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建議,可以從以下這些方面進行考慮。
1、碰撞實驗結果
2、安全配置
3、品牌(層級)
————————————————
不管這個回答下面,有多少人在跟風質疑CNCAP的公信力,但是作為主機廠的實驗工程師,個人觀點:CNCAP是國內最具公信力,也可能是唯一一個具備汽車安全評測公信力的機構。(補充,為避免某些高考語文不及格,閱讀理解0分的人士在這聒噪,特此說明一下:這裡講的是國內,我可沒說CNCAP比ENCAP或IIHS更具公信力。這裡提供的是個方法,信則用之,不信就點右上角那個叉)
首先是CNCAP章程,上百頁的章程相比國標那薄薄的幾頁紙完善得多。不僅對判斷標準進行了規定,對整個實驗過程都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不是說其沒有任何漏洞,但是如此詳細的規定,對於所有主機廠來說都是公平的(建議沒見過的去官網下載看看,能看懂中文的,很多東西就能理解了)。即使有不合理或被詬病的地方,CNCAP每隔3年左右一個更新版本,也算是與時俱進、很有誠意了。對比國標,10年以上不更新的標準比比皆是。
其次是其實驗機構的專業程度。CNCAP是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天津)管理的,從跟他們打交道的情況來看,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專業的。可能對於某些細節,他們不一定能有主機廠的工程師把握的那麼準、做得那麼好,但是他們實驗經驗豐富、分工細緻、流程也較為規範啊。
舉個例子,他們的實驗室一年要撞一千多臺車,平均到每天都有5臺以上。為了應對這麼大的工作量,貼感測器、準備數採、車輛準備、裝置除錯,都有專門的人負責,流水化作業。相比一般主機廠實驗工程師的熟練程度,人家乾的活真不算差。
至於CNCAP選車方法,目前確實並不能最大的覆蓋消費者購買的車型,一般都選的低配中的頂配(比如有2.0和2.5兩個發動機版本,可能就是選的2.0的頂配)。不過還好已經公佈的2018版CNCAP已經變更了要求,後續應該可以覆蓋消費者購買較多的車型。
最後,請問誰還能給出更權威的實驗結果麼?
所以,我的建議就是:
1、買車之前,如果你確實很關心安全問題,先上CNCAP查一下,是否有該車型的實驗結果。如果是五星或以上,那這個車應該不會太差。買車的配置也可以考慮這個實驗車的配置,肯定會比其他低配更靠譜一點,一分錢一分貨。
2、如果CNCAP官網查不到,在排除剛剛上市還沒來得及實驗的情況之後,可能需要謹慎一點。因為你想啊,連CNCAP都不敢上的車,很可能是拿不到五星的車。因為除了被CNCAP抽檢,廠家還可以送檢,沒被抽檢也不敢送檢的(送檢之後拿五星可以作為宣傳點),那麼很可能因為某些原因拿不到五星……
當然,這只是說要謹慎一點,並不全對,比如以安全為賣點的沃爾沃(亞太),其實在CNCAP上有結果的也不多。畢竟中汽研就一個CNCAP實驗室,產能有限,除了對應CNCAP實驗,他們還要做那麼多新車法檢實驗……
3、如果國內CNCAP沒有,是合資品牌的全球車型,就上IIHS、ENCAP看看,如果在那邊的評價結果很好,在國內也不會差太多;如果在那邊的結果很差,在國內也絕對不會更好。另外,國別之間的差別肯定是有的,但是作為都是以盈利為目的的車企,中國產化之後誰會比誰更厚道麼?
