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遊夢居士

    武將是一個國家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其作用不可小視。早在原始社會就有保護部落安全的人存在,但是當時還沒有“武將”這一稱呼,不過,這些人的基本形態是跟武將相同的。縱觀歷史,每一位開國皇帝無不具有“武將”之身份。那麼,在眾多威武將相中,誰可以堪稱中國古代第一名將呢?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古代第一名將是吳起。戰國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軍事家、統帥、軍事改革家。

    吳起所著的《吳起兵法》堪稱可與《孫子兵法》相提並論的古代軍事著作。據史料記載,魏文侯曾問大夫李悝吳起的為人。李悝認為吳起雖然好色且貪婪成性,但是善於用兵,具有智慧謀略。另外,吳起在士卒 中很受擁戴,為人廉潔,待人公正,因此魏文侯任命他為西河守將,抗拒秦國和南韓。吳起鎮守西河期間,“曾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闢土四面,拓地千里”,尤其是在陰晉之戰中表現出色。陰晉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一次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周安王十三年,吳起帶領魏軍五萬,擊敗了五十萬秦軍,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最強大的諸侯國。

    還有一種說法,中國古代第一名將是孫武。孫武,春秋末期吳國軍事家。孫武,字長卿,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史記中記載,孫武祖先陳國公子完曾因躲避內亂而逃至齊國,後稱田氏。而後,孫武祖父田書在任齊國大夫之時,因討伐有功,被齊景公賜姓孫氏。

    周敬王十四年,乘楚國兵力疲憊鬆懈之機,吳王聽從孫武等人的建議,以蔡、唐軍為前導,率軍從楚國守備薄弱的東北部採取迂迴戰術進行突然襲擊一舉攻入楚國都郢,楚國因此喪失了爭霸力量。正如《史記·伍子胥列傳》中所述,吳國“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以一隅之地而稱霸,孫武起了重要作用。

    此外,孫武的《孫子兵法》被譽為“兵學聖典”,是中國最早的兵法,置於《武經七書》之首。《孫子兵法》首次較為系統地涉及了戰爭全域性問題,第一次提出“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這一適用於戰爭的普遍規律,其中很多作戰指導原則對今天仍有科學價值,是一部不朽的軍事著作。

    另外一種看法認為,韓信應該被稱為中國古代第一名將。韓信是西漢的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漢初三傑”之一。韓信著有兵書三篇,現已失傳。楚漢之間開戰,韓信率領數萬兵將,開闢北方戰場。史料中是這樣記載的,破魏之戰,針對魏軍部署,佯做正面渡河之勢,卻暗從側後偷渡攻其不備,俘獲魏王豹。井徑之戰,背水為陣,使將士死地求生,人自為戰,大破趙軍。淮水之戰,藉助河水,分割楚軍,將齊、楚聯軍各個擊滅。漢高祖四年二月,劉邦封韓信為齊王。垓下之戰中,韓信參與指揮,一舉擊滅楚軍。他的用兵之道,深為後世兵家推崇。

    當然這只是一些人的見解,中國古代歷史源遠流長,在紛繁複雜的戰事中湧現出的眾多將士,各個膽識過人,而學術上也並無專業、科學的考量機制來為這些人評定功過是非。

  • 2 # 仙雲野鶴88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在冷兵器時代,武將有幾種,一種是自身武藝很高,但缺乏謀,像呂布那樣。還有一種,具有指揮才能。比如王翦、韓信等,他們的名聲主要在於其指揮打仗上。還有就是既指揮打仗有自身武藝很高,不知岳飛、戚繼光算不算。像項羽也不好說,項羽本人的武藝應該也很高,指揮戰役的能力也很高,他最後死之前,快意恩仇,只有十幾個人,都能把劉邦的戰將打的落花流水。

    另外,不同朝代的人比較也不好比,就好像關公戰秦瓊一樣,很難比較。

  • 3 # 清池518

    1000個人心中有1000個英雄,在這個問題上我心中的武將第一要數花木蘭將軍了,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那個年代的女性生存已屬不易,她還做到了尋常男子做不到的事情,於親至孝,於國忠貞,可歌可泣。當然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還有女英雄梁紅玉、穆桂英、樊梨花……,這裡還要提到一位秦良玉,明朝末年著名女將。歷朝歷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記載到列女傳裡,而秦良玉是歷史上唯一一位作為王朝名將被單獨立傳記載到正史將相列傳裡的巾幗英雄。

