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閉花落雨
-
2 # 面具說
生活的絕對水平提高了。
以前過年,能給10塊錢,那就是鉅款了!(70後)
這筆錢孩子自己是絕對不敢亂花的,大人雖然不至於“充公”,但有很大的建議權。
對於孩子來說,那種窮人乍富四處炫耀的心態,遠遠超過消費這筆錢的慾望,那時候的孩子寧願留著這筆錢很久。
那時候,也沒有通貨膨脹的概念。
現在壓歲錢給100元拿不出手了吧?!
現在的孩子,即使得到1000元,也無法達到70後得到10元錢的滿足感,我估摸著,興許10000塊能有類似的效果。
固然是因為貨幣的購買力下降了,但主要和生活的相對水平降低了有關。
40年前,10塊壓歲錢的震撼效果之所以強大,是因為那時大家都很窮——我們全家收入每月才50塊多點。
40年後,1000塊也無法奪人眼球,是因為大家的貧富差距十分懸殊,有錢人年入幾十億,窮人年入幾千,再加上現在資訊特別發達,大家的心氣都高了,也就看不起區區1000塊了!
再者,現在的民風不淳樸了,攀比之風嚴重,壓歲錢也成了人情往來,你今年給1000,我得記下來,明年我還給你2000,後年你再給我3000……壓歲錢以拍賣叫價的形式延續下來,直到一方離開這個圈子或者雙方不再往來。
當然,現在的家長,對於孩子的關注遠遠大於40年前,所以壓歲錢也特別敢下手。
不管怎麼說,社會進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有能力給孩子們更好的物質條件,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
3 # 手機使用者好大一顆樹
在相簿中珍藏著一張80年版,一毛錢的紙幣,至今已有三十九年,翻開舊相簿第一張就是。2008年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一位熟人拿走,知道後又連夜要了回來。因為它是一種念想一種對親人的思念。
一九七九年金秋十月,正是收穫的季節,也是我們本地採摘油茶的時候。我依希記得,年近七十三歲的奶奶,已經是滿頭白髮,張開嘴牙齒也只有那麼幾顆,但是精神狀態卻很好。父親一再交待,要她留在家中,待父親走後,她卻揹著簍子上山。當別人都回了,她卻沒有回來,熱心的鄉親提著馬燈,點著火把滿山遍野地尋找和呼喚,終於在離家兩裡地的亂墳崗的山中找到。只見她頭髮稍微有點亂,肩背一簍茶果,坐在雜草叢中休息,喃喃自語咋就找不回家了呢?自此以後,身體時好時壞。大年三十團年飯,拿出一個手帕模樣的小包包,一層層開啟,給六個孫子一人兩毛的壓歲錢。哥哥姐姐發的都是硬幣,年齡小的就給紙幣,免得掉了尋不著。我的就是兩張一角的紙幣(紅頁子),吃完飯全家人就圍坐在一起烤火,奶奶非常高興,來,來,來,孫子,奶奶不識字也不會寫字。本人古月胡,告訴奶奶怎麼寫,迅速拿來鉛筆,喲!忘記拿紙了。不要緊,不要緊,寫在剛才的壓歲錢上,待會兒擦掉。我不,這用不掉沒人要。小氣。用奶奶的,在煤油燈下,奶奶認認真真地用鉛筆寫下一個小小的”胡”字,孫子,送給你明天把字擦了用。正月初一沒出門,初二哥幾個忍不住了,到大隊部(村部)幾個人一人買了一角錢鞭炮放。我們計劃初四,再買糖果吃。初五的傍晚,離家三里地的小姑媽,再次看望奶奶,還沒有回到自己家中,奶奶坐在火塘邊烤火就這樣安祥地走了。寫字的一角錢,還在口袋中沒花,就這樣珍藏,珍藏著。
轉眼就是二十年(2000年),三歲的兒子回老家吃團飯,父親給他壓歲錢又是一張紅頁子(100)。回想也真好笑,穿條開檔服,手拿紅頁子到處跑,口中不時的喊,爺爺給好大一塊錢,好大一塊錢,不時地還放在地上用手拍,拍,拍。他跑大人都要在旁邊轉,倒不是怕把錢弄丟,主要是為了安全。
彈指一揮又快二十年,又到了自己給晚輩壓歲錢的時候。現在網上都說工資在2000至5000元為中產階級,壓歲錢200至500元就應該可以了,呵呵呵!故事回顧,分析,奶奶給壓歲錢的時候,正在大集體,農村邊遠地區每天勞動日,可能就只有幾分和一角多的工錢。父親那時每天也就是個二三十元左右,現在的差距有點大。過去給壓歲錢,本人覺得也就是二,三天的工資標準。壓歲錢,就是一種親情,就是一種愛。壓歲錢,再多,太多太多就是一種攀比,就是一種負擔,就是一種人情債,就是一種變味的酒,那種滋味.......。感謝!瀏覽閱讀!!!
