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鈴蘭

    家長可以調查一下,原因不外乎就是作業多,再就是孩子做作業效率低,還有就是不會做。原因找到了對症下藥不就OK了。

  • 2 # 永恆之輪迴

    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 每個孩子的智力和能力也不同。每個孩子所擅長的也方便也不同。可是大家從小就開始朝高考這個方向努力。

    我們不能說高考不對,就目前來看,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高考還算是一種比較公平的方式。 可是話說回來, 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學習。每個孩子有他自己的擅長,每個孩子也有她自己的缺陷。我們不能要求所有孩子都透過高考成才。 寫作業這件事情,要從小培養習慣,千萬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老師身上,對於那些頑固分子,老師也沒有太好的方法,也沒有那麼多的精力。畢竟一個老師要面對幾十個孩子。所以說還是要靠家長。

    小孩兒寫作業和大人工作是一樣的道理。你寫不完作業成績肯定高不了,那你大人在廠裡幹活如果是工作都不好,肯定收入也沒有別的工人高。

    學習這種事情是需要老師,家長。在一起配合的,尤其是各位家長,哪怕你對老師有意見,也不要讓你的孩子知道。一定要在孩子的心目中豎立老師的形象。尤其是孩子小的時候。在1,2年級。 家長對於孩子的作業一定要盯緊。只要是習慣培養好了。以後幾十年你都會很輕鬆。

    正是:抓緊一兩年,輕鬆一輩子。耽誤一兩年,後悔一輩子。

  • 3 # 伊水緣

    《怎樣培養好的作業習慣》——學習是技能

    一、作業習慣要從一年級(或學前班)抓起

    (一)作業問題比較集中印證了兩點

    一是老師重視作業,給家長傳導有壓力,而孩子往往完成得不好,家長焦慮;

    二是作業習慣很重要,是抓學習的有效抓手。

    (二)作業為什麼很重要——學習是技能

    學習的最終落腳點是應用,是知識的有效遷移,說通俗點就是會考試(恕我直言)。

    學習是個技能性較強的事,所以,必須透過一定量的作業練習才能掌握。就像騎腳踏車,光看不練你永遠學不會,游泳也是這樣。

    有些所謂的專家說,重複的練習是無效的,這種說法是有問題的,是極易產生誤導的,家長當慎!

    (三)怎樣培養好的作業習慣:首先,家長要有預案在先。一般來說,孩子都有作業拖拉的毛病,所以要從一開始就引導孩子重視作業習慣的養成;其次,是多鼓勵,適當獎勵,低年級的孩子很吃這一套;第三,家長要適當陪做作業,尤其是母親,但對作業不解答,只監督;第四,檢查作業完成情況(不管對錯,只管按時完成);第五,前次作業糾錯,糾錯也是作業的一種,無論老師是否佈置,必須完成,很重要!

    二、環境

    孩子寫作業的房間不要有玩具,文具要儘可能簡單,在桌子上除了必要的紙、筆、橡皮,其它一概拿走。

    三、快寫多玩

    你把他的作業問一下,把它分出三個區,先挑一個容易的,中間選一個難的,第三個容易的。

    第一個你告訴他:根據我的經驗,你這個作業,如果抓緊時間寫,20分鐘就能完哦!20分鐘完,你可以玩十分鐘;一刻鐘寫完,那麼你可以玩一刻鐘;25分鐘寫完,只能玩五分鐘;然後30再進來,你可以寫第二個作業,這個作業半個小時,半個小時如果你在20分鐘就寫完,以後,你後邊可以玩20分鐘,如果你30分鐘寫完,你玩十分鐘……

    什麼意思呢?兩個選擇你取一個,你越快你玩得時間越多,否則你玩的時間越少。如果他寫快了,你還要檢查有沒有錯誤。如果有錯誤要扣除1分鐘。這個習慣在小學建立以後,再大一點兒他自己就會規劃時間了!

