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富貴險中求947

    孝是中華文化傳統的美德,也是中華民族極為重視孝的觀念。對於忠孝難兩全的情形下,古人都以盡忠為先,盡孝為後,才會出現忠孝難兩全的說法。

    百善孝為先,養育恩情大。個人覺得,沒有父母,哪有你做人的本分。如果個人連孝敬父母都做不到,那他的人品也好不到哪裡去。如唐代詩人孟郊在《遊子吟》中說道: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就是因為道出了天下兒女對父母的感恩之心,這首詩才流傳開來。

    古時以保衛國家為忠,孝敬父母為孝。當國家有難之時,則以盡忠國家為先,孝敬父母為後,才會出現忠孝兩全之說。如岳飛,臨行出戰時,家人在其背上鏽上“盡忠報國″的字樣,也都能看出岳飛父母把盡忠國家為先,孝敬自己為後。可見,古人對愛國的偉大思想。

  • 2 # 愛你不是兩三天4595

    百善孝為先,我覺得一個人如果對父母都不關心的話那麼對別人也不會太好吧,一般人能做到的孝僅僅是能夠贍養自己的父母,但是像貓狗這樣的寵物都能被人們飼養並喜愛,如果對待父母沒有順從恭敬的心,那麼用什麼來區分孝順和飼養呢,父母和子女的時代不同,思想觀念和文化水平肯定也有所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不一樣,我們子女應該要體諒。我們要始終抱著感恩父母的心,去孝敬他們,很多不能孝敬父母是因為他這個人沒有獨立,我們每一個人都要離開父母去生活,但不是說離開就是不理他們了,獨立是一個重要的觀念,對於父母要願意付出,要懂得傾聽父母的想法。 而自古說忠孝兩難全,是說我們現在的工作和前途吧,想要孝順父母,可是又要去打拼,所以忙的時候陪父母的時間就少了,其實對於父母而言,子女只要身心健康對他們就是最好的迴應,只要我們有空多陪陪他們,或者抽時間回家看看父母,陪他們吃頓飯,這遠比那些物質要讓他們開心的多。

  • 3 # 丨丶翎流火灬

    1.百善孝為先,是中國自古的傳統美德,而將我們中華兒女凝聚在一起的也正是這些在歷史長河之中始終未曾被磨滅的美德,它們經過歲月的沉澱,愈發的發光發亮,影響著每一代中華人。

    為人父母講一個孩子養大成人是一番怎麼樣的經歷?身邊有很多人,原本生活灑脫隨意,然而成為父母順便變了一番模樣,自己的一切都與這個新的生命聯絡在一起,只想對他百般呵護,只想對他悉心關懷,將自己後半生的精力全部寄託在他身上。

    父慈子孝,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這樣的輪迴中成長,孝也在這樣的輪迴裡被不斷的傳承與發揚。

    2.自古忠孝兩難全,聽起來感覺二者互相矛盾,既然提倡孝道,為何又說忠孝兩難全呢?其實不然,在中國歷史上經歷了多次的朝代更迭,很多時候戰事頻發,國難當頭,奔赴戰場,有去無回,又怎麼做到忠孝兩全呢。

    請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長大成人離開父母的懷抱,肩上扛著責任,這時候父母需要你,工作需要你,不就是一個兩難的抉擇?

    其實忠孝二字並不衝突,孝不應該是在這些大是大非面前的抉擇來體現,而是在生活的每一個細枝末節裡,這樣即使有一天不得不遠行的那一天,並不會因為尚未來得及盡孝而感到悔恨。

  • 4 # 風雅俊逸

    筆者認為一個人對祖國的“忠”和對父母長輩的“孝”並不矛盾。

    “百善孝為先”是出自清代王永彬的《圍爐夜話》,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源。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所以說孝居百行之先。

    孝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所提倡的行為,指兒女的行為不應違背父母、家裡的長輩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種穩定的倫常關係的表現。孝即孝順、孝敬。孝順是指子女為了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而對父母權威的肯定,從而遵從父母的指點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願行事。同時,在父母年老、病弱之時奉侍父母,給予父母以關心、照顧、醫治,讓父母盡享天倫之樂得以頤養天年,此乃大孝啊。

    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

    自古成大事者,都難免要經受忠孝兩全的考驗。其實,對父母、長輩的“孝”和對祖國的“忠”並不矛盾。可以說子女這種對祖國的“忠”是對父母更大程度的“孝”。“孝”可以有多種表達方式,子女對父母的“孝”並不一定非要守在父母身邊,其實現在的父母也是很希望子女能獨立於世,幹一番事業,有自己和睦溫馨的小家庭。子女事業有成、為國爭光、戍邊衛國、小家(庭)和睦即是孝順了父母的心意,讓父母順心、安心、滿意即是孝。給父母以精神安慰、盡能力給予父母物質上的贍養,及時向父母彙報自己取得的點點滴滴的成就,與父母分享快樂,不讓父母操心、牽掛,為父母的能以你為豪,也不失為“孝”啊!

