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啞者或已成翁

    看到“餘後半生”這個題,我也想說幾句;但每個人理解的意思,總會是不同的,這個也是很自然的,因為每個人的境遇與身體等狀態,都是不同的。

    我半生艱辛,至今還是個獨身的人,身體狀態也不好;我只能說說自己對於“餘後半生”的體驗與感悟。

    十幾年以前,我是這樣想的:

    再苦個幾年,煩心事多已了結,生活相對安定;女人的狀況也會與我相似,都沒有了各方面的牽絆,只要性情相投,走在一起,過個餘後半生。

    可按照“計劃表”進行了,卻總是“人算不如天算”。

    54歲那年,我開始了登報徵婚,可是,女人們多是這樣想的 :

    你沒車子,存款也不多。從前單純,或許會嫁給你,現在老孃可學會算算了。如果沒有收益或別的好處,難道嫁給你做保姆嗎?做保姆也應該有一份工資吧?

    有一年,寧波有位做婚介的朋友,給我說過一個事:

    一個五十歲的護士,每過了一兩年,總會在物質上提高一次要求。

    起初僅是婚房面積的改動,加上一部車子;後來是車的檔次變化,以及銀行存款的新增,因為她考慮到她在退休之後,要作全國遊與國外遊。

    朋友很無奈地感嘆:

    別些地方,都沒見到這護士有什麼長進,倒是容顏一年比一年見老了。

    的確,女人的容顏變老了。

    我認識一位中學老師,他在早年受過政治上的委屈,無奈而未婚,後來,政策給了他補償,條件變好了;當時還不到50歲,卻謝絕介紹老伴。

    我還記得他說過的一句名言:

    “臉皮都打皺了,化妝品也抹不平了,還結什麼婚,有意思麼?”

    我當年對他的話體會不深,有個人作伴總是好過孤單呵;豈料老來,發現自己也有了一樣的心態。

    四十歲時,娶個差我一兩歲的,就可以;五十歲以後,相差的年齡卻越拉越大,好象忘記了自己也一樣地變得更老了。

    明知這種心理有問題,卻也莫之奈何;我還認識一個人,比我更為好笑。

    他也是一個教師,至老未婚,卻一直總是相信在婚戀上,自己會有特別的奇遇。

    四十歲前,堅持娶個未婚女;五十歲,改為年輕貌美。

    思路錯了嗎?他說寧缺勿濫。

    今年近於七十,幾年前有過一次中風,聽說長臥在床;不知他還會再做好夢否?

    當今社會,五十歲以上的人,婚姻會更難,因素很多;概言之,男女的立場,總是更難以調和的。

    大約就在54歲那年開始,我真切地感覺到自己的確老了,無論是身體上或心態上的變化。

    常有這樣的事:

    夜裡九點、十點,忽然想起了某書,閱讀的慾望不可抑止,而一讀之後,趣味又漸濃,此時肯放下書本只想睡著,也已很難如願了。

    白天想做點事沒精神,到了晚上,不料卻是在床上翻來翻去,反而不肯睡;雖然也感全身乏力,精神卻似乎越來越旺盛,於是,只能經常地通宵看書了。

    從前,我聽到過有人笑話老年人:

    該提振精神時卻打盹,該睡覺了雙眼卻又睜著。

    這種狀態,被我後來幾年的親身經歷,一一應驗。

    從前,意念能指揮身體,愈到後來,兩者愈加分離,各自顧自己了。

    在身體差的時候,有時還會想到死亡的問題。

    死亡當然是人生必經的一個事實,越上了年齡,就越會覺得,自己好比經常坐在一架功能已經老舊的飛機上,不知道哪一天的哪一個下一刻,就會撞上一座山。

    怕嗎?

    我看過一篇文,有個學者提出了“生死滲透說”和“由死觀生說”。

    他認為:生命的過程即是死亡的過程,出生的那一刻就已意味著死的開始。

    想想也是,生的大悲哀呵!

