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道君
-
2 # 壹本鄭經
《軍師聯盟》是由東陽盟將威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江蘇華利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東陽多美影視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張永新執導,吳秀波、劉濤、李晨、於和偉等主演的三國曆史題材古裝劇。那麼其中劉歡所飾演的曹睿結局怎麼樣呢……
軍師聯盟曹睿結局
歷史上記載曹睿結局:景初二年(238年),司馬懿出兵征討遼東,獲勝。六月,曹叡賜予日本卑彌呼金印,封其為“親魏倭王”,曹叡的健康開始惡化。之後,密遣帶方太守劉昕、樂浪太守鮮于嗣越海定二郡,諸南韓臣智加賜邑君印綬,其次與邑長。其俗好衣幘,下戶詣郡朝謁,皆假衣幘,自服印綬衣幘千有餘人。同年年底,曹叡病危,立燕王曹宇為大將軍,欲屬以後事,曹宇推辭,於是曹叡聽中書劉放、孫資之言改立曹爽為大將軍,同司馬懿共同輔政。
景初三年(239年)正月丁亥日,崩洛陽嘉福殿,《魏書》載他逝世於九龍前殿,年僅三十六歲, 諡號明皇帝,廟號魏烈祖,癸丑日葬於高平陵。其養子曹芳繼位。
-
3 # Better騎士
曹叡能在曹丕不喜歡的情況下成功上位,自然是有心機的。而他上位不久便架空曹真、陳群、司馬懿等“老狐狸”似的輔佐大臣也彰顯了其手段。
曹叡從小機靈,深受曹操喜歡,曾對其說:"我基於你可以有三世之業了。”
曹叡能詩文,善權術,懂軍事,會政治,簡直就是曹操第二,如果不是死的早,能有司馬傢什麼事?
曹叡常能運籌帷幄料敵如神,分別和孫權、諸葛亮多次交鋒,均勝出。
黃初七年(226)五月十六日,曹丕病危,正式冊封曹叡為太子,第二天曹丕就掛了,曹叡上位。這年八月,孫權進攻江夏,時任江夏太守文聘堅守城池,朝中紛紛建議增兵救援,曹叡認為:孫權將士熟悉水戰,這次他敢下船來到陸地無非是想打文聘一個措手不及,現在文聘能夠與他抗衡,那麼想必這場仗不會打的太久。
八月,孫權攻江夏郡,太守文聘堅守。朝議欲發兵救之,帝曰:“權習水戰,所以敢下船陸攻者,幾掩不備也。今已與聘相持,夫攻守勢倍,終不敢久也。”先時遣治書侍御史荀禹慰勞邊方,禹到,於江夏發所經縣兵及所從步騎千人乘山舉火,權退走。
後來孫權御駕親征合肥新城,守將滿寵請求撤軍引誘吳軍至壽春。曹叡則說:先帝(曹操)在時,東設防線合肥,南設防線襄陽,西設防線岐山(曹操真厲害,簡直不把北方匈奴放在眼裡),這些防線都是非常堅固的,料定孫權攻不下來合肥,你們只管堅守,待我御駕親征,說不定我到那裡的時候,孫權早就已敗走。
“先帝東置合肥,南守襄陽,西固祁山,賊來輒破於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爭也。縱權攻新城,必不能拔。敕諸將堅守,吾將自往徵之,比至,恐權走也。」”
諸葛亮北伐,出祁山,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叛亂響應,魏國上下,朝野震動。曹叡則認為:諸葛亮貪戀三郡,知進不知退,必敗!
“帝曰:「亮阻山為固,今者自來,既合兵書致人之術;且亮貪三郡,知進而不知退,今因此時,破亮必也。」”
青龍二年(234)四月,諸葛亮率大軍出斜谷,進駐渭南。與司馬懿大軍對峙渭水。曹叡傳詔司馬懿:“我軍只要堅守不戰,諸葛亮的進兵計劃便不能如願,撤軍他不甘心,時間長了他的糧草跟不上,最後只得自動退兵。等他退兵的時候,我們再主動追擊,必然大敗蜀軍!”
