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華醫學科普
-
2 # 生命召集令
在門診碰到很多患有胃潰瘍的人在就診後都會抱有僥倖心理的問“大夫,我以後還能喝酒嗎?”對於這個問題,答案肯定是不能喝酒了。
胃潰瘍是由於胃酸或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而發生在胃、十二指腸、食管下段等部位的潰瘍。這其中又要以胃和十二指腸的潰瘍較為多見。胃潰瘍的發病因素包括胃酸分泌異常增多、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非甾體類抗炎藥物的應用、飲酒、應激等條件下均可引起潰瘍。需要在這裡指出的是在傳統觀念裡飲酒(啤酒、白酒和紅酒)對身體有一定的益處,這個“益處”指的是適當的飲酒,並且沒有胃部疾病的前提下。長期大量飲酒甚至是酗酒是胃潰瘍乃至胃癌高發的危險因素。
酒精的攝入會刺激胃粘膜和胃酸分泌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胃粘膜的抵抗力。在胃潰瘍形成後如果還喝酒,進入胃內的酒精會刺激胃內的潰瘍面,阻礙其癒合甚至使潰瘍面擴大。隨著胃潰瘍的進一步發展,出血、穿孔、癌變等併發症會逐漸顯露。所以,胃潰瘍的患者是禁止喝酒的。曾經在病房有位胃潰瘍的患者不聽醫生的勸告,住院期間偷偷飲酒,導致胃穿孔,引起嚴重的腹腔感染。經過醫護人員的全力搶救才撿回一條命。但是,另一位胃潰瘍患者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其在胃潰瘍好轉後,仍偷偷飲酒,最終在一次醉酒後,引起急性胃腸穿孔,醫務人員雖極力搶救,還是沒有留住其性命。
此外,胃潰瘍患者在日常飲食上除了不能喝酒外,還應避免攝入辛辣刺激油膩性食物。保持心情舒暢,適當的體育鍛煉。
本期答主:宋豔琦,醫學碩士
-
3 # 醫語破天機
消化性潰瘍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可發生於食管、胃或十二指腸,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最常見。胃酸分泌過多是引起胃潰瘍最直接的原因,胃粘膜受到胃酸的侵蝕而遭到破壞。得了胃潰瘍還能喝酒嗎?小編告訴你,想都別想!酒精可直接造成胃粘膜損傷,長期喝酒的人,胃內酸性環境發生變化,可引起潰瘍惡變最終發展成胃癌。
1.酒精可影響胃功能。長期大量飲酒,可使胃功能及機體免疫力下降,胃粘膜的保護作用下降容易被胃酸、胃蛋白酶侵蝕。同時,也會引起使幽門螺旋桿菌趁虛而入,幽門螺旋桿菌是致癌的元兇之一。
2.酒精可損傷胃黏膜。酒是刺激性食物,可直接損傷胃黏膜,長期空腹大量飲酒對胃粘膜的傷害更加嚴重,可造成胃粘膜充血、糜爛、潰瘍,更甚可造成潰瘍出血、穿孔等,長期刺激潰瘍面甚至會造成潰瘍惡變。
有些人會說,為了應酬不喝酒不行啊,可是小編就要說了,生命和應酬相比哪個重要呢?得了胃潰瘍及時遵醫治療才是硬道理。另外養胃也很重要。除了戒酒還要注意哪些呢?少食多餐,忌吃辛辣、生冷、油膩、粗、硬等刺激性及不易消化的食物。飲食上注意選擇高蛋白、易消化、熱量充足、維生素豐富的食物。比如主食可選擇小米粥、饅頭、稀飯、麵條等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保證充足的營養選擇雞蛋、豆漿、瘦肉、魚肉禽類肉等食物,儘量烹調的不要太油膩,軟一些,這樣易於吸收。同時,適當使用新鮮的蔬菜、瓜果
滿足身體所需維生素。另外,吸菸也可使胃粘膜的保護作用下降,從而影響潰瘍創面的癒合,所以不僅要戒酒,煙也不能吸。
-
4 # 醫學守門人
飲酒時中華歷史悠久的文化了,民間有不少對飲酒的讚美,“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就是糧食做,不喝是罪過”這樣的民間俗語也是數不勝數。然而一場場酒席下來,兄弟之間往往“寧可胃上爛個洞,不讓感情裂條縫”,於是糧食精反而成了穿腸毒。
飲酒之後,消化系統首當其衝,接受了來自酒精的最直接刺激。大量飲酒可致胃酸反流、胃炎、胃潰瘍、胃出血,當然有的人可能潰瘍的直接因素並不是酒精,但是潰瘍後你的胃黏膜保護層不在了,酒精直接作用於胃壁,好比用刀刮,傷害之大,不言而喻。
本身酒精就是致消化性潰瘍的危險因素,如果潰瘍後再飲酒,那真的就是雪上加霜,直至穿孔,最終癌變,悔之不及呀。建議潰瘍患者,積極治療,就算好了以後,能不喝盡量也就不喝了!