  • 4 # 教育志士

    這是學生作業拖沓的典型情況。分析起來有三個原因:一是性子慢,做什麼事情都快不起來。二是做作業精力不集中,邊寫邊玩。三是對學習缺乏興趣,做作業積極性不高。

    面對這些情況,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始:

    1、從日常生活習慣開始培育。可以從早晨起床開始,讓孩子迅速穿衣、洗漱、吃早餐,進入上學。如:吃飯時,不準一邊吃,一邊看電視;洗漱時,不準一會兒看手機,一會兒洗口、洗臉。

    2、每次作業定時定量。孩子做作業時,家長要給他定一個標準,要求孩子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如果沒有完成,堅決不讓他繼續做。這樣下一次,孩子就會“怕”規定的時間完成不了作業。

    3、給孩子一個良好作業環境。孩子做作業時,家長要收拾好桌子上的其他東西,關掉電視機,自己也不能看手機。最好是拿一本書,在一旁靜靜學習,給孩子做榜樣。一個小時後,讓孩子休息一會兒。孩子做作業中間,不能一會兒問孩子喝不喝水,要不要吃水果等等來打擾孩子注意力。

    4、及時表揚。孩子做作業進步了,家長要鼓勵。如帶孩子郊遊,帶孩子看電影,陪孩子購物買孩子喜歡的物品。讓孩子有成就感。

  • 5 # 靈慧視角

    我覺得這個問題需要老師、家長共同努力。

    一、學生寫不完作業,作為老師確實是比較難處理的問題。現在又不能體罰學生,只能靠自身改變。

    1.改變佈置作業的方式,我們可以分層佈置,減少後進生的作業量,因人而宜,量力而行。

    2.採取適當的激勵方式,對於做的好的學生給予適當的表揚,以優促差,帶動不寫作業的學生自覺完成。

    3.能在課內完成的儘量課內完成,能在學校完成的儘量在學校完成,減少家庭作業的數量。

    二、作為家長,不可任由孩子完不成作業。

    1.一旦孩子養成拖拉的習慣,只要家長、老師稍微監督不嚴,就會開小差,久而久之完不成作業就變成了常事。

    2.習慣的培養需要家長一段時間的監督,要配合老師,多和老師溝通,督促孩子按時完成作業。

    3.家長可以適當的懲戒孩子,賞識教育不是萬能的,適當的懲戒還是需要的,樹不剪不成器。

    總之,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努力,按時完成作業,養成良好習慣,提高學習成績。

  • 6 # ZOE的書屋

    開學幾天,新聞爆料不斷:12歲女孩從32樓跳下,因為家長天天逼著孩子做作業,孩子被逼得心煩意亂而走上絕境;開學第一天,一個班主任對家長不負責任的行為發文表達憤慨之情,因為全班62人,只有15人完成讀書筆記的作業;家長向市長熱線投訴老師,因為不滿孩子假期作業沒完成被老師處罰。從這一件件爆料中,我們可以看到孩子與家長之間、孩子與老師之間、老師與家長之間的矛盾,而矛盾的原因就是孩子的作業。

    在某種程度上說,老師佈置作業是責任,學生完成作業是義務;也就是說,老師佈置作業是應該的,學生完成作業是必須的。但是,現實狀況是作業屢屢出問題,我們就有必要反思反思了。

    從老師教學而言,佈置作業作為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其不可或缺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作業的科學性卻是值得我們探究的問題。老師們既要針對學情針對性地挑選作業題,又要控制作業量,儘量使這個環節高效化,避免重複機械訓練。另外,學生完成情況不好,老師也應該從作業難度和學生能力的匹配上做個教學反思,儘量讓作業難度與不同層級孩子的水平相適應。

    作為家長,尤其是學習習慣不好的學生家長,應該把督促檢查孩子的作業作為常規工作。家長在對待這類孩子的學習上,要避免幾種表現:過於焦慮,成天催促孩子學習;過於漠視,完全不過問孩子學習。孩子的學習,是一個長期持續並不斷積累的過程,有耐心地引導和持之以恆地陪伴是家長給予這類孩子最高的愛。

    圍繞著學生作業出現的種種事件暴露出了幾個問題,應該引起老師和家長的關注:

    一是孩子生命觀的教育。要讓孩子認識生命的價值,珍惜生命;要讓孩子敢於面對挫折,永不言敗。

    二是家長的教育觀。家長對孩子負責,要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發現問題及時疏導。家長要老師信任,有問題及時與老師溝通。家長與老師形成合力,孩子教育才能取得最大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打破各種紀錄,資料比肩梅羅,薩拉赫有可能拿金球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