“但堅壁拒守以挫其鋒,彼進不得志,退無與戰,久停則糧盡,虜略無所獲,則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勞,全勝之道也。”
後來,司馬懿平復遼東,時下大雨,並延綿不絕,朝中大臣紛紛覺得這次遼東平復不下來了,建議撤軍。曹叡認為:司馬懿能夠臨危應變,假以時日,公孫淵必被擒來。
“及宣王至遼東,霖雨不得時攻,群臣或以為淵未可卒破,宜詔宣王還。帝曰:「司馬懿臨危制變,擒淵可計日待也。」卒皆如所策。”
事實證明,曹叡的的決策都是正確的。這樣看來他真是一個英明聖主啊。然,他的另一面也是荒淫至極。
曹叡有後宮佳麗上千,按朝中官員品級分封眾女子,選6位女子幫他處理政務,稱之為“女尚書”。
曹叡強行將民間女子掠走,不管婚嫁與否,分配給士兵為妻(這可能就是傳說中的發老婆吧)
“諸士女嫁非士者,一切錄奪,以配戰士,斯誠權時之宜。又詔書聽得以生口年紀、顏色與妻相當者自代,故富者則傾家盡產,貧者舉假貸貰,貴買生口以贖其妻;縣官以配士為名而實內之掖庭,其醜惡者乃出與士。”
曹叡還兼具所有荒淫君王的毛病:大興土木,濫建宮殿,致使許多百姓貽誤農時而影響耕種。
另外有一點深受人們非議,就是,他逼死了自己的養母郭女王,即劇中的郭照。
這麼看來,曹叡身上具備了兩個極端,他本來是一個積極聰明的孩子,造成這樣的性格,很可能與幼年的經歷有關
他的父親曹丕處死了他的母親甄宓,並且在之後的日子裡曹叡一直活在擔驚受怕之中,擔心父親會殺了自己,魏末傳曰:帝常從文帝獵,見子母鹿。文帝射殺鹿母,使帝射鹿子,帝不從,曰:“陛下已殺其母,臣不忍復殺其子。”
這一故事大致就是曹叡當時的心境,他在向他的父王求饒。
《軍事聯盟》把曹叡演成一個心理扭曲的變態,可能是劇作者基於他精神分裂似得性格塑造出的一個人物形象。但劇中說他有男寵“辟邪”這段可能有些杜撰,要不然他不會在三十五六歲的時候掏空身體而死。
總之,曹叡私生活荒淫糜亂,但對待政事卻又精明果斷,明明很有才識,卻又自暴自棄沉迷於聲色犬馬之中,就像一個對父母充滿怨恨的孩子。
-
4 # 故紙匯
史書上是這樣記載的:
曹操消滅袁紹的時候,得到了袁紹的兒媳婦甄氏,然後將這個女俘嫁給了兒子曹丕。甄氏是曹丕的正式夫人,生下了曹睿。
曹丕當上皇帝后,把甄氏立為了皇后。然而這個時候曹丕已經移情別戀,喜歡上了郭女王。為了爭寵,郭女王陷害甄氏,曹丕一怒之下賜死了甄氏。
據說,死後的甄氏很慘。
甄氏下葬的時候,郭女王聽信術士的蠱惑,害怕甄氏的冤魂來找她算賬,把甄氏的頭髮披散開,覆蓋在她的臉上,甄氏的嘴裡還被塞滿了枇糠。
可以說,甄氏不但死的慘,身後還受到了極大的侮辱。
這一切,曹睿是真真切切的知道的。
因此,曹睿當上皇帝后,對郭女王的報復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電視劇中卻不是這樣的。甄氏的死不是郭女王的錯。相反,善良的郭女王一直在竭力照顧曹睿。和真實的歷史完全相反,編劇就希望把故事編回曆史去,因此就設計了曹睿這麼變態。只有這樣,才能將很不合理的情節變的合理。
回覆列表
劇中的曹睿,表現出了三面:雄猜神武,暴戾陰鷙,落寞孤獨。
雄猜神武,是他對內能壓制群臣,對外能御駕親征。
暴戾陰鷙,是他好玩弄權術,又刻薄寡恩。
落寞孤獨,是他獨處時(或僅與辟邪相處時)表現出來的彷徨無助。
甄宓是非常美。走得卻那麼早,曹睿是戀母的,極度戀母,曹睿對父親的愛,是隱藏的。他對曹丕更多的是怕,是怪,是疑,他會遺憾自己從沒有給父親剝過一顆葡萄,也會決絕的不送他最後一程,但他對母親,永遠是愛。沒有人長得像甄宓,就自己換上女裝讓畫師們畫。當母親的畫像終於呈現在眼前,那個動輒殺人的皇帝,又成了孩子。他精神分裂,因為他年幼時活在驚懼裡。
所以看似極端但形象其實非常合理。雖然歷史上沒有對曹睿性格的描述,但從其幼年經歷來看,他性格有缺陷是很有可能的。歷史上的確記載甄宓死時候口含米糠,以發拂面;郭女王被曹睿賜死,死時也是同樣模樣。這明顯就是為自己生母報仇。那麼縱觀曹睿成長,應該很缺乏一個孩子構建健康積極性格心理所必須的親情:生父不愛自己,還殺了生母。養母雖然對自己不錯,但自己又始終放不下對養母的恨。這樣長大,身心健康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