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克之5

    謝邀。不用若干年了,新文化運動的以話混文,打亂了文言文的根基,今人讀古文,不知所云。漢字簡化,背離六書之法,造成漢字文化的失血,一些簡體字毫無道理,字不達義,猴吃麻花,造成理解障礙。退一步說,民國前清,文盲遍地,人家也是一輩子。小品與崑曲,都是藝術,可小品接地氣。但要提升層次境界,老夫以為,還是文言文與正體字優勢大。回答完畢。

  • 2 # 紅色混混

    這是一個杞人憂天的提問啊,

    人類文明進化到現在所有的文化記載已經不可能中斷。另外甲骨文並沒有失傳,而是隨著時代的推移不斷演化,最終形成了今天的漢字,這屬於假滅絕。

  • 3 # 波羅密2

    不請自來,若干年之後,後人閱讀古書會不會像甲骨文一樣呢?我認為這個東西得一分為二去看,假如說一個人不學好語文,不學無術,沒有一點文化,連拼音都學不好,這種情況肯定會發生,他閱讀古書肯定像看甲骨文,那些古文學,在他們眼中,可能就是一些抽象的符號。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可能,隨著國家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在教育領域開始重視古文的學習,經過一段時間的引導和實踐,讓以後的孩子們能夠把自己祖國的語言文字學好,而且,這是作為一個人的最基本的功課,後人讀起古文來,不僅不像看甲骨文,反而能把古人的優秀的思想繼承下來,甚至是能夠進行創新,如果是這個結果,那再好不過了!

    中國的文字,世界獨一無二,它蘊含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密碼,應該引起每一個華人的重視!

  • 4 # 風雲識途

    幾百年後的讀書人閱讀文言文一定會像當今人讀甲骨文一樣。隨著時代的變遷,好多語言文字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即使當代的很多人,也已經看不懂文言文了,讀文言文要麼一知半解,要麼一竅不通。不說讀文言文,就是當代人聽當代人的方言,同樣是很難聽懂,如聽天書。像粵語、閩南語,在很多人聽來比英語還難懂。

    所以,除非受過專業培訓或特殊訓練,後人讀文言文,一定會像當代人讀甲骨文一樣難!

  • 5 # 讀研社

    若干年後,後人閱讀古書時會不會像甲骨文一樣呢?這樣的思考其實也不無道理,今天讓我們普通人來看甲骨文,大概能看懂的已經少之又少。就是曾經的官方文字金文、大篆、小篆,今天能認識的也很少了,這些文字大多已經只能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存在於書法金石之中。其實,這恰好說明了一個不辯自明的道理,萬事萬物都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當然,也包括文字。

    文字的演化是伴隨著文明程序而發展的,其最大的作用在於交流,既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又要承載文化傳承的要求。在人類心智未開的時代,透過最簡單的結繩記數、狀物表意等來進行交流,以滿足溝通的需求。隨著人們的心智逐步開化,需要表達的內涵越來越複雜,這對文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於是出現了更高階的甲骨文,歷經6000年的發展,一路從金文、大篆、小篆,演變到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包括從繁體到了簡體。建國初期,需要大量培養人才,提高全民的文化水平,而繁體字的識認記都相對更為困難,所以推行簡體字。今天不少人仍在質疑簡體字,認為它丟掉了漢字的根,但從對社會發展的貢獻來看,簡體字功不可沒。

    從這個角度看,我們的漢字還會進一步演化嗎?我想這種可能不是沒有,那麼會不會演化到若干年後,人們甚至不認識古漢字了呢?我想這種擔憂倒是大可不必。因為只要中華文化一脈相承,漢字的演化就不會偏離這個基礎。就連日文和北韓文字至今依然不能完全脫離漢字,尤其是日本,很多人仍然能透過漢字進行交流。

  • 6 # 甲骨遊學

    1、漢字的“死”

    漢字為什麼會“死”?原來,古人造了很多漢字,但不都一直使用。曾經造出來,之後沒有使用的漢字,就成了“死”字。這些“死”字到底有多少呢?比如,清朝康熙皇帝下令編寫的《康熙字典》,收錄約4.7萬個漢字。

    根據文字學家考證,在歷代中實際使用的漢字數量約在5千至7千之間。這樣測算,至少90%以上的漢字是“死”掉的。

    為什麼漢字必須要“死”,下面將講到,如果不死,漢字就很難“活”下去。

    2、漢字的“活”

    在1994年出版的《中華字海》,收錄約8.5萬個漢字。假如我們都在使用,這會是什麼樣的結果?

