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國家人文歷史
-
2 # 俠客大島主
敗蒙其實就是弱智,曾經統治過中原沒錯,但是被明朝幹趴下了,就該老老實實做中國良民,當時明朝皇帝也說了,無論胡漢,只要順從,皆是漢民。結果呢,一心要跟明朝作對,被明朝驅趕到北邊冷不垃圾資源稀缺的地方,一點意思都沒有。
-
3 # 季我努學社
1449年,在今天河北境內的土木堡,明朝五十萬大軍同瓦剌軍隊發生了一場大戰,結果明軍全軍覆沒,明英宗被俘,史稱“土木之變”,又叫“英宗北狩”。那麼土木之變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呢?
明英宗
大家都知道雖然朱元璋派遣徐達、常遇春等人北伐攻下了元朝的首都—大都,但是元順帝是主動退出京師的,因此蒙古還保留有相當的實力。朱元璋為了抵禦蒙古入侵,沿長城內外分封了九王,駐守要地,形成了一道嚴密的軍事防衛邊牆。到了朱棣時期,更是將京師從南京遷移到了北京,實行“天子守國門”。英宗皇帝即位後,蒙古族中的瓦剌部迅速崛起,逐漸統一了蒙古各部,瓦剌部首領也先也有再次入主中原的野心,他一直在等待合適的機會率軍南下。
土木之變示意圖
公元1449年,也先派遣3000名使者到北京進貢馬匹,並要求賞金,當時執掌司禮監的太監王振發現也先謊報人數,便減少了賞金。後來也先又嚮明朝求婚,再次遭到拒絕。這樣一來二去徹底激怒了也先,於是他率領瓦剌軍隊南下攻打明朝北方的重鎮大同。大同是北邊保衛京師的重要的屏障,大同遭到瓦剌重兵圍攻,朝廷上下自然不能視而不見。本來已經派遣駙馬都尉率軍支援大同了,但是當時專權的太監王振出於私心卻極力鼓動明英宗親征。王振與英宗朝夕相處二十多年,深得英宗皇帝的信任。於是,英宗皇帝不管大臣們的極力勸阻,把京師交給他弟弟朱祁鈺留守,匆忙帶著集結起來的50萬大軍向大同趕去。英宗和王振天真的認為,瓦剌看到明軍勢大,自然見好就收,不敢與明軍交戰,於是乎他們也不制定任何作戰方略,只知道一味的催士兵趕路。也先得知明軍軍心渙散,在大同附近設伏大敗明軍前鋒,各部明軍得知後,被迫紛紛撤退,幾十萬大軍向蔚州退去。本來大軍安全退到蔚州,明軍雖有損失,但是也不至於傷筋動骨。然而,太監王振又出來一個么蛾子,他命令軍隊掉頭往回跑,原來蔚州是他老家,他怕如此多的軍隊經過,糟蹋了家鄉地裡的莊稼。這樣一來一回,耽誤了最佳的撤兵時機,瓦剌大軍漸漸追了上來。本來明軍還是有可能避免慘敗的,但是等大軍撤到土木堡時,王振卻執意不肯走了,硬要大軍在此地紮營,因為裝運他財產的大車還沒有趕到。土木堡無險可守,也無城牆作為屏障,不久就被瓦剌大軍包圍了。在瓦剌軍隊的攻擊下,明軍毫無鬥志,死傷不計其數,英宗皇帝也被瓦剌軍隊俘虜,明軍損失過半,元氣大傷。這就是歷史上的“土木之變”。
王振
參考文獻
任中原編著:中國通史
崔鍾雷主編:中國通史
張廷玉:《明史》
-
4 # 史海悠遊閭春暉
所謂瓦剌與韃靼之名的出現及其相互爭雄的局面,是元朝丟失中原大地、北遁後才逐漸產生的。其具體標誌是,當北元昭宗病逝,其弟脫古思帖木兒嗣位後,汗廷已無法有效掌握漠北諸部的政治軍事力量,大汗及其直屬官吏機構和軍隊不敢靠攏,已被阿里不哥後裔和斡亦剌等所謂瓦剌諸部控制的和林城,而只能依賴五投下諸部的供給,徘徊於東蒙呼倫貝爾一帶進退不得,最終在捕魚兒海遭到了明朝大軍的毀滅性打擊。隨後失去大部分力量的脫古思帖木兒汗,在西退途中被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兒俘殺,後者悍然稱汗,所依仗者就是瓦剌諸部,此舉也正式拉開了瓦剌與忠於忽必烈後裔黃金家族正宗的所謂韃靼諸部的爭雄序幕。