    花木蘭

    秦良玉

  • 4 # 大猛猛猛猛猛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中國五千年曆史長河中,湧現出了無數文人大家,他們在歷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輝,但是,文學大家也是人,也難免有些磕磕碰碰,今天就聊一聊古代那些“文人恩怨”。部分內容可參考本人上期文章《唐宋十大文學巨匠》。

    1、王安石與司馬光,說到文人間的恩怨,不知為何總是首先想到這二位,雖然我也知道二人之爭很大原因是政治立場不同造成的,但是由於兩人恩怨太著名了,故將二人搬了出來,熟悉歷史的朋友肯定知道,王安石主持“王安石變法”,司馬光又是保守派領軍人物,二人的政治立場可謂大相徑庭。

    此外,王安石和蘇軾、蘇洵、蘇轍、范仲淹、曾鞏等人也有些矛盾,當然,原因也是政治問題了!

    2、晏殊和歐陽修,這兩位大佬可是重量級的了,一位是詞壇大亨,一位是文章大家、北宋文壇第一代領袖,這二人的矛盾主要是來源於科舉考試,歐陽修一路過關斬將,好不容易來到殿試,當時人們都認為歐陽修位列狀元,完成連中三元的壯舉,可惜,晏殊覺得歐陽修太浮誇,歐陽修也是夠冤的,自己從來沒嘚瑟,都是莘莘學子和平頭百姓張揚的,這話傳到了晏殊口中,晏殊從此對歐陽修的性格問題產生了嚴重鄙視,結果呼聲最高的狀元人選旁落,歐陽修與狀元失之交臂,翻閱史書,發現二人後來的聯絡確實不多了。

    3、李賀和元稹,兩位同是唐代著名詩人,可二人的恩怨也可謂“深入骨髓”了,當年李賀參加科舉考試,第一次父親去世,沒考成,第二次,發揮的挺好,中了進士,可惜當時元稹是考官,不知為何,看李賀就是不爽,找了個理由(說李賀父親名諱中有“晉”字,與進士的“進”同音)把李賀功名革了,韓愈賣力的為李賀求情,沒辦法,不行,結果李詩鬼發誓, 再也 不參加科舉考試了,後來兩人的恩怨就此埋下!

    當然,由於元稹的作風問題、人品問題,得罪了不少當時的文學大家,由於名單過長,僅選取李賀一人代表。

    4、宋之問和劉希夷,這兩位唐代詩人雖然知名度差了點,但是恩怨卻是太深了,深到了什麼程度,那就是宋之問為詩殺了劉希夷,有意思的是,宋之問還是劉希夷的舅舅,如果說唐代有三大無恥詩人,宋之問必定榜上有名,甚至排名第一都當之無愧,投靠閹黨,認太監當乾爹,給太監倒尿壺,哎!臭名昭著啊!有的朋友可能會想,另外兩位無恥詩人是誰呢?一位就是上文的元稹,與薛濤、崔鶯鶯等眾多女子的風流故事,為了權利,拋棄崔鶯鶯,最後官至宰相,但卻落得個眾叛親離下場,詳細內容可參考本人文章《唐代奇葩詩人——最具爭議詩人——元稹》,還有一位詩歌名氣大於詩人的,就是李紳,有人不認識吧,但是如果說他就是《憫農》的作者,你是不是就恍然大悟了,這個人最後也是做到了宰相,真是老天不開眼啊!當時被稱為“農民詩人”,沒想到,諷刺的是,做官後百姓恨不得吃其肉、飲其血,李紳窮奢極欲,虐待百姓,他到哪當官,當地百姓就舉家搬到別處,李紳此人愛吃雞,準確的說是愛吃雞舌頭,一隻雞舌頭才多少肉啊,把舌頭割下來後,整隻雞都扔掉,真是土豪啊!詳細內容請參考本人文章《唐代詩人,無恥宰相——李紳》。

    言歸正傳,宋之問不擇手段搶的詩最終還是被歷史公正的判給了劉希夷,那句宋之問想搶的詩句就是千古傳誦的“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代悲白頭翁》)。

    5、李斯和韓非子,這兩個人都是法家代表人物,李斯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丞相,發明了小篆全國推廣,韓非子留下著作《韓非子》,其實這二位談不上文人相輕,準確的說應該是李斯妒忌韓非子,當秦王想重用韓非子的時候,李斯怕韓非子搶了自己風頭,害死了韓非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些網路小說宣揚殺戮、自私、背叛等負面情緒,而讀者又有青少年,這對其會有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