    但,我出生之時已大哭過了,此後何必為了這個“大悲哀”而再哭呢?

    又想起三十年前結婚那天,從到了必須要去結婚的年齡上看,明明知道自己又向死亡跨近了一大步,卻又喜得合不攏嘴;結婚前早幾個月,我就在盼望著幸福的日子,早些到來呢。

    現在,當然已經知道了;從前,不應該在心態上推進時間前進,後悔,想哭哭,豈不太遲了?

    有誰也能夠阻擋時間前進的步伐呢?

    晉代人羊祜有一次登上峴山,對同遊者說:

    “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達勝士,登此遠望,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滅無聞,使人悲傷。”(《晉書•羊祜傳》)

    羊祜死後,當地百姓在山上立了一塊碑,遊人見碑無不掉淚,稱之為“墮淚碑”。

    又過了幾百年,唐代的孟浩然與友人一起登上此山,他作了一首《與諸子登峴山》詩: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末兩句更為沉重: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羊祜為前代登臨此山的人感到悲哀,而孟浩然又為羊祜感到悲哀。再悲哀也不頂用呵,誰也無法阻止時間的流逝,世上總是新人換舊人。

    自然規律既然如是,我們在生死問題上,何不想得通達些呢?

    至於“由死觀生”說,更有啟發思想的作用。

    一個人的年齡越大,就越能夠站在人生的終點來觀察自身,才能察覺到自己的前半生,生命裡究竟缺少了點什麼,心地裡也會多了一份寬容和慈悲;也更會明白人生幸福與快樂的含義,使餘生儘可能無憾。

    一個人只關注於生,未必能很好的生;只有悟透了死,才能更好地活著。

    回顧前塵,我有過大歡樂,也有過大悲哀;做過善事,也少不了做點惡事;他人傷害過我,我也無數次使他人失望與傷心。

    只是已經過去的事,它會越來越失去它的意義,除了自已應該多做些反省之外,所有的恩恩怨怨,其實也終會要埋入土裡的。

    至於外人的評議,如實也好,冤枉也罷,更不必放在心上的。

    陸游寫過一首詩:

    “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

    死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小舟遊近村舍舟步歸》)

    老蔡在歷史上明明是個大才子、大好人,負鼓盲翁卻偏要編造、演唱他“負心”的故事。

    人生,有時想想,竟也象一出鬧劇,還如莎士比亞戲劇中的一句臺詞:

    “它是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充滿著喧譁與騷動,卻找不到一點意義。”(見於《麥克白》一劇) 到頭來,正如《紅樓夢》所說的:人人都要吃一個“土饅頭”。

    不過,也說說一件真實的事:

    一天午睡,忽然夢到自己死了。

    我躺在門板上,被四個壯漢抬著,忽忽悠悠,很自在。正疑惑這死竟會是這等的舒服,卻醒來了。

    我趕緊閉著眼,想繼續夢下去。

    沒奈何,這夢再無下文了,只得自已臥在床上繼續閉著眼,新增有趣的情節。

    先是想到應該放個大臭屁,壯漢們不信死人會放屁,便會相互懷疑、指責,我呢,暗笑。

    這一刻,我恢復了兒童的天性;我捉弄了人呢,我聰明呢。

    如果好好地活,老來的生活,也是可以很有趣味的。

    傷感也會有。

    抄錄一首二十年代的日本老歌,送給年輕人:

    人生如此短暫,

    姑娘, 你去談情說愛吧,

    趁你嘴唇仍鮮紅,

    趁你身軀沒冰冷,

    因為明天不再有。

    人生如此短暫,

    姑娘, 你去談情說愛吧,

    趁你頭髮仍黑,

    趁你心臟未停,

    因為今天不再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打算入手飛度,威馳FS也不錯,不少說威馳FS更具優勢,相比飛度威馳FS優勢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