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歡樂I鬥地主

    曹操的一句“寧肯我負天下人,不能天下人負我”讓他在歷史上有了“治國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評價,那麼既然天下人都知道曹操寧肯負了天下人,為什麼還會有如此多的人追隨他,使得他能建立魏國.

    曹操是歷史上備受爭議的人物,他挾天子以令諸侯,並且有著極端的猜疑心,可是即便這樣,他仍然能夠在亂世中成為梟雄。如果說劉備是落魄皇族憑藉仁義二字的逆襲之路,那麼曹操就屬於一個官二代的血腥奮鬥史。在東漢時期最有權威的身份有三:名士、外戚、世家,如果能得到一個支援便能成就一番事業,而曹操恰恰佔據了三個身份。

    首先是名士,曹操出生世家,祖父曹騰曾在做官之時推薦過許多名士,因此曹操屬於官家並且自小接觸的也都是當時的名士,比如喬玄許子將等人,再加上曹操本人就天賦異稟,博覽許多史冊與兵法,這些從後來曹操的詩句中便能夠看出他的才華。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常常接觸名士也使得他能夠收攏更多的人才,並且名士的薰陶也讓他自己對政治軍事有更深的見解,劉備與他相比在初始就差了不止一點半點,劉備以賣草鞋為生,所接觸的人和事不外乎市井之人,這也是後期曹操能夠早早成為一方諸侯而劉備還在四處尋找謀士

    其次便是外戚的身份,歷史上人們對外戚是十分反感的,畢竟像漢朝就是因為外戚專權而落寞的,但是不能忽略的便是外戚是因為有阻礙政權的能力才能專權,他們的勢力是十分強大的。他的祖父曹騰侍奉過東漢的四位皇帝,雖然宦官名聲不好但是這也在政治上給了曹操無形的幫助。

    再說世家,世家可以說是給曹操有形中最大的幫助。當時的東漢末年,普通百姓為了能吃上一口飯大多會依附世家,人多了所以無論是在軍事還是農業上都使得曹操這一方獲得極大的發展。並且世家有著名聲和地位,因此會吸引一大批名士歸附,曹操麾下的郭嘉,荀彧等都曾投入過袁紹門下,就是因為袁紹家族四世三公,名聲顯赫。而且因為是世家,所以給曹操培養了許多本家的軍事將領。曹操早期帶兵的時候,麾下的將領大多為本家嫡系,如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等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歷史上能夠留名的人物都是經過大浪淘沙而得來的,雖然曹操有著得天獨厚的三重背景但是如果沒有自己本身的用人之道那也就會如同袁紹一般最終吐血而亡。曹操即便有著“不肯天下人負我”的言論,但正是有著自己的用人才能,才使得他能夠招攬天下許多名士。

    第一點便是唯才是舉,曹操本人用人不看身份地位,不看功績,甚至連人品都不太看重,只要你能夠帶給他利益,其他的都不在乎。當初的鳳雛就是因為被東吳嫌棄而離去,可曹操不會這樣,因此人才大多都願意去曹操哪裡。在動盪的年代,曹操的做法絕對是正確的,畢竟那時的人口不像現在這麼多,人才的聚集十分不易。

    第二點即便曹操有著很大的疑心,但是他仍然敢啟用他所猜忌的人,司馬懿因為有虎狼之相一直被曹操猜忌,可曹操仍然敢用他,這就說明曹操對用人有著獨特的理解。並且對於叛變的人曹操的重用程度並不比本家嫡系低,他手下的人才,郭嘉張郃是袁紹那裡的,張遼是呂布帳下的,乃至於曹操對於關羽也是求賢若渴,反觀劉備對於叛變而來的黃忠、魏延等人,孫權對甘寧等,數量不如曹操麾下的多,重用程度也麼辦法與他相比

    第三便是曹操對於將士的態度,曹操打了勝仗會獎勵將士,打敗了卻會檢討自己。比如赤壁之戰之後,曹操當著戰敗將士的面檢討自己,認為是自己用人不當中了孫劉的計謀,這樣就使得手下的人才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獻計獻策也沒有顧慮。反觀袁紹,打勝了仗誇自己領導有方,打敗了怪謀士,這也使得後期許攸的叛變。

    最後也是最玄的因素,運氣。雖然運氣這東西看不見摸不到,但是確實有那麼幾分在那。曹操終其一生有著無數次的險境,早年刺殺董卓卻被識破;在奪下宛城之後張繡反擊,失去了自己的兒子侄子還有大將典韋,更有甚者在關中時被馬超殺了個割袍棄須,反觀袁紹袁術,這運氣差的不是一點半點。所以說運氣這東西看著比較玄,但是在許多時候真的很重要。

  • 2 # 許願的泥菩

    在看重門第的三國時期,曹操出身並不太好,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才願意跟隨他?

