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事而取
-
2 # 陳群律師
據瞭解,商業簡訊投放有三種渠道,一是商家直接與運營商合作,外包簡訊服務,回覆“TD”或“0000”可以退訂;二是簡訊代發公司與運營商合作,幫客戶群發簡訊;三是透過“偽基站”。對於後兩種渠道的廣告簡訊,據說有兩種處理方式,要麼登入12321平臺投訴,要麼下載手機遮蔽軟體。
也就是說,簡訊中提供的退訂方式只是做個樣子,無法起到實際作用。
原因主要是技術層面或態度的問題,平臺收到退訂訊號後,沒有及時反應;
也可能是平臺沒有編寫相應的退訂程式,發簡訊時提供的只是形式,不是真正能夠實現退訂功能的。
那麼,為什麼要向人們傳送一個有名無實的退訂方式?
那是因為,《通訊簡訊息服務管理規定》第十八條規定:
簡訊息服務提供者、簡訊息內容提供者未經使用者同意或者請求,不得向其傳送商業性簡訊息。使用者同意後又明確表示拒絕接收商業性簡訊息的,應當停止向其傳送。
第二十條 簡訊息服務提供者、簡訊息內容提供者向用戶傳送商業性簡訊息,應當提供便捷和有效的拒絕接收方式並隨簡訊息告知使用者,不得以任何形式對使用者拒絕接收簡訊息設定障礙。
第三十四條 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簡訊息服務提供者違反本規定第七條至第十二條、第十五條、第十八條至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七條第三款規定的,由電信管理機構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可以並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向社會公告。
簡訊息內容提供者違反本規定第十八條至第二十一條規定的,由有關部門按照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予以處罰。
也就是說,需要負責的是簡訊息服務提供者和簡訊息內容提供者,也就是電信運營商和商業資訊的釋出者。
-
3 # 大道是天道
垃圾簡訊“回T退訂”不能成為擺設
江德斌
對於垃圾簡訊,為了不受打擾,很多人的辦法是,按照簡訊提示的“退訂回T”、“回覆TD退訂”等指令,回覆簡訊以擺脫煩惱。但退訂垃圾簡訊的體驗,常常令人崩潰。連續回覆多個T後,垃圾簡訊不僅沒有被“退訂”,傳送的頻率反而更高了。記者以商家名義暗訪簡訊代發平臺,得到的答覆是:退訂回“T”,只是一個形式,“就算使用者回幾百遍‘T’,也沒用。”網路安全專家建議,建議使用者不回覆或黑名單處理。
2015年釋出的《通訊簡訊息服務管理規定》明確要求:“簡訊息服務提供者、短訊息內容提供者,未經使用者同意或請求,不得向其傳送商業性短訊息……”可見,“回T退訂”給使用者提供了自主選擇權,以避免營銷簡訊的騷擾,也是符合管理規定的做法。然而,部分垃圾簡訊並未嚴格執行相關規定,不僅未按照使用者的選擇“退訂”,反而變本加厲增加發送頻率,導致“回T退訂”規定淪為擺設。
前些年各種垃圾簡訊氾濫成災,時有垃圾簡訊騷擾、電信詐騙、違規訂閱等發生,使用者不堪其擾,個人隱私和財產亦受到威脅,監管部門釋出管理規定,亦是出於清理整頓垃圾簡訊,規範電信運營商的簡訊業務經營行為,以保障廣大使用者的切身利益。
在法規的持續打壓下,運營商配合管理,垃圾簡訊有所收斂,而在移動網際網路崛起後,社交APP軟體替代了簡訊,亦令簡訊業務大幅度萎縮,垃圾簡訊的數量也隨之減少很多。相比以往,如今垃圾簡訊的總量並不大,但是也未就此絕跡,仍然有部分公司需要做簡訊營銷推廣,甚至還有不法分子利用簡訊詐騙、獲取個人隱私資訊等。
顯然,垃圾簡訊“回T退訂”就是為了繞開監管,採取表面上的“合規”傳送樣本,卻根本不接受使用者的“退訂”,反而利用後臺技術,將“回T退訂”使用者視為活躍者,展開了更猛烈的傳送騷擾。更為可怕的是,一部分不法分子在後臺設定引數,使用者“回T退訂”,後臺實際執行的可能是“同意”、“註冊”等操作,令使用者個人隱私資訊、財產安全蒙受不可測的損失。