(1)被動安全配置
a、氣囊數量是很重要的一個指標,一般來說氣囊越多越好,前排具備6氣囊是比較主流的配置,8氣囊就還不錯了。後排主要是側氣簾,如果有側氣囊,那就是比較好的配置。
b、安全帶腰部預緊功能是稍微好點的A級車即會配備,但很多車只有主駕有。如果副駕也有的話,就是比較好的配置。(這個配置可以看安全帶在地板上的固定點來確認,直接一個螺栓把安全帶織帶固定的就是沒有的,有保護皮套或者其他複雜結構的,就是有的)
安全帶肩部主動預緊功能會在稍微高階點的車上配備,乘員繫好安全帶之後,安全帶卷收器會自動回收,此時肩部和腰部的安全帶被收緊,能夠減少人體在碰撞時向前的位移。同時發生碰撞時,肩部和腰部同時自動收緊,比單獨只有腰部預緊會更安全。(這個要去試才知道,汽車之家貌似沒有這個配置說明。我試過的C200L肯定是有的,其他稍高階的車可能也有)
車內的被動安全大概主要是以上兩類,車外的就包括主動彈出式機蓋、A柱行人保護氣囊等,這個目前在國內,只在豪華車或者高售價的進口車有配備
(2)主動安全配置
如果某車型ESP(車身電子穩定系統)的配置比例比較高,那該車型的安全配置總體應該都會不錯,說明廠家起碼把安全性放在心上了。有ESP的話,其他什麼TCS、EBD之類的都會有。
另外,目前比較流行的是,在稍微好點的車,都會有前方防撞系統/主動剎車、車道偏離、併線輔助之類的,這些都會較好的提高安全性。
為什麼說到品牌呢?
因為品牌決定了車輛的定位,車輛的定位,決定了整車成本。(但是我這裡說的品牌,不是大眾、別克、雪佛蘭、豐田、本田、日產之間的差異,而是指不同的品牌層級。比如豪華品牌的德系BBA,日系LIA,美系的凱迪拉克、林肯就比上述幾個普通品牌高一個層級;比如大眾相比斯柯達、日產相比Datsun、Linkco相比EMGRAND EC7,都高一個層級)那整車成本更高,不只是用於提升車輛的內外飾豪華感、NVH效能,同樣的,安全相關的工程成本也會更高。
1、車身強度可能更高
比如說雷克薩斯相比豐田、奧迪相比大眾、英菲尼迪相比日產、凱迪拉克相比別克,肯定會使用更高比例的高強度鋼、熱成型鋼,甚至因為輕量化的原因,為了達到同樣的強度,使用成本更高、重量更輕的鋁合金、碳纖維材料。
在整車車身最佳化上,從資料設計階段,就可能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和成本來進行提升。(Wey品牌相比哈弗品牌,同樣級別的車NVH效能更好,車身卻重的多,這大概是一個反例,他們可能並沒有投入更高成本進行輕量化)
2、主動安全配置可能最佳化更好
一般來說,層級越高的品牌,其主動安全配置可能最佳化的更好。比如ESP、ACC等,即使都是博世供貨,廠家的重視程度不同,開發團隊能力不同,都可能得到不同的效果。顯然,高一層級的品牌獲得的技術資源會更多。
另外,同樣的安全配置,供應商之間的差異也比較大:業界一流的供應商,相比二流三流供應商,配套之後的結果是不一樣的。打個不是很合適的比方,用Autoliv的氣囊不會有生命危險,用高田的氣囊就不一樣了……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拿50萬的豪華品牌和25萬的普通品牌比,差異不會有多少。但是拿25萬的豪華品牌和12萬的普通品牌比,這差異可能就大一些了。如果再拿12萬的普通品牌和6萬的低端品牌比,那差異就更大了。
3、安全裝備配置的更多、更領先
同樣都是B級車(軸距、車長相同),豪華品牌相比普通品牌,在氣囊數量、主動安全裝備配置率上,一般會更高一些。
比如A4L和Passat的最低配,即使都是乞丐版,A4L明顯安全裝備配置率更高(當然,到高配就不明顯了)。
