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寨主56064498
-
2 # 古瓷實戰論壇
在開始談論明清時期的民窯瓷器如何鑑定之前,我們不得不先要說一說同一時期的官窯瓷器的特徵、款識、紋飾繪畫特點、器型胎土結構等等,因為沒有對比,民窯的鑑定評估就無從談起。
目前的收藏市場上,廣大的藏友和經常參加正規拍賣活動的大部分古瓷收藏愛好者所能接觸到的,常見的,基本上都是以明清時期的民窯瓷器為主(對於那些自稱“國寶官窯”在地攤上隨處可見,經常能淘到“國寶”的那圈人除外),那麼為什麼說藏友可以經常見到明清時期的民窯瓷器呢?我告訴大家,原因是:當時燒造量大,所以存世量大,普及量大,這三個“大”字,導致了在當今的收藏市場實戰交易中、實踐買賣中,我們仍可以見到很多明清時期的民窯瓷器,讓我們能夠再度領略古人的風采智慧,再次為我們的祖先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而讚歎不已!畢竟我們是瓷之國度、古瓷之母,世界公認的瓷器王國“China”。
回到本文開始的話題,若想對明清時期的民窯瓷器有所認識和了解,想在實戰中清晰的辨別現代仿品與明清時期民窯瓷器的差異,同時期的官窯瓷器成了一個不可逾越以及根本繞不開的問題,我們先簡單的梳理一下。
自元代景德鎮設立“浮樑瓷局”後,至明清時期,景德鎮成為了中國著名的制瓷中心。從明代開始,景德鎮設定了“御器廠”(也有稱:“御窯廠”)專門燒造宮廷御用瓷,當時的御器廠控制了全國最熟練的工匠,壟斷了優質的瓷土和釉料,對制瓷工藝的過程,統一精細分工,規定了各道工序的規格,故制瓷水平大為提高!普遍官窯瓷器的胎土細膩堅實,繪畫技法嫻熟精緻,款識結構嚴謹,筆觸蒼勁有力,器型周正,這都是決定於為何從古至今,明清時期的官窯瓷器都一直被海內外廣大藏家熱捧和追逐的主要原因。
但是,我們今天主要的議題是“如何鑑定明清時期的民窯瓷器”,所以我們只是簡單的概括了一下明清時期官窯瓷器的特點,筆者認為,對於廣大收藏愛好者所面對的收藏市場來說,更重要的重點和挑戰在於目前大量充斥於市場的景德鎮仿古工藝瓷,很多藏友喜歡把仿古工藝瓷戲稱為“高仿”,但是筆者斟酌再三,還是沒有把現代仿古工藝瓷(仿明清現代瓷)用上“高仿”這兩個字,因為敢稱之為“高仿”這兩個字的仿古瓷,在景德鎮目前的燒製工藝中也是一件極不容易做到的事情,也同樣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同樣要求仿製者具備相當完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真能夠做出令很多專家行家打眼吃藥的“高仿”瓷器,也真是不愧“當代藝術大師”這個頭銜和光環了!
因為古瓷鑑定這個話題博大精深,真的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概括,是需要長時期,長時間的沉澱學習與積累,是需要不斷的上手觀看真正到代的老貨,標本,來豐富對真品古瓷的認知和理解。簡單舉例說明:例如明代青花瓷器,你要先搞懂各個時期的青花用料,像永樂宣德時期的“蘇料”(蘇麻尼青也稱蘇尼勃青),以及與“蘇料”混合使用的中國產“土青料”,成化弘治時期的“平等青料”(也稱“樂平青料”),嘉萬時期的“回青料”,以及明代晚期崇禎至清三代的“浙青”、“珠明料”等等……各時期的青花用料以及青花髮色的特點與變化,都要透過不斷的市場實踐和上手來感知和獲得,絕不是我在這裡說上三言兩語,您就可以瞭然於胸、真相大白,如果古瓷鑑賞評估真的那麼簡單的話,就不至於令很多人傾盡一生之研究,也只不過是略知皮毛而已。
明清時期的民窯瓷器,經過不斷的發展壯大,已經是蓬勃發展,百花齊放了。總體來說,明代瓷器粗曠、寫意、灑脫;清代瓷器寫實、精緻、繁富,各有各美,各有各韻,藏友各有選擇,也屬“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各有所需。但不管怎樣,無論明代還是清代的民窯瓷器,都是各個歷史時期的產物,都有其特定的社會、文化、歷史背景,都是對當年人文景觀最有力,最直接的表現和闡述,所有的答案都融匯在一件小小的瓷器中。而現在很多仿古瓷,已經不僅僅是仿製明清瓷器這個範圍,包括高古瓷系列,各個窯口系列,仿品包羅永珍,琳琅滿目,令剛剛步入收藏領域的藏友防不勝防,頭暈目眩,這也不是筆者在這裡輕描淡寫就可以講得清楚的。