    首先說說這個問題有問題的地方:第一個,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是在赤壁之戰後,這個之前都是屬於東漢末年。真正確立是在三個勢力開始稱帝,所以,曹操屬於東漢時期的人物;第二個,那個時候不僅僅是一個注重門第出身的時代,也是一個注重名聲的時代。

    曹操有人追隨,是基於幾點原因:

    第一個,曹操交友廣闊,小時的玩伴和交友的物件,因為本身比較牛,所以交往的人也相對比較有名氣;剛開始的陳宮是其好友;

    第二個,前期的曹操一心向上,心向漢朝,所以,做了很多事情,而這些事情讓他名聲顯赫天下;首先第一個是任洛陽北部尉期間,設五色棒,不論地位,只要違法,一律處理,尤其是這期間,處死了皇帝寵幸的宦官蹇碩的叔父蹇圖,雖然因此得罪的權貴,但是為其在士林裡留下了名聲;接著黃巾起義,立功之後,任濟南相,期間大力整頓,使當地恢復清明;之後任典軍校尉,刺殺董卓失敗後,到陳留散盡家財,組建義兵,討伐董卓,並且,促成了討董聯盟的成立。這一些列事件都在不斷的重新整理著曹操的聲望,尤其是維護漢室,匡扶天下的名聲,這樣自然就能吸引人才;而這段時期你主要靠的是還是好友;

    第三個,不拘一格選用人才;因為本身出身不是很高,所以,曹操在選擇人才的時候,對出身不重視,所以,身邊聚集了出身較低的傑出人才,代表如戲志才;將領方面更多,如典韋、許褚等;

    第四個,釋出招賢令,唯才是舉,不在乎其德行,雖然後期怎麼樣對你不知道,但是在當時絕對把各種事做絕,讓來人覺得特別重視,這個代表人物如許攸,來的時候曹操鞋都不穿去迎接,後期過於狂妄,被殺。

    第五個,後期就不用說了,當其統一北方之後,為了家族的利益,誰還在乎曹操出身怎麼樣啊,為了家族的利益,肯定會選擇參加了。

    最後總結一下就是:名聲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但是其在任何時候都是很重要的,其重要性遠大於出身或者說你當前的實力。

  • 3 # 顫動的丹田

    1.禽擇良木

    找工作就要找理想的,老闆選擇人才不易,人才又何嘗不想終投明主。曹操創業初期,也是隻有本家親戚寥寥幾人,隨著事業走上正規,企業和本人都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招聘就容易了。

    2.山不厭高

    曹操部隊的基幹為青州兵,原是黃巾軍俘虜,但孟德就不嫌人家是反賊亂匪,加以改編,收為己用。官渡之戰中許攸,戰局最複雜時投誠,曹公用人不疑。大罵曹家十八代祖宗的陳琳,也既往不咎。主公有胸懷,才俊方會趨之若鶩。

    3.敬文貴武

    尊重人才,禮賢下士乃是好領導的可貴修養,曹操對謀士不管聽不聽其謀,都能禮貌對人,兼聽則明,而對武將出手大方,有功必賞,關羽就是最現成例子。對照袁本初,只重猛將,出主意的人僅僅是耿忠頂撞,就鎖入大牢,怎不叫天下人心寒。

    4.真才實學

    曹操是典型的能人帶強將,自己有本事,可以從繁雜的策劃建議中篩選、辨識、拍板最有價值的方案。又是一位文采飛揚的知識型領導,賢者高士自然天生好感,惜惜相印。

    5.錢不虧人

    亂世之秋,大家都不寬裕,在財政困難之際,曹操採用了屯田這種公家出錢,百姓出力,並摘取大部分剩餘價值的先進生產方式,使得自己實力留有餘量,可以負擔得起高價值員工高薪。反觀劉皇叔,只有一個皇親國戚的虛名,能人也得吃飯養家,第一流人物不屑情理之中。

    6.國資央企

    史家認為,挾天子令諸侯是曹操成功關鍵,誰都瞧不起落魄漢獻帝團體時,曹阿瞞眼光獨到,大張旗鼓遠道迎來流浪朝廷。戰亂時期,小民懷念王朝前代昇平,知識分子則看重正統,方不枉自己飽讀聖賢之書,當然說不出來的理由也是為官任職得一名正言順,手續正規,認證權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胃不舒服總打嗝,怎麼檢查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