    岳飛謹遵母命“精忠報國”,血戰沙場抵禦外敵,用對國的忠來表達對母親的孝,雖不能侍奉於母前,但岳母甚感欣慰,此乃大孝。在現當代軍人勇於犧牲,樂於奉獻,舍小家顧大家,在我軍具有優良的光榮傳統,讓人民安心祖國建設,值得全華人民學習和尊敬。同時作為軍人的父母也感到無比的光榮和自豪。黨和政府沒有忘記他們,近年也在不斷提高退役軍人待遇,積極做好軍烈屬優撫優待工作,解決現役軍人的後顧之憂,讓他們安心國防,固我長城。

    所以筆者以為當今社會子女對祖國的“忠”和對父母的“孝”並不矛盾。

    願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願我們千家萬戶和睦富裕!

  • 5 # 江上弄舟

    “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源”這句話出自清代著作《圍爐夜話》。

    中華民族自古是禮儀之邦,非常重視人的品德。之所以“孝”為先,主要兩個原因。一是孝敬父母是最大的美德。父母是最親近的人,也是最能檢驗一個人的品德。一個不孝順父母的人,又怎麼能對旁人有愛心。(現在依然,這是人性)二是帝王統治百姓的需要。帝王都提出“以孝治天下”。帝王是天子,百姓是子民。百姓要上孝君王,下孝父母。這叫“忠孝兩全”。為此推出榜樣“二十四孝”,推出政策“舉孝廉”,可以直接做官。

    “忠孝難兩全”就是一個“義”字。“義”分大小。忠君愛國視為“大義”,孝順父母視為“小義”。國大家小。當孝順父母和忠君愛國起衝突時,要求“舍小義全大義”。

  • 6 # 風中奇緣1688

    百善孝為先和忠孝兩難全是針對兩種層次的。而這兩句均是古語。

    百善孝為先是指的是家庭裡,作為子女的要孝順父母親人,將此看為最重要的。

    而忠孝兩難全針對的是國家層面。在中國古代,戰爭時有發生,為了建功立業,保衛國家,很多時候必須舍小家保大家,此為對國家的忠誠,也是一種孝,不過容易陷入兩難。

  • 7 # 藍天白雲77597639

    提到這個問題,就好象忠孝是華人獨有的,西方人都是卑鄙無恥,不忠不孝的冷血人。其實中國歷史上是出了很多不忠不孝的人的,很多開國皇帝為什麼會殺那些昔回一起披荊棘的兄弟,不就是因為他們有不忠的傾向嗎?

    中國都是聖人制定出一套規則出來,然後那些馬屁精或者既得利益者就拼命吹捧,然後那些規則就變成了九陰真經葵花寶典,變成了窮極宇宙奧妙的科學。

    孝是來源於我們的天性。我每當想起在風雨如晦的蒼天下,默默奔忙的父母就淚流滿面,深冬在異鄉寒冷的街頭,我拖著傷痛的身軀踽踽獨行時就想到父母溫情關切的面容,這是我心底深處的愛和溫暖,是我心底深處最柔弱的淒涼,這其實和萬世絕學沒一點關係。對那些在我困難時幫助過我的人,我也是心存感激。我不相信現實中那些孝子都是精通國學的人。

    萬世絕學倡導忠孝,是因為孝能帶來一個穩定的家庭,而穩定的家庭是社會穩定的根本。忠能帶來穩定的上下關係。

    其實在現實中忠孝根本不能概念化,比如宦官,你說他們是成全了忠,還是成全了孝呢?這種既不成全忠也不成全孝的事情為什麼存在,只不過是因為統治者的需要,統治者其實是變臉的怪物。

    忠孝不能兩全在有時是適用的,比如抗日戰爭時。因為這關係民族子孫萬代的尊嚴、溫暖和愛。

    不要把事情概念化,以追尋這種概念為榮。生活是活生生的現實,和概念或者那些萬世絕學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葉卷葉危害大,怎樣緩解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