在明太祖末年到明成祖時期,明廷對於漠北諸部的政策是分而治之、擊強扶弱,明成祖大張撻伐的數次北伐,也正是基於這個基礎。當時明朝政府重點打擊的物件,是比較強大的由本雅失裡汗和權臣阿魯臺控制的北元韃靼政權,而對於馬合木等瓦剌則採取了扶持態度,在明成祖的五次大規模北伐中,(如果加上失敗的丘褔十萬大軍,就是六次),只有一次是對借勢南侵的瓦剌的打擊,其餘的征伐都是對準韃靼的,而這種政策的直接結果就是,韃靼諸部和依附其上的北元汗廷遭到了嚴重削弱,在明宣宗、明英宗早年,瓦剌勢力已經具有了壓倒韃靼的優勢。
而在宣宗及英宗繼位後的一段時期內,瓦剌內部的綽羅斯家族崛起,其首領脫歡、也先父子不但翦除了太平、巴突孛羅等瓦剌內部的競爭者,更在外部征戰中擊殺了韃靼可汗阿臺及阿魯臺勢力,在其擁立的傀儡脫脫不花汗的旗號下,幾乎統一了漠北。而明朝政府卻顯然對此沒有重視,明太祖、成祖時期的對蒙政策,至此已經完全失去了繼續貫徹的時機。所以,當也先悍然以多路精騎南下伐明,土木之變的慘劇即將上演的時候,是不會出現韃靼諸部在後方牽制瓦剌的奇蹟的,因為當時韃靼已經沒有政府機構的存在,各部首領不是跟隨也先行動,就是蟄伏待機的狀態。
-
5 # 熊雄32
逃避責任是滿清韃子的責任。你看滿清韃子讓李鴻章簽了那麼多,不平等條約,沒有滿清韃子的同意他敢籤嗎?最後卻把責任推給李鴻章。(如果你是老闆,你會讓你手下的人這樣幹嗎)?我都不想說你們滿清韃子了。
回覆列表
一、土木堡之變始末
明英宗
公元1449年,也就是我們故事的主角明英宗正統十四年,北逃後的蒙古分為韃靼、瓦剌等部,鑑於蒙古瓦剌部首領也先聯合蒙古諸部,進攻明朝北邊分兵四路嚮明朝進攻,一時間導致邊境眾多城鎮淪為蒙古縱兵搶掠之地,給明朝安全以極大的威脅。明英宗在太監王振等人的鼓動下,在對敵情未能充分了解以及未能做好前期準備的情況下倉促決定親率五十萬大軍親征瓦剌。英宗的親征預料之外卻又情理之中的宣告失敗,明軍包括兵部尚書、戶部尚書等66名大臣戰死,最不可思議的是在居庸關外的土木堡英宗皇帝也被瓦剌俘虜,成了階下囚,史稱“土木堡之變”。
二、蒙古韃靼與瓦剌
元世祖忽必烈
蒙古貴族北逃後,由於爭權奪利,蒙古被分裂為東西兩部,其中東部為韃靼(忽必烈直系子孫後裔)、西部為瓦剌(忽必烈皇位爭奪者阿里不哥後裔),彼此之間相互的征戰不休。其中瓦剌為了在於韃靼鬥爭而選擇歸順大明,明成祖封瓦剌首領馬哈木為順寧王。公元1418年,馬哈木的兒子脫歡繼承了順寧王的爵位,幾年之後藉助明朝的支援,成功擊破韃靼,兼併了韃靼部眾,成為蒙古草原上北部的實力派。公元1439,脫歡死後其子也先繼位,繼續開展征服與兼併戰爭,並且成功征服了漠南各部蒙古部落,最終成為草原上的實際統治者。此時的韃靼部已經被瓦剌兼併,準確來講,韃靼部從屬於瓦剌部。當然此後瓦剌部衰落,韃靼部重新崛起,並脫離瓦剌部乃是後話了。
三、土木堡之變時的韃靼在幹嘛?筆者推斷應該被也先安排在他處作戰
瓦剌實際掌權者也先
明英宗親征路線經過地點依次為居庸關、懷來、宣府、天鎮、陽和、大同;折回路線為大同、宣府、土木堡,此路線剛好處於也先進攻明朝的重點進攻作戰區,也先勢必會將最精銳、最可靠計程車兵都投放到此與明軍一戰,鑑於之前瓦剌部與韃靼部之間的長期鬥爭、對立以及最終瓦剌對韃靼部的兼併,使得韃靼部與瓦剌部之間的仇恨更加深重,韃靼部的暫時從屬於瓦剌是迫於形勢,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韃靼部士兵不可能是也先最信任、最可靠計程車兵,由也先親率的中路作戰軍只能是瓦剌部軍隊。
那此時的韃靼部幹嘛呢?翻看史料以及近來研究資料,都沒有涉及到這個問題,考慮到也先作戰目的以及對韃靼部的防範,筆者推斷韃靼部應該是被也先安排去東路進攻明朝遼東地區。原因如下:一是東路軍統帥脫脫不花(此時的脫脫不花已經被也先推上蒙古汗位)是忽必烈直系後裔,是韃靼部最高統治者,可以號令韃靼部將士;二是有兀良哈部的監督,可以確保也先命令能夠得到有效執行,防止韃靼部乘機造反;三是就近在遼東作戰,韃靼部熟悉環境,在作戰中也容易取得戰果,可以很好地側面配合也先的中路軍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