最後給大家簡單介紹幾種在明清仿古瓷上做舊作偽的小技巧,供藏友們參考:(一)在一些最常見的,製作粗糙的瓷器上用高錳酸鉀浸泡,也有用工業“去光劑”擦拭新瓷表面,以達到去除火氣火光目的的。(二)用刷子或者鋼絲球輕輕打磨新瓷表面,以達到出現“牛毛紋”或者傳世使用痕跡之目的的。(三)接換老底,把一件殘破的古瓷的底足取下,再利用“冷接”或者“熱接”工藝,把老底換到新瓷的底部,以達到魚目混珠之目的的。(四)老胎後掛彩,用沒有任何繪畫工藝的白胎老瓷器,通過後加彩的工藝來仿製當年到代的精美古瓷。因為篇幅有限,精力有限,筆者就不在這裡給大家一一列舉了,仿古造假的手段還有很多,而且仿古者也在不斷的創新發展,正所謂: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仿古技術層出不窮,我們一定要擦亮雙眼,保持警覺,切莫貪心,以免在實際的收藏活動中打眼上當,給您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同時更要精進自己的眼力,多學、多看、多問,要低得下頭,捨得下臉,不恥下問,三人同行,必有我師!謙虛謹慎是我們每一位古瓷收藏愛好者都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品德。
-
3 # 古陶瓷鑑定實戰眼學
鑑定瓷器,民窯瓷器和官窯瓷器的鑑定方法,都是相同的!需要從胎,釉,造型,紋飾,彩料,款識,傷殘,儲存環境,火石紅,開片,磨損痕跡等各個方面的特徵進行鑑定。古瓷鑑定學習伍秋鵬《中國古陶瓷鑑定學》書中對這些方法有詳細介紹。伍老師在荔枝微課開設的古瓷鑑定入門班、古瓷鑑定基礎班、古瓷鑑定絕招班,採用影片講解教學,用大量的圖片和例項,進行真假對比,簡單易學,實用性強,讓初學者和中等水平的古瓷愛好者,一學就會,快速入門和提高鑑定水平!
-
4 # 以瓷惠友
請問有人會鑑定民窯瓷器麼?怎麼鑑定明清時期的民窯瓷器?
為什麼很多人特別強調、追捧和迷戀“官窯”而蔑視、輕視、鄙視“民窯”瓷器呢?其實這一方面是“官本位主義”思想、觀念和意識在瓷器鑑藏領域裡的沉渣泛起與根深蒂固,另一方面則是歷代“官窯”的不惜工本、不懈追求、不懈努力也絕不白費,總體而言,就精細度、精美度和精緻度來說,“官窯”和“民窯”沒有可比性,藝術價值、經濟價值則相去甚遠,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是,即便如此,作為一個真正的古瓷愛好者、鑑藏者而言,尤其是一個立志“公鑑”人員來說一定要養成“一視同仁”的良好心態、良好習慣。要知道,凡事都有意外和例外,宋代的“官窯”就說什麼也幹不過身為“民窯”的“汝窯、哥窯、鈞窯甚至是定窯”!有些人為了“自圓其說”捍衛“官窯”不可動搖的地位,不惜捏造、編造、杜撰歷史事實,搞出什麼“汝官窯”、“哥官窯”、“鈞官窯”、“定官窯”、“耀州官窯”等等說法,其實它們都只不過是“貢窯”而已,本質上還是“民窯”!而且,“貢瓷”與“非貢瓷”並沒有本質差異,只不過是挑出品相等較好者而已。為什麼不是“最好的”呢?其實是有原因和學問的,因為每次都拿“最好的”的話,下次怎麼辦?難度會急劇上升,根本無法長久維繫與運轉。
怎麼鑑定明清時期的民窯瓷器?跟鑑定明清時期的“官窯”瓷器一樣。
先透過100倍以上放大鏡觀看氣泡的大小與疏密,重點看氣泡衰變的程度與進度,一般說來,明代瓷器無論是官窯還是民窯,其氣泡總體要比清代的個體大很多,也稀疏得多,同時氣泡衰變的程度與進度也要高得多。這三多就絕對能準確區分出是明代的瓷器還是清代的瓷器!
定代以後,再依據被鑑物本身表象特徵評定等級即可。是不是很簡單?全程簡單易學,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直觀科學,結論可靠、可考!信就可以一試,不信拉倒,你走你的陽關道好了,不必說長道短!日久見人心,天道必酬勤!
回覆列表
瓷器研究古代瓷器的,都可以鑑定民窯瓷器。相對於官窯瓷器而言,民窯的窯口數量多,地域廣,歷史長。極少有人可以把所有民窯全研究透,每一個人都有一定的擅長民窯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