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02668705495

    容易上火、怕熱是陰虛。犯困、怕冷、做夢是陽虛,面色萎黃是脾陽虛。此為陰陽兩虛證。心脾腎皆陽不足,必風寒溼痰熱五毒俱全。治宜補腎健脾、開鬱化痰、驅風寒逐溼熱。

  • 2 # 普化先生

    面萎黃是脾胃病,怕冷是表皮,怕熱是內熱,上火是內熱,裡實氣虛證,裡症宜歸經,去裡積而氣復回還以調營實衛虛。

  • 3 # 紅杏林學院

    中醫將體質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溼質、溼熱質、血瘀質、氣鬱質、特稟質九個型別,您可以結合您的其他症狀表現判斷自身屬於什麼體質!

    平和質

    總體特徵:陰陽氣血調和,以體態適中、面色紅潤、精力充沛等為主要特徵。

    常見表現:面色、膚色潤澤,頭髮稠密有光澤,目光有神,鼻色明潤,嗅覺通利,唇色紅潤,不易疲勞,精力充沛,耐受寒熱,睡眠良好,胃納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紅,苔薄白,脈和緩有力。

    平和質的人平素患病較少,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適應能力較強。

    氣虛質

    總體特徵:元氣不足,以疲乏、氣短、自汗等氣虛表現為主要特徵。

    常見表現:平素語音低弱,氣短懶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紅,舌邊有齒痕,脈弱。

    中醫調理:點按足三里。

    定位:足三里穴位於外膝眼下三寸,脛骨前嵴外1橫指處。

    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足三里,足三里穴可以兩側穴位同時操作。每次按壓操作5~10分鐘, 每日兩次,10天1個療程。

    陽虛質

    總體特徵:陽氣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溫等虛寒表現為主要特徵。

    常見表現:平素畏冷,手足不溫,喜熱飲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脈沉遲。陽虛體質的人一般一年四季手都冷,冬天“手冷過肘,足冷過膝”。

    中醫調理:艾灸神闕穴。

    定位:在臍中部,臍中央。

    操作方法:艾灸或隔姜、隔鹽灸腹部的神闕穴,每日灸2次,配合熱水泡腳(泡至膝關節以下)。

    陰虛質

    總體特徵:陰液虧少,以口燥咽乾、手足心熱等虛熱表現為主要特徵。

    常見表現:手足心熱,口燥咽乾,鼻微幹,喜冷飲,大便乾燥,舌紅少津,脈細數。陰虛體質的人一般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熱、燥邪。

    中醫調理:點按三陰交。

    位置:腿部內踝尖直上3寸的位置。

    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三陰交穴,三陰交穴可以兩側穴位同時操作。每次按壓操作5~10分鐘, 每日兩次,10天1個療程。

    痰溼質

    總體特徵:痰溼凝聚,以形體肥胖、腹部肥滿、口黏苔膩等痰溼表現為主要特徵。

    常見表現:面部面板油脂較多,多汗且黏,胸悶,痰多,口黏膩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膩,脈滑。 痰溼質的人一般對梅雨季節及溼重環境適應能力差。

    中醫調理:艾灸

    取穴:神闕、關元、中脘、天樞、足三里。

    操作方法:艾灸穴位可逐漸增多,以面板出現紅暈為度。

    溼熱質

    總體特徵:溼熱內蘊,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黃膩等溼熱表現為主要特徵。

    常見表現:面垢油光,易生痤瘡,口苦口乾,身重睏倦,大便黏滯不暢或燥結,小便短黃,男性易陰囊潮溼,女性易帶下增多,舌質偏紅,苔黃膩,脈滑數。溼熱體質的人一般對夏末秋初溼熱氣候,溼重或氣溫偏高環境較難適應。

    中醫調理:按摩陰陵泉穴。

    位置:在小腿內側,脛骨內側下緣與脛骨內側緣之間的凹陷中。

    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陰陵泉穴,每次按壓操作5~10分鐘,每日兩次,10天1個療程。

    血瘀質

    總體特徵:血行不暢,以膚色晦黯、舌質紫黯等血瘀表現為主要特徵。

    常見表現:膚色晦黯,色素沉著,容易出現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點,舌下絡脈紫黯或增粗,脈澀。血瘀質的人一般不耐受寒邪。

    中醫調理:按揉內關穴

    位置:位於手腕橫紋上兩寸,即手腕橫紋向後三橫指,在兩筋之間取穴。

    操作方法:用拇指端按揉。約1~3分鐘。

    氣鬱質

    總體特徵:氣機鬱滯,以神情抑鬱、憂慮脆弱等氣鬱表現為主要特徵。

    常見表現:神情抑鬱,情感脆弱,煩悶不樂,舌淡紅,苔薄白,脈弦。氣鬱質的人一般對精神刺激適應能力較差;不適應陰雨天氣。

    中醫調理:點按太沖穴。

    位置: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趾蹠骨連線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夾縫向上移壓,壓至能感覺到動脈映手(第1、2蹠骨結合部之間凹陷中)。

    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穴位,太沖穴可以兩側穴位同時操作。每次按壓操作5~10分鐘, 每日兩次,10天1個療程。

    特稟質

    總體特徵: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過敏反應等為主要特徵。

    常見表現:過敏體質者常見哮喘、風團、咽癢、鼻塞、噴嚏等;患遺傳性疾病者有垂直遺傳、先天性、家族性特徵;患胎傳性疾病者具有母體影響胎兒個體生長髮育及相關疾病特徵。特稟質的人一般適應能力差,如過敏體質者對易致過敏季節適應能力差,易引發宿疾。

    中醫調理:按揉或艾灸足三里。

    操作方法:揉按或隔姜艾灸足三里,隔姜艾灸隔日一次為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iPhone4以來打破了我對美和精緻的認知,到11毀掉了我對美的欣賞。你們怎麼看待這款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