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讀史自省
-
2 # 趣談漢史
比較一下晁錯和董仲舒的失敗和成功原因。先從思想上談起,晁錯削藩和鞏固皇帝的集權統治,這是為了皇帝的尊嚴。從實施方法講以法學強有力的執行,是屬於武斷推行,從時勢講,由於文帝多年的懷柔政策,諸侯們喜歡了懶散寬鬆的政策習慣了,讓景帝來武斷把諸侯們的利益拿出去,一時扭不過坎,加上景帝與吳王有私仇,所以,以吳王為主的發生了“七國叛亂”,景帝繼位不久,怕丟掉皇位,心裡對晁錯的改革措施又不決定,只能拿恩師晁錯的死來平息這場叛亂了。
再看董仲舒是武帝招賢下士來的,武帝心裡決定要走什麼道路,董仲舒的思想以德治國,獨尊儒術,中央集權制和大一統的思想正迎合他,所以漢武帝高興的接收了,並大力施行。董仲舒趕上了一位誠心誠意的決定皇帝,從利益上講不衝突諸侯們的權力,再說到武帝時,諸侯國的權力也大大的減弱了,基本上地方已服從中央了。董仲舒的思想很快就貫通了,是抓住了時勢。
總的來說,晁錯和董仲舒的思想都是一致的,都是維護統治者的集權統治,不過晁錯沒有抓住時勢,過於急進,沒有把握好尺度,才激起“七國之亂”,所以說晁錯的改革是激起“七國之亂”的罪魁禍首。而董仲舒是迎合了時勢,成功地推行了他的思想,一直影響了二千多年。
-
3 # 銘豪談史
朋友們別搶,這個問題我來答:
題目有些模糊,兩人沒什麼關聯。也不知道提問者到底提的是什麼內容,如果是想問晁錯執行“削藩令”為什麼會失敗?到是可以說一些看法:
晁錯的死就是政治上的犧牲品,也是景帝在面對內外壓力下的擋箭牌。一代政治家還未實現自己滿腔為國的抱負,就被腰斬於熱鬧的街市中,令人無限唏噓感慨,人生的無奈,朝廷的無情。
早在文帝期,晁錯就提出削藩令,當時文帝沒有表態,到了景帝執政,認為可行。於是開始實行,詔書一下,立即招來吳楚七國的強烈抵制反對,進而打著“清君側”的口號反叛。
那麼這條建議的內容是什麼呢?八個字概括就是:削減封地,收回旁郡!
晁錯認為各地封王權勢過大,長久以往必然危及到朝廷,於是這才提出此議,旨在集中皇權力量,削弱藩王勢力,從而避免高帝和文帝時的地方反叛。減少威脅,穩定國家安全。
那這條建議有錯嗎?當然沒有,地方勢力越大,朝廷的隱患就越大。當時景帝問鄧公對這事的看法:
鄧公曰:“夫晁錯患諸侯強大不可制,故請削之,以尊京師,萬世之利也。計劃始行,卒受大戮,內杜忠臣之口,外為諸侯報仇,臣竊為陛下不取也。”正如鄧公所說,削藩是鞏固皇權,為江山社稷太平而必走之路,實在是萬世基業,對國家是長久之利。只不過剛在推行,就被扼殺在夢想中。不過在武帝時,這條建議還是在延用,只不過變成“推恩令”。
目地是一樣:削弱地方威脅,保證朝廷政權穩定。
區別在於:“削”和“恩”的執行方法過程不一樣,意義也不一樣。““削”是武斷減少藩王的既得利益,而“恩”則是變向操作,雖說結果一樣,但不會落下口實,朝廷也不會背上不義之名。土地不變,兒子越多,地盤分的越散。從手段上說,“推恩令”高明的多。
那麼晁錯的死,僅僅是因為這一原因嗎!當然不是,還有其它原因。
“削藩令”內容的不完整。晁錯只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而在執行這一政策時,確沒有完整的思路和可行的方法。也沒意識到此事的發展後果。有好的想法,確沒好的落實辦法。這從一件事就看的出來,削藩令詔書一下,七國馬上反叛,可他在臨時抱佛腳,想應對叛亂之策。這一點就暴露了削藩令的不成熟。
俗語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未雨綢繆總好過臨陣磨槍。沒有全面解決處理方案,註定是失敗。
當叛亂的聲勢浩大,他又建議皇上御駕親征,自己留守京城。
結果被人抓住口實,大臣們上奏道:晁錯棄皇上安危於不顧,乃大逆不道。於是景帝在經過再三考慮,忍痛殺之。