顯而易見,垃圾簡訊“回T退訂”乃是資訊保安威脅,使用者要改變做法,直接將其拉黑處理。運營商和監管部門更不能無視,需要根據使用者的反饋和投訴資訊,追根溯源,找到這些垃圾簡訊的商家、簡訊代理平臺,並依法對其進行處罰。保障使用者的資訊保安,不受垃圾簡訊的騷擾,乃是運營商和監管部門的責任,“回T退訂”淪為擺設的現實,則證明了垃圾簡訊的問題還未得到徹底解決,有待運營商和監管部門加強管理水平,透過綜合手段嚴厲打擊,徹底斬斷這條黑色利益鏈條。
-
4 # 燕趙都市報
儘管不久前釋出的《2017年中國手機安全狀況報告》顯示,近年來,垃圾簡訊數量整體呈現快速下降的趨勢,已從2012年的700多億條,下降到2017年的不到百億條,但每年近百億條垃圾簡訊仍是一個天文數字,廣大手機使用者飽受垃圾簡訊騷擾的問題仍未真正解決。
垃圾簡訊難治的原因之一就是商家“耍流氓”“玩套路”,一方面以“退訂回T”來糊弄監管者。根據2015年工信部發布的《通訊簡訊息服務管理規定》,未經使用者許可,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向其傳送商業簡訊息。商家傳送的簡訊中出現“退訂回T”,給監管者的印象是選擇權在使用者,實為假象。
另一方面,商家以“退訂回T”來戲弄使用者。很多使用者以為,“退訂回T”就能謝絕垃圾簡訊,但花費時間、付出成本之後,垃圾簡訊卻更瘋狂。所以,這種垃圾簡訊是不守信用、不守規則的“流氓行為”,既是對使用者選擇權的損害,也對市場秩序造成不良影響。
要想深入治理垃圾簡訊,必須整治商家“耍流氓”。顯然這種“退訂回T無用”是傳送簡訊的商家或者平臺所為,所以,治理這種“流氓行為”的重點是治理違規商家。有關方面應當依據《通訊簡訊息服務管理規定》以及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等嚴肅查處規避監管的狡猾商家。
問題在於,查處違規行為往往是“民不舉,官不究”。所以,一方面需要使用者積極舉報垃圾簡訊,為監管部門提供線索和證據;另一方面,也需要監管者主動作為。監管部門工作人員恐怕也經常會收到垃圾簡訊,只有使用者和監管者主動而為,密切互動,才能有效打擊垃圾簡訊。
同時,有關方面應當監督運營商積極履行責任。只有斬斷運營商與垃圾簡訊的種種關聯,垃圾簡訊才會進一步減少。
此外,需要使用者和有關方面強化個人資訊保護,從源頭上避免垃圾簡訊精準傳送。只有形成齊抓共管、多方共治的治理局面,我們才能有效壓縮垃圾簡訊的生長空間。
對於這些“耍流氓”的垃圾簡訊,有專家就建議,不回覆,或者將對方號碼加入手機黑名單。這一做法的確有利於減少垃圾簡訊對使用者的影響。但是,這僅僅是一種防守手段,並不能完全杜絕垃圾簡訊的侵入,在積極防守的同時還需主動進攻,比如,使用者積極舉報“耍流氓”的垃圾簡訊,有關方面主動治理,效果會更好。
看到推銷簡訊後,有使用者回覆了一個“T”,希望不再收到這樣的簡訊。然而,連續回覆多個T後,垃圾簡訊不僅沒有被“退訂”,傳送的頻率反而更高了。北京某服務商工作人員表示,營銷類簡訊按照相關法規,必須在內容中加入“退訂回T”等類似字樣,且不可更改。“其實你每次看到的退訂回‘T’,只是一個形式。就算你回幾百遍‘T’,也無法退訂。”
回覆列表
回覆T,則判斷邏輯是這個使用者為潛在優質客戶,像答主這種簡訊都不願意點開的,自然垃圾轟炸用處不大。
回覆T退訂這個是工信部的規定,能夠執行的也只有阿里和騰訊,工信部規定簡訊營銷必須是許可式營銷,而這些垃圾簡訊是非許可式的,也就是說找到你的號碼,然後直接傳送,轟炸式垃圾營銷法,也就是說無論使用者願不願意接受這些訊息,他們都會發送這些內容
騰訊稽核標準如下:其中就有一條未經許可不允許傳送,然而本身使用者尊不遵守以及號碼如何獲取是很難界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