宋的名家。明末青初的王鐸說過,書未宗晉,終入野道。朔本求源,求書之道。

  • 3 # 翰墨書道

    向古人借鑑學習經典書法法帖技法和經典美觀的書法字形。

    對於我們來說,由於不懂得書法,不知道怎麼才能寫一手規範、整潔,或具有藝術性的書法。再說頭腦裡也沒有儲存美觀的書法字形和正確掌握書法書寫技法,根本不可能寫好書法。

    只有向經典書法學習,透過學習,提升自己的書法藝術審美水平和書寫能力。 唯一有效的途徑就是臨摹古代經典書法法帖,如果追求書法藝術的話,在向古人學習的同時也可以學習現代書法技法和理論,以及向自然、社會學習。

    其實我們學習任何一門學問都是靠向前人先賢或經典的學習獲得知識技能,何況書法藝術是非常強調對傳統的經典的書法法帖繼承的,從古至今,莫不如是。

    “初學書法不臨古人,必墜入魔道”,董其昌是深諳臨摹之道的,還有米芾就是靠集古成家的大書法家。

    王鐸更是有一日摹古一日應酬的說法。

    臨古和師古,對書法家來說,是一輩子都要努力的大事。

    透過臨摹使自己的心、手、眼對書法技法和審美素養得以全面提升,也是掌握書法書寫技能的根本目的和有效途徑。

    如何臨摹呢?

    具體來說即:描摹、對臨、背臨和意臨,還有書空等,古人也有采取將字帖掛到牆上,朝夕讀之,心中有所得後在臨習的做法。

    現代也有人採取合臨的做法,即:碑帖合臨,就是即臨習碑刻也學習法帖,二者優缺點可以互補。

    透過臨摹,實現對書法藝術的進門、登堂、入實。將古代經典書法技法和美觀的字形化為自己的書法技能。 對於臨摹,無論今人、古人莫不列外。

    包括唯美書法家和“唯醜”書法家都一樣必須透過臨摹向古今經典書法討要生活。

    你知道下面的臨摹作品出於誰之手嗎?

  • 4 # 詩詞尚品

    忘記歷史等於背叛。此話用在學習上就更不為過了。臨摹是個過程,除非你是天才,不用學習,不去學習先師的本領,怕是大多數人會誤入歧途。就是古人書聖,也要找老師學習,找字帖模仿。沒有這個過程是不行的。一個你盲人摸象這個費力,也會讓自己缺失嚮導感。

    即使你沒有好好掌握到精髓。但能寫的跟古人一模一樣。你也算有一定功夫了。這個不臨摹根本不可能。臨摹多了你會被慢慢潛移默化。悟性到了自然功到渠成。

  • 5 # 素里布衣楊半

    一:古人的碑貼就是學書法的“法”,不 臨古碑貼的話,

    法就不存在了,那還書什麼呢?

    二:古碑貼你要問有多重要?我告訴你它就是鋼琴

    家手中的琴譜,歌唱家唱歌的歌譜,如果鋼琴家不按

    譜子彈琴,歌唱家不按歌譜唱歌,那會是怎樣的結果?

    三:有人說我就不按貼臨又如何?沒錯,寫字的心態

    也是多層次的,想當書法家和僅娛樂一下那採用的方式

    方法當然不一樣了,如果就想消磨一下時間,那就完全

    沒有必要臨帖,只要自己高興就好了。

    四:現在人們學書法開始臨帖,這絕對是一個好現象,說

    明人們開始懂得書法,熱愛書法,我真的為此而高興。照片作品。龍門比丘惠榮造像記臨稿。

    選自楊半書撰(中國書法臨摹創作全集)。

  • 6 # 一路有你590305

    中國文字來自歷史悠久的古文化演變而來,所以練字必須有古人的基礎,才有提升才能創新,就好像蓋樓得有牢固的根基一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婚姻不可能一帆風順,有人說,男人是解決婚姻問題的核心。你怎麼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