-
4 # zhu470921456
現在標配壓歲錢最少也是100,根據自己情況,收入高可以多給點,收入低給100意思一下就好了,過年主要是圖個喜慶親朋好友團聚熱鬧不是為了收紅包的,沒必要搞變味了!
-
5 # 0圈圈v
壓歲錢儼然是春節的一個傳統習俗,它作為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在春節一直存在著,這也成了長輩和晚輩的一個特殊情感聯結點。
以前的壓歲錢不多,但小孩子特高興,年前很早就開始期待著。隨著時代發展,裝壓歲錢的紅包越來越有內容,生活富足了,家裡的孩子可以“收穫”多個的多量紅包,孩子的期待感也高了。壓歲錢的內容與數量無不說明了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水平的變化不僅體現於“給”,更重要的還在於“用”。如何用壓歲錢,這也是學問啊。以前得了壓歲錢,要麼父母收起來,要麼自己買吃的玩的,或是學習用品,用得有限制。現在,壓歲錢鼓了,用法也可以更有意義,除了上述用法,還可以引導孩子學會錢財管理;和孩子一起給貧苦山區的小朋友買些學習用品或小禮物,即使微薄,但這是孩子學習愛的方式。
總之,正因為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才能更好的支配壓歲錢,也才可以做很多有價值的事情,從而讓壓歲錢用得合理。
而這才是壓歲錢的意義。
-
6 # 不要讓一切變得理所應
提高?不見得,想當初我每年大概有300左右的壓歲錢,雖然少但是購買力不一樣,97年街上炒麵才1塊錢還放肉絲,現在呢?我兒子每年差不多有3-5千,可是現在肉絲炒麵要12元!要說什麼提高了我只能說國民整體條件提高了,至少現在基本沒有了溫飽問題上學問題。感慨啊上小學4年級自己拿著20元上街,吃了炒麵,玩了遊戲機, 還買幾樣菜最後8塊錢買了一雙帶釘的球鞋穿了一年半,最後是鞋底磨破了才算是壞了
-
7 # 拽xiao妹
過年給壓歲錢是中國自古以來的習俗,但是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壓歲錢的數目也隨著提高。現在有好多人還把過年給紅包拿來進行攀比,還有現在孩子都就行起了手機發紅包拜年的趨勢,確實是個值得人們思考的問題
-
8 # 手鉤假髮
能體現出來,以往每年200元慢慢的每年給的壓歲錢都不一樣、只有增加,沒有減少,再就是每年1000元再2000元、再3000元、現在小孩子4000元大孩子6000元看壓歲錢的升高,就證明生活水平有了新的變化。
記得小時候,過年給長輩磕頭,長輩都會給幾毛錢的壓歲錢高興的不得了。現在的小孩子過年,壓歲錢少則一兩百,多的上千。從壓歲錢可以看出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你覺得呢?
回覆列表
我的看法就是過去的壓歲錢少,那是因為窮!但充滿人情、親情、人性的真實。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別說給孩子壓歲錢幾百上千(不提家有礦的,貧窮限制我這個工薪層的想象力),只以普通收入家庭為例吧:我們廠普遍給孩子的是200~500~1000(領導)。我給倆女兒每人500,但多了份忐忑!擔心孩子壓歲錢沒別的孩子父母給的多!孩子受委屈!不算老公偷偷告訴女兒他哪件衣服裡藏有私房錢,沒了自已去拿!
說實話,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假,但給我的壓力更大了!體驗到的變化就是“錢如糞紙不夠花”!
二姑娘12歲,和同學上街玩,每人帶200元。5小時後我接到電話:老媽發紅包。沒錢吃飯了!去遊了倆景點,一張門票80,倆張160,著場電影每人30元。10元打的!
五個孩子媽都接到這電話!我們共同感嘆的就是“打腫臉充胖子的攀比心”充斥的時代,沒錢的該跪了!
我們70後給長輩拜年多以2毛,五毛,封頂1元。尤其開學後我有張5元錢,班長30個同學爭著看是啥樣至今記憶猶新!那時農村家庭都窮苦,壓歲錢少但活的心踏實,因為千家萬戶大多一樣,沒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