另外,更領先的安全配置,必然是首先在對成本沒那麼敏感的豪華品牌匯入。
比如,行人保護的主動彈開式機罩在沃爾沃、賓士、英菲尼迪等品牌的部分車型早已配備,在其他普通品牌卻難見蹤影。
個人建議,可以從以下這些方面進行考慮。
1、碰撞實驗結果
2、安全配置
3、品牌(層級)
————————————————
1、碰撞實驗結果
不管這個回答下面,有多少人在跟風質疑CNCAP的公信力,但是作為主機廠的實驗工程師,個人觀點:CNCAP是國內最具公信力,也可能是唯一一個具備汽車安全評測公信力的機構。(補充,為避免某些高考語文不及格,閱讀理解0分的人士在這聒噪,特此說明一下:這裡講的是國內,我可沒說CNCAP比ENCAP或IIHS更具公信力。這裡提供的是個方法,信則用之,不信就點右上角那個叉)
首先是CNCAP章程,上百頁的章程相比國標那薄薄的幾頁紙完善得多。不僅對判斷標準進行了規定,對整個實驗過程都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不是說其沒有任何漏洞,但是如此詳細的規定,對於所有主機廠來說都是公平的(建議沒見過的去官網下載看看,能看懂中文的,很多東西就能理解了)。即使有不合理或被詬病的地方,CNCAP每隔3年左右一個更新版本,也算是與時俱進、很有誠意了。對比國標,10年以上不更新的標準比比皆是。
其次是其實驗機構的專業程度。CNCAP是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天津)管理的,從跟他們打交道的情況來看,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專業的。可能對於某些細節,他們不一定能有主機廠的工程師把握的那麼準、做得那麼好,但是他們實驗經驗豐富、分工細緻、流程也較為規範啊。
舉個例子,他們的實驗室一年要撞一千多臺車,平均到每天都有5臺以上。為了應對這麼大的工作量,貼感測器、準備數採、車輛準備、裝置除錯,都有專門的人負責,流水化作業。相比一般主機廠實驗工程師的熟練程度,人家乾的活真不算差。
至於CNCAP選車方法,目前確實並不能最大的覆蓋消費者購買的車型,一般都選的低配中的頂配(比如有2.0和2.5兩個發動機版本,可能就是選的2.0的頂配)。不過還好已經公佈的2018版CNCAP已經變更了要求,後續應該可以覆蓋消費者購買較多的車型。
最後,請問誰還能給出更權威的實驗結果麼?
所以,我的建議就是:
1、買車之前,如果你確實很關心安全問題,先上CNCAP查一下,是否有該車型的實驗結果。如果是五星或以上,那這個車應該不會太差。買車的配置也可以考慮這個實驗車的配置,肯定會比其他低配更靠譜一點,一分錢一分貨。
2、如果CNCAP官網查不到,在排除剛剛上市還沒來得及實驗的情況之後,可能需要謹慎一點。因為你想啊,連CNCAP都不敢上的車,很可能是拿不到五星的車。因為除了被CNCAP抽檢,廠家還可以送檢,沒被抽檢也不敢送檢的(送檢之後拿五星可以作為宣傳點),那麼很可能因為某些原因拿不到五星……
當然,這只是說要謹慎一點,並不全對,比如以安全為賣點的沃爾沃(亞太),其實在CNCAP上有結果的也不多。畢竟中汽研就一個CNCAP實驗室,產能有限,除了對應CNCAP實驗,他們還要做那麼多新車法檢實驗……
3、如果國內CNCAP沒有,是合資品牌的全球車型,就上IIHS、ENCAP看看,如果在那邊的評價結果很好,在國內也不會差太多;如果在那邊的結果很差,在國內也絕對不會更好。另外,國別之間的差別肯定是有的,但是作為都是以盈利為目的的車企,中國產化之後誰會比誰更厚道麼?