-
5 # 李鴻政醫生
酒精不僅傷肝,還傷胃。急診科經常會遇到一些大量喝酒後出現胃出血、嘔血的病人,嚴重的可能會有大量出血、出血性休克。這給我們的教訓就是:酒精的確是可以導致胃出血的。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喝那麼多酒呢?尤其是有胃潰瘍的病人,本來胃就千瘡百孔,有那麼多潰瘍灶,潰瘍的意思就是爛掉了,就是指一部分胃爛了,我們很多人沒見過胃潰瘍的樣子,但是口腔潰瘍見過吧?一個意思。但是我們很少見到口腔潰瘍會把整個口腔爛透穿孔的,而胃潰瘍會,嚴重的胃潰瘍會把胃壁爛透穿孔的,這時候會引起劇烈疼痛,而且必須手術修補或者切除胃臟才能緩解病情。
胃潰瘍的病人如果再喝酒,那就是雪上加霜。
胃潰瘍的病人除了使用抑制胃酸分泌治療、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保護胃黏膜等,還要戒菸戒酒,做到這些治療的胃潰瘍患者,基本上都是可以癒合潰瘍的,無需手術治療的,基本上可以說是痊癒的。但如果再喝酒,那就很容易導致潰瘍復發,如果反反覆覆復發,胃潰瘍是有可能演變為胃癌的,難道不怕麼?
為了活命,趕緊把酒戒掉。
-
6 # 何藥師詳談健康
胃潰瘍是由於胃酸或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而發生在胃、十二指腸、食管下段等部位的潰瘍。這其中又要以胃和十二指腸的潰瘍較為多見。胃潰瘍的發病因素包括胃酸分泌異常增多、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非甾體類抗炎藥物的應用、飲酒、應激等條件下均可引起潰瘍。需要在這裡指出的是在傳統觀念裡飲酒(啤酒、白酒和紅酒)對身體有一定的益處,這個“益處”指的是適當的飲酒,並且沒有胃部疾病的前提下。長期大量飲酒甚至是酗酒是胃潰瘍乃至胃癌高發的危險因素。
酒精的攝入會刺激胃粘膜和胃酸分泌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胃粘膜的抵抗力。在胃潰瘍形成後如果還喝酒,進入胃內的酒精會刺激胃內的潰瘍面,阻礙其癒合甚至使潰瘍面擴大。隨著胃潰瘍的進一步發展,出血、穿孔、癌變等併發症會逐漸顯露。所以,胃潰瘍的患者是禁止喝酒的。曾經在病房有位胃潰瘍的患者不聽醫生的勸告,住院期間偷偷飲酒,導致胃穿孔,引起嚴重的腹腔感染。經過醫護人員的全力搶救才撿回一條命。但是,另一位胃潰瘍患者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其在胃潰瘍好轉後,仍偷偷飲酒,最終在一次醉酒後,引起急性胃腸穿孔,醫務人員雖極力搶救,還是沒有留住其性命。
此外,胃潰瘍患者在日常飲食上除了不能喝酒外,還應避免攝入辛辣刺激油膩性食物。保持心情舒暢,適當的體育鍛煉。
回覆列表
酒精型消化潰瘍主要是由於長時間過量飲酒而造成胃和十二指腸潰瘍,形成的酒精型慢性消化潰瘍。它與胃酸、幽門 螺桿菌(Hp)感染、胃蛋白酶、反流膽汁等損傷因子作用增強及胃黏膜保護作用減弱有關,有很高的幽門螺桿菌Hp檢出率。
臨床上對胃潰瘍的治療主要包括抗酸劑和抑酸劑。抗酸劑主要是胃酸中和劑,如碳酸氫鈉、氫氧化鋁、氫氧化鎂等,但這些藥物作用較弱,不宜單獨使用,且長期使用會使磷吸收下降, 因此只能作為輔助製劑,這類藥物主要有胃舒平 ( 含氫氧化鋁、三矽酸鎂 ) 等。抑酸劑主要具有抑制氫離子分泌作 用,主要包括質子泵抑制劑、M 受體拮抗劑、胃泌素受 體拮抗劑及 H2 受體拮抗劑。質子泵抑制劑可透過抑制壁 細胞中 H+-K+-ATP 酶活性,使 H+ 不能由壁細胞內轉運 到在胃腔內,從而降低胃酸濃度,抑酸作用強大而持久, 主要包括傳統藥物奧美拉唑、蘭索拉唑及新型藥泰妥拉 唑、萊米諾拉唑、鹽酸瑞伐拉贊等;H2 受體拮抗劑可抑 制組胺釋放,抑制胃泌 素及胰島素,從而降低胃酸分泌, 這類藥物主要包括雷尼替丁、西咪替丁、法莫替丁等。 這類藥物的缺點是對刺激性胃酸分泌效果較差,且起效慢,持續時間短;另外,長時間使用 H2 受體抑制劑可以 升高胃竇部 pH 值,刺激壁細胞增生,但與 Hp 根治性治療有協同作用,因此可以作為輔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