    舉個例子:為了讓大家清楚單詞量的概念,我們拿英語做類比。在校大學生需要考英語四、六級,大約掌握5000左右的單詞量。如果要考託福,相當於美國高中生的水平,能滿足去美國大學讀書的要求,約需要1萬左右單詞量。更進一步,去考GRE,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需要2萬左右的單詞量。

    為了掌握2萬多單詞,那是多麼辛苦與痛苦的事情。很多國內留學培訓機構,編織一個又一個催人淚下的勵志故事,讓學生瘋狂背單詞,看看臉上痛苦的表情,就知道掌握2萬單詞是多麼不容易了。

    漢字也是一樣,如果全部掌握8萬多漢字,難度比英文還要難學。還好,很多專有字,如“駂”,意思是“青黑色”馬,還有異體字,約佔《康熙字典》40%,都統統除去,在社會上通用的漢字量,約在5~7千之間,是大腦認知記憶負擔得起的範圍,與英文類似。

    若不是這樣,漢字很可能變成“化石”,無人問津了。

    3、漢字的“簡”

    1)漢字“簡化”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從文字學家考證的結果看,漢字簡化發起自民間,早在漢代就有證據了,如“壽”,當時簡化為“壽”。

    2)為什麼要“簡化”漢字呢?簡而言之,結果是書寫方便,原因卻很複雜,下一個標題會提到。資料為證,國家1986年釋出《簡化字總表》,對2235個高頻字進行簡化,對應的繁體字平均筆畫16.1畫,簡化後10.3畫。也就是說,書寫更容易了。

    4、漢字改革的歷史呼聲:

    長話短說,簡單彙總一下:

    1)西方文明的衝擊:中國近代史,充滿屈辱。很多有識之士開始思考,東方文明到底輸在什麼地方。對比西方的拼音文字,我們發現其優勢非常明顯:普及速度快,文化傳播廣。尤其是600年前,歐洲大規模普及使用“活字印刷術”,使得文明發展進入到快車道。由此,改革漢字的呼聲日益高漲,代表人物有二十世紀初的蔡元培先生,曾任北京大學校長,後又任中央研究院院長。

    2)資訊化的挑戰:面對二十一世紀中葉的資訊化浪潮,早在1974年,國家啟動748工程,研製漢字如何進行資訊化處理系統工程。期間,對漢字的標準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從另外一面促進漢字簡化過程。

    5、漢字“簡”得過火嗎?

    漢字簡化得是否“過火”呢?是的,歷史證據如下:

    1)1956年,國務院公佈《漢字簡化方案》;

    2)1979年,國家釋出《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

    3)1986年,國務院同意《關於廢止<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和糾正社會用字混亂現象的請示》。

    也就是說,1986年否定了1979年的漢字簡化方案,因為造成了一定的混亂,報告指出:“今後,對漢字簡化應持謹慎態度,使漢字形體在一個時期保持相對穩定,以便社會應用。”

    6、我該怎麼選擇,漢字的“簡”與“繁”?

    漢字簡化有什麼“損失”?不容否認,“繁體字”畢竟與“甲骨文”、“金文”、“小篆”與“隸書”有著密切聯絡。古代上小學的意思“識字”。怎麼識字?就是學習漢字的“六書”,也就是漢字造字的六個規律,即“象形”、“形聲”、“會意”、“假借”、“轉註”和“指事”。從甲骨文到繁體字,一脈相承約兩千餘年,似乎到了簡體字,有一個斷層出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來自普通二本,如何發表一篇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