2、安全配置
(1)被動安全配置
a、氣囊數量是很重要的一個指標,一般來說氣囊越多越好,前排具備6氣囊是比較主流的配置,8氣囊就還不錯了。後排主要是側氣簾,如果有側氣囊,那就是比較好的配置。
b、安全帶腰部預緊功能是稍微好點的A級車即會配備,但很多車只有主駕有。如果副駕也有的話,就是比較好的配置。(這個配置可以看安全帶在地板上的固定點來確認,直接一個螺栓把安全帶織帶固定的就是沒有的,有保護皮套或者其他複雜結構的,就是有的)
安全帶肩部主動預緊功能會在稍微高階點的車上配備,乘員繫好安全帶之後,安全帶卷收器會自動回收,此時肩部和腰部的安全帶被收緊,能夠減少人體在碰撞時向前的位移。同時發生碰撞時,肩部和腰部同時自動收緊,比單獨只有腰部預緊會更安全。(這個要去試才知道,汽車之家貌似沒有這個配置說明。我試過的C200L肯定是有的,其他稍高階的車可能也有)
車內的被動安全大概主要是以上兩類,車外的就包括主動彈出式機蓋、A柱行人保護氣囊等,這個目前在國內,只在豪華車或者高售價的進口車有配備
(2)主動安全配置
如果某車型ESP(車身電子穩定系統)的配置比例比較高,那該車型的安全配置總體應該都會不錯,說明廠家起碼把安全性放在心上了。有ESP的話,其他什麼TCS、EBD之類的都會有。
另外,目前比較流行的是,在稍微好點的車,都會有前方防撞系統/主動剎車、車道偏離、併線輔助之類的,這些都會較好的提高安全性。
3、品牌(層級)
為什麼說到品牌呢?
因為品牌決定了車輛的定位,車輛的定位,決定了整車成本。(但是我這裡說的品牌,不是大眾、別克、雪佛蘭、豐田、本田、日產之間的差異,而是指不同的品牌層級。比如豪華品牌的德系BBA,日系LIA,美系的凱迪拉克、林肯就比上述幾個普通品牌高一個層級;比如大眾相比斯柯達、日產相比Datsun、Linkco相比EMGRAND EC7,都高一個層級)那整車成本更高,不只是用於提升車輛的內外飾豪華感、NVH效能,同樣的,安全相關的工程成本也會更高。
1、車身強度可能更高
比如說雷克薩斯相比豐田、奧迪相比大眾、英菲尼迪相比日產、凱迪拉克相比別克,肯定會使用更高比例的高強度鋼、熱成型鋼,甚至因為輕量化的原因,為了達到同樣的強度,使用成本更高、重量更輕的鋁合金、碳纖維材料。
在整車車身最佳化上,從資料設計階段,就可能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和成本來進行提升。(Wey品牌相比哈弗品牌,同樣級別的車NVH效能更好,車身卻重的多,這大概是一個反例,他們可能並沒有投入更高成本進行輕量化)
2、主動安全配置可能最佳化更好
一般來說,層級越高的品牌,其主動安全配置可能最佳化的更好。比如ESP、ACC等,即使都是博世供貨,廠家的重視程度不同,開發團隊能力不同,都可能得到不同的效果。顯然,高一層級的品牌獲得的技術資源會更多。
另外,同樣的安全配置,供應商之間的差異也比較大:業界一流的供應商,相比二流三流供應商,配套之後的結果是不一樣的。打個不是很合適的比方,用Autoliv的氣囊不會有生命危險,用高田的氣囊就不一樣了……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拿50萬的豪華品牌和25萬的普通品牌比,差異不會有多少。但是拿25萬的豪華品牌和12萬的普通品牌比,這差異可能就大一些了。如果再拿12萬的普通品牌和6萬的低端品牌比,那差異就更大了。
3、安全裝備配置的更多、更領先
同樣都是B級車(軸距、車長相同),豪華品牌相比普通品牌,在氣囊數量、主動安全裝備配置率上,一般會更高一些。
比如A4L和Passat的最低配,即使都是乞丐版,A4L明顯安全裝備配置率更高(當然,到高配就不明顯了)。
另外,更領先的安全配置,必然是首先在對成本沒那麼敏感的豪華品牌匯入。
比如,行人保護的主動彈開式機罩在沃爾沃、賓士、英菲尼迪等品牌的部分車型早已配備,在其他普通品牌卻難見蹤影。