當然,失敗的原因是多面的,豈是三言兩語如此簡單!諸如……
朝廷外的壓力:七華人馬眾多,聲勢浩蕩,又有反叛的口號——清君側。本來叛亂大逆不道的事情,變得有理。朝廷反而背上不仁不義,受小人唆使擺佈的惡名。這是其一。其二,景帝內心也沒底,本來試探性的削藩去引來如此大的激烈動盪,這突如其來的陣勢,也讓景帝不知所措。剛登基不久的景帝也擔心在自己手中失了先皇基業。而這份內心的不安定絕對是景帝痛殺晁錯的原因之一。
朝遲內的壓力:群臣普遍建議殺晁錯,來平息藩王的暴怒!先是袁盎的建議,後又是大臣聚奏上表彈劾晁錯。面對眾臣極立的主張,景帝也是無可奈何,明知晁錯沒錯,又不得不殺,以此來籠絡人心。
為何眾人如此主張殺他呢?這其實與他自身性格有很大關係。剛直苛刻,嚴峻不通世故,迂腐呆板,不懂的變通。依著景帝的寵幸,朝裡朝外得罪不少人。周勃,竇嬰,袁盎等都不喜歡他。所以,削藩令一經提出,就召來滿朝的反對之聲。變成了他一人的獨角戲,和景帝的二人雙簧。一個沒人擁護與支援的政策肯定是不成功的。
言而總之,“削藩令”的推行還是時機不夠成熟,佈局不夠縝密。才致使半途而廢。動機是好的,方向是對的,就是運不逢時。在什麼都不完備的情況下,顯的操之過急。雖說晁錯死的冤,但還是給國家的安定指明瞭方向,也算死的其所。
本篇結束!
回覆列表
晁錯失敗跟董仲舒的成功沒有什麼關係吧?
晁錯失敗是因為他銳意改革,大力提倡“削藩”導致西漢吳楚七國叛亂,最終被叛軍殺害了。而董仲舒好像在執政期間沒什麼重大的改革吧,董仲舒應該算是一個大思想家和教育家,沒有那麼明確的政治目的,所以最後得以善終。
晁錯大力“削藩”導致西漢七國之亂晁錯當時是處於漢景帝時期,其實削藩是符合漢景帝的意圖的。景帝二年(前155年),晁錯向景帝陳述諸侯的罪過,請求削減封地,收回旁郡,提議削藩。
景帝詔令:削奪趙王的常山郡、膠西王的六個縣、楚王的東海郡和薛郡、吳王的豫章郡和會稽郡。晁錯更改了法令三十條。諸侯譁然,都強烈反對,憎恨晁錯。
晁錯強行削藩,冒著極大的風險。晁錯的父親勸解無效,服毒自盡。
七國之亂
景帝下達削藩令十多天後,吳楚等七國以誅晁錯為名聯兵反叛,是為吳楚七國之亂。景帝聞知訊息,和晁錯商量出兵事宜。晁錯建議漢景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京城。
時逢竇嬰入宮,請求景帝召見袁盎。袁盎曾當過吳國丞相,於是景帝問計於袁盎。袁盎認為吳楚七國造反不足為患,並請求景帝屏退旁人,獻策說:“吳楚叛亂目的在於殺晁錯,恢復原來封地;只要斬晁錯,派使者宣佈赦免七國,恢復被削奪的封地,就可以消除叛亂,兵不血刃。”景帝默然良久,決定犧牲晁錯以換取諸侯退兵。於是封袁盎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裝,出使吳國。
腰斬東市
袁盎獻策十多天後,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聯名上書,彈劾晁錯,提議將晁錯滿門抄斬。景帝批准了這道奏章,此時晁錯毫不知情。於是景帝派中尉到晁錯家,下詔騙晁錯上朝議事。車馬經過長安東市,中尉停車,向晁錯宣讀詔書,腰斬晁錯,當時晁錯尚穿著朝服。
晁錯死後,校尉鄧公從前線歸來,彙報軍情,景帝詢問交涉進展。鄧公認為諸侯叛亂,清君側只是藉口,誅殺晁錯對內堵塞了忠臣之口,對外卻為諸侯王報了仇,而叛亂並不會平息。景帝深以為然,拜為城陽中尉。其後景帝降詔討伐,不到三個月就取得了勝利。
真的是可悲,銳意改革遇到了一個不靠譜的皇帝,最後真的是應了那句話: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但是其實細想,這樣的事情也有很多,為了自己利益,只能拋棄大臣,來平息戰亂。比較在帝王眼裡,大臣多的是,所以世上最無情的就是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